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脱位牙体外根管治疗后再植治疗体会30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脱位牙体外根管治疗后再植治疗体会30例关键词完全脱位体外根管治疗术牙再植术
牙完全脱位是指牙齿完全脱离牙槽窝,常伴有牙龈撕裂和牙槽骨骨折。

30例完全脱位患牙,体外根管治疗,牙再植术,固定,观察1年,牙齿稳固,牙齿基本功能恢复。

治疗体会如下。

资料与方法
完全脱位牙30例,牙根完全发育,其中为12例,为11例,为4例,为3例。

患者年龄14~50岁,牙脱位时间1~24小时,2小时以上10例,2小时以下20例。

落地污染23例,脱入口内7例。

污染牙齿5例进行及时清洁保存口内送诊,其余均为干燥。

5例患者口内其他牙齿有牙龈萎缩及牙龈红肿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表现。

治疗方法及步骤:以上30例均为完全脱位牙,并已牙根发育完成,脱位时间均已超过1小时>0.5小时(最佳植入时间),考虑到再植后牙髓几乎不可能重建血循环,随后可发生牙髓坏死,牙冠变色,进而引起炎症性牙根吸收及根尖周病变。

因此,对30例完全脱位牙齿进行快速体外根管治疗后再进行牙再植术。

步骤:①脱位牙处理:用生理盐水冲洗,清理根面异物,但不过分刮除,更不可以用特殊腐蚀性药水处理。

尽快进行体外根管治疗,整个过程无菌操作并均在10分钟左右完成。

然后离体牙浸泡于抗生素溶液备用。

②清理牙槽窝行牙再植术:用生理盐水清洗牙槽窝,清理污物及血凝块,不能过分刮除。

将治疗完成的脱位牙按原位植入牙槽窝内,行牙槽骨复位及牙龈缝合术。

③结扎固定,调整咬合:用牙弓夹板结扎固定,力度适中,保证复位牙及邻牙无松动为准,但不能过分加紧,有一定的生理动度为佳。

上下牙齿咬合调整,保证无咬合创伤。

④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用漱口液漱口,养成正确的刷牙方法及习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造成严重的牙周感染。

再植术后1个月拆除夹板,分别在3个月、6个月、1年时进行复查及随访观察。

结果
治疗后观察1年,30例均无牙冠变色,26例无牙龈红肿及萎缩现象,牙齿无松动,X线观察牙根无吸收,牙周膜间隙无增宽,根周骨质均匀无破坏,再植牙行使功能基本正常。

3例再植牙Ⅰ度松动,牙龈萎缩0.4mm,1例Ⅱ度松动,牙龈红肿少量溢脓。

讨论
再植时间:尽管脱位牙离体时间均已超过了最佳植入时间,但尽量缩短植入时间,能够赢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4例效果不理想病例均是离体时间>2小时。

脱位牙保存方法:避免干燥保存,更不能刮净根面及用特殊药水处理。

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后尽快放入原位或含入舌下及时就诊。

脱位牙在干燥的情况下体外暴露时间越长越影响预后效果。

牙槽窝处理:用生理盐水冲洗,清理牙槽窝内异物,不宜过分刮除牙槽窝,清除陈旧血凝块,暴露新鲜创面。

再植牙固定:固定1个月,松紧适中,进流食,禁止咀嚼硬物。

上下牙齿咬合调整,避免有咬合创伤。

预防牙周感染:牙再植后初期至少全身应用抗生素1周以上,保证牙龈及牙槽骨在无感染状态下Ⅰ期愈合。

保持口腔卫生,预防牙周感染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再植牙初期造成牙周感染容易引起再植失败。

患者年龄:患者年轻血运丰富,组织修复及抗感染能力强,预后效果更佳。

以上病例其中2例年龄>45岁,均有牙龈萎缩,牙齿松动Ⅰ度,预后效果欠佳。

有15例年龄14~20岁患者再植术后1年,效果非常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