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与发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 四大发明在中 指 战国:司南 13世纪经阿拉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现环球航行,为资阶开拓世 伯传到欧洲 总之,促使欧洲率 南 国和欧洲的作用大 先步入近代社会。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展提供了 针 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重要条件 不相同,给我们什 么深刻的启示?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13世纪传到阿拉 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 古代炼丹家发明火药 伯,14世纪经阿 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 火 唐末:应用于军事 拉伯传到欧洲 用;及采矿业、金属 药 (突火枪火箭火炮) 制造业的发展 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 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 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启示 雕版印刷术13世 隋唐:雕版印刷术(宋 作用。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 纪传到欧洲,15 代彩色套印技术) 印 教改革,促进了思想 世纪欧洲人借鉴 刷 北宋:活字印刷术 解放和社会进步 中国的印刷术, 术 (毕升) 造出了活字印刷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2009年10月我国首次向火星发射了“萤火一号” 探测器,继美苏、西欧之后,我国人民也收到 了来自火星的问候,其发射火箭的推进原理源
于古代的火箭发明,这项发明始于
( B )
A.汉代
B.宋元时期
C.清代
D.民国时期
2.12月26号,被称为“水上兵马俑”的宋代商船 “南海一号”被成功打捞并运抵广州港,它再
课堂小结: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一、中国古代科技繁荣的表现 二、中国古代科技(传统科技)的特点 三、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四、中国没有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的原因
认识与启示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技的发展奠定雄 厚的物质基础; (1)科技的发展是由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工作者 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建立知识创新体系; 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技的作用; (2)科技是生产力,科技进步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 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3)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 。。。。。。
【高考真题】 (2010年安徽卷35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系列问题。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 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 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 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胜《科学的历程》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 “潜在的危险”?(10分) 科技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 问题。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 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45 45 67 472
19
62 71 57 4
453
38 29 43 96
思考: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的地位 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变化:16世纪以前,中国科技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16世纪以来中国科技发展日益缓慢,甚至停滞,没有 形成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欧国家。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复习目标】
①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②古代中国在数学、天文、历法、农业和医学方 面的主要成就;
浑仪
简仪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基础梳理】
四大发明
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
火药
数学
古代中国的 发明和发现 天文学
指南针
历法
农学
医学
一、中国古代科技繁荣的表现 1、四大发明
c
一、中国古代科技繁荣的表现
1、四大发明 2、其它成就
第8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项 目
成
就
地
位
数 学
《九章算术》(十进位值 制记数法——中国首创) 和珠算 天文:世界上最早的日食、 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慧星 的记录;《石氏星表》;浑 仪、简仪 历法:〈夏小正〉——“殷 历”——《授时历》
《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 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明时, 珠算法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 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 的星表;中国首创的赤道坐标的科学 性及价值为现代天文学所承认;浑仪 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 300年。 《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 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四大发明:影响(对中国、对世界)
中 国 古 代 科 学 技 术 和 文 学 艺 术
中国 古代 科技
数学:《九章算术》、十进位值制、珠算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天文学:最早的天文记录、《石氏星表》、浑仪 历法:夏小正、《授时历》 农学:四大农书
第8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一、中国古代科技繁荣的表现 二、中国古代科技(传统科技)的特点
三、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①政治: 最早确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统一是 历史主流,社会相对稳定。 民族交流、对外关系: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 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断吸取外来先进的文化来提高 自己。 ②经济: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 技发展。 ③教育事业发达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当时的社会环境。
【高考真题】
第8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2010年北京卷40题)材料1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 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 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 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 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 (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思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 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 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著作及成就: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有重大发展, 成为中医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高考真题】 (2010年安徽卷35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系列问题。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 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人类对 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的经济体系纷纷采取措施, 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家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 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 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10分) 作用: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原因:科技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 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 金融危机。
一、中国古代科技繁荣的表现 二、中国古代科技(传统科技)的特点 三、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第8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四、中国没有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生。 A、 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 产生、推广和应用。 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 重商主义,文艺复兴,对 的发展。 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 C 、“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 的进步 ② 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没 有成熟的市场,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 ③ 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④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一、中国古代科技繁荣的表现
二、中国古代科技(传统科技)的特点
(1)从内容看: 实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从研究方法看: 主要是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轻理论研究;
(3)从分布领域看: 主要集中分布在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领域;
(4)从成就地位看: 长期领先于世界,影响深远;
现了我国南宋时海上对外贸易的盛况。促进南
宋远洋航行的重大发明是 ( C )
A.印刷术
B.火药
C.指南针
D.造纸术
3.古代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书写工
具的落后。下列哪项发明使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
也可以“学富五车”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 A )
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 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
(5)从使用看: 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 科学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明 清以后日益衰退,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材料3: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
年代 科技发 明件数 中国 件 28 32 38 % 其他国家 件 17 13 29 %
1-400年 401-1000年 1001-1500年 1501-1840年
天文 历法
农 学
四大农书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难点突破 为什么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突出?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 满足农业生产“授民以时”和王朝统一天下“受 床学的理论基础(“万世宝典”); 医 学 论》《本草纲目》和针灸 《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 命于天”的理论需要,即天文学成果适应了农业生产 疗法、经络学说 典”。 和加强大一统的需要。
领 先 于 世 界
中国古 代文学
先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汉字书法
通俗化 平民化
汉字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书法:楷书、草书、行书(特征) 写实:风俗、人物画等 写意:山水、花鸟、文人画等
中国 古代 艺术
绘画 戏曲
反映社会风俗、 文人精神意境
元杂剧——清京剧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1、四大发明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练习(2009·浙江文综,13)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 项目 发明过程 外传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西汉前期:已发明纸 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推广, 8世纪末由海路 造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东汉:“蔡侯纸” 传入阿拉伯, 纸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巨大 魏晋南北朝成为最 12世纪传入欧 术 贡献 展过程主要的书写材料 洲和北非
材料2:《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 果统计
类别 项数 数 地 天文历法气象 学 学 22 25 25 化 学 9 农 学 25 机 械 7 水 利 7 轻 工 8 兵 器 8
思考:(1)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 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 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 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2)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还有哪些特点?
【高考真题】 (2010年安徽卷35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系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 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 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 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 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8分) 特点:实用性、继承性等。 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 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2009年10月我国首次向火星发射了“萤火一号” 探测器,继美苏、西欧之后,我国人民也收到 了来自火星的问候,其发射火箭的推进原理源
于古代的火箭发明,这项发明始于
( B )
A.汉代
B.宋元时期
C.清代
D.民国时期
2.12月26号,被称为“水上兵马俑”的宋代商船 “南海一号”被成功打捞并运抵广州港,它再
课堂小结: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一、中国古代科技繁荣的表现 二、中国古代科技(传统科技)的特点 三、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四、中国没有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的原因
认识与启示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技的发展奠定雄 厚的物质基础; (1)科技的发展是由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工作者 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建立知识创新体系; 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技的作用; (2)科技是生产力,科技进步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 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3)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 。。。。。。
【高考真题】 (2010年安徽卷35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系列问题。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 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 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 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胜《科学的历程》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 “潜在的危险”?(10分) 科技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 问题。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 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45 45 67 472
19
62 71 57 4
453
38 29 43 96
思考: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的地位 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变化:16世纪以前,中国科技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16世纪以来中国科技发展日益缓慢,甚至停滞,没有 形成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欧国家。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复习目标】
①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②古代中国在数学、天文、历法、农业和医学方 面的主要成就;
浑仪
简仪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基础梳理】
四大发明
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
火药
数学
古代中国的 发明和发现 天文学
指南针
历法
农学
医学
一、中国古代科技繁荣的表现 1、四大发明
c
一、中国古代科技繁荣的表现
1、四大发明 2、其它成就
第8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项 目
成
就
地
位
数 学
《九章算术》(十进位值 制记数法——中国首创) 和珠算 天文:世界上最早的日食、 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慧星 的记录;《石氏星表》;浑 仪、简仪 历法:〈夏小正〉——“殷 历”——《授时历》
《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 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明时, 珠算法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 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 的星表;中国首创的赤道坐标的科学 性及价值为现代天文学所承认;浑仪 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 300年。 《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 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四大发明:影响(对中国、对世界)
中 国 古 代 科 学 技 术 和 文 学 艺 术
中国 古代 科技
数学:《九章算术》、十进位值制、珠算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天文学:最早的天文记录、《石氏星表》、浑仪 历法:夏小正、《授时历》 农学:四大农书
第8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一、中国古代科技繁荣的表现 二、中国古代科技(传统科技)的特点
三、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①政治: 最早确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统一是 历史主流,社会相对稳定。 民族交流、对外关系: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 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断吸取外来先进的文化来提高 自己。 ②经济: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 技发展。 ③教育事业发达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当时的社会环境。
【高考真题】
第8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2010年北京卷40题)材料1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 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 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 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 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 (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思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 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 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著作及成就: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有重大发展, 成为中医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高考真题】 (2010年安徽卷35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系列问题。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 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人类对 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的经济体系纷纷采取措施, 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家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 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 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10分) 作用: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原因:科技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 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 金融危机。
一、中国古代科技繁荣的表现 二、中国古代科技(传统科技)的特点 三、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第8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四、中国没有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生。 A、 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 产生、推广和应用。 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 重商主义,文艺复兴,对 的发展。 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 C 、“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 的进步 ② 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没 有成熟的市场,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 ③ 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④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一、中国古代科技繁荣的表现
二、中国古代科技(传统科技)的特点
(1)从内容看: 实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从研究方法看: 主要是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轻理论研究;
(3)从分布领域看: 主要集中分布在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领域;
(4)从成就地位看: 长期领先于世界,影响深远;
现了我国南宋时海上对外贸易的盛况。促进南
宋远洋航行的重大发明是 ( C )
A.印刷术
B.火药
C.指南针
D.造纸术
3.古代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书写工
具的落后。下列哪项发明使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
也可以“学富五车”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 A )
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 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
(5)从使用看: 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 科学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明 清以后日益衰退,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材料3: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
年代 科技发 明件数 中国 件 28 32 38 % 其他国家 件 17 13 29 %
1-400年 401-1000年 1001-1500年 1501-1840年
天文 历法
农 学
四大农书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难点突破 为什么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突出?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 满足农业生产“授民以时”和王朝统一天下“受 床学的理论基础(“万世宝典”); 医 学 论》《本草纲目》和针灸 《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 命于天”的理论需要,即天文学成果适应了农业生产 疗法、经络学说 典”。 和加强大一统的需要。
领 先 于 世 界
中国古 代文学
先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汉字书法
通俗化 平民化
汉字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书法:楷书、草书、行书(特征) 写实:风俗、人物画等 写意:山水、花鸟、文人画等
中国 古代 艺术
绘画 戏曲
反映社会风俗、 文人精神意境
元杂剧——清京剧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1、四大发明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
练习(2009·浙江文综,13)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 项目 发明过程 外传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西汉前期:已发明纸 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推广, 8世纪末由海路 造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东汉:“蔡侯纸” 传入阿拉伯, 纸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巨大 魏晋南北朝成为最 12世纪传入欧 术 贡献 展过程主要的书写材料 洲和北非
材料2:《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 果统计
类别 项数 数 地 天文历法气象 学 学 22 25 25 化 学 9 农 学 25 机 械 7 水 利 7 轻 工 8 兵 器 8
思考:(1)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 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 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 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2)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还有哪些特点?
【高考真题】 (2010年安徽卷35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系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 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 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 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 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8分) 特点:实用性、继承性等。 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 产;农耕经济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