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二轮复习课件-物质的分离和提纯(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辨析
1
用 Ca(OH)2 溶液吸收 Cl2( )
4
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2
除去 CO 气体中的 CO2 气体(
)5
除去 SO2 中的少量HCl( )
3
除去 CO2 气体中的 SO2( )
常见气体的除杂方法 气体 (括号内为杂质)
Cl2 ( HCl ) CO2 ( HCl ) CO2 ( SO2 ) CO2 ( CO ) CO ( CO2 )
• 根据分离原理选择合适的分离装置 (过滤、分液、蒸馏等);
• 根据除杂试剂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装置,液体试剂一般 选洗气瓶,固体试剂一般用干燥管或 U 形管。
第三步
综合分析,筛选答案
• 综合分析物质分离是否完全,被提纯物质中的杂质是否被除去。
深化拓展
超临界状态下的 CO2 流体溶解性与有机溶剂相似,可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浸泡时加入乙醇有利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浸出 B. 高温条件下更有利于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 C. 升温、减压的目的是实现 CO2 与产品分离 D. 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中药材具有无溶剂残留、绿色环保等优点
N2 ( O2 ) CH4
( CH2 == CH2 )
除杂试剂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常见固体或溶液的除杂方法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Na2CO3 固体 ( NaHCO3 ) FeCl3 溶液 ( FeCl2 ) NaHCO3 溶液 ( Na2CO3 ) Cu(NO3)2 溶液 ( AgNO3 )
I2 ( SiO2 ) Fe2O3 ( Al2O3 )
目的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除去 KNO3 固体中混有的 NaCl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分离方法 乙醇萃取
分液 重结晶
蒸馏
原理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铵和碳酸氢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实验方案:
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D )
选项 A B C D
目的 分离氢氧化铁胶体与 FeCl3 溶液
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 用 MgCl2 溶液制备无水 MgCl2 固体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分离方法 过滤 萃取 蒸发 蒸馏
原理 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MgCl2 受热不分解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 的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 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如加适量的 BaCl2 溶液可除去 NaCl 中 混有的 Na2SO4
氧化还原 如果混合物中混有氧化性杂质,可以加入适当 如将过量的铁粉加入混有 FeCl3 的 FeCl2
反应法 的还原剂使其还原为被提纯物质
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
下列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B )
A. 试剂 ① 为 Ba(OH)2 溶液 B. 操作 ② 为结晶
选择试剂
①
实验操作
②
Na2CO3 溶液 ③
④ 加热
C. 操作 ③ 为过滤
D. 试剂 ④ 为稀 HNO3
A
通过海水晾晒可以得到粗盐,粗盐除含有 NaCl 外,还含有 MgCl2、CaCl2、Na2SO4 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某兴趣小组制备
除杂试剂或方法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常见固体或溶液的除杂方法 物质 ( 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或方法
NH4Cl 溶液 ( FeCl3 ) KNO3 固体 ( NaCl )
C (CuO)
CuS (FeS)
镁粉 (铝粉)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D )
选项 A B C D
碘单质的制备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煮沸”操作有利于 I- 的充分溶解 B. 灼烧时用到的硅酸盐仪器为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 C. 氧化的步骤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2I- + H2O2 + 2H+ === I2 + 2H2O D. 萃取分液中分液漏斗中萃取液的处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步骤 ①⑤ 的操作分别是溶解、过滤 B. 实验过程中步骤④ 的目的仅是除去溶液中的 Ca2+ C. 实验过程中步骤 ⑦ 中的蒸发所用到的仪器是酒精灯、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D. 实验过程中步骤 ②④ 互换,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分离和提纯化学方法的选择
1 不增,不得引入新杂质 2 不减,尽量不减少被提纯和分离的物质 3 易分,应使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易分离 4 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转化后要易被复原
常用化学方法 除杂“四原则” 除杂操作“四注意”
分离和提纯化学方法的选择
01 除杂试剂要过量 02 过量试剂需除去 03 选择的途径要最佳 04 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
溶液中,以除去 FeCl3 杂质
电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来分离、提纯物质
如电解精炼铜
调节 pH 法
通过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组 分沉淀而分离的方法,一般是加入相应的难溶 或微溶物来调节
如 CuCl2 溶液中含有 FeCl3 杂质,可向 溶液中加入 CuO 除去
常用化学方法 除杂“四原则” 除杂操作“四注意”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2)
常用化学方法 除杂“四原则” 除杂操作“四注意”
分离和提纯化学方法的选择
四原则” 除杂操作“四注意”
方法
原理
实例
加热法 沉淀法
当混合物中混有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 如 NaCl 中混有 NH4Cl,Na2CO3 中混 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受热分解而分离出 有NaHCO3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深化拓展
分离、提纯题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
确定被提纯物质与除杂对象
• 对比两者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差异,利用差异性 (溶解度差异、 密度差异、熔沸点差异、与某些物质反应的差异性等),选择合 适的分离原理或除杂试剂;
• 除杂试剂除去杂质的同时,不消耗被提纯物质,不引入新的杂 质。
第二步
选择合适的分离和除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