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评互改,习作教学中的“让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评互改,习作教学中的“让学”
发布时间:2022-09-07T04:57:44.512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4月总第411期作者:张春燕[导读] 这就可以使学生的力驱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学生的探索精神、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得到最充分的培养和展示。

重庆市渝中区马家堡小学校400042
【问题背景】作为一个有情怀的语文教师,我们引领着孩子流连于生字王国、徜徉于美文世界、沉醉于诗词歌赋,我们思考于怎样让孩子“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但也烦恼于怎样才能让孩子的习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教育观念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法也应随之改变,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

小学作文批改是否能真正摆脱“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背靠背式的传统批改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成为主宰作文批改的主人,从而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这需要我们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同行们进行大胆的探究、尝试与改革,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教学情景】每周的作文评改课总是让部分能“笔下生花”的孩子们欢欣鼓舞。

在孩子们热切的期盼下,我走进了课堂。

“这一次的作文高新小朋友写得非常好哟!”我话音未落,小朋友齐刷刷地向高新投去了羡慕的眼神,并自发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一次写得好的小朋友很多,还有李昊润、王诗涵、唐鑫阳……由于时间关系,老师选择几篇范文给大家分享分享”此时,我环视四周,有的孩子期待的眼神立马黯淡,似乎已预感到展示无望;有的孩子眼神迷离,显然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突然一双小手举了起来,眼神怯怯。

“李子昕,你有什么事吗?”我不解地问道。

“张老师,你可以多读几篇作文吗?”“可是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呀!”我无奈地说着,孩子也失望地低下了头。

李子昕这学期作文进步很大,我能体会到她多么渴望能给全班小朋友分享自己的佳作!“我们可不可以像漂书那样读写得好的作文……”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那我就可以读好朋友的作文了”“我还可以看你的作文了”……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

看到孩子们如此兴致盎然,我不禁心动了,可是,就这么散乱地看看作文,能达到教学效果吗?“好吧!老师先给你们十五分钟的时间漂作文”事已至此,我只好做出“让步”。

“同学们,时间到!”我响亮的话语居然没有唤醒孩子们,他们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在我的一再提醒下,孩子们意犹未尽地抬起了头,不过又开始了窃窃私语。

虽然自己没能按既定教学设计开展教学,但孩子们却乐此不疲、分外投入。

看到孩子们劲头十足,我索性这节课就让他们尽兴!“那谁能说说你读了谁的作文,读了后有什么感受?”。

听着孩子他们的侃侃而谈,我不禁感叹:原以为他们只能在老师的牵引下,才能对此有所思考;原以为他们只能在老师逐句逐段的讲解下,才会粗略评析。

其实,这所有的“原以为”,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

今天不经意的“让步”,其实就是课堂中的“让学”。

“让学”并不是两手一摊毫无作为地“让”,而是有的放矢地“让”。

于是,我乘胜追击,开启了我有效的“让学”。

“同学们,刚才你们说得非常好!我们的作文主题是‘猜猜他是谁’,要让别人读了后能准确猜出来,人物外貌的描写得形象生动;人物有什么特点?通过具体事情的描写是最能表现的,因此实例描写得具体,这是这篇作文最主要的地方,因此,老师在批改这篇作文的时候首先就要看这两方面。

你们就当当小老师,再来看看同学的作文这方面究竟写得怎样?再批旁注。

”话音刚落,孩子们已经开始低头再读了。

“语句通顺是咱们作文的基本要求,大家再看看语句通顺吗?如果不通顺,请你帮他改一改”。

当我的第二个批改要求提出后,孩子们随机埋头斟酌推敲,那笔下勾来划去、口中念念有词的认真劲是平时修改作文时所见不到的。

“叮——”下课铃声响起来了,有的孩子们仍在认真批改着同学的作文、有的孩子已在认真阅读着自己作文中修改的痕迹。

【教学反思】在作文教学中采用学生互批互改的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与鉴赏能力:
1.习作者会因评改者的赞扬而受到鼓舞,因评改者指出的问题而努力改正,力求写得更好。

2.学生在批改他人作文的同时,实际上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他们能从同学这面“镜子”中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他们在肯定作文中优点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指出作文中的不足时也是对自己的警戒。

3.评改过程中从最基本的语句通顺、字词运用准确,到写作内容是否凸显主题,乃至表达方法的优劣这整个过程全都是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整个评改活动自始至终体现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这样,调动了主动性,又培养了合作意识,比单纯老师批改收获大。

当然,互评互改的教学也不能“放任”学生脚踩西瓜皮,踩到哪儿就是哪儿,老师应该“放”得有智慧、“放”得有实效。

首先,在教学中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首先让学生明白“标题、开头、结尾”评改的各项具体标准以及内容“要为中心服务”的大原则,然后引导学生“品”遣词造句、再教孩子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析”。

其次,还要思考评改对象的组合,强强联手能如虎添翼,但强弱搭配也能锦上添花,习作能力的高低、习作主题的不同等都是我们考量如何组合的因素。

优秀的评改组合更能增强互评互改的实效性。

从无意发生的教学行为、以致后一阶段我有意开展的互评互改作为教学,我能深刻感受到: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互评作文,有序地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是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有益途径。

【创新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习作中既是写作者、也是评改者。

在互评互改过程人人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赞扬、批评、肯定、否定,各种看法在这里汇聚、各种观点在这里展示、碰撞、争辩,这就可以使学生的力驱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学生的探索精神、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得到最充分的培养和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