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文化苦旅
读《沙原隐泉》
沙,是敦煌鸣沙;泉,是月牙清泉。

在这莽原的荒野,一切都是那么纯净。

包括黄沙、泉水、老尼、甚至于耳根、康德、普罗米修斯。

沙原的传奇当属三毛,三毛的沙漠充满了爱情。

而敦煌的沙原则弥漫着佛法与道义,余先生就在这沙原的上上下下间悟出来许多人生的释义。

“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

沙山的顶越看越高,爬多少它就高多少,简直像儿时追月。

”心平气和的经营人生,慢慢爬向顶峰,虽永无止境,但突然回头一看,身子周围已是梵音和谐,气色和谐了。

你再看哪一弯月牙清泉,横卧山底,圣洁而宁谧。

他是人生智慧蓄积的隐喻。

人类文明渗漏展示。

人生上上下下不急不躁,智慧慢慢蓄积不急不躁。

向上只管向上,再回头有鸣沙有月牙。

读《文化苦旅》之《阳关雪》
(2017-12-20 10:36:17)
转载▼
分类:未懂杂文
标签:
365
杂谈
阳关雪
旅游
文化
一为文人,便无足观。

就像于寒单调的土地一样。

放达,汉语词汇。

拼音:fàng dá 释义:指豪放豁达,不拘礼俗。

裸裎:露体。

指脱衣露体,没有礼貌。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读《文化苦旅》之《阳关雪》
阳关,一个温暖如春的名字。

但在稍微有点中华文化常识的人听到这个名字时,却往往感受到的是萧冷孤凄的韵味。

这自然与一位伟大的唐代诗人和千百年来此地的剑戈争鸣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风雪紧吹的日子,文化学者余秋雨来了。

他哼着那首千古绝唱《渭城曲》,要一层层掀开历史的风雪,去与那些深埋雪底或捐狂、或阔达、或凄怨、或悲楚的灵魂对话。

他冲着王维的渭城曲,去寻找阳关。

风雪逼迫,烟尘弥散,黄沙拢堆。

历史在这里坍塌一地。

胡笳和羌笛交替奏鸣,农耕与游牧不断争锋。

全然没有江南烟雨的繁华与迤逦。

只有一声声沙粒深处的哀怨与叹息。

王维的渭城曲写的缠绵淡雅,毫无风骨狰狞之貌,然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却是透心透骨的寒意阵阵侵袭而来,还有谁能够将“阳关”二字再读出一点暖意来呢?更何况这又是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

风雪挡不住,阳关自来去。

文字随心写,黄沙染赤血。

胡笳与羌笛,争奏凯旋乐。

历史远去,阳关落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