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实践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实践问题
作者:刘彪,许骁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第3期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二中课改课题组刘彪许骁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
(以下简称教育部《意见》)指出: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
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要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要求融入到相关学科日常教
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劳动习惯、坚定爱国信念,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二中积极探索“开心课程”体系
建设,把课程育人内容同学生参加开心农场劳动,借助开心农场活动平台培养学生自信心,增
强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心结合起来,有一定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借鉴性。
对此,我们试就西彭二中“开心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谈谈对中小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问题的几
点分析。
一、中小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起点是学校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教育部《意见》还指出:各地和学校要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开设情况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西彭二中根据地
处农村和校内有近4亩荒地的实际,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为要求,把校内荒地取名金穗扬梦“开心农场”。
立足农村周边实际,先将其划分为每个班级
学生的自留地、志愿地和果园区,然后组织学生将其不断的进行翻土、播种、施肥、除草、捉虫、收获、销售等劳动体验,不到一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为了一个学校小型农场。
随着各类农副
产品的陆续出校上市,学生将初中学科课程所学知识,不断地运用到“开心农场”的劳动实践中,不仅增强了劳动意识,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的灵活性,更是从中培养了学生学习
表达的自信心,强化了课程育人的学校德育工作。
面对新的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学校课程体系
建设的的要求,学校将开心农场作为课程整合的载体,把建设“开心课程”体系作为课程改革
的新的任务,初步拟定出了“开心课程”体系,将其分为“开心知识课程,开心体验课程、开
心环境课程”三个维度,将学生的培养目标界定为“培养自信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学校的办
学理念确定为“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
为此,学校的“开心课程”体系建设成为了
农村中学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借鉴。
二、中小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部《意见》还指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
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
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
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对于全面提高
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中小学校课程体系建设,重点
应是遵循教育规律与促进学生发展。
西彭二中将学生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教育
作为课程育人的主线,把学会做新时期的“小农夫”作为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开心农场活动过
程中,学生一是有“金穗杨梦”的人生理想,二是有“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能力培养,三是在与人交往,参与社会销售活动中学会表达、形成自信。
由此,“开心课程”比较好的贯
彻了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了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进了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三、中小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难点是课程整合优化
教育部《意见》提出深化课程改革要从完成5个统筹任务和把握住10个关键领域与主要环节上具体落实。
西彭二中的“开心课程”体系建设,在如何将现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
校开发的《金穗杨梦》校本课程进行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课程整合,形成结构性强,课程
育心效果好,课程开设符合学校教师队伍实际,课程管理更具有教师教学力提高和学生学习力
提高的课程体系上,的确是一个难点。
从北京清华附小、首大附小等北京课程整合的经验中,
可以认为“基于学科本位的整合与基于学生本位的整合”是当前课程整合的两种主要的做法
(见《人民教育》2015年第1期课程整合的“北京经验”一文),而有专家进一步认为游戏活
动是整合课程教学的有效形式(见《人民教育》2015年第1期整合课怎么“整”一文)。
对此,农村初中的课程整合可否提出是基于学生成为开心的劳动者与建设者的整合,劳动成为整合课
程教学的有效形式的整合?
四、中小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教育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部《意见》把立德树人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强调要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当前,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
宜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等
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西彭二中“开心课程”体
系建设,立足学生自主、自为、自信的素质教育,让大课间操转为跳《小农夫》,让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生物等学科课程成为开心知识课程,让劳动心理剧、学生市场销售活动等成为
开心体验课程,让“开心菜园—开心景观园——开心创意园——开心艺术园”成为开心环境课程。
由此将学校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知名教育家魏书生曾为重庆市九龙坡区教育改革题词“生动的教育,育人的课堂”(见
《生本课堂幸福教育》重庆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一书)。
西彭二中“开心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育人的理念上,可以认为是生动的教育理念,在课程育人的做法上,可以认为是开心的
课堂。
在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北京的课程整合经验,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的梅花课
程体系建设做法,以及全国各地的课程体系建设探索,集中在一起,表明了一个教育深化课程
改革的总体发展趋势: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就必须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
课程体系上寻找突破口。
当前学校开展课程体系建设,要采取面向未来学生培养目标与立足学
校多元课程建设相结合,要将学校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相结合,要以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为重点,要在专家引领和解决好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与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过程中进行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