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董小强;远航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校外语学院、文学院、经管学院,武术、足球、排球、乒乓球选项课的学生共100名,经一学期选项课学习,分析其选项课前后的立定跳远、100m、1000m及掷实心球等身体素质.结果:选修武术选项课的学生,身体素质选项课后较选项课前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选修足球选项课的学生,身体素质选项课后较选项课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5);选修排球选项课的学生,选项课后立定跳远较选项课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其余三项均无明显变化(P>0.05);选修乒乓球选项课的学生,身体素质选项课后较选项课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的选项课对大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根据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合理地指导选择有利于其身体素质提高的项目,并为其终身体育运动打下基础.【期刊名称】《辽宁体育科技》
【年(卷),期】2014(036)001
【总页数】3页(P50-52)
【关键词】体育选项课;大学生;身体素质
【作者】董小强;远航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公体部,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师范大学公体部,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49
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都开设了体育选项课,学生可根据不同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

这大大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促进了体育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但是因为选项课的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学生会把课外活动的业余时间用到自己所选项目上去,而自身的身体锻炼时间减少。

本文对广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文学院、经管学院选择不同选项课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调查,旨在为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院、经管学院选修武术、足球、排球、乒乓球选项课的学生共100名为研究对象。

其中选修武术的学生中男11人,女14人;选修足球的男11人,女14人;选修排球的男5人,女20人;选修乒乓球的男7人,女18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测试指标
对选出的100名学生进行一学期选项课的学习,测量其选项课前后l00m、立定跳远、掷实心球、1000m等四项身体素质的成绩。

1.2.2 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武术选项课学生身体素质情况
由表1可见,武术选项课学生选项课前100m、立定跳远、掷实心球及1000m的成绩与选项课后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武术选项课学生身体素质情况(x±SD)(s)立定跳远(m)掷实心球(m)1000m(min)选项课前14.04±2.1 2.02±0.6 8.96±0.6 4:23±0.4选项课后14.52±2.0 2.10±0.5 8.95±0.7 4:31±0.5 P >0.05 >0.05 >0.05 >0.05 100m 2.2 足球选项课学生身体素质情况
由表2可见,足球选项课学生选项课前的100m、立定跳远、掷实心球及1000m 的成绩与选项课后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5)。

表2 足球选项课男女学生身体素质情况(x±SD)(s)立定跳远(m)掷实心球(m)1000m(min)选项课前14.07±1.7 2.03±0.7 8.67±0.7 4:26±0.6选项
课后13.72±2.0 2.42±0.6 9.77±0.8 4:01±0.6 P <0.05 <0.05 <0.05 <0.05 100m
2.3 排球选项课学生身体素质情况
由表3可见,排球选项课学生选项课前的100m、掷实心球及1000m的成绩与选项课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立定跳远成绩与选项课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

表3 排球选项课学生身体素质情况(x±SD)(m)掷实心球(m)1000m(min)选项课前14.09±0.6 2.03±0.5 8.71±0.6 4:21±0.6选项课后14.10±0.6
2.37±0.6 8.69±0.7 4:30±0.5 P >0.05 <0.05 >0.05 >0.05 100m(s)立定
跳远
2.4 乒乓球选项课学生身体素质情况
由表4可见,乒乓球选项课学生选项课前的100m、立定跳远、掷实心球及
1000m的成绩与选项课后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
0.05)。

表4 乒乓球选项课学生身体素质情况(x±SD)(s)立定跳远(m)掷实心球(m)1000m(min)选项课前13.80±0.5 2.04±0.7 8.94±0.7 4:23±0.4选项
课后14.23±0.4 2.01±0.6 8.91±0.6 4:29±0.5 P >0.05 >0.05 >0.05 >0.05 100m
3 讨论
25岁是青少年身体成长的分水岭,在25岁之前个人身体素质的正常变化应表现
为持续的增长[1]。

这一特性所表现的群体特征主要是在同一时间的青少年中,年
龄较大的身体素质比年龄较小的要好。

但是,在2000年的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调研统计资料中却显示,在19~22岁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年龄较小的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比年龄较大的要好[2-4]。

一般认为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
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晚出生人群在其成长阶段要比早出生人享有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其体质也得到了较好的提高[5]。

但是从其个体成长角度来解释:当代的中
国青年身体素质在20岁左右会出现下降的趋势 [6]。

本研究主要通过选修武术、
足球、排球及乒乓球四项选项课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分析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武术选项课学生选项课后部分指标较选项课前身体素质均有所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武术专项运动的特点为下肢静力性的练习及拉伸的练习比较多[7-8],如马、弓、歇、虚、仆等步法的练习,一般对快速动力性的练习较少,所
以弹跳力及速度等身体素质会有所降低;由于对长距离跑动练习的减少,使学生的心血管系统不能得到充分锻炼,耐力相关的身体素质下降在所难免。

足球选项课学生在选项课后较选项课前身体素质均有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足球比赛中一般较为注重快速突破过人及拼抢足球第一落点等技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有较大的帮助;而踢高球、远球、争抢头球及大力射门等技术也极大地提高了下肢的力量及弹跳力;在跳起顶球的时候,上体会先后仰,然后再快速的收腹,这对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而在发界外球时下肢后蹬与上肢前抛动作的协调配合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把球抛得远,对学生掷实心球成绩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由于
足球运动的比赛场地较大,拼抢较激烈,其攻防转换速度快,必然要求学生在场上的长距离来回奔跑较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耐力素质,进而使其心肺功能得到提高[9]。

排球选项课学生选项课后立定跳远较选项课前均有明显提高,其余三项均无
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排球运动的网上争抢较为激烈,学生会经常进行练习助跑、起跳、扣球及跳起拦网等技术,使弹跳力及下肢力量都得到了较好提高与发展,但是对力量、速度及耐力等身体素质影响不大[10]。

乒乓球选项课学生在选项课后较选项课前身体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乒乓球运动受场地的限制较大,在选项课中跑动时间少、距离较短,从而导致学生速度及耐力素质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此外,乒乓球运动的外来阻力较小,没有身体上的接触及对抗,使学生的力量及弹跳力等素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致使其下降[11]。

4 结论
不同的选项课对大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应根据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合理地指导选择有利于其身体素质均提高的项,并为其终身体育运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成,孙蔚,陈善平,等.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78-1380.
[2]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课题组.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
育大学出版社,2000:324.
[3]赵海.选项课对蒙古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
经济,2007,13(19):367-369.
[4]陈善平,闫振龙.新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75-77.
[5]许为东.高校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04
(1):1375-1377.
[6]刘锦,李伟.五项体育选项课程对促进大学女生体质健康变化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7(10):124-125.
[7]张海涛.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函授通讯,2001,13(2):19-20.
[8]王健.开放式与闭锁式运动技能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1):65-68.
[9]王锐.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项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1(2):30-31.
[10]赵忠伟,王晓松.大学本科生体质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647-648.
[11]郭仲熙,张瑛秋.中国优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5):44-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