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定律组合实用PPT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数占总数的( D)
A、1/16 B、1/8 C、1/2 D、1/4
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
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B)
A、10/16 B、6/16 C、9/16 D、3/16
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型
• F1代产生配子时,两对等位基因如何分配到配 子中?产生几种配子类型?
• F2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各是什么?数值比为多 少?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YY RR
黄色圆粒
yy rr 绿色皱粒
F1
Yy Ro r
黄色圆粒
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F1
结合方式有16种
基因型9种
表现型4种
YY Y y RR RR
yyRr yyrr
比例 1 :1 : 1 : 1
测交
孟德尔用F1与双隐性类型测交,F1不论作母本,还是 作父本,都得到了上述四种表现型,它们之间的比 接近1:1:1:1
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可以证 明,上述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解释是 完全正确的。
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理论意义: 基因重组,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孟德尔研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A、1/16
B、3/16 C、4/16 D、9/16
C、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
D、染色体上的
A、等位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
YY Rr
Yy Ro r
9黄圆:1YYRR
2YyRR
Y y y y Y y yy
2YYRr
F2
R R R R Ro r R r
4 YyRr
Y Y Y y Y Y Y y 3黄皱:1YYrr
R r Ro r R r r r
y y 3绿圆:1yyRR
1、理论上: 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 基因可以 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从而导致后代 发生变异。
这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比如说,一种具有n对等位基因(这n对等位基 因分别位于 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进行杂 交时,F2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就有2n种。
2、实践上: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人们有目的地用具有不同 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 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所需要的优良 品种。
有这样两个品种的小麦:一个品种抗倒伏,但易染锈病;
A、1/16 B、1/8 C、1/2 D、1/4
占总数的( ),双隐性类型占总数的( )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孟德尔研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一 对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孟德尔假设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两种亲本的基 因是什么?推出F1代的基因型是什么?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x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
黄色圆粒
F1
{ 绿色皱粒
圆粒种子 315+108=423
粒形
皱粒种子 101+32=133
黄色圆粒
F2
{黄色种子 315+101=416
粒色 绿色种子 108+32=140
黄色 黄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圆粒 个体数 315 101 108
绿色 皱粒
32
其中 圆粒: 皱粒接近3:1 黄色:绿色接近3:1
9 : 3 : 3 :1
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
控制,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基因
的分离定律。
A、等位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F2出现的四 比如说,一种具有n对等位基因(这n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 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进行杂交时,F2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就有2n种。
rr
2yyRr
1绿皱:1yyrr
九种基因型可作如下规律性的排列,每种 基因型前的系数即为其比例数,见下表:
1YY(黄) 2Yy(黄) 1yy(绿)
1RR(圆) 1YYRR 2YyRR 1yyRR
2Rr(圆) 2YYRr 1rr(皱) 1YYrr
4YyRr 2Yyrr
2yyRr 1yyrr
C、可指导细菌的遗传研究 D、基因重组
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孟德尔 孟德尔用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其中F1代只有一种表现型,F2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有这样两个品种的小麦:一个品种抗倒伏,但易染锈病;
用基因的自由组合作了解释,这种解释是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谢谢观看
例如: 有这样两个品种的小麦:一个品种抗倒伏,但易染 锈病;另一个品种易倒伏,但抗锈病。让这两个品 种的小麦进行杂交,在 F2中就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 抗锈病的新类型,用它作种子繁育下去,经过选择 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2、实践上: 在医学实践上,人们可以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来分析家族系谱中两种遗传病同时发病的 情况,并推断出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 们的出现的概率,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 理论依据。
发生过程: 在杂合子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占总数的( ),双隐性类型占总数的( )
否准确呢? 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
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
测交
配 子
F1
Yy Ro r
黄色圆粒
双隐性类型
yy rr 绿色皱粒
测交 后代
YyRr Yyrr
基 因的 自由组 合 定 律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孟德尔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实 验的?
• F1代的表现型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 F2代的表现型是什么?比值是多少?为 什么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
• 分析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 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用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 F2代的表现型是什么?比值是多少?为什么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
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 F1代的表现型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其中F1代只有一种表现型,F2代出现四 让这两个品种的小麦进行杂交,在 F2中就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类型,用它作种子繁育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
如: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D控 制),母亲的表现型正常,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性聋 哑的孩子(由隐性致病基因p控制,基因型为pp)。根据基因的 自由组合定律可知父母的基因型,进而可以推断出后代中有可 能出现的四种表现型及其比例。
小结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 性状的遗传规律,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 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
占总数的( C),双隐性类型占总数的( A)
A、1/16
B、3/16 C、4/16 D、9/16
5、关于“自由组合定律意义”的论述,错误的是( C )
A、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B、可指导杂交育种
C、可指导细菌的遗传研究 D、基因重组
6.人类多指是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隐 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病的等位基 因都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家庭, 父多指,母正常,有一患白化病但手指正 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 (1)正常的概率 (2)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 (3)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另一个品种易倒伏,但抗锈病。
种表现型的比 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父母的基因型,进而可以推断出后代中有可能出现的四种表现型及其比例。
孟德尔研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接近于9:3:3:1。 让这两个品种的小麦进行杂交,在 F2中就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类型,用它作种子繁育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
发生过程: 在杂合子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实质: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理论意义: 基因重组,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实践意义: 指导杂交育种,选择培育新品种。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主要揭示( B )基因之间的关系。
A、等位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C、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
D、染色体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