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奔丧(sàng)迂(yū)腐取缔(dì)诘(jié)问
B . 蹒(pán)跚颓(tuí)唐凹凼(dàng)尴(gān)尬
C . 交卸(xiè)惧惮(dān)惶(huáng)急愧怍(zuò)
D . 滞(zhì)笨晶莹(yíng)焦灼(suó)伎(jì)俩
2. (2分) (2020八上·云南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方壑,气象万千,游客络绎不绝。
B . 这位女歌手有着天籁般的歌喉,声音入木三分,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
C . 他真是一表人才,在众人间总是鹤立鸡群,显得那么突出。
D . 这部电影内容乏味,直看得人恹恹欲睡,哈欠连天。
3. (2分) (2019九上·大邑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 著名作家阿来说:“能否和故乡达成和解是自己创作成功的关键。
”
B . 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网友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
C . 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D . 我校阳光体育节的顺利举行,是因为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老师们的辛苦努力的结果。
4. (2分) (2019七下·北碚期末)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
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
;;。
;。
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
②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
③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
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⑤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
⑥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
A . ②⑤④③⑥①
B . ⑤③④②⑥①
C . ③⑥①④⑤②
D . ①④③②⑥⑤
5. (2分)划线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的一项是()
A . 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B . 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
C . 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D . 这个家伙无恶不作
二、默写 (共1题;共8分)
6. (8分) (2016八下·桐乡期末) 古诗文默写。
①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来表现自己安贫乐道、不慕虚荣的磊落胸怀的语句是:________ ,________。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③《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________。
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________。
⑤贺铸的《青玉案》中写到“一川烟草,________ ,梅子黄时雨。
”
⑥________,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52分)
7. (12分) (2019七下·海宁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南人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意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①溉灌。
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②。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
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③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因就斫④之。
【注】①余浆:剩下的水。
②豚:小猪。
③翕赫:轰动。
④斫: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顾见空桑________
②因植种________
③意欲持去________
(2)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B .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C .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D .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4)在《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乃”有以下两个义项:①就是,原来是;②仅仅、只。
对于文中“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一句中的“乃”字,同学们有不同的理解,且生发了启示,请把横线处补充完整。
小文:我认为文中的“乃”字应选择第①个义项,就是、原来是。
因为张助见到成百上千的车马前来祭拜李树十分惊讶,于是说:这算什么神啊!就是我种的呀!语气肯定而强烈,所以用“就是、原来是”表达肯定的语气。
小希:我认为文中的“乃”字应选择第②个义项,仅、只。
因为①________。
小文:我觉得你说得也很有道理,而且你的理解给了我启发,我发现这篇文言文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
②________。
8. (20分) (2017九上·东台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
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
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
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茵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
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
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
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
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
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
当
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
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1)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列举那些令作者“胆战心惊”的美容术?
(2)第⑤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3)围绕中心,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4)下面两则材料,如果让你选择作为证明论点的论据,你选哪一个,为什么?
材料一:《韩诗外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
刚开始时,闵脸色干枯,但过了一段时间竞变得红润起来,使孔子大为奇怪。
据闵子骞说,他在没读书之前,一心想着要做迭官贵人,因此寝食不安,脸色为之枯槁。
如今静心读为人处世之书,能辨是非、知美丑,因而心平气和临事不惊,脸色自然变好。
材料二:苏东坡曾说:“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道出了人的气质来自于多读书,它会由心到形,影响到你的容貌,使你的眼光更加有神,面庞更加光彩,举止更加高雅……这种美态比起外表的美貌,要耐看得多。
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习题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
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
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①。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
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
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
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
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
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
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
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
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
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
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
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
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
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
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
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
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
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②。
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
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
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
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
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
不多见了啊。
人和牛,都老了。
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
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
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
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
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
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
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
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
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
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1)说说文章第1段中“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
(2)请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①的理解。
(3)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②。
(4)文章以“秋天的黄昏”为题,有什么作用?
四、名著导读 (共2题;共9分)
10. (2分)(2017·襄城模拟) 名著阅读。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________(出自《名人传》),
以及前苏联革命者________(《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他们的贡献不同,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也不相同,但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
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创造了不朽的杰作。
11. (7分) (2020九下·深圳月考) 阅读选文片段,回答各题。
众邻居道:“老爷,恭喜高中了。
适才欢喜的有些引动了痰,方才吐出几口痰来,好了。
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
”A说道:“是了。
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 “张老爷来拜新中的A。
”说毕,轿子已是到了门口。
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
邻居各自散了。
(1)这段文字中的 A 是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中的人物,作者是________。
(2)小说中的 A 是谁?从他发疯醒来竟然记得自己中的第七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五、写作 (共1题;共5分)
12. (5分)作文:
十四五岁的你,刚刚走过最美好的花季年华,因为走过,也许你会明白亲情的可贵;因为走过,也许你会懂得友谊的难得;因为走过,也许你会知道成功的不易;因为走过,也许你会……
请以“走过”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500字;③不要套作,不要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班级、校名等相关信
息。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默写 (共1题;共8分)
6-1、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52分)
7-1、
7-2、
7-3、
7-4、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四、名著导读 (共2题;共9分)
10-1、
11-1、
11-2、
五、写作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