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性能一体化监控系统的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性能一体化监控系统的设计研究
摘要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使得一体化监控系统已然成为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运维工作中的关键技术手段。

然而,由于现阶段电力企业通过IT运维监控系统所获取到的信息存在零散性与差异性,且未能制定出明确的管理衡量标准,致使信息系统缺乏一体化的监控管理。

对此,本文对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性能一体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展开研究,望能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性能一体化
前言
随着我国各行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并且,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生成的IT基础设备、业务系统信息化产物,也成为其业务开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柱型技术形式。

但基于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与规划标准,其信息化程度仍有待完善。

为此,本文的研究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1 性能一体化监控建设内容分析
性能监控建设环节中所涉及的建设内容多样,如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以及互联网等方面的总体运行情况,都是性能监控建设中所应分析与考量的内容形式。

并且,针对不同的建设内容,所设立出的计算指标也不尽相同。

例如,服务器指标包含服务器总体MTBF、服务器总体运行率以及服务器总体可用率等因素,除此之外,还应将性能各项监控指标的计算公式融入其中,以此便于后期的指标计算。

同时,性能一体化监控建设内容中,也应对数据向下的钻取与挖掘工作给予充分的支持,以此,才能通过各个角度与维度,进行性能监控详细信息的观察及应用[1]。

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1 技术架构设计
通过B/S来建设系统的总体架构,并采用MVC的设计思路,促使业务逻辑与数据库间的耦合现象得以降低,并能够促使系统结构既满足灵活性特点,又具备良好的后期维修性能。

而作为信息性能一体化监控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性能监控在技术架构上也要与该系统相符合。

且通过展现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更能够对该系统的核心技术及关联性做出集中性展现。

2.2 功能架构设计
系统功能架构的作用是对其功能逻辑间的联系做出展现,其所涵盖的内容包括:性能一体化监控、IT资产监控、IT项目管理监控以及信息安全监控等。

而在监控管理系统中,性能监控模块是该系统技术元素中的关键性所在,对系统构建的作用重大。

2.3 部署架构设计
在设计与实现的一体化监控管理系统之中,性能监控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性能监控的部署也完全依照一体化监控管理平台的部署架构标准予以实施。

其中,一体化监控数据的收集,得益于IT运维管控平台的支持,而系统部署则要应用到数据库资源,并以此确保统一数据库的生成[2]。

3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3.1 展示界面的设计
对于IT监控系统而言,其不仅需要针对电力企业内部的运维管理,更要确保其实用性符合特定省市及地区的普遍需求。

由此,便需要对所展示的监控系统界面,在角色權限与管理权限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与加载,这也将促使IT监控系统将做出更为多样化的展示变化。

而由此构建起的IT监控系统展示界面,也将依照分层分级原则做出内容的系统化设定与展示,以此来展现其复杂性特点。

由此可知,界面展示的总体原则应为:依照前期研究成果对系统界面做针对性的设计与开发,并通过各类元素的基础展示特性,来对系统界面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布局。

而由此生成的针对各类用户及管理权限的界面内容,便成为IT监控系统进行界面展示的首要任务。

3.2 系统平台设计
(1)接口位置设计。

此处所提及的接口即是对外集成的系统接口,其功能为数据信息的收集。

IT性能一体化监控数据自运维管理平台内被提取,并由具有数据信息收集功用的接口进行信息采集。

通过对性能一体化监控系统的功能开发可知,其所涵盖的接口类型多为性能监控数据接口,其不仅能够采集服务器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也能有效采集中间件运行数据,且其采集数据信息的过程具有典型的实时性与丰富性特点,并将确保所采集的信息可供多方使用。

(2)设计范围。

电力企业所做出的性能一体化监控系统设计,需要符合电力企业运维、管理以及电力配送所覆盖的范围。

同时,自顶层软件设计至底层物理设计等都应贯穿于项目规划、建设以及实施的整体过程之中。

而若从设计内容角度分析,此类IT性能监管系统所涵盖的内容则更为丰富,如系统软件层架构设计、对外接口设计、安全设计、网络接入设计以及存储设计等。

3.3 软\硬件平台设计
(1)服务器硬件平台设计。

该系统中所应用到的数据信息偏多,所进行的数据计算量也由此增加,这便需要系统平台应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性能和进行后期IT综合资源调控与治理的能力。

因而,通常会选取体积较小的计算机机型作为计算用设备,且依照服务器部署形式,也可进行虚拟机资源的集群式选取。

(2)软件运行平台设计。

此系统应用JA V A语言,且系统应用服务器采用web-logic中间件做出部署,并将Oracle数据库系统作为主数据存储,若中间数据进行实时数据库的应用,则需要应用专业化的实时监控平台与之对应。

(3)存储设计。

IT性能一体化监控系统通过对实时数据的大量采集,所生成的数据信息便要进行分层、分类及分级进行存储。

并且,针对信息系统性能一体化监控管理内容的限定,其存储数据信息也多为占用存储空间较大的大中型文件,如以小时为单位的存储数据信息等将普遍存在。

(4)网络接入设计。

对于所构建起的信息性能一体化监控管理系统而言,其覆盖范围已然在上文中有所提及,即以省市地区为范围涵盖区域。

而若使该系统有大范围的运行覆盖率,便要进行互联网的接入,并由此达成服务器的通信功能。

4 结束语
在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性能一体化监控管理系统构建中,不仅需要进行监控平台的建设,更要进行运维服务、信息安全、项目管理以及运行环境等方面内容的设计与实现,由此才能确保信息性能一体化监控管理系统的愈加完善,也才能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相应的促进与推动。

参考文献
[1] 杨鸿升.电力企业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初探[J].现代计算机,2014,(13):45-48.
[2] 梁翩.构建电力系统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初探[J].科技资讯,2014,(34):18-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