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园林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834
一、培养目标
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念,坚持质量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为风景园林建设服务且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风景园林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
(一)思想品德方面
牢固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风景园林建设服务。

(二)专业素质要求
具有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风景园林学专业知识;熟悉风景园林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能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上不断创新和探索;具有独立开展风景园林的科研、教学、生产、设计和施工等工作能力;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协作精神;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三)健康要求
身体健康,符合本专业对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研究方向
根据国家需要、专业特点和学科的情况,本学科设六个研究方向。

(一)园林植物资源与育种
本方向主要研究球根花卉、菊花、羽衣甘蓝的引种、繁育及新品种选育技术。

在宿根花卉资源利用与育种领域开展了菊花和百合的种质资源保护与选育工作,选育了数十个具有高抗逆性和观赏性的菊花和百合新品种,为培育适合北方城市生态环境的花卉品种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成果水平居于国内先进地位。

(二)园林植物栽培与保护
本方向主要研究园林植物引种、繁育、栽培、养护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在珍稀树种引种与繁育领域开展了分子生物学研究,其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围绕道路、河流和滨
海绿化开展了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研究,部分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园林植物虫害防治研究领域,应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效果显著,其研究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三)园林生态与功能
本方向主要研究城市园林结构与功能、景观格局与优化、风景园林资源质量与评价。

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城市园林生态学》教材。

深入系统的开展了三维绿量研究,建立了城市不同植被类型构建模式,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城市森林景观逆破碎化概念,并倡导了城市植被生态网络和城市近自然林建设学术思想,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本方向主要研究地域景观、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中外园林比较以及地带性植物群落应用。

在中外园林比较研究和地带性植物群落应用领域,开展了部分研究工作,水平居于国内先进地位;在城镇生态规划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高速公路绿化设计领域的研究始于国内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绿化项目,其成果及应用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

(五)园林绿化工程与技术
本方向主要研究城市、湿地、道路、矿山、风景区等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以及景观环境生态修复技术。

在采矿区生态修复和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与修复领域开展了研究,公路边坡“网格化”生态防护技术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滨海城市及道路绿化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部分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六)风景园林经济管理
本方向主要研究风景园林建设与城市品牌、环境、旅游、房地产等经济关系及风景园林管理。

出版了《园林经济管理学》教材,在景观旅游经济研究方面居国内先进地位。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2-3年,基本学业年限为3年,最长为5年。

可申请提前毕业,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1年。

申请提前毕业研究生,在满足学校规定的条件基础上还需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至少有一篇在学校认定的权威期刊或更高级别期刊)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四、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是聘请校外
的知名教授和专家,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

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并提交到研究生部。

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

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本科教学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专)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

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应参加公益劳动。

在完成实践教育环节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表》。

实践环节总工作量不少于10标准学时。

五、学分要求
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应修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

六、课程的类别及设置
研究生课程设置本着拓宽培养口径,夯实学科基础的原则。

(一)学位课
1.学位公共课
(1)自然辩证法概论2.5学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5学分
(3)第一外国语6学分
2.学位专业课
(1)硕士专业外语1学分
(2)植物生理实验技术3学分
(3)园林植物栽培专题3学分
(4)高级园林植物育种学3学分
(5)园林美学理论与实践3学分
(6)园林植物造景专题3学分
(7)现代园林发展专题3学分
(二)选修课
详见附表1。

(三)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本科课程。

成绩合格,不计学分。

七、考核方法
1.课程考核
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课程论文或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学术交流及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根据本学科前沿研究及结合本人研究情况,要在学科方向上做学术报告。

每名研究生做3次,内容为文献综述(第三学期初),开题报告(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课题研究进展(第五学期初),参与报告次数不少于2/3,于第五学期末提交1份报告心得(3000字)。

3.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应于第三学期末提交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研究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

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研究内容、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进行评价,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或意见。

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4.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须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选题和身体状况等。

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应引导硕士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其论文研究内容,学位论文应观点鲜明,理论正确,思路清晰,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硕士研究生至少有1.5年从事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

九、答辩与学位授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和要求,硕士研究生在按规定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的全部工作后,需向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答辩申请,经研究生部审核批准后,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

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有1名以上外单位专家。

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
开。

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硕士学位授予要求的,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附: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附表1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