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课标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四章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2课时)
《脊椎动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为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的第2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2课时。

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主要特征,了解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还不知道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鱼类和两栖类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鲫鱼”活动,认识鱼类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我国丰富的鱼类资源,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重点:1、概述鱼类和两栖类的主要特征。

2、说出鱼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

难点:1、通过“观察鲫鱼”活动,认识鱼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

2、明确鱼类和两栖类的判断方法。

二、教法与学法:讲述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1、主要模式:先学后教,当堂检测
2、操作:
教法:问题导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启发性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实验,促进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指引下,展开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

四、板书设计:
14.2脊椎动物
鱼类:水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两栖类:由水生向陆生过渡,幼体水生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优点:
1、 教学模式:利用启发性问题指导学生自学,通过问题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自
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多次利用比较法,利于学生把握鳃和肺的区别、各类别动物的特
点等;采用实验教学和视频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实验的真实性等。

3、教学设计:设计让学生动手参与抓鱼这一环节生动、有趣,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环节完整,过渡自然,重点突出,利用生物进化的思想把教学内容连贯起来,毫无违和感。

4、教学反馈:每部分的教学都安排反馈练习,及时巩固新知;当堂检测题设计精准,利
于学生把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5、教学效果:通过及时的反馈练习,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6、教材处理:不拘泥于教材,又不脱离教材,实现教师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目前中国与菲律宾关于南海争端的热门话题,渗透爱
国教育,真实而具感染力。

8、知识拓展:利用海马、鲸鱼、蝙蝠、鸵鸟、海龟等动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理解了会
飞的不一定是鸟;会游的不一定是鱼;生活环境两栖的不一定是两栖动物;鸟儿不一定会飞等。

9、点拨:利用图片、问题及时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突破知识重、难点。

10、教态: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教态自然而富有感染力。

二、缺点:
1、板书要进一步完善,使知识框架更完整。

2、语言还需锤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