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与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学方法
73
讨论式教学与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

张瑞斌
学习是一个充满辩证的过程,有的内容比如字词的书写和读音,文言文单字的翻译等方面都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在对于一篇课文的情感理解还有写作过程中对同一个主题的解读方面,都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的。

讨论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现在很多学习追求快速的学习,很多的知识掌握以后就进行下一课,这样让学生成了学习的工具,失去了学习本身的目的和意义。

千人有千面,如果只是进行统一的知识灌输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思考的能力,而这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培养学习兴趣
有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但是说的话题往往和学习内容没有关系。

这样的行为不对,但是教师如果直接进行批评制止的话可能会让学生心存不满,从而讨厌这一个科目的学习。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让整个班级都进行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这种行为的纠正,讨论结束以后,每个人或者以组为单位的发言代表要进行讨论结果的分享。

这样给学生的错误行为留有了一定改正空间,也没有耽误课堂教学的进行。

本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讨论式教学与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进行了一番研究,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与学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其实不只是玩耍能够给学生带来乐趣,找到了恰当的方式,学习也能够带来同样的效果。

学生都会喜欢也都渴望能够得到教师的鼓励,所以教师在课堂讨论回答以后,可以给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而且也可以通过满足学生的需求,来达到培养学生对学习讨论感兴趣的目的。

有的学生性格会比较开朗,回答问题和交流当中会比较突出,但是教师不能够只重视这样的学生,对较为安静腼腆的学生进行激励,并对他们所回答的答案进行肯定。

这样正面的加强能够让学生更加愿意去学习。

例如,在教授“老王”这一课时,课后的练习中第一道题就是让学生围绕课文给学生带来的感受然后进行讨论。

文中的老王,老实,但是贫苦,因为作者一家给老王了一些关照,所以老王有时候会表现出很多感激的行为。

这些内容都是很直观的表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或者就只是对文中的老王,作者进行讨论分享。

富有人性关怀的事情在现在的社会中有体现,当然也有反面的内容。

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去了解谈论,这些事件都是真实发生的,能够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塑造有一定的帮助。

并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讨论学习兴趣。

二、提高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不管是在学习的运用中还是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交流过程中,倾听是对讲述者的一种尊重,也
能够比较好的理解表达的内容。

讨论的结果都没有对错之分,教师可以在学生分享的时候予以最大的发挥空间,并且不会进行打断,分享完成以后可以在进行相对委婉的补充。

这样可以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也而且感受到在课堂上讨论发言带来的满足。

从而会进行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对需要学习讨论的课文进行分析预习,为下一次的讨论做充足的准备。

例如,在教授“恐龙无处不在”这一课时,这是一篇带着科普性知识的课文,对于了解恐龙和地理知识并对此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这一篇课文非常的有趣。

但是也有对这些知识不了解的学生,所以教师可以开展一个讨论会。

让喜欢相应知识的学生先进行一个课下的整理收集,然后再课上进行分享。

学生在听完了科普以后可以进行提问,这是一种知识更加全面广泛的互动,也让分享的学生能够提高表达能力,学生之间互相促进。

三、带动学习氛围
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影响大多数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有的时候教师的课程安排比较充分,但是学生的学习反馈并不是很好,比如参与性不高,或者不怎么认真,都在自己做自己的。

这样学习效率比较低,而且课堂任务也没有完成。

造成这个原因的可能是教师在讨论开头的引导可能不是特别到位,学生对于这个讨论的主题和内容不感兴趣。

所以教师要通过丰富的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讨论的问题以及环节都可以多设置一些,拓宽整个讨论范围,让学生多思考,通过大的学习环境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课时,作者通过爱情,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同情这三方面阐述了自己为什么而活。

这个主题听上去像是在谈论梦想目标和情感寄托。

让学生去思考这个问题,能够让他们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还可以进行深入的探索,怎么才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理解作者的出发点和理由,在讨论过程中,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需求来谈论,让讨论更加丰富有学习气氛。

总而言之,讨论式教学要从讨论主题的引出铺垫,讨论环节的设置和开展,还有最后讨论结果的分享和总结进行。

一个完整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进行对课文的了解,思考交流意见和分享补充。

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比教师单方面讲述,通过布置任务来完成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

因为学生所得到的不只是书本的内容,还有和别人交流时应该注意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和如何进行更好的表述。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提高整体素质。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第一中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