口技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5分)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1.屏.障() 2.呓.语() 3.齁.声()
4.曳.屋许.许声()() 5.几.欲先走()
三、解释加点的词。

(6分)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施.八尺屏障()
3、众妙毕.备()
4、会.宾客大宴()
5、众宾团.坐()
6、夫叱.大儿声()
7、宾客意.少舒() 8、虽.人有百手() 9、妇抚儿乳.()10、
奋.袖出臂() 11、但.闻屏障() 12、其夫呓语
..()
四、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词性。

(4分)
1 众妙毕备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宾客意少舒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满坐寂然坐屏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手有百指指其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5分)
(既而俄而少顷一时未几)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齐发,众妙毕备。

4.()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5.()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六、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8分)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七、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2分)
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A.毕业典礼B.毕生精力C.丑态毕露
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莫名其妙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
3、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2分)
4、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2分)
5、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2分)
八、古今异义。

(1分)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闻古义_____今义_____
九、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⑴遥闻深巷中犬吠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十、用原文填空:(16分)
⑴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什么(写出两句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第二自然段写品技表演的顺序是、、、
⑹写听众情绪随着表演而起伏变化的句子是
⑺真切地说明拍儿声由小到大的句子是
⑻写宾客如亲临火灾现场的句子是
十一、回答下列问题:(2+3+3+2+4+3+3+2+3+1+1+1+2+2=33分)
⑴文章第三节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疏而密、由少而多的过程,作者抓住哪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
⑶文章第四节运用了_____和_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⑷①写出两个与“不能名其一处也”的“名”字用法一致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一个与“几欲先走”的“走”字用法一致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A.少顷
B.既而
C.是时
D.一时
E.未几
F.忽
G.俄而
H.忽然
①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__②表示同时发生:_____
③表示相继发生:_____④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____
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
⑹课文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情景,目的在于____,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____”字。

⑺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___________,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 _描写来体现的。

⑽“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第2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其顺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选文中最能体现口技人摹拟效果的一句是:
⒀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妙绝”,请问“妙”在何处?
⒁“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
【甲】口技(全文)【乙】乔山人善琴清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

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⑤扣之。

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A.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B.几欲先走
C.款扉扣之 D.今客鼓此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分)
A.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 B.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
C.以弹絮为业/以丛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其真无马邪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3分)
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
5、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2分)
6、【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分)
同文互读: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

携一药囊,售其医。

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

晚洁斗室,闭置其中。

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

内外动息俱冥。

至夜许,忽闻帘声。

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

”又曰:“腊梅从九姑耶?”似一婢答云:“来矣。

”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

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

”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呜呜不睡,定要从娘子来。

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一齐嘈杂。

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太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

”既而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且溢,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

阿姑行且缓。

”遂各个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

即闻女子问病。

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茂,四姑以为宜得术。

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

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

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

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

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

群讶以为真神。

而试其方,亦不甚效。

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

然亦奇矣!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俟.()迢.()
2、“俄”在文中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一会儿”“不久”等,再从文中找出一个这样的词语。

(2分)
3、翻译句子:群讶以为真神。

(2分)
4、文中的表演者摹仿表演了几个人的声音?这些人依次是。

(3分)
5、口技者授给病者的药方见效吗?(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6、口技表演者借口技来干什么?(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