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施工应该知道的(关于钢筋,安全,质量验收各类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施工应该知道的基本知识
(安全,钢筋,质量验收)
安全
1、(三宝、四口、五临边):三宝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四口指:通道口,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
五临边指:阳台,楼梯口,凸窗板,电梯井口,屋面。
2、外脚手架:拉墙件指:二步三跨(步是钢管横向,跨是钢管竖向)。
立杆间距一般:1.4m~1.6m。
横杆间距一般:1.8m。
3、主体:剪力墙(柱子)指:加密区1/3柱高(地下室,首层)
加密区1/6柱高(标准层)
梁指:加密区1.5倍梁高。
梁第一排附加筋是1/3梁长。
梁第二排附加筋是1/4梁长。
钢筋:
关于接头的位置设置:
应当知道的:梁跨中正弯矩比较大,支座附近负弯矩,剪力较大;柱端在水平力作用下弯矩较大。
接头应该尽量避免这些位置。
1.梁上部钢筋的接头尽量靠近跨中;
2.梁下部钢筋(若要焊接)尽量远离跨中(建议设在梁箍筋加密区外且离支座Ln/3的范围内)
3.柱钢筋的接头应该远离柱端;
总之,所有焊接均应离开梁、柱的加密区,确实无法离开时,应该采用机械连接。
梁上部通长筋标注格式:
SФd:用于双肢箍;
S1Фd+S2Фd:前者放角部,后者放中部;
S1Фd+(S2Фd):前者上部通长筋,后者表示架立筋;
S1Фd;S2Фd:前者表示上部通长筋,后者表示下部通长筋;
钢筋型号:HPB300(普通钢筋):一级钢筋。
HPB335(普通钢筋):二级钢筋。
HPB400(普通钢筋):三级钢筋。
梁柱封闭钢筋,拉筋均设135°,弯后平直长度为10D。
纵向钢筋受力的弯折弯钩要求:
1. 当末端带90°弯钩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应<4d,弯后平直长度不应<12d;
2. 当末端带135°弯钩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应<4d,弯后平直长度不应<5d;
3. 当末端带180°弯钩时,弯后平直长度不应<5d;
非接触钢筋的构造要求:
搭接长度为L1,两相邻搭接钢筋的相邻端头距离为X,X≥0.3L1;两搭接的钢筋间距为M,
30+D≤M≤0.2L1.
受力钢筋的搭接区箍筋的构造要求:
1.搭接区内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的D/4,(D为搭接钢筋的最大直径)2.当所箍钢筋是受拉钢筋时间距应≤100和5D(D为搭接钢筋的最小直径);当所箍钢筋是受压钢筋间距≤200和10D;
3.当受力钢筋的直径>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100mm的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腰筋:
当梁高≥450mm,应设置腰筋,(梁腰筋上的拉筋)腰筋上应设置拉筋,梁宽≤350mm时,拉筋直径为6mm,反之为8mm,拉筋的间距应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当腰筋为受扭筋时,拉筋应做135°弯钩,弯后其平直长度应≦10d。
梁侧面构造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都可以取为15d。
腰筋中构造钢筋间距≤200mm。
最小直径为10mm;一般用16mm和18mm的;
柱子钢筋: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箍筋设置:外围转角处的框架柱箍筋应全高进行加密设置
底层框架柱下部箍筋加密区高度应不小于基础顶面至上层框架梁底部净高度的三分之一;
底层框架柱上部箍筋加密区高度及其他各楼层框架柱顶部和底部的加密区长度应该取(1.三分之一框架柱净高度)、(2.大于等于500㎜)、(3.大于等于柱长边尺寸的三者最大值;)
绑扎连接时,框架柱纵向钢筋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锚固长度的1.2—1.6 倍(见11G101-1P55页公式计算)当受力钢筋搭接百分率为50%时,取值为1.4;
电渣压力焊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应满足如下要求:
(1)、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4mm;
(2)、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3)、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
(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框架柱纵向钢筋的连接要求如下:
(1)、对底层框架柱,接头设置位置应在距基础顶面至上层框架梁底部三分之一净高度以上;
(2)、对二层以上的各楼层框架柱纵向钢筋接头位置在距楼面的距离取:应设置大于等于三分之一净高度、大于等于500㎜、大于等于柱长边尺寸的三者最大值;
(3)、框架柱纵向钢筋接头设置时应同时考虑相连纵向钢筋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
钢筋的构造:
一般构造:
连接区段:绑扎连接为1.3Ll(Ll为非抗震连接长度);
机械连接:35d;焊接连接:35d且≥500(当受拉钢筋≥25mm时,受压钢筋≥28mm时不应采用绑扎搭接)
同一连接区段:凡接头中点位于连接区段长度内连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拉筋应做135°弯钩,弯后平直长度(抗震:10d,非抗震:5d),梁的腰筋中应设拉筋,间距为梁的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柱纵筋的构造:纵筋间距要求≥50mm,同一截面内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50%;
柱顶第一层钢筋伸至柱内边向下弯折8d;剪力墙顶部弯钩90°,弯后平直长度12D。
KZ,QZ,LZ柱箍筋的加密区范围:Hn/3,(Hn按该跃层柱的总净高取用)也可以查加密区高度选用表
柱净高与柱截面长边尺寸的比值<4时;墙肢长度≤墙厚的4倍的剪力墙,
全柱加密
梁上部纵筋的间距≥30mm且≥1.5d,下部纵筋的间距≥d且≥25mm;
一级抗震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采用绑扎或焊接
KL和WKL加密区范围:(一级抗震:加密区范围≥500且≥2Hb)(二三四级抗震:加密区范围≥500且≥1.5Hb)尽端为梁时加密区范围不变,尽端为主梁时可不设加密区。
5、箍筋:单支箍筋弯钩长度5d
箍筋:双支箍筋弯钩长度10d
双面焊接指:5d
钢板与钢板焊接:5d
剪力墙(柱子)直锚:12d
纵向钢筋弯折
对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的合格点率要求规定为90%及以上。
对其他部位,表中所列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合格点率要求仍为80%及以上。
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数值增加5mm.
2.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
顶面算起,且≥40mm.
加气砼砌块墙基本要求:1、水平灰缝厚度≤15mm,竖向灰缝厚度≤20mm
2.
3.:
4.卫生间,厨房,浴室宜采用轻骨料小型混凝土空心砖,墙底部应现浇混凝土砍台,其高度为150mm。
不同强度的块体不能混砌;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的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砖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其灰缝为8mm到12mm;
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2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本条给出了检验批质量合格的条件,共两个方面:资料检查、主控项目检验和一般项目检验。
在制定检验批的抽样方案时,对生产方风险(或错判概率α)和使用方风险(或漏判概率β)可按下列规定采取:
1主控项目: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α和β均不宜5超过%。
2一般项目: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α不宜超过5%,β不宜超过10%。
以下举例:
模板分项工程验收重点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
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5.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6.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层高垂直度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允许偏差6mm,大于5m 允许偏差8mm
7. 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75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钢筋分项工程验收重点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
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6.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
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8.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允许偏差±10mm,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尺寸允许偏差±20 mm,箍筋内净尺寸±5 mm
9.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说明:8.2.1 外观质量的严重缺陷通常会影响到结构性能、使用功能或耐久性。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根据缺陷的具体情况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监理(建设)单位认
可后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