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综合技能过关训练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技能过关训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16 Cu:64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们在生活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平安措施。

以下做法中不属于平安措施的是〔〕A.加油站、面粉厂严禁烟火 B.进入干涸深井中,事先要做灯火实验
C.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2.燃放鞭炮给人身和环境带来危害。

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是〔〕
3.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着火点较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4.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煤、石油及石油炼制得到的各种燃料油都是混合物
B.煤和石油的主要成份都含有碳元素
C.燃烧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响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到达了它的着火点,就一定能燃烧
6.关于爆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爆炸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
C.爆炸一定会伴有发光、发热现象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
7.以下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火图书档案等火灾
8.以下列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9.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A.CH4 + 2O2 点燃CO2↑+ 2H2O B.H2 + CuO==== Cu + CO2
C.2HgO 加热 2Hg + O2↑ D.2CuO + C 高温 Cu + CO2
10.根据氮元素化合价的不同,有关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可排列为:①NH3;②N2;
③N2O;④NO ;⑤R ;⑥HNO3。

那么R不可能是以下物质中的〔〕
A.NH4NO3B.NaNO2 C.NO2D.N2O4
二、填空题〔此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16分〕
11.区别酒精和水,最简单的物理方法是 ,最简便的化学方法是。

12.化学反响中常常伴随一些能量变化,有些化学反响放出热量,如木炭燃烧等;有些化学反响那么吸热,请你列举一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活中也经常遇到一些不同能量间的相互转化,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干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

请你再举出一个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

13.汽车的主要燃料是汽油和柴油,在排放的尾气中除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1〕汽油和柴油都是加工的产物,别离时,根据它们的不同而制得的。

〔2〕汽车尾气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的原因是。

14.氯化铵〔NH4Cl〕固体受热易分解为氨气〔NH3〕和氯化氢〔HCl〕两种气体,此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两种产物均不支持燃烧。

舞台上的幕布常用氯化铵溶液浸泡,可起到防火的作用。

〔1〕写出氯化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此幕布能够防火的两点原理:,。

15.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开展方式〞。

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降低污染,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1)近日,美国科学家创造了一种“发电叶子〞,将这种叶子放入水中,在太阳
光照射下,叶子中的催化剂会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储存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再转化
为电能,供家庭用电需求。

①整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转化。

②“发电叶子〞产生氢气、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我国积极改进风电技术,扩大风电使用,并配套大型
储能设备——“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以保证稳定供电。

与煤炭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优点是。

16.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相同。

据此答复以下问题:〔1〕分别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8〕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

〔2〕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

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用户如果使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进行改造。

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填“增大〞或“减小〞〕。

三、简答题〔此题包括4个小题,共计12分〕
17.〔2分〕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铜丝
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右图所示),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再
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

请你分析产生
上述现象的原因。

18.〔2分〕洛阳伊川县一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人员伤亡沉重。

〔1〕请从燃烧的条件着手分析这次爆炸发生的原因。

〔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简要的说说如何预防矿井内瓦斯爆炸。

〔答出2条即可〕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到达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
善处理。

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填甲或乙) 更表达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0.〔4
分〕对“上下不同的燃烧的蜡烛,罩上烧杯后谁先熄灭〞
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
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
右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⑴ 实验中将两支燃烧的蜡烛罩上烧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

原因是;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3〕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4〕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以下逃生措施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 沿楼梯迅速下楼;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平安出口;④封闭
房门;⑤迅速转移到阳台呼救;⑥跳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四、综合应用题〔共12分〕
21.燃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化学反响现象。

〔1〕假设要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还需要的条件是。

〔2〕①在空气中加热到红热的铁丝,迅速放到盛有纯氧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集气瓶中事先放入一些水的作用是。

②这一现象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请你再举出一化学实验实例,来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3〕①请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氢气是目前公认的最清洁的燃料,但现阶段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什么
③为了平安起见,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实验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甲烷在空气中完全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32g甲烷,可释放多少克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计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D D B A B C A
二、填空题〔共计16分〕
11.闻气味;点燃。

12.CaCO高温 CaO + CO2↑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电池充电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3.〔1〕石油;沸点。

〔2〕燃料油不完全燃烧所致。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4.〔1〕NH4Cl 加热 NH3↑ + HCl↑
〔2〕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使幕布达不到着火点;分解生成的氨气〔NH3〕和氯化氢〔HCl〕两种气体均不支持燃烧,且能使空气与幕布隔离。

15.①太阳能→化学能→电能②2H2O光、催化剂2H2↑十O2↑
(2) 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或使用风能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6.〔1〕① 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② C3H8 + 5O2点燃 3CO2 + 4H2O 〔2〕减小
三、简答题〔共计12分〕
17.前者是因为铜丝吸热使蜡烛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分〕而后者热铜丝不会吸热,所以可以正常燃烧〔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8.(1)瓦斯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是可燃物,当它与氧气混合到一定程度,一遇明火,使温度到达它的着火点,它就在矿井这个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体积迅速膨胀,从而发
生爆炸。

〔1分〕
〔2〕保持矿井内良好的通风;矿井区严禁一切烟火〔1分〕〔其他合理均可〕
19.〔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1分〕
(2)③④ 〔1分〕;②④ 〔1分〕;(3) 乙〔1分〕
20.〔1〕茶杯内的氧气消耗完了〔1分〕
〔2〕蜡烛燃烧产时,首先把茶杯中上部的氧气消耗完了〔1分〕
〔3〕蜡烛燃烧产生的CO2沉积在茶杯的下部,CO2具有灭火的性质。

〔1分〕
〔4〕B 〔1分〕〔1分〕
四、综合应用题〔共12分〕
21.〔1〕可燃物的温度到达着火;〔2〕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同时有黑色物质生成;
3Fe + 2O2点燃 Fe3O4 ;防止生成高温的四氧化三铁引起集气瓶的破裂。

②氧气的浓度;在空气中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盛有纯氧气的集气瓶中能复燃。

〔其
他合理答案均可〕
〔3〕① 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 ;②生产氢气的本钱过高,且运输、储存也不方便。

③必需进行验纯。

(以上每空1分)
〔4〕解:设二氧化碳质量为X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6 44
32g X ……………………………… (1分 )
16/44 = 32g/X ……………………………… (1分 )
X = 88g……………………………… (1分 ) 答: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