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特征研究——基于武汉高校的问卷分析

合集下载

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胡靖)

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胡靖)

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成员、社会学0901班胡靖一、调查目的和关注的问题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现状促进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此次调查所关注的问题是:当前在武汉地区各高校的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怎样的?他们的创业实践又是怎样的?创业条件又如何?包括学校的创业教育,大学生自身的创业准备,创业过程中的问题等等。

不同学校学生的差别如何?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差别又如何?二、样本与资料1、样本设计要针对武汉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展开,为了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到武汉地区大选生创业的的相关信息,调查者在武汉地区的十二所高校开展了此次调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等。

调查覆盖面较广,能够比较有效的保证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此次学生的调查采用偶遇抽样,共计调查了12所学校的1080名学生,并发放了一部分的网络问卷。

2、变量测量此次调查的问卷由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专业人员精心设计,经过宣传中心的共同讨论和反复的修改。

宣传中心从创新、创业的角度出发精心修改问卷,能够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大学生创业情况。

问卷中研究者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界定为如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什么是创业。

(2)有无创业的打算(3)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原因(4)对创业政策的了解。

调查中又将创业现状操作化为以下几个变量:(1)对创业教育的认识(2)创业面临的问题和需要。

3、资料收集和分析各所高校的调查均由经过专业训练的调查员实施、资料收集采取“集中填答,现场指导,当场完成,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

填答问卷的时间为10-20分钟。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80份。

三结果与分析(一)对创业的认识1、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及什么是创业根据资料分析显示有60.3%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是实现人生理想的一个途径,15.3%的同学认为大学期间应该去大胆的创业。

同时分别有19.4%的同学认为创业要理性。

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业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的热门话题。

大学生创业既是社会对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期待,也是大学生对未来发展的一种选择。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的分析,探讨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0份。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创业意愿和创业原因、创业环境评价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根据调查结果显示,80%的大学生表示有创业的意愿,仅有20%的人表示不愿意创业。

其中,男生的创业意愿高于女生,分别为85%和75%。

这符合社会对男性创业能力的普遍认知。

2. 主要创业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原因是追求自我实现和梦想,占比45%。

其次是经济利益,占比30%。

其他原因包括对现有工作不满意和家庭创业背景等。

3. 创业环境评价大学生对创业环境的评价整体较为积极。

有58%的大学生认为创业环境良好,有助于创业成功。

然而,仍有42%的大学生认为创业环境不利,存在诸如创业成本高、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

4. 影响创业意愿的因素对于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经济风险是最主要的因素,占比30%。

此外,社会认可度、个人能力和创业机会等也是影响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男性受经济风险的影响更大,而女性则更注重社会认可度。

5. 希望得到的支持与帮助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希望得到的创业支持与帮助主要包括政府资金支持(35%)、创业导师指导(30%)、市场资源共享(25%)等。

此外,大学生也较为看重创业培训和创业团队的支持。

四、讨论与建议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意愿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创业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创业教育,提供相关课程和培训,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知识与技能。

2. 完善创业支持体系:政府应该增加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并建立健全的创业导师制度,提供指导和支持。

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热情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成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方向。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本报告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统计,从而得出相应结论。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式,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调查时间为2021年6月至7月。

调查问卷采用网络在线形式,包括基本信息、创业动机、创业意愿、创业担忧、创业准备、创业支持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1.基本信息在参与调查的500名大学生中,男性占57.6%,女性占42.4%。

大多数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来自理工科专业,占比为61.2%,社科类专业占比为28.4%,其他专业占比为10.4%。

2.创业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动机为实现个人价值(45.8%)、追求自由创新(32.6%)、就业不畅(14.2%)和追求财富(7.4%)。

这表明,大学生创业意愿受到个人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驱动。

3.创业意愿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55.2%表示有创业意愿,92.8%表示愿意将来尝试创业。

另外,82.6%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是一种有前途的职业选择,表明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

4.创业担忧在考虑创业的大学生中,92.5%的人表示担心创业失败,83.2%的人担心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69.8%的人担心资金不足。

创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5.创业准备调查发现,71.6%的大学生在准备创业之前会进行市场调研,63.8%的人会寻找创业导师或专业机构提供的支持和指导,46.2%的人会参加创业培训课程。

这些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在创业前有意识地进行充分准备,寻求相关支持和指导。

6.创业支持在寻求创业支持方面,大学生主要依赖于创业导师(68.4%)、创业团队成员(57.2%)、创业大赛(42.8%)、创业孵化器(38.6%)和互联网资源(33.4%)。

大学生创业难点及对策实证调研与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大学生创业难点及对策实证调研与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本 此 调 研 活 动 的 目标 是 找 到 创 业 难 点 和 解 决 对 策 , 所
否则 只会 无果而 终 。同时 , 在本 次调研 对象 中, 8 . %的 有 59
以 在 选 择 调 研 对 象 时 , 要 是 针 对 有 创 业 意 向 和 正 在 进 行 大 学 生 考 虑 过 创 业 。 可 以 看 出 , 部 分 大 学 生 对 创 业 很 有 主 大 创 业 的 大 学 生 , 除 了 没 有 创 业 想 法 的 大 学 生 , 而 一 定 程 兴 趣 , 最 终 付 诸 实 施 行 动 的 却 比 较 少 , 不仅 有 大 学 生 自 剔 从 但 这
本 次 调 研 对 象 不 仅 包 括 了 本 科 生 ( 5 6 ) 还 包 括 研 8 . , 究 生 ( . ) 大 专 生 ( 1 0 ) 从 而 保 证 调 研 结 果 能 够 更 34 、 1 . ,
性 失 业 问 题 日益 突 出 , 汉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形 势 极 为 严 峻 , 加 全 面 地 反 映 大 学 生 创 业 的 实 际 情 况 。 武 因 此 大 学 生 的 自救 运 动 —— 创 业 就 愈 加 凸 显 其 在 关 键 时 期 1 2 3 专 业 分 布 情 况 .. 的重要作 用 。虽然 , 目前 政 府 从 贷 款 、 商 、 收 等 方 面 出 工 税 台 了 很 多 优 惠 政 策 , 励 大 学 生 的 创 业 活 动 , 大 学 生 创 业 鼓 但
1 调 研 方 法 和 调 研 对 象
1 1 调 研 方 法 .
本次调研 运用 了简单 随 机抽 样 和 分层 抽 样 的 思想 , 以 备 及 创 业 选 择 、 业 障 碍 和 需 要 等 四 个 方 面 进 行 了 调 研 分 创 武 汉 市 各 高 校 大 学 生 为 主 要 目标 群 体 开 展 了 问 卷 调 查 , 同 析 。 时 , 课 题 组 成 员 前 往 武 汉 市 主 要 的 创 业 基 地 和 孵 化 中 心 , 2 1 大 学 生 对 创 业 的 认 识 本 . 对 创业 精 英 们 进 行 了有 效 访 谈 。 2 1 1 大 学 生 对 创 业 活动 和 创 业 环 境 的 认 识 . . 本 次 调 研 共 发 放 问 卷 5 0份 , 收 4 7份 , 收 率 为 0 回 8 回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 9 8 的 大 学 生 认 为 创 业 是 实 现 理 想 3 . 9 . , 中 有 效 问 卷 4 5份 , 效 率 为 9 . V 。 74 其 7 有 7 5 o 的 一 种 很 好 的途 径 , 追 求 人 身 价 值 的 一 种 很 好 渠 道 , 然 是 当 1 2 调 研 对 象 . 也 有 3 . 的 大 学 生 认 为 创 业 应 该 理 性 , 应 盲 目 、 动 , 54 不 冲

大学生创新创业问卷分析报告

大学生创新创业问卷分析报告

大学生创新创业问卷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问卷调查的结果,以便了解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态度和现状。

调查问卷由多个问题组成,涵盖了创新创业的动机、意愿、认知以及相关的支持和障碍因素。

通过对问卷回收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我们将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在线问卷的形式,通过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学校官方网站和学生论坛发布调查链接进行数据收集。

调查时间为两周,总共收到了300份有效问卷。

问卷采用了多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3. 结果分析3.1 创新创业意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对创新创业有浓厚的兴趣和意愿。

他们认为创新创业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自主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对创造社会价值和实现个人价值有很高的认同感。

3.2 创新创业动机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创新创业的主要动机是追求个人发展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此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看重创新创业所带来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学生也承认外界对创新创业的推动作用,如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和学校资源的支持等。

3.3 创新创业认知大部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一定的认知,认为创新是实现新的商业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他们同时也认为创业是抓住机遇、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方式之一。

然而,也有少数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概念和实践了解较少。

3.4 创新创业支持因素在支持创新创业方面,大学生认为具有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的创业导师以及创业培训课程是最重要的支持因素。

此外,学校提供的创业资源、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合作也被认为是重要的支持因素。

3.5 创新创业障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缺乏经验和技能、缺乏资金和投资机会以及市场竞争激烈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主要障碍因素。

此外,一些不确定的经济环境和家庭压力也被认为是限制创新创业的重要因素。

4. 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浓厚的兴趣和意愿,应积极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调查分析——基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660个样本问卷调查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调查分析——基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660个样本问卷调查

统计与管理二○一六·二社会调查业人员的59.5%。

因此,要制定出台一套系统的创业扶持政策,建成一批专业化创业园区,建设一个更为畅通的创业信息服务平台,激发全民创业热情。

同时,按照行业特点、根据个体户生产规模和经营状况,筛选“个转企”重点对象,形成储备库,科学合理地提出“个转企”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软”“硬”齐抓。

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资源、生态环境等硬件环境建设。

尤其是临空经济区等新建园区,要统筹产业,做好规划,高标准建设。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

完善涉企“一条龙”服务体系,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等审批制度,优化政务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做到“有法必依,有法必行”,营造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延长产业链,鼓励外资企业投资中高端产业,投资服务业,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提高利用外资的总体效益。

三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内”“外”齐抓。

一要借助外部拉动。

发挥背靠京津优势,加强与京津创业孵化、重大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高端平台合作,积极引进京津科技创新的前沿技术成果,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增量;强化政府在动力型政策层面上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解决科技型企业R&D工作中存在的项目落地、融资需求、人才短缺、资源瓶颈等难题。

二要激发内生驱动力。

加强创新主体建设,构建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吸收大量具有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的专业性人才,建立效益与创新挂钩的人才激励机制,实现企业科技创新的最大效能。

注释:[1] 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

[2]小微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精神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确定。

本办法按照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组合类别,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

大学生创业环境及创业支持体系的研究——基于武汉市高校的问卷分析

大学生创业环境及创业支持体系的研究——基于武汉市高校的问卷分析
言 , 国大 学 生 创 业 的 成 功 率 ( 2 我 约 %~ 3 非 常 低 。 以武 汉 市 %)
为例 , 武汉 市科教实 力位 居全 国第三 , 根据武 汉市 工商 局注册
分局 的一项统计 表 明, 以大 学毕业证 为准 , 毕业两年 内到武汉
工商 部门办理个 体工商户 或私营企业 登记 的大学毕业 生创业 者仅近千人, 低于全 国平均水平 。创业者不多 , 成功者更少 。针 对这 种现象 , 我们选 取武汉 市普通大 学生为研 究对 象 , 采用文
随机选取 了不 同年级 、不 同专业 的学生进行 调查 。2 1 年 3 02
月~4月,针对所抽取 的学校 的各年级学生开始 了网上问卷调
研。 共发 出问卷 i 6 , 1 份 回收 问卷 I 6份, 1 回收率为 1 0 但经 0 %。 过检 查筛选 , 删除数据不全的 问卷 0份 。剩 下 1 6个有效 样本 1 进行 数据分析 , 效率达 10 有 0 %。() 4 问卷 的信效度 检验 。利用 图 3 大学生对创业与就业的态度 三是 高校教育环境状 况分析。根据此次调查 的结果, 们 我
相关课程。
励机制 。当前 , 国尚未形成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 我 创业体系的
激励 制度 更加不全面 。政府对参赛选手仅采取鼓励 态度 , 却并
不注重将其想法转化成实体 , 一定程度上打击 了创业 者的积极 性。() 2 学校方面 。 学校是培养 学生 思想意识和综合能力的重要 领地 , 引导作用不容忽视。首先 , 其 创建系统 的大学创业教育体
献法和 问卷调 查发 等研 究方法 , 分析当代 大学生的创业环 境及
创业支持体系
二 、 究 设计 研

() 1 研究方法 。在对国 内外相关文献进 行梳 理的基础 上, 通

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问卷调查和分析

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问卷调查和分析

据统计,在校大学生创业主要有三种不同模式,分别是贸易 型、兴趣型和专业型。调查数据可以清晰的看到,以网络 销售、实体店经营为代表的贸易型比例高达89%,其销售 的商品则多以服饰、家居等生活用品为主,比例分别为 23%和38%。从事贸易型创业的学生普遍担心自己的经营 困难和风险,、多数以失败者告终,见案例一。相对来说, 在鲜少的兴趣型和专业型创业者中不但所表现的压力较
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问卷调 查和分析
在这一次的毛概课所留的作业中,我想做一 个有关大学生现状的调查,因为生活环境的 原因方便调查取样,而且我感觉对自身的生 活环境进行分析好像更有意义,这样对我和 我身边的同学更好的正视自身的未来发展方 向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国家和政府出台各项政策鼓 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很多高校大学生从在校期间
现实的重压,选择自主创业不失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和贡献社会的新途径。
当今,在知识经.济的日益进步下,国家和社会也出台多种政策鼓励大 学生自主创业。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
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⑴简单的说,大学生创业就是依 靠自己的能力、条件和社会环境进行的各类合法经营活动;创业主体 分为毕业生和在校生两种。其中的在校大学生群体更为特殊,从某种 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勇于探路的开拓者。从事创业活动有助于在校大 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进入社会之前所 必备的素质与技能。但是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仅为2%3%,而其中的在校生则更低,成功率竟然还不到0. 6%。面对在校创业 的种种现实,有的学生失去了创业的信心,有的放弃了创业的梦想,更 有严重者甚至因此荒废了学业、变得一厥不振。事实说明,这群“背 着书包的老板”的境遇并不乐观,年轻而又脆弱的他们正面临着学业 和创业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那么,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现 状和特征究竟如何?影响他们创业成败因素是什么?哪些实际有效的 对策和建议能帮助不成熟的他们少走弯路呢?及时地研究在校大学 生创业现状特征,分析其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推动在校学生创 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显然是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卷调查报告分析内容摘要:大学生对于现阶段的创业形势的看法;大学生如何理解创业,以及对创业的态度;目前大学生创业的障碍。

基本信息:1.调查时间:2016年11月17日——2016年11月21日2.调查目的和内容:我们大学生是否具备创业的观念,是否已为创业做好了准备,大学生创业到底需要我们具备怎样的素质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创业条件。

3.调查对象:大学生。

4.调查方法:网络问卷调查法。

正文内容:本次问卷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我们所学过的市场调查知识,问卷时应该注意问题简单明了、清晰、便于理解。

并且在设计设计问题需有条理,由浅入深,首先便应该询问被调查者对于创业的理解以及对创业所抱有的态度,这样能便于询问之后的问题,便于我们分析,同时也更方便被调查者整理回答思路。

对于问题的设计是针对这样几个方面的。

一、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二、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三、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四、大学生认为创业的优劣势分别为什么;五、所认为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有这几个方面设计问题,深入了解现阶段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本次问卷调查,发放了38份调查问卷,收回38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38份。

其中有42.1%的被调查者对于创业持有较赞成的意见,但还需考虑各方面因素。

有73.7%的被调查者考虑过创业,说明创业对于如今大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且意义是重大的。

但对于创业的界定各有不同,各有34.2%的被调查者支持创业只是经营活动和创业是成功开创企业,说明不同的人对于创业的界定标准是不一样的。

缺乏经验,缺乏社会关系,缺乏启动资金则被列为三大创业主要障碍。

而大学生最应该具备的是优秀的经营经验和市场意识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有42.1%的被调查者并不清楚现在自身所拥有的创业条件。

最希望得到的三个帮助则是为创业知识培训,创业能力训练,创业资金支持。

综合本次调查结果,我们发现目前拥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还是占大部分的他们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并且对于创业在做着积极的准备,想充实自身的能力。

武汉市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研究分析

武汉市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研究分析

武汉地区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就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武汉地区高校众多,学生人数居全国前列,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但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比例偏低。

通过调查,了解武汉地区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于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与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武汉;高校;创业教育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

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武汉地区高校众多,学生人数居全国前列,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但武汉地区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却不足1%。

对武汉地区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对于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创业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武汉地区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为了解武汉市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在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中南民族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开展调查。

其中,发出调查问卷250份,除去填写不符合规范的,实收有效问卷237份,回收率94.8%。

问卷涵盖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培养层次,专业涉及理工类,经管类,医学类等五个类型。

调查对象既包括普通大学生,又包括创业实践者以及参加过创业竞赛的学生,力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情况统计表样本样本数百分比(%)年级大一51 21.5 大二66 27.8 大三86 36.3 大四16 6.8 研究生18 7.6院系理工类88 37.1 人文类52 21.9 经管类71 30 医学类13 5.5 其他13 5.51、武汉地区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开始起步。

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分析——基于武汉市高校调查问卷分析

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分析——基于武汉市高校调查问卷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4 7 7 ( 2 0 1 3 ) 1 0 — 0 1 9 0 - 0 3
大学 生创业 群体主要是指在校大学生 和大学 毕业三年 内的毕业生 ,近年 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 , 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 知识人群 , 并且经过多年的教育 以及背 负着社会的种种期望 , 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的同时, 大学生
套招标有限公 司项 目经理 , 招标师。

1 9 O・
这部 分主要是调查有 创业意愿 的大 学生有多 少创业实 践 的经验 。包括是否参加过创业方面的 比赛、 是否有过从事
盈利性经 营的经验 、 是 否有过相关实 习经验等 内容。 该项调查 主要是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 , 所 以在调查 对象选择 的时候 ,首先询问 了调查对象是 否有创业 意愿 , 所
以没有纳入调查对象 ) 。
调查问卷 的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

1 . 个体情况。 这部分包括被调查对象 的性别 、 年级 、 学校类别 、 专业 、
学习成绩、 家庭背景 等内容。主要 目的是分析这些个体情况
圈 1 2 0 0 8 - 2 0 1 2年全国普通 高校毕业生人数f 单位: 万人 ) 资料采源 : 2 1 世纪经济报 道。
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动机的影响 。 2 . 对创业 的认识。
这部分主要是调查大学生对创业 的影 响因素和 困难 的 据武汉市 统计局统计 , 2 0 1 3年武汉市 的高等 院校 已发展 到 认识程度。包括创业项 目、 创业地 点的选择 , 创业准备 , 创业 8 5所( 其中包括一本院校 1 0所 , 二本院校 1 2所 , 军事院校 7 团队的选择 , 创业资金的筹措以及创业遇到困难如何处理 等

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调查与分析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创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在高校学生中,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通过针对高校学生的调查和分析,探讨了他们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并提出了解决问题和提升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对策。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全国各个高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收集到了100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1. 创业意愿水平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的整体创业意愿水平较高。

其中,有75%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愿,认为创业是一种机会,可以实现个人价值。

另外,25%的学生表示对创业持观望态度,认为创业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困难。

2. 创业动力在创业意愿中,调查发现学生的创业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自我价值:有80%的学生认为创业可以实现自我价值,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财富和社会价值。

(2)就业困难:有60%的学生认为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创业可以是一种就业的出路。

(3)创新精神:有40%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一种创新的方式,可以实现自己的创新理念和创新项目。

3. 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发现,高校学生的创业能力整体较为薄弱。

其中,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创业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具体表现为:(1)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有70%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实际创业操作经验,不了解创业的具体流程和方法。

(2)金融知识匮乏:有50%的学生表示对创业所需的金融知识了解不够,对创业的资金筹集和运作不熟悉。

(3)团队合作不足:有4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团队合作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提高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

三、问题分析针对调查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1. 教育体制问题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更加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因此,学生在创业操作经验和金融知识方面存在不足。

解决方案:调整教育体制,加强实践教学和课程设置,提供更多创业实训机会和培训课程。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_基于武汉高校的调研分析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_基于武汉高校的调研分析

中国改革热点与难点西部论坛W est Forum第21卷第4期 2011年7月 V o.l 21 N o .4 Ju.l 2011do:i 10.3969/.j issn .1674 8131.2011.04.005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高校的调研分析张云川,周雪敏,方登科,黄志敏,李 丹(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81)摘 要:对武汉市8所高校16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最突出的动机是自我实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教育对其创业意向有影响,而他们对学校的创业教育并不满意;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资金和知识技能支持,而创业者本身最需要的素质是自信、有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自身主客观条件、家庭背景、外部环境都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的影响:女生总体创业意向低于男生;学校、专业、年级、籍贯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而学历无显著影响;就业压力越大,大学生创业意向越强;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而对机遇的认识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意向;创业动机;创业教育;创业机遇;创业素质;家庭背景中图分类号:F241.4;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8131(2011)04 0027 08Research on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Entrepreneurshi pInt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urvey and Analysis Based on Colleges and U n iversities inW uhanZ HANG Yun chuan ,Z HOU Xue m i n ,FANG Deng ke ,HUANG Zhi m i n ,LI Dan(Schoo l o fM ana ge m en t ,W uhan U n i ve rsity o f Sc ience and T echno lo gy,W uhan 430081,C hi na )Abstrac t :The surv ey on 1600undergradua tes in e i ght co ll eges and un i ve rs i ties i n W uhan show s that the m ost pro m i nen t m oti ve fo r co llege st udents entrepreneursh i p i s to rea li ze self va l ue ,that coll ege st udents genera lly beli eve that co ll ege education has i m pact on the ir entrepreneursh i p i nten tion ,however ,they a re not satisfi ed w ith co llege en trepreneur i a l educati on ,and that the bigg est need fo rco llege st udents to i n iti ate a bus i ness i s capita,l know ledge and techno l og i es ,however ,the mo st dem anded qua lity for bus i ness initiators is confi dence ,initiati ng ab ilit y and tea m cooperation sp irit and so on .Further analysis i ndicates tha t se lf subjecti ve andob j ective conditi on ,fa m ily backg round and ex terna l env iron m ent have obv ious i nfl uence on co ll 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intention ,that the tota l entrepreneursh i p i ntenti on o f f em ale studen ts is lowe r than t hat o f m ale studen ts ,that d ifferen t co lleges ,m ajors ,g rades and b irt hplaces have si gn ifi cant i m pact on t he en trepreneu rsh i p i nten tion o f co llege st udents ,however ,t he ir schoo l record has no rem arkab l e i n fl uence on the ir intention ,tha t the b i gger the e m ploym ent pressure i s ,the h i gher the entrepreneurship intention o f the students is ,and that fa m il y backg round has m arked i m pact on the ir entrepreneurshi p i ntenti on bu t has no e ffect on entrepreneur i a l opportun ity .K ey words :co ll ege student entrepreneursh i p ;en trepreneur i a l i nten tion ;entrepreneur i a l mo ti ve ;entrepreneur i a l educati on ;entrepreneur i a l opportun ity ;entrepreneur i a l qua lit y ;fa m il y background27*收稿日期:2011 05 30;修回日期:2011 06 28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09183) 创业教育视阈下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张云川(1972 ),男,副教授,博士,在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任教;周雪敏(女)、方登科(男)、黄志敏(女)、李丹(女),武汉科技大学本科生。

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一、调查背景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企业,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或总结企业的聘人之道。

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方面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远远滞后于大学生及企业的对其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二、调查目的着重调查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了解程度,关注程度及在自主创业遇到的困难。

所以,创业前,不妨先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大学生是否具备创业的观念,我们是否已为创业做好了准备,大学生创业到底需要我们具备怎样的素质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创业条件,这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三、调查内容(1)调查地域及概况针对这一问题,我于2017年1月份,对东北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

本次是随机抽取100名在校大学生展开的小范围的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

100名大学生中只有16名大学生希望在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而有创业理想的大多是大一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68。

75%,大一学生新鲜有活力,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毕业生也许是在找工作或是学业方面被所谓的现实束缚,愿意自主创业的仅占6。

25%。

(2)对创业的了解程度对于对“大学生创业”的了解程度,其中有62。

5%的在校大学生一般了解,另外6。

25的大学生有一些了解或不是很了解;31。

25%的在校大学生都未在学校内接受关于创业指导方面的教育;而被调查的大学生均表示有必要在学校接受创业方面的教育,学校在创业方面应加强挫折心理的教育,其他认为应加强推进创新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动机、困难以及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共收集了具体数量份有效问卷。

本报告将对这些问卷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涵盖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二)调查方法采用了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问卷,邀请大学生自愿参与填写。

三、调查结果分析(一)创业意愿1、有X%的大学生表示有创业的想法,其中X%的同学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创业计划。

2、从性别角度来看,男生的创业意愿略高于女生,分别为X%和X%。

(二)创业动机1、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自由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动机,分别占X%和X%。

2、解决就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占X%。

(三)创业领域选择1、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最受青睐,占X%,其次是文化创意和教育培训领域。

2、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也有一定比例的选择,占X%。

(四)创业资金来源1、大部分同学(X%)表示会首先考虑个人积蓄和家庭支持。

2、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的选择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X%和X%。

(五)创业困难1、缺乏资金被认为是最大的困难,占X%。

2、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缺乏好的项目和团队分别占X%和X%。

(六)创业教育需求1、超过X%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创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业指导。

2、对创业课程的内容需求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法律知识等方面。

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大学生创业意愿较高,但实际行动相对较少,仍需进一步激发和引导。

2、创业动机多样化,个人价值实现和就业压力是主要驱动因素。

3、创业领域选择倾向于新兴和热门行业,但与专业结合度有待提高。

4、资金、经验和项目是创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创业教育需求迫切。

(二)建议1、学校方面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建立创业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基于湖北H学院的问卷调查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基于湖北H学院的问卷调查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基于湖北H学院的问卷调查作者:陈燕娟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7年第23期陈燕娟(武汉东湖学院,湖北武汉 430212)摘要:以湖北H学院为例,对该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情况进行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获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数据,包括创业教育、创业活动以及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情况;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能力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DOI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7.23.012引言近10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统计,200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95万,2012年为680万,2017年达到795万,10年间增长300万人,增长比率为61%。

与此同时,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仍处于转型低迷期,供给侧结构改革也还处于攻坚克难时期,“一带一路”产业合作推进对实体经济以及就业的拉动作用尚需时日,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而复杂的就业形势。

自主创业已然成为大学毕业生重要的就业渠道之一。

我国政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非常重视,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政府要扶持大学生创业;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

我国政府推动“双创”的举措不断,大学生自主创业率平稳上升。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7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我国2016届普通本专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是3.1%,而2015届、2014届、2013届、2012届这一比例分别为3.0%、2.9%、2.3%、2.0%。

虽然我国政策、投资环境和社会整体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比例并不高,仅为1%左右,与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10%以上)相比,差距较大。

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中国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调研报告

中国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调研报告

中国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中国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本调研报告收集了大量相关数据并展开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了调研。

问卷涵盖了创业意愿、创业意识、创业培训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三、创业意愿调研结果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表示有创业的意愿。

其中,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更高,占到了总数的65%。

与此同时,女性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较男性稍低。

四、创业意识调研结果在创业意识方面,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创业精神包括敢于冒险、寻求机遇、具备成功的决心和价值观。

同时,大学生普遍对工作稳定性不太看重,更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

五、创业培训需求调研结果调研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创业培训存在需求。

近七成的大学生希望创业教育能够提供创意与创新的培训,以帮助他们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此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希望获得创业计划书的撰写与优化技巧,以及市场调研和商业模式设计等方面的指导。

六、创业教育改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创业教育改进建议:1.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兴趣。

2. 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3. 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课程,满足其专业背景和个人需求。

4. 加强创业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

5. 提供创新创业基金,帮助有创业潜力的大学生解决资金问题,推动他们的创业发展。

七、结论中国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他们渴望获得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加强创业教育的宣传、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推动实践机会和资金支持等方式,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调查研究报告一、引言现如今,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们追求理想和个人发展的热门选择。

然而,相对于传统的学科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需求,本研究进行了一项调查,旨在揭示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期望和需求,以便为高校和相关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措施和政策建议。

二、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在线问卷的形式,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

问卷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的不同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创业意愿和动机根据调查结果,超过70%的大学生表示有创业的意愿。

主要动机包括追求个人发展(45%)、实现财务自由(30%)和创造社会价值(25%)等。

这表明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渴望很高。

2. 创业教育意义和需求调查显示,86%的受访者认为创业教育对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他们希望通过创业教育能够获得实践经验(40%)、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30%)、学习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20%)。

3. 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着明确的需求。

74%的受访者认为创业案例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65%的受访者希望能够得到实际的创业指导和支持,52%的受访者希望能够参与到创业实践项目中。

4. 创业教育平台和资源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平台和资源的需求较为迫切。

68%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应该提供创业孵化器和创业基金等支持机构,65%的受访者希望学校能够组织创业导师和企业家交流活动,58%的受访者希望能够获得创业资源和资金支持。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旺盛,高校应积极响应并提供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 创业教育应注重实践经验的培养,通过创业案例学习和实践项目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创业能力和经验。

3. 高校应建立创业教育平台,提供创业孵化器、创业基金等支持机构和资源,以帮助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

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创业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究竟如何?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对大学生的调研。

本文将详细分析调研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1. 目标群体我们选择了10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包括理工科、文科和综合类大学。

在每所大学中,我们选取了100名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调研,以保证结果的代表性。

2. 调研问卷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一份调研问卷。

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2)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计划;(3)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期望;(4)大学生对创业教育资源的需求。

3. 调研结果统计与分析我们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综合考虑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的差异。

三、调研结果1. 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调研结果显示,68%的大学生对创业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只有32%的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有明确的了解。

2. 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计划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75%的大学生表示有创业的意愿,但只有40%的大学生有具体的创业计划。

其中,理工科学生的创业意愿较高,文科学生的创业计划较为确切。

3. 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期望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希望创业教育能够提供创业过程中的实践机会和经验分享。

他们认为创业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市场营销、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

4. 大学生对创业教育资源的需求调研显示,大学生最希望得到的创业教育资源包括创业导师、创业讲座、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资金。

同时,他们也期望能够与成功创业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

四、建议与展望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满足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1. 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大学应当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包括创业导师制度、创业实践基地等,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和经验分享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的提 出
息 。第 二 部 分 为创 业 教 育 需 求 调 查 量 表 , 主要 采 用 里 克 特 式
五点量表法 , 对在校 大学生 的创业教育需求进行测量 。记分 方式如下 :特别不需要 ” 1 ;不太需要” 2分 ;一般” “ 给 分 “ 给 “
给 3分 ; 比较 需要 ” 4分 ;特 别 需 要 ” 5分 , 量 项 目的 “ 给 “ 给 变
教育 , 以提 高学 生 的 创 业 基 本 素质 和创 业 实 践 能 力 。因此 , 试
20 0 9年 3 —5月 ,针对所抽取 的学校的各年级学生开始
了实 地 问 卷 调 查 和 网上 问 卷 调 研 。共 发 出 问 卷 30份 , 收 2 回
图回答 以下具体 问题 : 1地方 高校大学生 的创 业教育需求 () 状况如何 ;2 地方高校 大学生期望 / () 实际通过何种途径获得
机 选 取 了 不 同年 级 的学 生 进 行调 查 。
到 了快速发展。 但现行 的创业教育模式是否符合大学生的需 求, 值得思考 。 本研究尝试从创业教育的需求视角 出发 , 选取 武汉地 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 采用 文献法 和问卷调 查法等研究方法 ,分析 当代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特征 , 并在此 基础上探 讨地 方高校应 当如何更加有效 地开展创业
式问卷发放之前 , 5 在 0份的基础上进行 了预调研 , 并根据被
测 试 者 的 意 见 和 建 议再 次进 行 了 修 改 。 因此 , 问 卷 的 表 面 本 效 度 基本 符合 要 求 。
2 卷 的设计 。在此次研究 中, 问 将问卷设计为两大部分。
第 一 部分 为个 人基 本 信 息 及 其 他 , 要 包 括 性 别 、 级 、 学 主 年 所
21 0 0年第 7期
总第 8 期 1
经济研究导刊
EC0NOM I C RESEARCH GUI DE
No. 2 0 7. 01 S ra e ilNo. 81
地 方高校大学 生创业教育需求特征研究
基 于武汉高校 的问卷分析 王珍义 , 郭丹丹 , 郑静 闲
( 武汉科技学院 , 武汉 4 0 4 ) 3 0 3
究 要 求 。 问 卷 的 测 量 项 目是 基 于 文献 资料 , 合 焦 点 座 谈会 结 和 深 入访 谈 得 出 的 , 邀 请 两 位 专 家 进 行 了审 核 和 修 缮 。 正 并
过发放调查问卷采 集数 据 , 利用 S S P S统计软件 , 采用描述性
统 计 分 析 和 单 因 素 方 差 分 析 的方 法 试 图 发 现 在 校 大 学 生 对 创 业 教 育需 求 的特 征 。
作为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 的 “ i本护照” 第 的
大 学 生 创 业 教 育 已 日益 成 为世 界 各 国高 等 为 中国促进经济发展 、 缓解 金融危机 背景下 的就业压 力 和推动教育改革 的重要思路 。 自 20 0 2年教育部确定 9所
本科院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至今 , 创业 教育 的理 论 与实 践 得
平均数越大 , 代表需求程度越高 。 3调查方法与问卷回收。此次调研 以武汉市大学生为 目 . 标群体。由于武汉高校众多 , 考虑时间 、 人力 、 财力的限制 , 运 用 了简单的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思想 。以学校和年级为双重 划分标准 , 分别从武汉科技学 院、 湖北 经济学院 、 武汉科技大 学、 湖北大学 、 湖北工业 大学及武汉工程 大学六所 高校 中随
作者简介 : 王珍义(9 6 )女 , 16 一 , 湖北天 门人 , 教授 , 从事 民营企业财务 管理 、 业管理研 究。 创
・-— —
22 - 6 - — —

要: 本研 究选取 武汉地区普 通高校 大学生为研 究对象, 采用文献法和 问卷调查法等研 究方法 , 分析 当代 大学
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特征 , 结果发现 : 1总体来说 , () 武汉市地 方高校 大学生对创业教 育的需求普遍较 强 , 相对而言 , 对
创 业 知 识 和 创 业 能 力 方 面 的教 育 需求 较 为 强烈 。( ) 创 业 教 育 的 方 式 上 , 实和 理 想还 存 在 较 大 的 差 距 。( ) 同学 2在 现 3不 校 、 业、 级 、 别 、 专 年 性 兼职 经历 的 学生 在创 业教 育需 求 上 呈现 出不 同的 特 征 。 关 键 词 : 方 高校 ; 业 教 育 ; 求特 征 ; 汉 地 创 需 武 中图 分 类 号 : 6 0 G 4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2 1 (0 0 0 — 2 6 0 1 7 — 9 X 2 1 )7 0 2 — 3
创 业 教 育 ;3 学 校 、 别 、 业 、 级 、 职 经 历 等 特 征 对 地 () 性 专 年 兼
问卷 3 0份。回收率为 10 2 0 %。但经过检查筛选 , 删除数据不 全 的问卷 2 9份 。 剩下 2 1 9 个有效样本 进行数据分析 , 有效率
达 9 .4 09 %。
三、 问卷统 计分析
1 . 创业教育需求状况分析 。通过采用均值分析法对被调
专业 、 所在学校 以及 创业知识获取 途径 、 是否兼职等 相关 信
收 稿 日期 :0 0 0 — 3 2 1 — 1 1
基 金 项 目 : 北 省教研 项 目的 阶段 性 研 究 成 果 ( 0 9 4 ) 湖 2 02 9
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有何影响。
4 卷 的信效度检验。 问 利用 S S 1. P S4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
二、 研究 设计
1 究方法 。 . 研 在对 国 内外 相 关 文 献 进行 梳 理 的基 础 上 , 通
卷进行了信度 分析 , l a Ap 值为 06 表明信度较好 , h .l 5, 符合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