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可靠性试验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可靠性试验概述
摘要:产品可靠性是质量管理中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可靠的产品应
能在整个使用期内完成设计要求的功能。
可靠性是一种质量特性,它反映了汽车
购买者对汽车的主要要求。
可靠性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应从成本、客户要求和公
司层面考虑。
确定可靠性目标和方案,通过试验对可靠性方案进行评价,以控制
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
关键词:汽车;可靠性;试验
前言
汽车可靠性是汽车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它是用户最关心的性能,它与车辆的可用性和利
用率有关。
可靠性差将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
耐久性和可靠性与设计技术、质量管理、工艺
装配等密切相关。
因此,汽车可靠性试验是各汽车企业非常重视的试验。
1可靠性定义
产品在规定时间、规定条件和规定维护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对与时间有关的
质量问题的研究。
从字面上看,很容易让人迷惑。
耐用性和可靠性几乎相同。
事实上,在某
种意义上,耐久性是可靠性的一部分。
简而言之,耐久性是对产品寿命的一种度量,即在合
理维护的条件下,对产品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并考虑使用寿命的长短。
可靠性是评价产品
失效间隔时间的常用方法,即产品寿命长度与总失效次数的比值,并考虑了故障频率。
失效
或失效的定义可以从可靠性的定义中衍生出来: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未能完成规定的
功能时的失效(不可修复)或失效(可修复)。
根据失效或失效的类型,可分为产品突然停
止工作和产品性能下降到允许值以下两种类型。
对于不可修产品,采用失效寿命来评估可靠性。
在这种情况下,可靠性就是耐久性。
通过对一定数量样本的失效寿命进行统计分析,得
出失效服从分布公式,进而得到评价参数。
2可靠性目标设置原则
1)合理性:整车可靠性目标需根据公司中长期可靠性规划,符合公司现有能力及水平,反应公司提升产品质量的目标和期望,同时符合客户在现阶段的期望,经努力奋斗可实现;
2)可分配型:整车可靠性目标必须可量化,能分配到具体整车最小单元;
3)可改善性:与可靠性目标有关的主要失效故障模式及主要失效原因需明确;
4)目标具竞争性,有可比性:可靠性目标需根据产品定义的策略,具有可比性(比竞品、比同行、比上一代车型),具备竞争力;
5)可管理性:可靠性目标需按节点要求评估目标达成风险,并制定追赶计划。
3评价与考核可靠性的常用方式
1)IPTV:以平均每千台车出现的故障数为衡量指标,IPTV越低,该车型的质量问题越少; 2)VDS:以平均每百辆车出现的质量问题数(PP100)为衡量指标,PP100越低,该车
型的质量问题越少;中国VDS研究的合格拥车期在2010年~2011年研究中为13~36个月,
在2012年~2013年为25~36个月,在2014年~2016年为37~48个月;在2017年为30~48个月;
3)IQS:针对车主在购车后2~6个月内遇到的问题,向厂家和供应商提供深入的新车质
量诊断信息。
调查以每100辆车的问题数量(PP100)进行评估,PP100越低,该车型的质量问题越少;
4)MTTF/MTBF:平均首次故障里程/平均间隔故障里程。
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可选取
以上一种或几种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4可靠性目标实现的基本思路
从整车可靠性目标,依次分解到专业目标、系统目标、零部件目标,根据对汽车各个分
系统(单元)的可靠性要求利用平均分配方法向零部件分配可靠性要求。
参考企业的组织机构,可靠性目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整车层,专业层,系统层,零部
件层;一般整车可划分为五个专业,五个专业需承接整车可靠性目标;五个专业可划分为38
个系统,系统承接专业目标,零部件承接系统目标,层层分解,层层承接;系统、专业的划
分在不同企业会略有不同。
在目标从上到下分解后,需从行业水平、改进状态及现状水平进
行可行性分析与讨论,形成合适的可靠性目标,在涉及可靠性与成本、进度相关联时,并不
是可靠性越高越好,要根据产品的定位进行设置,必要时需组织公司决策层升级决策。
5可靠性目标实现验证路径
新开件可靠性参照同类零件、设计定义目标范围区间及同行业水平设置;整车可靠性承
接于具体零部件,验证过程可分为七项整车级验证和八项系统及零部件验证;对于制造一致
性从零部件质量协议突破,设置零部件质量目标和供方的过程能力;零部件制造一致性对可
靠性的影响这里不做重点阐述;
1)材料:主要涉及零件各个分零件的材料要求,并经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结果;
2)尺寸匹配:通过三坐标、白光扫描、检具、主模型(Cubing)、综合匹配样架等测量
工具及设备,对零部件尺寸、外观等进行评价,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
指导模具改进、工装
调整使产品设计达到规范,并从可靠性角度提出改进意见;
3)法规标识:市场在用车型,国家法规管理部门将定期对法规件一致性进行抽查,保
证法规件标识的可靠性可便于管理部门抽查,因此将法规件标识作为可靠性的一项进行考核
与验证,主要涉及3C标识。
E-MARK标识、零件标识、材料标识及零件标识清晰度等;
4)零件性能:从单件性能、系统性能对可靠性提前验证,确保单件、系统满足可靠性
要求;
5)功能:主要对零件需体现的功能进行认可,明确功能明细及可靠性要求,并一一做
系统验证;
6)装配性:从生产角度排查是否存在可靠性风险;
7)DFMEA:积累可靠性经验与教训,纳入DFMEA中并对零件进行预防与排查。
6七项整车级验证
1)用户模拟:通过模拟用户用车对车辆进行可靠性验证,一般分为6×10W或6×8W;
2)24通道:通过采集综合路试路谱,可在24通道台架上模拟路试的过程,或加强验证,做到连续验证,在短时间内完成路试要求;
3)4立柱:对异响等专项可靠性验证活动;
4)2轮综合路试:常规可靠性验证活动,一般为3W综合路试;
5)强化耐久:常规可靠性验证活动,一般为1.5W强化路试;
6)高温高寒:主要考查产品在极端天气的可靠性,高寒一般在-30°以下,高温一般在40°以上;
7)整车驾评及试驾:主要快速识别0~6个月可靠性问题,识别潜在的市场抱怨及一致
性问题,在产品投放市场前,借鉴IQS调研的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样车,组织专业及非专
业领域的员工,以真实用户的角色试驾车辆,收集驾车体验及可靠性问题,引导产品改进。
结束语
定义整车可靠性目标参考用户期望及企业技术水平,但整车可靠性要求能否落实要根据
具体零件的可靠性能否实现,本文从可靠性目标的设置、分解、实现过程进行阐述与探究,
形成了实现整车可靠性的具体方法,对于改善用户可靠性抱怨形成科学方法,希望对同行业
有所参考与借鉴。
可靠性分析需要一定数量的样本。
建议企业建立产品开发验证试验信息库
和市场售后问题数据库,为产品耐久性可靠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使可可可靠性评价更准确。
为了提高产品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考虑路试规范与典型客户的相关性,因此需要
获取售后故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加速试验过程中的故障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出
口试验规范工况制定的合理性。
在试验规范与用户高度相关的情况下,对试验过程中失效数
据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进行定量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长春汽车研究所.汽车试验技术手册.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王秉刚.汽车可靠性工程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