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分析(共5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危机分析(共5则)
第一篇:金融危机分析
金融危机分析
金融危机,顾名思义就是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等金融方面出现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价格暴跌等。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货币危机、流动性危机等类型。

下面我将分述每种危机的含义、原因、应对措施等。

债务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在国际或国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过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

比如希腊债务危机和美国的底特律债务危机等。

衡量一个主体外债清偿能力有多个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外债清偿率指标,即一个主体在一年中外债的还本付息额占当年或上一年出口收汇额的比率。

一般情况下,这一指标应保持在20%以下,超过20%就说明外债负担过高。

严重的债务危机无论对于债务主体,还是对于债权人或债权银行,乃至整个国际国内社会,都会形成了巨大的发展压力。

在缓解或解决债务危机方面,有三项因素至关重要:一是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其内涵包括增加国际贸易制度的开放程度和降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筹资成本;二是债务国做出有力而持续的调整努力,其内涵包括促进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以及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并从根本上提高外债的使用效益;三是提供充分的外部资金流量额,扭转债务国资金向债权国倒流的趋势,这就要求发掘新的融资渠道,促进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形式。

此外债务危机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申请破产等。

美国的底特律债务危机就是通过申请破产解决的。

银行危机一般是指一组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需要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的现象。

银行业危机产生的原因一般是由于金融机构过度涉足高风险行业,使得其负债超过了其资产的市场价值,从而引起了挤兑、资产组合转换和政府干预的情况。

因而银行危机过程中会出现不良资
产比重增加、损失扩大的现象,从而导致清算、合并或重组事件增加。

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可能会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

因此有学者认为银行业危机作为金融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系统性和非系统性两层面上的含义,前者是指大批银行相继倒闭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后者是指个别银行的破产。

货币危机泛指由于汇率变动幅度超出了一国可承受范围的现象。

货币危机是金融危机的一种,狭义上也是指货币遭受冲击后导致该货币大幅度贬值或该国国际储备大幅下降的情况,既包括对某种货币成功冲击(即导致该货币大幅贬值),也包括对某种货币未成功冲击(即只是导致该国国际储备大幅下降而未导致该货币大幅贬值)。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经济增长的停滞已不再是导致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

经济学家的大量研究表明:定值过高的汇率、经常性的项目巨额赤字、出口下降和经济活动放缓等都是发生货币危机的先兆。


实际运行来看,货币危机通常由经济泡沫破灭、银行坏账增多、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债务过于庞大、财政赤字严重、政治动荡、对政府的不信任危机等引发。

应对货币危机的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建立与本国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汇率制度、确定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建立健全的金融体制和稳健财政体制、有效控制短期资本的流入、夯实国家发展的经济政治基础等。

流动性危机简单说来就是由流动性不足引起的危机。

指的是金融领域中流动性的枯竭,具体可以表现为资产价格下降到其内在价值之下,或者金融机构外部融资条件恶化,或者金融市场参与者数量的下降,或者金融资产交易发生困难等等。

流动性危机是把双刃剑,它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带来机遇。

投资者应认清证券价格的下跌到底是由于流动性的蒸发还是由于其基本面的恶化,如果证券价格下跌是由于流动性引起的,那么证券价格终将会反弹,资金充裕的投资者可以在反弹中获益。

根据市场环境及自身的风险承受力确定投资策略面对流动性危机,投资者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一是购买并持有策略,相信价格终将会反弹;二是果断离场策略,以减少损失。

选择购买并持有策
略,需要具备足够的风险承受力和耐心,如果不能具备,则选择果断离场。

最后我们应认识到随着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大量新的金融产品涌现,金融交易成本下降,货币与金融资产之间替代性越来越强。

但是流动性危机到来时,人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金融市场流动性都在蒸发,只有现金具有最好的流动性。

下面我将举例介绍东南亚金融危机。

自1997年7月起,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地区、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

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贬值达70%以上。

同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

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

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

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当大泰铢汇率狂跌20%。

和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冲击。

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天比索贬值11.5%。

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

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之后,台湾的台币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

10月17日,台市贬值0.98元,达到1美元兑换29.5元台币,创下近千年来的新低,相应地当天台湾股市下跌165.55点。

10月20日。

台币贬值
至30.45元兑1美元,台湾股市再跌301.67点。

台湾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

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跌554.26点,迫使纽约交易所9年来首次使用暂停交易制度。

10月28日,日本、
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分别跌4.4%、7.6%、6.6%、6.7%和6.3%。

特别是香港股市受外部冲击后,香港恒生指数10月21 日和27日分别跌765.33点和1200点,10月28日再跌1400点,这三天香港股市累计跌幅超过了25%。

11月下旬,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形成金融危机第三波。

11月,韩元汇价持续下挫,其中11月20日开市半小时就狂跌10%,创下了1139韩元兑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韩元兑美元的汇价下跌了30%,韩国股市跌幅也超过20%。

与此同时,日本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后有数家银行和证券公司破产或倒闭,日元兑美元也跌破1美元兑换130日元大关,较年初贬值17.03%。

从1998年1月开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心又转到印度尼四亚,形成金融危机第四波。

1月8日,印尼盾对美元的汇价暴跌26%。

1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从事巨额投资业务的香港百富勤投资公司宣告清盘。

同日,香港恒生指数暴跌773.58点,新加坡、台湾、日本股中分别跌102.88点、362点和330.66点。

直到2月初,东南亚金融危机恶化的势头才初步被遏制。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有: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资本投机主义者的冲击等。

从这些国家内部而言,危机前采取的透支性经济增长策略虽保住了经济的高增长,但也导致了不良资产的膨胀。

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亚洲一些国家、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形态也是导致危机产生的原因。

此外还包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等世界经济因素。

以上就是我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认识和了解。

就目前而言,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而不再是单纯某种模式的危机,而且表现出的地域性是越来越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而有关国家和机构只有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才能将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或杜绝金融危机的产生。

第二篇:2008金融危机分析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

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
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

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

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

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

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

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

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

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

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
产能缩减。

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

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

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

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

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

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

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第三篇:金融危机原因分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10090423 10商务英语1班王舒悦
【摘要】2008年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迅速的席卷全球,演变为全
球性金融危机。

这不仅仅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同时也在政治,文化,生活等一系列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美国,许多行业如抵押贷款业,投资银行业,保险业等等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力度之大,实属历史罕见,可以说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而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到底是哪些?人们对此众说纷芸。

在众多的原因之中,有几样主要原因为多数人所认可。

如有效需求的不足,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次贷危机等等。

当然,除此之外,学术界对此还有相对立的两种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

他们认为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造成的。

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

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

本篇论文旨在通过此次金融危机,更好的理解导致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前因后果,从各方面作出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次的金融危机在金融风险监控以及经济振兴方面总结经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从而有助于未来经济更好更健康更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有效需求不足次贷危机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阴谋论
Reasons of financial crisis happened in 2008
Abstract: In 2008, the financial crisis happened in American soon sprang around the world.In the end, it turned out to b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hich not only brought serious problems to many countries but also had long-term influence on policy, culture and daily life.In the United States, many industries such as mortgage loan industry, investment banking, insurance and so on are subject to devastating effect.The broad scope, deep influence and big impact is really rare in the history.It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serious financial crisis since the 1930s.And what are the reasons caused this financial crisis?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is.Among all the reasons,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which are accepted by majority of people.Such as the deficiency of effective demand, a singl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the new liberal economic policies, the subprime crisis and so on.Sure, besides these, Academic circles also have two different views--conspiracy theory and law theory.They think that the financial crisis was caused by the external factors and internal factors.Conspiracy theories think that the financial crisis is caused by the external factors and economy was suffered a deliberate and planned attack.Especially after the South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is view became more popular.The theory of law thinks that the financial crisis is the economy's own rules and is caused by the internal
cause.This paper is aimed at hav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caus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drawing experiences from financial crisis monitoring and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so as to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which will help the future economy develop in a healthy and stable way.Key words: Financial crisisInsufficient effective demandSubprime crisisNeo-liberal economic policyConspiracy theory
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在美国华尔街首先爆发,随后迅速的席卷全球。

其原因牵扯到方方面面,盘根错节。

其实,其原因所在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化形象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在美国,贷款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买房买车酒店付账单,买日用品等等,都可以通过赊账,贷款这些提前消费的方式来解决。

于是,那些工资水平较低或者是无收入的人群如果想要买房子的话,也就要通过贷款。

而这些贷款者则就是次级贷款。

贷款总要还款,那些低收入或无收入者该怎么办呢?贷款公司便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方式和策略鼓动人们贷款买房,很快便取得了好业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

于是,贷款公司便找了投资银行来一起分散风险,如美林,高盛,摩根等等。

这些投资银行
再找各种专业金融人士,经济学家等等来做出分析报告,制造出CDO(债务抵押债券)并发行,然后投资银行再找带避险基金,在世界范围内找利率最低的银行借来钱,然后大举买入这部分普通CDO债券,2006年以前,日本央行贷款利率仅为1.5%;普通CDO 利率可能达到12%,所以光靠利差避险基金就赚得满满满了。

这样一来,美国的房地产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大赚了一笔。

此后,投资银行见避险基金如此赚钱,便也大量买入避险基金,而避险基金又把手里的 CDO 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 10 倍的贷款操作其它金融商品,然后继续追着投资银行买普通CDO。

投行对此不满,便又发明出了新产品,叫CDS(信用违约交换)。

一般投资人觉得CDO投资风险高,便将CDO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投保,于是保险公司和避险基金皆大欢喜,CDS也跟着风靡起来。

随后,华尔街的人们在基于CDS的基础上又发明出了一系列金融衍生品,找更多的一般投资大众一起承担。

当时间走到了2006 年年底,风光了整整5年的美国房地产终于从顶峰重重摔了下来,这条食物链也终于开始断裂,因为房价下跌,优惠贷款利率的时限到了之后,先是普通民众无法偿还贷款,然后A贷款公司倒闭,避险基金大幅亏损,继而连累AIG保险公司和贷款的银行,花旗、摩根相继发布巨额亏损报告,同时投资避险基金的各大投资银行也纷纷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最终,美国Subprime Crisis 爆发接近成为 Prime Crisis。

这就是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一系列过程。

下文将会深层次的解析美国金融发生的各种原因。

一、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1、1971年,美国尼克松政府单方面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1944年美国发起和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承诺1盎司黄金固定兑换35美元)后,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受黄金约束的金本位货币体系转变成为纯粹信用货币体系。

按理来说,美元放弃与黄金挂钩的话,它在全球的地位应当受到很大的影响。

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还未出现能与美国相抗衡的经济体,美元作为一种主要的流通货币其地位依旧坚固不可动摇。

而且,当时亚洲许多国家的崛起,与美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都是以美元为基础。

这也是
为什么美元即使放弃与黄金挂钩之后,依然是世界第一大货币的原因。

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可能存在的深远的影响,仍然以美元作为主要流通货币,而未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建立另一种新的秩序一限制美元的发行量。

这使得美国当局可以自由的印制美元,将主动权交到了美国人自己手中。

这为其后美元大量投放,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和严重通货膨胀奠定了最重要的货币体制基础。

2、生产需求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在美国,贫富差距是很大的,可以说美国60%的财富是集中在5%的人的手中,而社会的主要购买力并不是取决于这%的人,而是取决于占消费人口主体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就是占绝大多数的那95%的人群。

但是由于这些人群的收入水平较低,购买了有限,尽管他们有着强烈的购买欲望,但由于条件限制无法达成,这也就造成了想卖东西的人卖不出去,想买东西的人没钱买的情况。

这种状况在房产领域最为明显,由于那些生活水平较低的人购买力不足,买不起房子,而且美国的房价一直处于上涨趋势,于是他们只能借助贷款买房。

同时,那些房产商通过一系列方式宣传贷款买房,倡导人们提前消费,告诉那些次级贷款者贷款买房的种种好处,于是,贷款买房者日益增多,美国的房地产业也蒸蒸日上。

而这些需求都是一种虚拟的需求,所以在表面上看,这次的金融危机是由于生产需求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导致的,但其实,但却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和虚拟需求过旺。

房产商的所作所为事实上是把现在的矛盾转嫁到将来,并且这种矛盾终将有一日会爆发。

正如列宁所说“过程的复杂性和事物本质的被掩盖可以推迟死亡但不能逃避死亡。


3、自由市场竞争的致命缺陷
自由市场竞争理论强调,从事经济的个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竞争方式从而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政府权力应该尽量避免干预自由市场竞争,因为任何通过权力的干预都会导致市场被权力扭曲,从而造成的负效果比试图解决的问题更严重。

举个例子,在一二百米的街上,有两个卖甜甜圈的车相互竞争。

两个商贩都希望比竞争对手赚更多的钱。

但甜甜圈的消费者最多愿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