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生活”中立德树人,引领家校合作新时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4一、利用微信,实现家校的紧密联系在传统教学中,家长一般是通过家长会才能了解到孩子的在校情况。

因此,他们实际上对孩子的在校表现并不了解。

有了微信平台以后,我们就可以运用微信有效改善这种情况。

去年九月份,高一新生初次入校就开始军训,这是孩子们有生以来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并且按学校规定他们
是不允许携带手机的,很多家长都担心
自己的孩子能否适应。

于是,我拍摄了
孩子们军训期间的训练和一日生活中的
细节等照片,并坚持每天在微信群里发布,另外还组织家长把孩子们军训的精彩瞬间制作成美篇,留作永久的收藏。

如此下来,家长既了解了孩子的生活情况,又能通过军训的照片看到孩子成长中的另一面。

微信平台让我和家长们分享着孩子的成长,也让我和孩子们见证着彼此的喜与乐,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家校间的距离。

二、资源共享,促进班级和谐通过微信平台,我会把德育资料和优秀文章分享到家长群,宣传有益于学生的正能量等信息。

比如,在新生刚入校时,我在家长们群里分享“升入高中的新生必读十条建议”“新生家长必读”等文章。

这些文章意见中肯,贴合生
活,指出了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误区,有力地纠正了社会上一
部分家长对教师的偏见,促进了班级的和谐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及时传递信息,增强活动的透明度高三的李某因车祸无力支付手术费,我除了在班里动员学生捐款之
外,还在微信朋友圈里及时更新这个
同学的近况,如校领导术前对她的探
望,术中医生的准备工作以及术后医
生的反馈消息。

当大家看到这些信
息后,家长们在对李某的不幸遭遇深
表同情之余,又纷纷表示还要为其捐
款。

我趁着这个机会在班里组织小
型班会,和孩子们共同探讨“感恩和
力所能及帮助他人”的重要意义,使孩子们明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由此可见,我们有的工作之所以难以进行,并不是家长不愿配合,而是
家长对于活动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

通过微信,我们可以及时将信息透明
化,这极大地促进了班级工作的有序
开展。

四、管理微信群的原则
建立一个微信群很简单,但是要
管理好一个微信群却并不简单,一个
和谐、健康、充满正能量的微信群有利
于建设良好班级。

因此,班主任对于
微信群不能“建而不管”,而是要有原
则地打造平台氛围。

1.以尊重家长为基础。

班主任必须要把尊重家长作为
首要原则。

具体体现在日常交流用
语上,要多些“您”“谢谢”“请”,少些“你们……”“必须……”等生硬的言
语。

小小的一个称呼,可能会让家长感觉到温暖,当家长有了良好的
合作心态后,班级工作肯定能稳步推进。

2.以赞扬孩子为主。

在家长群里,班主任免不了发布各科成绩和对学生的一些点评。

有一段时间,我把同学的单词小考成绩上传到群里,想以此引起家长的重视,让其督促孩子背诵单词。

但效果并不好,学生的合格率始终提不上来,后来我就改变了策略,只发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名单,对单词全对者进行表扬,对认真完成打扫任务的同学也进行表扬……逐渐孩子们越来越爱表现自己,班级的各项工作也越来越顺利。

多赞美、多鼓励,少批评、少斥责,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3.以有序管理为手段。

在德育工作中,微信平台的有序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不能让大量无关信息覆盖了微信的有效空间,导致我们发布的重要信息传达不畅。

为此,班主任需要及时制定信息发布原则:群里杜绝公开聊天、拉票点赞、微商推销、炫耀攀比等与校园活动无关的信息,还要让家长用学生名字和手机号的方式实名入群,避免无关人员混入,保证微信群的实用度。

“微时代”铸就了家校合作的“微变化”,也使得学校德育工作进入了崭新的“微生活”文化建设时期。

它能把班主任从琐碎的班级管理中解救出来,改变了班主任孤军奋战的窘境。

微信平台的有效运用,真正实现了家校协同,构建了家庭教育共同体,促进了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二中学
在“微生活”中立德树人,引领家校合作新时代
■文/王春来
随着QQ 群、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出现,班主任开展德育的方式也逐
渐丰富起来。

我在班主任和家长的双重身份下对班级微信群的应用也有着
自己的想法,同时,还探索出了我们一线教师该如何更好地建设班级“微生
活”的文化道路。

班级治理
管理创新与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