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空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在空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大数据在各
行各业中的运用日益重视,运用大数据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中国
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空中交通管制是航空运输领域的一项
重要课题。
重点论述了运用大数据技术在航空交通管制中的安全管理,以及在航
空交通管制中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空中交通管理;安全应用
引言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后的一次革命性技术革命。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的产生折射出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
在大数据
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变化与革新,包括安全管理。
通过对大量安全生产资
料的分析,可以找出事故的具体位置。
对大量的安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原因,并对其进行预测,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大数据处理,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有力手段。
一、空管信息化建设的历程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ATC部门就开始加速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管
理体系的建设,使企业的生产安全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一方面可以降低人为
失误所带来的一些误差,另一方面,由于建立了一个资料库。
所以, ATC的总体
安全性提升很有限。
同时,由于前期的硬件开销比较大,使得这些系统不能很好
地了解历史资料。
由于前期硬件开销大,历史资料保存时间短,缺少对历史资料
进行有效计算、分析、提取等技术手段。
二、空管安全管理模式的变化
自从20世纪以后,民航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航班数量也迅速增长。
这
就使传统的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模式难以应对日益增加的工作量。
随着民航事业
的迅速发展,民航管理机构也在不断更新其安全管理方式。
从早期的经验式的员
工管理到标准化的系统管理,到近年来的安全和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长期以来,SMS和 QSMS 在推动我国的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近几年,随着航空保障产量的迅速增长,航空管制的违法行为日益增多,应对突
发事件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推动以数据为导向的流程管理。
三、大数据时代的空管安全管理
(一)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的冲击》认为,大数据"是"当前主流技术难以处理的大量数据",
并总结为"数据的大规模、多样性和速度,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以及从数
据分析中获得实际的含义和见解"。
(二)空管大数据的特征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硬件成本的大幅降低,数据的内涵也越
来越清晰,越来越容易被发掘。
特别是基于航空公司“人、机、环境、管理”的
密切关系,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实现了人、机、环境、管理之间的信息互
动和无缝链接,实现空管安全生产的实时控制、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
我们构建
了一个将实时数据集中到一个中央数据库的企业数据仓库。
当前,中心数据库的
数据容量不足100 G,因此在数据量上, ATC数据库还不能满足大数据的要求。
所谓“广度”,就是所储存的数据,包含了航空公司所有相关部门的实时操作数据,而“深度”则是指该数据库持续地储存和多年的历史数据。
所以,我们相信,我们所建立的公司数据仓库不但满足了大数据的3 V特征,同时也加入了"真实性"这个 V的属性。
(三)空管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架构
空管大数据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监控平台,实现对各个系
统间的数据、功能进行统一的管理。
在此过程中,数据采集平台的实时操作将显
示在图1中。
数据价值查询平台通过云存储平台,对企业的实时运行和历史运行
进行查询,并为不同的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比如,将经营和一体化的经营管理引入到经营的层次,将绩效管理与风险管理引入到经营的层次,将经营决策与发展策略引入到决策的层次。
其终极目的是以数据为基础的过程管理。
图1数字化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
四、空管大数据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一)推动安全管理由事件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为保障航空公司的安全生产,航空公司提出了许多管理措施,制订了多种管理制度。
公司投资巨资,在安全生产中设置了一定的管理制度和设施。
但是,在安全生产中,由于缺少有效的分析手段和对事故发生的规律的认识不够,所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是"事后管理"的方法,而不是事先防范。
只有在发生了事故之后,才会对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事故的责任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写道:“在大数据时代,最大的改变就是抛弃了因果关系。
”最大的改变来自于对因果的追求,转向了对关联的关注。
在大数据时代,最大的改变就是人们不再去追寻因果,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相互关联的联系上。
数据驱动安全管理模型是一种以情报监控、定量分析、预警预警为基础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
(二)安全隐患的排查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分析了550,000个工作场所意外事件的可能性,并根据海因里希的“事故金字塔”理论,得出了一个重大事件的背后必然有29个小意外,300个意外事件,还有1000个可能的事件。
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能有效地识别和防范事故的发生;但是,传统的安全管理主要依靠安全员的经验,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安全风险的识别。
在日常生产中,运用安
全管理人员的经验,发现潜在的潜在危险。
比如,安全监管机构会定期组织安全
稽核、质量检查、特殊检查,并定期向安全管理体系提交安全报告、质量业绩报
告等。
该方法受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判断其安全性和危险性,因此其可靠性较差。
在空管站的数字化监控平台上,运用大量的数据,对各工序运行的变化进行
分析、对比,找出关键部位、作业质量和作业质量,从而对安全和操作风险的预
警模式进行持续的完善。
通过对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变量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各
主要领域、各环节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这些问题
的甄别和调查,我们制定了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并为消除这些安全隐患提
供了"解决方案"。
(三)基于数据的运行风险预警模型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空管运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依据指标
体系、系统、适用性、可比性、敏感度等方面的原理,结合大量的经验资料,对
采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提炼,构建了航空公司的安全运营风险指数和风
险预警模型,如图2所示。
我们首先建立了一个参考危险警告模式,它包含了在可接受危险范围内的基
准值变动10%至20%的基准值和超过20%的基准值。
通过对空管系统的运行数据进
行实时监控与定量分析,得到了空管系统核心安全运行指标的危险预警级别,并
给出了相应的危险预警事件。
显然,在决定危险警报模式的科学性和鲁棒性方面,基线值的定义非常关键。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行业标准的运行风险指数作为基准,从而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企业的风险预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
而使风险预警模型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更能客观地反映经营指标的实际情况。
图2典型风险预警模型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ATC在安全生产的各个层次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运用大数据的统计、横向、纵向对比、精确定量等手段,把大数据应用到安全生产中。
利用各种统计分析图,分析不同的资料,量化的现象,了解事件的本质与演化,能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和精确分析。
强化资源管理,减少与安全有关的事故。
参考文献
[1]张战波.空管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和应用[J].中国民航飞行学
报,2015(26):18-21.
[2]高红旭,康永,郭芃.大数据技术在民航空管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导航,2015(2):144-150.
[3]曹强,黄建忠,万继光,等.海量网络存储系统原理与设计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