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二次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的内部干扰及抑制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求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为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对于国家安全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构建大安全格局的关键步骤。

牢牢把握其核心要求,坚决贯彻其精髓要义并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去,才能把稳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盘”。

(一)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

当前,我国处于进军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发展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增大,国家进入安全脆弱期。

只有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把握全局、顺应大势,才能使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真正得到保证。

党的领导是强化部署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根本保证。

当前,国家安全工作涉及国家治理的各环节、各领域,敏感度高、关联性强,坚持
党的绝对领导,实施强有力的统领和协调,是实现国家
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二)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刻指出了国家发展面临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性安全问题;具体明确了国家安全的重要地位、战略框架、体系构成以及各领域安全间的逻辑关系,推进各项安全工作方法路径,国家安全教育以及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等全方位、各层次涉及的重大问题;揭示了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逻辑,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安全观新境界,成为了指导新时代指导国家安全工作,特别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
和能力现代化指代了最高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

(三)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国家安全工作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

”[5]这是新时代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深刻性、复杂性的精准把握。

国家总体建设的各方面与国家安全都密不可分,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包括16个方面,囊括了国家发展建设全局的战略重点方向。

而且,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安全的内涵要素仍在不断扩展,仍在拓宽与党和国家工作的融合领域。

因此,把全面系统推进国家安全工作,强化国家安全责任意识,深度融入国家总体建设的各层面、全过程,是确保党和国家其它工作内容有序推进的前提保障;是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强大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时代大安全格局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52.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52.
[4]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5]习近平.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N].人民日报,2020-12-13(01).
[6]习近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EB/OL].(2022-09-01)[2023-01-18]. http://jhsjk.people. cn/Artic-le/32516945.
(作者简介:代小丹,海军军医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陶欣欣,海军军医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海军军医大学)
【基金项目:海军军医大学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一体化联合作战视域下军校学员海上安全观体系构建与培育研究”(21VSZ150)】
(四)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
习主席指出,“要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增强在对外开放环境中动态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

”[6]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也使我国与外部联系互动日益频繁紧密,我国经济发展也更易受到外部环境、市场的冲击。

因此,只有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才能既增强自身竞争力,又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开放是持久安全的保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开放融通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是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

安全是开放发展的前提。

开放发展必须有国家安全作为保障支撑才能实现。

因此,身处安全敏感期、矛盾问题多发期,要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维持好开放和安全的动态平衡,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构筑强大的国家安全防线。

14
外军二次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的内部干扰及抑制技术
杨杰 唐文博
【摘要】针对二次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存在的内部干扰,包括旁瓣干扰、窜扰、混扰等,分析了其产生的机理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介绍了外军二次雷达敌我识别系统为减少这些内部干扰所采用的旁瓣抑制、窜扰抑制、混扰抑制和“滑窗”处理等技术。

这些技术进一步提高了二次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的目标检测概率与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敌我识别|内部干扰|干扰抑制
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发明了雷达,并将其投入到二战之中。

但是雷达只能探测目标,不能判别目标的敌我属性,在这种背景下,以询问机和应答机相配合的二次雷达敌我识别系统诞生了。

二次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受到的干扰包括两类:一是系统外部干扰,如接收机热噪声、多径、有意、无意干扰等;二是系统内部干扰,如旁瓣干扰、窜扰、混扰等。

本文重点阐述外军二次雷达敌我识别系统产生旁瓣干扰、窜扰和混扰等内部干扰的机理,并介绍了抑制这些内部干扰的技术。

一、产生内部干扰的机理
(一)旁瓣干扰
二次雷达敌我识别系统询问机采用定向天线,对待识别的目标进行询问,天线的主波束方向为期望的有效询问方向。

但处于询问天线旁瓣内的应答机,有时会受到旁瓣辐射的询问信号的干扰,而发射应答信号,对应答机产生额外的占据。

而应答信号从询问天线旁瓣进入询问机,可能对询问机造成干扰,使询问机误以为它是主瓣方向的有效应答信号,这就
是旁瓣干扰。

(二)窜扰
当多个询问机近乎同时询问同一个应答机时,本地询问机不仅会接收到自己触发该应答机发射的有效应答信号,还会收到其它询问机触发该应答机发射的应答信号。

这些应答信号对本地询问机而言就是多余信号,会对询问机造成干扰。

这种干扰就是窜扰。

由于它与本地询问机的询问重复频率不同步,因此又称为异步应答干扰。

窜扰的主要影响是使询问机产生假目标。

(三)混扰
当询问波束内有多个应答机时,询问机将收到多组应答信号。

当这些应答机与询问机距离相近时,这些应答信号到达询问机时会发生交叉或重叠,从而相互干扰。

这种干扰就是混扰。

由于这些应答信号都是响应同一询问机的询问而产生的,重复频率与询问频率同步,因此又称为同步应答干扰。

混扰的主要影响是降低询问机的目标检测概率,特殊情况下还可能产生假目标。

二、干扰抑制技术
(一)旁瓣抑制技术
二次雷达旁瓣抑制技术包含询问旁瓣抑制和接收旁瓣抑制两种技术。

询问旁瓣抑制技术是使处于旁瓣方向的应答机不进行应答;接收旁瓣抑制技术是使询问机放弃来自旁瓣方向的应答信号。

询问两种技术都要求询问天线具有和波束(Σ)/差波束(Δ)或者和波束(Σ)/控制波束(Ω)。

有效主波束方向上,和波束(Σ)的增益应大于差波束(Δ)和控制波束(Ω)增益;旁瓣方向上,和波束(Σ)的增益应小于差波束(Δ)或控制波束(Ω)增益。

1.询问旁瓣抑制技术
询问信号主要通过和波束(Σ)发射,并使用差波束(Δ)或者控制波束(Ω)发射单独的抑制脉冲信号。

一般情况,和、差、控制通道的辐射功率相同,由于天线波束在不同方向的增益不同,使得应答机在不同方向上收到的询问信号与抑制脉冲信号功率比值不同。

应答机通过比较询问信号与抑制脉冲信号的相对幅度,可判断自己处于询问天线的主瓣方向还是旁瓣方向,从而抑制旁瓣方向的询问,只对主瓣方向的询问进行应答。

以敌我识别系统模式5为例,其询问信号波形由同步头脉冲、旁瓣抑制脉冲和数据脉冲组成。

其中,同步脉冲通过询问天线和波束(Σ)发射;旁瓣抑制脉冲通过差波束(Δ)或控制波束(Ω)发射;数据脉冲通过询问天线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