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即兴评价 引发学习兴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即兴评价引发学习兴趣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即兴评价是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作出的立即反映,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后继学习行为的一种评价方式。

那么如何合理即兴评价引发学习兴趣呢?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即兴评价;激励方法;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在课堂上,能有效地促成这种激励、唤醒和鼓舞的最直接的载体就是教师的评价,尤其是课堂上教师精彩的即兴评价。

即兴评价也叫即时评价,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给予及时、合理、激励的口头评价。

当前即兴评价已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

我们只有合理运用即兴评价才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那么如何合理即兴评价引发学习兴趣呢?
一、注重即兴评价的方法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更重视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思维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即兴评价是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作出的立即反应,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后继学习行为的一种评价方式。

要提高即兴评价的有效性,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力求多元评价。

(1)多种角度相结合。

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可以照顾到差生。

像差生很少得到表扬,因为课堂上没有他的精彩表演,也就是说的情感很少得到老师的关注。

所以我们教师不应该局限于学生的知识技能评价,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如:我在上《可能性》一课时,有一位差生居然举起手来,我马上抓住时机请他回答。

虽然他回答错了,我还是对他说:“你能动脑筋真了不起!”从此之后我发现他上课坐得特端正,听得也特认真。

我们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去发展差生,我想差生不会永远是差生。

(2)多种方法相结合。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活跃开放,面对学生难以预料的发言,在评价时,要把语言评价、非语言评价穿插结合,这样效果更好。

如:一位教师面对学生难以预料的发言,竖起大拇指说:“你比老师还厉害!”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信。

2.评价要准确得体。

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而为了让学生能放松学习、自然表达,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说得正确与否,也没有实事求是地
加以指出,学生说得好不好,也只是含糊其辞,避而不谈,说什么做到尊重学生。

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分数的大小不变?”一位学生这样回答:“分数的分子除以一个数,分母也要除以一个数;或者分子乘一个数,分母也要乘一个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位教师却说:“你真会动脑筋。

”我就纳闷了,这样的评价,这位学生是否会意识到自己答不完整呢?我想,教师的评价要使学生的观点更加准确,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3.评价要客观、真诚。

余文森教授认为:“一味地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

”我非常赞同他的看法。

那种不切实际,随意的评价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随意应付的态度。

课堂教学中,评价时要尊重学生,一定要客观、真诚,表扬就是表扬,批评就是批评,给予正确的引导。

作为教师,课堂教学中,要理性地对待学生的各种表现,巧妙恰当地运用理性的即兴评价,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让我们的课堂跨越时空,与心灵共舞,在心灵的碰撞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批改作业中,同样要做到这一点。

如一位优秀生人特聪明,可做起作业来很粗心,字写得潦草。

一次作业中却全对了,字也写得好,我就在他的作业上打上优后加上一颗星。

这位学生拿着自己的本子笑眯眯的样子,瞧他有多得意。

我想我成功了。

从此以后他都能认真完成作业,还不是为了优星?
二、注重即兴评价的语言
听了几节名师的课,让我受益非浅,他们在课堂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的场景到现在似乎都历历在目。

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评价性的语言,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在一节课中,教师对学生评价得好,有时能为整节课起画龙点睛作用;有时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勇于探究、乐于学习、敢于创新;有时则能擦出智慧的亮点,成为新知生成的契机,是探究知识的动力;当然评价得不好,可能会让良好的课堂资源流失;让学生的探究欲望枯萎;让学生的学习迷失方向,无所适从。

所以把握好课堂评价的艺术,是锤炼教师语言,提升教师水准,增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1.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具有引导性、探讨性,避免单纯的平铺直叙。

有一位教师执教《9加几》时,提问:9+4到底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1:9和4组成13,9+4=13
师:真聪明。

生2:9接着数10、11、12、13
师:你真棒。

生3:9+1=10 10+3=13
师:好极了。

教师点评的语言无疑置否,让学生受到了鼓舞,提高了思考的积极性,对待任何学生的猜想,答案都用极大的热情去肯定,符合新课标教师评价语言的标准。

2.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具有灵活性、生动性,防止枯燥、单调的说教。

作为教师,语言仅仅合乎规范还不够,要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南欲晓老师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探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她对生1是这样评价的:你的想法很独特,了不起。

对生2的评价是:你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对生3的评价是:今天,你的想法让老师大吃一惊。

如此生动灵活的语言正是我们课堂所需要的“精灵”。

课堂即兴评价是一门艺术,我们要用“关爱每一个孩子”这一理念,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使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并在课堂中展开无拘无束的交流与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严育洪编著.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