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命题教学双向细目表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双向细目表
单元课题课程标准能力目标知识点细目分化近三年郑州市期末考点分布出题双向细目表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隋朝的统
一和灭亡
1.知道隋朝的统
一。

2.了解科举取士
制度的创建和大
运河的开通。

3.知道隋朝灭亡
的原因。

识记层次
1.知道隋朝建立的时间、都城、
建立者,完成统一大业的皇
帝。

2.了解科举制创立的朝代,科举
制的主要内容以及曾发挥的
积极作用。

知道隋朝是一个创
新的朝代。

3.了解大运河的开通背景、组成
河段、南北端点、沟通的水系,
总长度以及在古代世界运河
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4.知道隋朝的暴政、隋朝灭亡的
时间及原因。

2021年选择
1.知道隋朝完成统一大业的皇帝。

(隋文帝统一全国的政治背景)
2021年材料解析:
26.大运河和明长城
2020年选择
1.大运河的影响作用
2.隋朝灭亡原因
2019年选择(图)
1隋朝经济发展(含嘉仓)
2大运河(余杭和东都之间的河段)
2018年选择
1隋文帝完成统一大业
2大运河的地位作用
2017选择
1隋文帝完成统一大业
2隋朝灭亡的原因
1隋文帝的统一大业
2大运河河段(地图)
第2课
从“贞观
之治”到
“开元盛
世”
1.知道唐太宗和
“贞观之治”。

2.知道唐玄宗和
“开元盛世”,
初步认识唐朝
兴盛的原因。

识记层次
理解层次
1.知道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
者、都城。

2.知道唐太宗的姓名、年号。

3.知道“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和主要措施。

4.知道唐玄宗的姓名、年号。

5.知道“开元盛世”出现的原
因。

6,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和
主要措施。

2021年选择
2.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知道唐
玄宗的姓名、年号。


4.唐朝科举制的完善发展
2020年选择
3.盛世局面出现原因
2019年年选择
3唐太宗革新政治
2018年选择
3唐太宗、唐玄宗、武则
天治国方针的比较(表
格)
7.知道保持适宜的政策和治国
路线的连续性对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3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君舟民水)
4开元盛世(杜甫《忆昔》)
2017年选择
3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措施反映)
4武则天惜才(骆宾王)
5唐玄宗、开元盛世,唐朝鼎盛时期
第3课盛世气象1.通过经济繁
荣、开放的社会
风气和唐诗的盛
行,了解盛唐的
社会气象。

2.以文成公主入
藏为例,说明唐
代民族和睦的发
展。

识记层次
理解层次
1.知道唐朝农业、手工业、商业
和城市发展的表现。

2.知道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4.知道唐太宗实行平等友好的
民族政策,了解唐太宗受到少
数民族拥戴的史实。

5.知道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所
属民族和身份。

6.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原因、路
线和对西藏发展的贡献。

7.了解唐朝的时尚社会生活。

8.知道唐朝是我国诗歌史上“黄
金时代”,了解李白、杜甫、
白居易的诗歌特点和诗歌地
位。

9.了解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

2021年选择(图片)
2.唐朝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民族交
融。

5.唐朝手工业(唐三彩)发展、开放
的社会风气;实物史料反映当时时代
特征
2020年选择
4从唐三彩中获取的历史信息(制瓷
业、民族交融,服饰特点)
5唐朝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李
白,颜真卿,吴道子
2019年选择
4农业发展表现(筒车、曲辕犁)
5文成公主入藏对西藏发展的贡献
2018年选择
5文成公主入藏(图《步辇图》)
6社会风气开放(妇女胡妆)
2017年选择
6唐朝农业发展(筒车)
7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图:女子下
棋骑马)
4曲辕犁筒车
5盛唐气象(长安城相关
史实P13)
8杜甫(安史之乱)
第4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
流以鉴真东渡、玄
奘西行等史实为
例,说明中外文
化交流的发展。

识记层次
理解层次
1.知道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时
间、原因和路线,了解他们在
唐朝中外交往中的重要贡献。

2.认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兴盛
的原因。

2021年选择
6.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
2019年选择
6鉴真东渡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灭
亡1.知道“安史之
乱”导致唐朝由
盛转衰。

2.知道唐朝灭亡
后五代十国的局
面。

识记层次
1.知道“安史之乱”发生的时间、
原因、经过、影响。

2.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
盛转衰的后果。

3.知道五代十国名称及大致位
置。

4.知道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
十国的时期是处在分裂割据
状态。

2021年选择
7.安史之乱的影响(杜甫《垂老别》)
2020年选择
5五代十国时期的统一趋势
2019年选择
7安史之乱原因
8五代十国局面(《韩熙载夜宴图》)
2018年选择
7安史之乱(杜甫《无家别》)
2017年选择
9唐朝衰亡原因(朝政腐败)
10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社会
局势影响经济发展)
6安史之乱(杜甫《无家
别》)
7五代十国时期的统一
趋势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6课
北宋的政

1.知道北宋的建
立。

2.了解宋朝重文
轻武的特点。

识记层次
1.知道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
者、都城及名称由来。

2.通过北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
策及其表现,了解宋朝重文轻
武的特点。

3.初步认识重文轻武对北宋政
治、军事、民族关系、社会发
展等方面的影响。

2021年选择
8.北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政策背
景)
2020年选择
7.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019年选择
9宋朝重文轻武政策
2018年选择
8宋朝重文轻武政策(谚语)
2017年选择
1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设通
8宋朝重文轻武政策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判)
12宋朝重文轻武政策(陈尧咨)
第7课
辽、西夏与
北宋的并

1.知道辽、西夏
与北宋的对峙局
面。

2.了解女真
族的崛起,知道
金灭辽及北宋。

识记层次
1.知道辽、西夏所属的民族、疆
域位置、杰出帝王。

2.了解辽、西夏与北宋对峙局面
的形成,知道政权并立是这时
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2021年选择(图)
9.民族文化交融(辽、金的货币)
10.辽西夏北宋政权并立(地图)
2020年选择
8契丹的生活方式(图鸡冠壶)
第8课
金与南宋
的并立
知道岳飞抗金的
事迹和南宋偏
安。

识记层次
1.了解女真族崛起的时代、杰出
人物。

2.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的概况。

3.知道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
者、都城及名称由来。

4.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

5.知道南宋偏安江南的原因及
状况。

2021年选择(图)
9.民族文化交融(辽、金的货币)
11.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

2020年选择
9女真崛起(学习中原文化,民族交
融)
10政权并立(各个政权建立的时间顺
序)
2019年选择
10时代特征:政权并立(图:北宋形
势图;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11契丹人和女真人的共同点(游牧民
族,学习中原文化,民族交融)
2018年选择
9民族政权并立(思维导图)
9政权并立(各个政权建
立的时间顺序)
第9课
宋代经济
的发展
1.知道宋代南方
经济的发展。

2.理解中国古代
经济重心的南
移。

识记层次
理解层次
1.知道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
因、表现。

2.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
移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3.从经济中心、生产技术水平等
角度理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
方。

2021年选择
12.宋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复种技
术)
13.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唐宋经济分布图的对比)
2020年选择
11(图)宋代经济的发展:秧马、宋
10经济重心南移(数据
表格)
11宋朝商业贸易、手工
业发展、造船业、泉州
(南海一号沉船)
代海船、北宋交子
12读图能力(表格:西汉至南宋南北方人口变化)
2019年选择
12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良好的生态环境)
13宋代商业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2017年选择
13宋代手工业发展(五大名窑)
14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设置蕃坊)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知道成吉思汗
的崛起以及蒙古
军灭亡夏、金和
南宋。

2.知道元朝的统
一。

识记层次
1.知道蒙古族崛起的背景。

2.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族的
史实。

3.知道蒙古族灭亡夏、金和南宋
的进程。

4.知道元朝建立的时间、建立
者、都城及对全国的统一,认
识到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和发展。

2021年选择
14.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忽必烈推行中
原文化影响)
2019年选择
14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
灭亡夏、金和南宋(事件按时间排序)
2017年选择
15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
灭亡夏、金和南宋(事件按时间排序)
12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
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
南宋(事件按时间排序)
(P50)
第11课元朝的政治1.通过宣政院管
辖西藏。

2.知道西藏在元
代正式纳入中国
版图。

识记层次
1.知道元朝设立宣政院的目的
和作用。

2.知道西藏地区正式成为中央
政府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
区域从元朝开始。

3.知道元朝版图大体确定中国
后来疆域轮廓。

4.了解元代行省制度的由来,认
识到其为今天省制奠定基础。

2021年选择
17.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2020年选择
13元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澎湖巡检
司,北庭都护府)
2018年选择
12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控
制)
13元朝对西藏地区的管
理的重要意义(宣政院
印)(P53)
2017年选择
16元朝行省制度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
文化1.知道宋元时期
商业贸易的繁
荣。

2.了解宋元时期
的都市生活和宋
词、元曲的流
行。

识记层次
1.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的表现,认识城市经济功能的
不断增强。

2.了解宋元时期社会生活风貌。

3.知道宋词和元曲流行的原因
及主要成就。

2021年选择(图)
15.了解宋元时期社会生活风貌(《清
明上河图》、宋代歌舞壁画、蹴鞠铜镜)
2020年选择
14宋代社会风貌(杂技)
15宋词反映社会现实(李清照、辛弃
疾)
2018年选择
10元代社会生活(杂剧陶俑)
11宋代商业贸易繁荣(打破时间限
制)
14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3元杂剧关汉卿《窦娥冤》(唐诗宋
词元曲明清小说)
2017年选择
17宋代都市生活(宋代歌舞壁画、《清
明上河图》)
14宋代社会风貌(瓦子
勾栏)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通过活字印刷术
的发明以及指南
针、火药的应用
和外传,认识四
大发明对世界文
明发展的贡献。

识记层次
理解层次
1.记住四大发明的名称。

2.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
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外传播
路线、地区。

3.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
贡献。

2021年选择
16.火药的应用
2020年选择
16火药推动欧洲社会变革
2019年选择
16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17元朝的通信联络(鸡鸣驿;急递铺
令牌)
2018年选择
13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15活字印刷术《梦溪笔
谈》(P60)
第14课明 1.知道明朝建识记层次 1.知道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2021年选择16明朝废丞相设三司
第三
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朝的统治立。

2.通过皇权的强
化和“八股取
士”,初步理解皇
帝专权的弊端。

理解层次者、都城。

2.知道明朝的废丞相、实行特务
统治等措施,认识这些是加强
君权的手段,也是中国封建社
会在政治上逐步走向衰落的
表现。

3.知道八股取士的含义,认识
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
科学文化的发展。

17.明朝的废丞相加强君权
2020年选择
17明朝废丞相设六部强化专制皇权
2019年选择
18明朝废丞相(《皇明祖训》)
2018年选择
15废丞相加强君权(《明太祖实录》)
16科举文化:江南贡院“中国古代官
员的摇篮”
20明朝都城(图)
2017年选择
18朱元璋建立明朝(和李自成对比—
—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19明朝专制皇权强化(批阅大量奏
折)
20科举制度发展的历程(武则天殿
试)
第15课明
朝的对外
关系
1.了解郑和下西
洋的航海壮举。

2.知道戚继光的
抗倭斗争。

理解层次
1.知道西洋地理位置,了解郑和
主要生平。

2.知道郑和下西洋的主要事迹
和船队所到达地理范围,认识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和意
义。

3.知道倭寇之患和戚继光抗倭
斗争的军事成就,认识戚继光
的抗倭斗争是一场反抗外来
侵略的战争,是正义的民族自
卫战争。

2021年选择
18.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20倭患严重原因(严厉禁止海外贸
易的政策)
2018年选择
18戚继光抗倭(军歌)
17戚继光抗倭(对戚继
光的评价)
第16课明
朝的科技、
建筑与文
1.通过明长城和
北京城的建筑,
体会中国古代人
识记层次
1.知道明长城的由来,记住明长
城的东西起止点。

2.了解北京城建筑和城市规划
2021年材料解析:
26.大运河和明长城
18《本草纲目》
19明长城
学民的智慧和创造
力。

2.知道《本草纲
目》《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等
名著。

3.了解明代科技
的成就及影响。

特点,认识到北京城是古代城
市建筑的杰作。

3.知道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
方,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4.感受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
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和创造力。

5.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
物》、《农政全书》三部名著的
作者、创作年代、主要涉及领
域及历史地位。

了解三位作者
创作经历,感受科学家刻苦钻
研、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精神。

6.知道《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牡丹亭》等作
品的作者、创作年代及其历史
地位,感受明代文学艺术的发
展。

2020年选择
18明朝商品经济活跃(商帮)
19(图)《农政全书》《开工天物》
2019年选择
19明代生产青花瓷最著名的是景德

21明朝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开
工天物》、《农政全书》的共同点:对
传统经验与技术进行总结
2018年选择
17《本草纲目》
19曹雪芹、汤显祖属于同一类
第17课明朝灭亡1.了解李自成起
义推翻明朝。

2.知道满族入主
中原。

识记层次
1.了解李自成起义的主要原因
及过程。

2.了解女真族的兴起及与明朝
的关系。

知道努尔哈赤统一女
真族各部,建立后金,皇太极
改女真族名为满州,改后金为
清的史实。

3.知道明朝灭亡后,清军入关,
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021年选择
20.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2020年选择
20李自成起义
2017年选择
21明朝灭亡的原因(《明宪宗元宵行
乐图》、《流民图》)
20李自成
第18课统一多民族1.了解郑成功收
复台湾和清朝在
识记层次 1.了解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主要经
2021年选择(图)
21.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金奔巴瓶、
21西北边疆的巩固
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台湾的建制。

2.知道册封达赖
和班禅与设置驻
藏大臣。

3.知道西北边疆
的巩固。

4.认识台湾、西
藏、新疆是中国
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

理解层次过。

2.知道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及其
意义。

3.知道清政府通过册封达赖和
班禅、设置驻藏大臣来管辖西
藏,认识这些措施的作用。

4.知道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疆
采取的措施。

5.认识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
族国家得到巩固。

平定准噶尔图卷、新疆伊犁将军府)
2020年选择
21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
2019年选择
22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金奔巴
瓶、达赖班禅印)
2018年选择
22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图片:雅克
萨大炮,达赖班禅金印、新疆伊犁将
军府)
2017年选择
22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清朝经济发
展和人口增长的
事实,了解清朝
前期的兴盛。

识记层次
1.知道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情
况,认识推动人口增长的因
素。

2.列举清朝经前期济发展的状
况和表现。

3.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的原因
及表现。

2021年选择(图)
22.清朝经前期济(商业)发展的状况
和表现(《前门街市图》)
2020年选择
22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情况,认识推
动人口增长的因素。

2019年选择
23清朝前期农业恢复和发展(表格:
清代耕地面积增加)
2018年选择
21清朝农业发展(《耕织图》、《清代
开荒执照》)
2017年选择
23清朝重视农业
22清朝人口增长(表格)
第20课清 1.通过军机处的识记层次 1.知道军机处的设置原因、早起2021年选择23文字狱
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设置与文化专制
措施,认识君主
专制在清代的极
端强化。

2.通过清代中期
以来的腐败现象
和闭关锁国政
策,了解中国开
始落后于世界的
潮流。

理解层次
作用,军机处职能演变和设置
的影响。

2.知道文字狱的表现,认识其危
害。

3.认识军机处的设置和大兴文
字狱是清代君主专制极端强
化的表现。

4.知道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
象的表现,了解导致这一现象
的主要原因。

5.知道闭关锁国政策表现,分析
闭关锁国的原因、对中国的影
响。

6.认识保守封闭必然导致落后,
只有开放交流才能使国家不
断发展进步。

23.清朝闭关锁国政策表现(限制中国
商民出海贸易)
2020年选择
23清朝闭关锁国
2019年选择
24编撰《康熙字典》和《四库全书》
根本目的是维护集权统治
2017年选择
24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以《红楼梦》和
京剧为例,了解
清代文学艺术的
成就与特色。

识记层次
1.了解明清小说和京剧形成背
景和文学特征。

2.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文学
成就;
3.知道京剧形成的时间、发展历
程。

4.感受《红楼梦》和京剧是中国
文学和古典艺术的高峰。

2021年选择
24.京剧的发展历程(新时代下不断融
合创新)
2020年选择
24昆曲没落的原因
2019年选择
25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文学成就
2018年选择
24昆曲
2017年选择
25京剧
24《红楼梦》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2021年选择
25.传统节日的特征(顺应自然时令)
2020年选择
25传统节日(元宵节)
25清明节
2019年选择
15传统节日(宋代守岁迎接元旦)
2018年选择
25传统节日(端午)
2021年
26
中国古代建筑工程和民族交融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明代长城作用的转化(军事到防御)
材料三大运河与长城的地位影响
考察知识点:大运河、明长城,古代工程建设,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交融
交往方式
(1)大运河的组成河段、南北端点、沟通的水系(与河南
结合)
(2)明长城的功能变化;民族交流的方式(战争、贸易)
(3)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
慧和创造力。

27
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中央集权的加强材料一《唐朝中后期形势图》(藩镇割据节度使)
材料二中国自秦以来地方行政区域划分方式的变化(元朝对行省的划分方式)
(1)唐朝末期藩镇割据;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军事、
吏治、财政)
(2)元朝行省的划分方式
(3)中央集权加强
28
中外交往材料一《宋以来古代中国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思维导图)
材料二明代的对外交往
(1)宋以来经济文化交流特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具体事

(2)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29
中国古代典籍(文化)材料一表格(文学、史书、科技)
材料二《开工天物》的内容编排
材料三文化典籍对当今的价值
(1)基础史实类:(典籍的分类)
(2)原因类,关系类(开工天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3)启示类:如何更好传承典籍文化
2020
26
历史学习方法材料一史料分类:文献史料;实物史料
材料二历史学习能力:能够区分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
材料三故宫文创,数字博物馆等历史学习途径
(1)能够区分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
(2)史实类:《资治通鉴》作者;
意义类:紫禁城的史学研究价值
(3)了解历史的途径
27
科举制度发展历程材料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历程(从隋朝到明朝)
材料二科举制度的影响
(1)史实:完成表格
(2)意义:科举制度的影响
28
唐宋商业对比:唐朝坊市制度;宋朝商业的发展材料一(图)《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材料二(图)《北宋东京瓦子分布图》
材料三联系现今“地摊经济”
(1)史实:(读图能力)唐朝商业区分布;
概括:唐朝前期商业区的特点
(2)对比分析能力:宋代商业区分布特点
作用意义:瓦子的作用
(3)(历史知识在现实中的运用)
启示:为“地摊经济”的发展提建议。

29
对外交往材料一(图:人物)玄奘西行、郑和、戚继光
材料二(图:对外交通路线图)唐朝、元朝
材料三明朝对外关系兴盛的原因
(1)史实:列举人物中外交往事迹
(2)对比分析:元朝与唐朝交通路线异同
(3)归纳总结:中外交流的因素
2019
26
对外交往材料一(图)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
材料二宋朝对外贸易规模
材料三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归纳:实物史料反映的历史信息
(2)归纳概括,原因探析:宋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影
响宋朝贸易发展原因
(3)史实:郑和下西洋
影响:事件影响
(4)启示:从唐宋对外交往历史中获得的启示
27
民族关系材料一唐代妇女学胡妆(开放社会风气、民族交融)
材料二宋朝与西夏的贸易(榷场)
材料三元大都平面图;元太祖推行汉族文化,祭祀孔子
(1)概括:唐朝风气史实:开明民族政策
(2)意义作用:榷场作用
(3)分析:忽必烈设置孔庙的目的、
影响:对民族关系产生的影响
(4)意义: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意义
28
都市生活材料一《清明上河图》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图)
材料二清《盛世滋生图》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图)
(1)史实:社会生活场所、娱乐活动、食物等完成表格
(2)历史思维(启示):拍摄历史影视作品时取材需注意的
问题
29材料一隋朝科举制选拔人才(1)分析:隋唐统治者发展科举目的
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材料二宋朝重文轻武,从军事、财政、吏治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分化地方权力
材料三清朝军机处设立的影响
(2)史实归纳:宋太祖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3)影响:军机处的不利影响
(4)对现实的启示:关于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

2018
26
对外交往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明朝以后中西方实力的对比
(1)概括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史实列举:唐朝对外交往的具体事例
(2)原因概括:海上丝绸之路在宋代繁盛原因
(3)概括总结:材料反映现象
史实记忆:受什么原因影响
(4)启示:从材料得出的启示
27
宋朝的文化材料一列表将宋代的历史素材进行分类(科技、经济、都市生活、文学)(1)分类归纳:将素材按照特定类别进行归纳
(2)历史能力:选取展馆内素材之一写解说词
28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过程材料一宰相地位的变化(从坐而论道到站着不坐)
材料二明代废丞相设三司
材料三军机处
(1)基础概括:宰相上朝礼仪的变化
历史解释:通过变化的现象分析背后反映的问题
(2)基础史实:废除丞相
(3)基础史实:军机处
(4)归纳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29
农作物的引进培育材料一不同时期人口数和耕地数的表格
材料二康熙年间玉米传入中国后的影响
材料三种植玉米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读图分析:中国面临的问题(人地矛盾)
(2)作用意义:玉米推广种植的作用
基础史实:清朝的农业政策(垦荒)
(3)归纳概括:大规模种植玉米的后果
(4)启示;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2017
26
隋朝大运河和明长城材料一大运河和明长城的示意图
材料二隋朝开通大运河的评价
材料三修筑明长城的背景
(1)基础史实:大运河三点;
评价历史事物:辩证补充对大运河的评价
(2)基础史实:明长城地点(北京)
原因分析:明朝修建明长城的目的
(3)启示:大运河和明长城寓意的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
和向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