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过剩 的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存过多产能过剩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2-11-08
一般情况下,大家认为投资多了就容易出现产能过剩,《人民日报》在2009年11月份登了一篇文章,讲的就是可能出现库存过剩。

投资上去后,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有很多没人要,会被堆放在仓库里。

我们对产能过剩一定要加以区分,是局部产能过剩还是总体产能过剩?如果从我国人均产能排在全球100名之后的状况看,投资再多一点,也不会有总体的产能过剩。

而如何定义行业的产能过剩也是挺复杂的一件事情,不管是纺织业还是钢铁业抑或水泥业,我们都在研究当中,跟他们都打交道,听他们的意见,结果看法都不一样。

纺织业的纺织协会说,我们行业的产能不过剩,而是需求不足,如果全世界经济恢复,产能就不会过剩。

钢铁业也出现这个问题,一些高端的钢铁产品产能过剩,一些低端的产能反而不过剩。

农民盖房子用的钢不过剩,倒是出口的钢管、不锈钢反而过剩。

直接原因是前几年投资持续过快增长
一些行业如房地产、钢铁投资明显过热,导致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需求扩张的速度。

表现为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的严重失衡,2002-2005年的连续四年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20%以上,而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处于9%到13%之间,前者比后者快1倍左右。

投资在当期为需求,到下一期则形成供给,供给能力持续地以快于需求(最终需求)1倍左右的速度增长,必然造成今后年份的产能过剩问题。

技术层面的原因使产能扩张相当容易,其表现是供给能力的增长明显快于需求能力的增长。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资金的充分供给、技术进步加速和
投资增长体制瓶颈的弱化(政府放松对行业准入的管制)的作用下,供给能力加快增长,相反需求能力增长因受到许多中长期因素的制约而相对缓慢。

这种供给增长和需求增长的潜在差距,并不一定会导致生产过剩,即技术层面的因素只是为产能过剩提供了可能性。

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
首先,表现在地方政府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能力过强,地方间形成恶性投资竞争,使产能扩张难以抑制。

如果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政府直接推动的方式不能根本扭转,那么,投资过度问题便难以避免。

其次,体现在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上。

这使得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投入和产出的数量扩张,以及价格的竞争上,而不是集中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质量的改善上。

其三,产业集中度不高,特别是许多行业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仍无法实现资本和品牌的有效集中,如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及体制改革的滞后使得许多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难以实现,其结果往往是产业竞争过度。

即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难以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结果必然是行业投资增长过度问题难以得到市场机制的自我校正。

最后,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结合或其他因素形成的“暴利效应”也使一些行业投资增长不断强化。

如房地产业、钢铁、汽车都存在暴利因素,使得社会资金加倍地向这些部门流入,最终使这些行业产能过度扩张。

其中一种情况是,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的结合,使一些社会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导致要素价格扭曲,如由于垄断因素的影响,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导致运力缺口较大,结果是:尽管煤炭供应快速增长,但因运力不足,煤价暴涨,并形成“暴利”,而“暴利”会进一步诱导各地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投资。

从生产者的角度去分析,他们都想把供给搞得大一点,随时随地准备着应对新出现的需求。

那么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技术进步是什么关系呢?如果没有产能过剩,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能被卖出去,也就是说需求跟供给完全一致,大家想一想还会有技术进步、管理改进吗?生产的东西全都卖出去了,就没有竞争了,而竞争的存在意味着肯定有一些产能的价值无法实现,要被淘汰的,必然是过剩的。

就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出现某种产能过剩,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不能简单地去否定这样的产能过剩,我们应该防止那种根本不进行市场分析、不进行技术研究而出现的产能过剩。

有人说,本来一个工厂生产的东西就够了,结果我们投资兴建了两个工厂,就有一个工厂的投资被浪费了,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怎么可能一点代价都不付出,怎么可能一点弯路都不走,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不要求全责备。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