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县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调研联合考试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应县高中高一期中历史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地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物。

”下列图片与此描述相吻合的是
A.水排 B.翻车 C.筒车 D.风力水车
2、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尤其是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下列有关官营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在大作坊生产
B.生产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C.产品在市场流通,远销国内外
D.占据原料、技术和人才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3、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关于我国古代“市”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③南北朝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唐代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④宋代的“市”,突破了空间、时间上的限制,政府不再监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一种无法远航的船)。

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此规定是为了
A.禁绝商人下海贸易 B.限制沿海对外贸易
C.减轻百姓造船负担 D.规范船只制作标准
6、“(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材料反映了苏州
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私营手工业取代官办工场、作坊
C.工匠与机户的关系紧密
D.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7、洋务运动,又称晚晴自救运动、自强运动。

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下列是洋务派在“求富”思想指导下创办的企业有
①福州船政局②轮船招商局③汉阳铁厂④发昌机器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 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

”这个变化说明洋务运动
A.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9、江苏镇江的恒顺香醋驰名世界,恒顺集团的前身是1840年成立的恒顺糟坊。

据史料记载,从1893年到1911年,恒顺糟坊最兴旺的时期年产百花酒约210吨,醋110吨,酱220吨。

这一时期,恒顺糟坊发展兴旺的原因包括
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②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大力推动④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侵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国民政府统治的某个时期,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西部工厂数增加。

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推动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展开
B.目的是改变中国近代工业布局
C.保障了抗日战争所需物品供给
D.意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军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

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基础雄厚 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D.一五计划的实行
12、“毫无疑问,我国人民还必须为解放台湾而斗争,还必须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还必须为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
盾”,与材料内容相对应的是
A.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B.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3、“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

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

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

”这首歌谣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14、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说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

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个人富。

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这段1979年的凤阳花鼓唱词主要反映了
A.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人民公社体制完全被废除
C.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D.“包产到户”改革初见成效
1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C.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D.政企分开,自负盈亏
16、下列漫画《三代人赶集》形象地反映了中国近30年来农村的巨大变化。

此变化不能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B.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
C.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17、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这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

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 D.汕头经济特区
18、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是
①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②南方谈话③中共十四大④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9、观察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穿着,从
中可以推断出民国时期着装的特征是
A.呆板保守,讲究等级
B.追新慕异,抛弃传统
C.新旧并存,中西合璧
D.强调斗争,突出革命
20、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

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上之丽芙照像馆。

”这实质上反映了
A.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B.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 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1、某同学就“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归纳出下列四项“中国第一”,其中不准确的是A.中国第一条自建电报线出现于台湾
B.《定军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C.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D.《申报》是中国自办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
22、1883年两广总督张树声上奏称:“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之枢也。

中国驿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

”材料中空格处应为
A.电报B.电话C.轮船D.飞机
23、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

下列属于该时期的报刊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互联网与其他媒介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信息丰富
B.文字、图像、声音兼备
C.高度互动、双向传授
D.时代性最强
25、有一本名为《归来没有统帅》的传记记述了欧洲航海家的事迹,这名“统帅”的航海活动也证实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他是
A.迪亚士 B.麦哲伦 C.达·伽马 D.哥伦布
26、17世纪中叶,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荣的商业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是
A.葡萄牙的里斯本 B.英国的伦敦
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D.美国的纽约
27、新航路开辟后,先后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下列国家,排列正确的是A.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
B.西班牙→荷兰→英国
C.葡萄牙→英国→荷兰
D.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
28、右图是19世纪后期的某国海外贸易示
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
B.荷兰成为“海上的马车夫”
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29、

面的统计图表应该是英国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对哪两种能源或资源的年消费量比较示意图
①石油②钢铁③煤炭④电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0、据统计美国1895~1904年间,在27个工业部门中,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的公司总数的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占50~70%的有6个部门,占25%以下的只有一个部门。

这本质上反映了美国
A.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干预B.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
C.公司规模扩大 D.公司竞争日趋激烈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

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共计40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图一图二: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
材料三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

……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材料四 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材料五“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古代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这种模式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3分)
(2)材料二的图一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 这种耕作方式更为完备是指什么的出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5分)
(3)据材料三、四分别说明明清时期商品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现象?(2分)
(4)材料五反映的是什么思想?(2分)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消极影响?(2分)
32、(12分)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南海县志》卷21
材料二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材料三
—— 彭森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历史条件。

(4分)
(2)据材料二,分析这种经济成分变化的原因。

这种变化对我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影响?(4分)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4分) 集体企业 国有企业
33.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时,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而作罢。

材料二到 1860 年,英国对几乎所有的货物,除 30 项外,全部免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

不过,英国更汲汲于强迫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向英国商品敞开大门。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三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2分)材料中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的理由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贸易政策变动的主要经济背景,(2 分)这一政策的推行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2 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4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2分)
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CCDAB 6-10 DCDCC 11-15 DCADC
16-20 BABCA 21-25 DADCB 26-30 CBCB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

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共计40分。

31、(1)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或小农户个体经营)(2分)
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或地主土地所有制)。

(1分)
(2)图一耕作方式:铁犁牛耕(2分)曲辕犁(1分)
内在联系:农耕经济的发展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分)(3)新现象:材料三出现商帮(1分)材料四出现繁荣的工商业城镇(1分)
(4)思想:重农抑商政策;(2分)
消极影响: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分)
32、(1)变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分)
条件: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3分)(2)原因:三大改造;(2分)
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2分)
(3)变化: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到公有制为主体与非公有制经济并存。

(2分)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
33、(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2分)
理由: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开始对美洲进行疯狂殖民侵略扩张,印第安人
被大批屠杀、家园被毁、财产被掠夺,因此西方庆祝的是印第安人的苦难。

(殖民扩张1分,印第安人的苦难1分。


(2)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2 分)
影响: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 分)
(3)交通工具:蒸汽机车、汽轮、汽车和飞机(4分)
动力:蒸汽机和内燃机(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