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第一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练习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A组·基础题]
1.(2018·江苏无锡市高中期末)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飞上太空,飞船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沿椭圆轨道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B.“7 时30分”和“90分钟”两者都表示“时间间隔”
C.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零
D.从进入圆轨道开始运动一周的过程中,飞船运动的路程一直在增大,而位移则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因飞船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则不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7 时30分”表示时刻,“90分钟”表示“时间间隔”,选项B错误;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为零,但是路程不为零,选项C错误;飞船从进入圆轨道开始运动一周的过程中,飞船运动的路程一直在增大,而位移则先增大后减小,转过半周的时候位移最大,选项D正确.
2.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从经过100 m路标开始计时,第20 s末经过400 m路标,第40 s末经过700 m路标,第50 s末经过850 m路标,则这辆汽车的运动( C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为了传递信息,我国古代周朝形成邮驿制度,到宋朝时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邮递快慢等级.“金牌”一昼夜(24 h)行500里(1里=0.5 km),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下面所列速度中与“金牌”的速度最接近的是( B )
A.中学生步行的通常速度
B.人骑自行车的通常速度
C.高速公路上限制的最高车速
D.磁浮列车的最高时速
4.(多选)(2018·河南中原名校期中)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定很大
5.李娜夺得了自己网球职业生涯中的第七个冠军,如图所示,李娜挥拍将质量为m 的网球击出.如果网球被拍子击打前后瞬间速度的方向相反,大小分别为v 1、v 2,且v 2>v 1,作用时间为t ,则此过程中网球的平均加速度( D )
A .大小为
v 2+v 1
t
,方向与击打前瞬间速度方向相同 B .大小为v 2-v 1
t
,方向与击打前瞬间速度方向相同 C .大小为v 2-v 1
t
,方向与击打后瞬间速度方向相同 D .大小为
v 2+v 1
t
,方向与击打后瞬间速度方向相同 6.(多选)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 ,初始位置在bc 边的中点A ,由b 向c 运动,如图所示,A 、B 、C 、D 分别是bc 、cd 、da 、ab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 .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1 m/s
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2
2
m/s C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 D .前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 m/s
7.(2018·湛江大成中学月考)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汽车仪表盘上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位置,经过6 s 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A )
A .3 m/s 2
B .5 m/s 2
C .10 m/s 2
D .20 m/s 2
解析:汽车初始时刻的速度大约为v 1=50 km/h,6 s 后的速度大约为v 2=110 km/h ,根据a =
v 2-v 1t
,得a ≈3 m/s 2
.故A 正确. 8.(2018·湖南益阳期末)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四分之一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4 m/s ,剩余四分之三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8 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 A .6.4 m/s B .6.0 m/s C .7.0 m/s
D .以上都不对
解析:设前四分之一位移为x 4,所用时间为t 1,后四分之三位移为3x 4
,所用时间为t 2,则: t 1
=x
4v 1, t 2=3x
4v 2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 v -=
x
t 1+t 2=4v 1v 23v 1+v 2
,代入数据解得: v -=6.4 m/s ,故选A.
[B 组·能力题]
9.(2018·安徽汴北三校联考)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 2
,就是说( A ) A .它的瞬时速度每秒增大2 m/s
B .在任意1 s 内,末速度为初速度的2倍
C .第2 s 末的速度比第1 s 初的速度大2 m/s
D .第2 s 初的速度比第1 s 末的速度大2 m/s
解析:根据a =Δv
Δt 知,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故A 正确.任意1 s 的末速
度比初速度大2 m/s ,但不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故B 错误;根据Δv =a Δt 知,第2 s 末与第1 s 初相差2 s ,则第2 s 末的速度比第1 s 初的速度大4 m/s ,故C 错误.第2 s 初与第1 s 末为同一时刻,则第2 s 初的速度与第1 s 末的速度大小相同,故D 错误. 10.(2018·河北沧州期末)一物体沿Ox 轴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x 轴上的位置坐标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x =(3+2t 2)m ,则该物体在t =2 s 至t =3 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B )
A .7 m/s
B .10 m/s
C .11 m/s
D .21 m/s
解析:t =2 s 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为: x 1=3 m +2×22
m =11 m ,t =3 s 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为: x 2=3 m +2×32
m =21 m ,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 -=x 2-x 1Δt =21-113-2 m/s
=10 m/s ,故选项B 正确.
11.(2018·山西榆林横山一中月考)如图所示,弹丸和足球的初速度均为v 1=10 m/s ,方向向右.设它们分别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1 s ,那么:
(1)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7 m/s ,求弹丸击穿木板时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2)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7 m/s ,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时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解析:(1)令弹丸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知子弹的初速度为v 1=10 m/s ,末速度为v 2=7 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弹丸的加速度
a 1=
7-100.1
m/s 2=-30 m/s 2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2)令足球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知足球的初速度为v 1=10 m/s ,末速度为v 2=-7 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a 2=-7-100.1 m/s 2=-170 m/s 2
,负号表示加
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答案:(1)-30 m/s 2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170 m/s 2
,方向与初速度相反
12.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在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通过光电门1和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 1=5×10

2
s ,t 2=3×10-2
s ,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经历的总时间Δt =0.15 s ,用分度值为1 mm
的刻度尺测量滑块的长度为d ,示数如图乙所示.
(1)读出滑块的长度d 为多少?
(2)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的速度v 1、v 2分别为多少? (3)求滑块的加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 (1)由题图可知d =8.45 cm -4.00 cm =4.45 cm. (2)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
v 1=d t 1=0.89 m/s ,v 2=d
t 2
≈1.48 m/s.
(3)滑块的加速度a =Δv Δt =1.48-0.890.15m/s 2≈3.93 m/s 2
答案:(1)4.45 cm (2)0.89 m/s 1.48 m/s (3)3.93 m/s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