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题库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题库6
第七章常见病毒
单选题
1.流感病后的免疫特点是()
A.细胞免疫为主
B. 中和抗体各亚型间有交叉免疫
C. 呼吸道粘膜局部SIgA是抵抗再感染的最主要抗体
D. 体液免疫产生一种抗体
E.中和抗体为IgG为主
答案:C
2.造成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原因是流感病毒()
A.丙型易变异形成新亚型 B. 型别多
C. 抗原性不强,故免痰力不强
D. 乙型易变异形成新亚型 E.甲型易变异形成新亚型
答案:E
3.下列病毒中不能引起持久免疫的病毒是()
A. 腮腺炎病毒
B. 脊髓灰质炎病毒
C. 麻疹病毒
D. 流感病毒 E.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答案:D
4.对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转变的错误叙述是()
A.山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基因重组造成 B. 属质变
C.由病毒基因点突变造成 D. 产生流感病毒新亚型 E.HA和(或)NA变异幅度大
答案:C
5.下列核酸类型为RNA的病毒是()
A. 水痘一带状疤疹病毒
B. 流感病毒
C. 单纯疤疹病毒
D. 腺病毒 E.巨细胞病毒
答案:B
6.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毒是()
A.鼻病毒 B. 呼吸道合胞病毒 C.冠状病毒
D.流感病毒 E. 副流感病毒
答案:E
7.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
A.脑膜炎球菌 B. 呼吸道合胞病毒 C.鼻病毒
D.流感杆菌 E.流感病毒
答案:E
8.流感病毒致病机制中不包括()
A.体弱可以并发细菌性肺炎而致死
B.全身症状由病毒血症引起
C.飞沫传播
D.病毒侵人呼吸道粘膜细胞增殖引起呼吸道症状
E.血凝素吸附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
答案:B
9.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抗原结构是()
A.乙型流感病毒的NA B. M蛋白 C. 乙型流感病毒的HA D.甲型流感病毒的HA E. 甲型流感病毒的NA
答案:E
10.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
A.衣原休 B.真菌 C.螺旋体 D.病毒 E. 细菌
答案:D
11.分离流感病毒可采取患者的()
A.血清 B. 咽漱液 C. 脑脊液 D.粪便 E. 尿液
答案:B
12.流感病毒的衣壳结构为()
A.螺旋对称 B. 复合对称 C.轮状对称
D.20面体对称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3.抗流感病毒再感染的主要免疫因素是()
A.神经氨酸酶抗体 B.干扰素 C.核蛋白抗体
D. 血凝素抗体 E.细胞免疫
答案:D
14.流感病毒分型的根据是()
A.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抗原性 B.血凝素
C. 流行病学特征
D. 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
E.神经氨酸酶
15.下列哪项除外感染机体可获终生免疫的病毒()
A.甲型流感病毒 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C. 麻疹病毒
D. 脊髓灰质炎病毒
E. 腮腺炎病毒
答案:B
16.流感病毒的哪一种成分诱导的抗体其保护性最强()
A. 核酸
B. 核蛋白 C.神经氨酸酶 D. M蛋白 E.血凝素
答案:E
17. SARS的病原体为()
A.支原体 B. 螺旋体 C.衣原体 D.冠状病毒 E.立克次体答案:D
18.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成分是()
A. RNA多聚酶
B. M蛋白
C. RNP
D. HA和NA E.以上都是
答案:D
19.关于流感病毒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A.具有血凝素刺突 B. 不易发生抗原性变异 C. 属于正粘病毒 D. 具有分节段的RNA E. 具有神经氨酸酶刺突
答案:B
20.发生流感大流行最主要的原因是()
A.抗原性转变 B. 抗原性漂移 C. NP抗原易发生改变
D.病毒杭原结构复杂 E.病毒型别较多
答案:A
21.对流感病毒血凝素的错误叙述是()
A.可与宿主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
B. 决定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
C. 其相应抗体可以中和感染
D.具有酶活性,可水解宿主细胞膜表面糖蛋白
E.可以凝集人和动物的红细胞
答案:D
22.最易发生变异的病毒是()
A.腮腺炎病毒 B. 流感病毒 C. 呼吸道合胞病毒
D.麻疹病毒 E. 脊髓灰质炎病毒
23.抗原性漂移指的是甲型流感病毒的()
A.亚型抗原的小变异 B.与其他病毒基因重组 C. 亚型抗原的大变异
D.亚型特异性抗原大变异 E.乙型特异性抗原小变异
答案:A
24.引起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病原体是()
A.乙型流感病毒 B. 流感病毒 C.副流感病毒
D. 丙型流感病毒 E.甲型流感病毒
答案:E
25.目前引起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病毒是()
A.腮腺炎病毒 B. 副流感病毒 C. 鼻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SARS冠状病毒
答案:C
26.肠道病毒共同特性中的错误一项是()
A.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无包膜小RNA病毒 B. 耐酸、耐乙醚
C. 寄生于肠道,只引起人类消化道传染病
D. 细胞质内增殖
E. 病后免疫力牢固
答案:C
27.下列病毒中不属于肠道病毒属的是()
A.埃可病毒 B.轮状病毒 C. 脊髓灰质炎病毒
D.风疹病毒 E.柯萨奇病毒
答案:D
28.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的最常见类型是()
A. 瘫痪性感染
B. 隐性或轻症感染
C. 慢性感染
D. 延髓麻痹性感染 E.迁延性感染
答案:B
29.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
A.两次病毒血症 B. 粪一口途径传播 C. 5岁以下幼儿易感
D. 多为显性感染
E. 侵人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肢体痉挛性瘫痪
答案:D
30.脊髓灰质炎患者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
A.粪 B.尿 C. 鼻咽分泌物 D. 眼分泌物 E. 血
31.脊髓灰质炎病毒侵人中枢神经细胞的播散途径是()
A.经淋巴播散 B. 经血液播散 C.经细胞间融合播散 D. 沿神经播散 E. 经神经肌肉接头播散
答案:B
32.引起疤疹性咽峡炎的病毒主要是()
A. 脊髓灰质炎病毒
B. 柯萨奇病毒
C. 麻疹病毒
D.轮状病毒 E.埃可病毒
答案:B
33.引起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
A. 呼吸道合胞病毒
B. 埃可病毒
C. 腺病毒
D. 轮状病毒
E. 柯萨奇病毒
答案:B
34.下列理化因素中,能灭活肠道病毒的是()
A.75%乙醇 B. 去污剂 C. 苯酚
D.乙醚 E. 漂白粉
答案:E
35.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仅犯()
A.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 B.神经肌肉接头 C. 三叉神经 D.脑神经节 E.海马回锥体细胞
答案:A
36.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性接触 B.呼吸道 C.血液和母婴接触
D. 日常生活接触 E.媒介昆虫叮咬
答案:B
37.对乙型肝炎的错误叙述是()
A. 感染途径主要是经血液
B. HBV在肝细胞内的复制是肝细胞损害的主要原因
C.人受感染后,可表现为无症状抗原携带者
D.转为慢性及反复迁延的多见
E.有些可以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
答案:B
38.在HBV感染中,参与肝细胞损伤的免疫反应包括()
A. I型和II型超敏反应
B. II型和Ⅲ型超敏反应
C. I型和IV型超敏反应 D.工型、II型和IV型超敏反应
E. II型,III型和IV型超敏反应
答案:E
39.下列方法中,不能灭活HBV的是()
A. 煮沸100-C,30分钟
B. 高压蒸气121 0C , 20分钟
C. 0. 5写过氧乙酸浸泡,30-60分钟
D. 次氯酸钠,60-120分钟
E.70℃乙醇浸泡,30~60分钟
答案:E
40.下列理化因素中,能灭活HAV的是()
A.乙醚 B. 加热60℃、l小时 C. 加热100℃,5分钟
D. 氯仿 E.pH3
答案:C
41.HC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消化道 B. 血液和血制品 C. 日常生活接触
D.性接触 E.母婴传播
答案:B
42.目前控制HCV传播的主要措施是()
A.接种疫苗 B.注射高效价免疫血清 C. 注射丙种球蛋白 D.对献血者进行抗一HCV检测 E.注射干扰素
答案:D
43.HAV的病毒体颗粒直径约为()
A. 22nm
B. 27nm
C. 36nm
D. 42nm
E. 60nm
答案:B
44.目前唯一用细胞培养获得减毒株的肝炎病毒是()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 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答案:A
45.HA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输血 B. 母婴垂直 C. 公用注射器
D.粪-口途径 E.媒介昆虫
答案:D
46.Dane颗粒的直径约为()
A.22nm B.27nm C. 42nm D. 50nm E.56nm
答案:C
47.Dane颗粒是()
A.流感病毒体 B. EB病毒体 C.甲型肝炎病毒体
D.乙型肝炎病毒体 E.脊髓灰质炎病毒体
答案:D
48.下列物质中,具有感染性的是()
A.Dane颗粒 B.小球形颗粒 C.管形颗粒
D.HBsAg E.HBCAg
答案:A
49.下列疾病中,可形成慢性抗原携带状态的是()
A.麻疹 B.带状疱疹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脊髓灰质炎 E. 乙型肝炎
答案:E
50.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抗原是()
A.HBsAg B. HBeAg C.HBcAg
D. Pre-S1
E. pre-S2
答案:C
51.具有高度传染性的HBV感染者血液中可检测到()
A.HBsAg、HBcAg、HBeAg B.HBsAg、抗一HBC、HBeAg
C .HBsAg、抗份HBs、HBeAg D.抗-HBE、抗一HBs、抗一HBC E.HBsAg、抗-HBE、抗-HBC
答案:B
52.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错误叙述是()
A.血清阳性是传染性高的指标 B.存在于Dane颗粒的最外层
C. 血清持续阳性是疾病慢性化的指标
D. 化学成分为可溶性蛋白
E. 其相应抗体有一定保护作用
答案:B
53.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错误叙述是()
A.存在于Dane颗粒的内衣壳 B. 可表达在受感染的肝细胞表面
C. 不易在循环中检出
D. 是导致受感染肝细胞受损伤的因素之一
E. 其相应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答案:E
54.关于抗HBC-IgM,正确的叙述是()
A.由HBV的表面抗原刺激产生 B. 在血清中可长期存在
C. 有抗HBV再感染的作用
D. 阳性为早期诊断HBV感染的依据之一
E. 阳性表示疾病开始恢复
答案:C
55.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正确叙述是()
A.存在于HBV的核心,螺旋对称包绕在核酸外
B. 因抗原性不强故血循环中不易检测到
C. 其相应的IgM类抗体阳性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D. 由HBV的DNA多聚酶构成
E. 其相应抗体阳性表示疾病开始恢复
答案:C
56.不符合血洁HBsAg(+),HBeAg(+)和抗-HBc(+)的解释是()
A.急性乙型肝炎 B. 慢性乙型肝炎 C. 无症状抗原携带者
D. 乙型肝炎恢复期 E.血清有强传染性
答案:D
57.目前对HEV的预防措施主要是()
A. 丙种球蛋白注射 B.灭活疫苗接种 C. 减毒活疫苗接种
D. 保护水源,切断传播途径 E.加强血制品的检测
答案:D
58.HBV感染不引起()
A.急性肝炎 B. 慢性肝炎 C.重症肝炎
D.肝细胞癌 E. 肝豆状核变性
答案:E
59.对HBeAg的错误叙述是()
A.血清阳性是传染性高的指征 B. 其相应抗体有一定保护作用
C. 血清持续阳性是疾病慢性化的指征
D. 存在于Dane颗粒的内层
E.化学成分为不可溶性蛋白
答案:E
60.通过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是()
A.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B. 乙型脑炎病毒 C. 新疆出血热病毒
D.森林脑炎病毒 E.狂犬病毒
答案:B
61.与乙型脑炎病毒免疫特点不符的是()
A.保护性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
B.隐性感染也可获牢固免疫
C.细胞免疫可以抵抗再感染
D.儿童血脑脊液屏障不完整,病毒易侵人中枢神经
E.抗原性稳定,疫苗免疫效果好
答案:C
62.可以通过鼠类传播的病毒是()
A. 新疆出血热病毒
B.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C. 登革病毒
D.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E. 疱疹病毒
答案:B
63.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
A. 蜱
B. 蚊
C. 白岭
D. 幼猪
E. 鼠
答案:B
64.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人体的主要临床症状或表现是()
A. 隐性感染
B. 轻型感染
C. 出血热
D.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E. 隐性感染或轻型感染
答案:D
65.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休是()
A.汉坦病毒 B. 登革病毒 C.新疆出血热病毒
D.埃博拉病毒 E.刚果出血热病毒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