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生物预测密卷(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考理综预测密卷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Si-28 Ni-59 Br-80 La-139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细胞内呼吸作用与ATP的合成反应相关联
C.并非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D.在人体中,如果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就可能导致细胞恶性增长
2.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 )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萨顿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除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政策放开了生不生,二孩难题怎么解?2017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年了,一些家庭对生育二孩却有顾虑,说“好生不好养”。

计划生育二胎的准父母们都期望能再生育一个健康的无遗传病的“二宝”。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实践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活动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B.常见的优生措施有避免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检测等
C.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也能确定胎儿是否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D.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等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
B.赤霉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来促进细胞分裂
C.高等植物的赤霉素能促进成熟细胞纵向伸长和节间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D.赤霉素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与脱落酸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5.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甲虫能促进落叶林的物质循环
B.该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C.该甲虫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初级消费者
D.落叶中有10%~20%的能量流入甲虫体内
6.ACC合成酶是植物体内乙烯合成的限速酶,下表是科学家以番茄ACC合成酶基因为探针,研究番茄果实不同成熟阶段及不同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情况。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注:-表示该基因不表达,+表示该基因表达,+的数目越多表示表达水平越高。

A.绿果、雌蕊、叶片和根中无该基因及其转录产物,体现了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B.橙红和亮红的果实细胞中该基因转录产物可能相对较多
C.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组织和果实成熟的不同阶段无差异
D.果实中该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叶片,说明前者的分化程度高于后者
29.(10分,每空1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细胞代谢的相关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当光照强度为800 lx时,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吸收总量为umol/(m2.s),当光照强度大于lx时,细胞会表现出乙图细胞的生理状态。

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甲图中的_________(a、b、c、d)点最为理想。

(2)图丙表示某小麦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图丙a、b、c、d四种浓度中,最适合该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 ,二氧化碳释放量;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倍。

(3)若将小麦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植物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则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该小麦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_℃;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为什
么? 。

30.(10分,除标明每空1分)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

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激素①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来调节生命活动。

(2)若结构乙表示胰岛B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②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是____________,激素②的作用是能促进细胞_________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3)结构甲、乙、丙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__________。

(4)若激素①表示雄激素,其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物质a、b分别是。

若切除睾丸,则物质a、b含量都(增加、不变、减少)
(5)若激素①是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产热的调节过程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同时人体皮肤减少散热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

31.(9分,每空1分)李克强在介绍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时表示,今年将要抓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200万亩以上,在该项目实施时,要注意遵循相应的生物学规律。

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它动物先后迁入。

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1表示某县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的结果。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种群迁入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_,恢复力稳定性。

(2)蝗虫种群3-7月是______________最激烈的时间段。

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鸟类从蝗虫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50%,则鸟类增加10 kg,至少需要草______________kg。

(4)若该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适当放牧能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草对光能的利用率。

(5)弃耕地群落中物种数目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少,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

(6)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该动物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往往导致调查结果______(偏高或偏低).
32.(10分,每空2分)矮牵牛花品系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
A、a;
B、b;
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有三个通过不同途径得到的纯种白花矮牵牛花品系,将它们相互杂交,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
(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推知,该牵牛花的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且至少由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F1红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答题时请依次使用基因A,a,B,b,C,c......等)
(2)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杂交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杂交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的组合类型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花色由花青素(一种小分子物质)存在情况决定,根据以上实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性状与基因间的关系为:______.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每年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

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艺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

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一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2)若①环节选择霉烂的木头,则②环节获得的酶中至少包括C1酶、和三种组分,其中能够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通常加入____________染料,此染料可与纤维素形成
____________色复合物。

用含有此染料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____。

我们可以通过此方法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15分)
下图表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具体培育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过程涉及多种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属于分子水平的是,其原理是。

(2)若要获得单个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需用处理猪胚胎的部分组织。

(3)E过程中若要获得大量的卵母细胞需要对成年母猪采用法以获得大量的卵细胞。

(4)G过程的名称是,H过程所选择的胚胎一般处于期较合适。

(5)I过程需要在个体水平上检测以验证该培养过程是否成功。

2017高考理综预测密卷二
参考答案
1.A
【解析】免疫活性物质不一定由免疫细胞产生,如溶菌酶,A错误;细胞内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一定与ATP的合成反应相关联,B正确;原核细胞没有核仁,但有核糖体,C正确;在人体中,如果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就可能癌变,导致细胞恶性增长,D正确。

2.C
【解析】孟德尔提出的是遗传因子的概念,并没有发现基因,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格里菲斯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提出了存在转化因子,但转化因子是什么并不知道,B错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C正确;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3. B
【解析】为了便于调查和统计,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选项A错误;常见的优生措施有避免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检测等,选项B正确;虽然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选项C错误;不是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以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选项D错误。

4. B
【解析】植物激素的合成都受基因组的控制,细胞分裂素也不例外,A正确;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但并不直接参与代谢过程,B错误;赤霉素最突出的作用是加速细胞的伸长,对细胞的分裂也有促进作用,它可以促进细胞的扩大,C正确;赤霉素作用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脱落酸促进种子休眠,二者体现拮抗作用,D正确。

5. A
【解析】该甲虫将落叶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再利用,促进了落叶林的物质循环,A项正确;该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属于分解者,与落叶树之间不构成捕食关系,B项、C项错误;10%~20%的能量传递效率适用于捕食食物链,D项错误。

6.B
【解析】绿果、雌蕊、叶片和根中含有相同的核基因,A项错误;橙红和亮红的果实细胞中该基因表达水平高,转录产物可能相对较多,B项正确;据表可知,果实成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组织中,该基因表达情况不同,C项错误;果实和叶片细胞均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该基因表达水平高低不能说明分化程度的高低,D项错误。

26.共15分I.4H2(g)+2NO2(g)=N2(g)+4H2O(g)△H=-1100.2kJ/mol(2分)
II.(1)①低温(1分)②de;(2分)
(2)①<;(1分)<;(1分)②0.025mol/L·min1);(2分)<;(1分)不(2分);
III(1)H2O+2SO2+CO32-=2HSO3-+CO2↑(2分)
(2H2SO4(1分);NO+6H++5e-=NH4++H2O(2分)
【解析】I.(1)根据氢气的热值可书写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H =-142.9×4kJ·mol-1=-571.6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氧气与液态水消去得到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氮气的热化学方程式:4H2(g)+2NO2(g)=N2(g) +4H2O(g) △H=-1100.2kJ·mol-1;
Ⅱ.(1)①该反应的ΔS<0,所以若反应自发进行,则ΔH<0,因此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自发进行;
②a.该体系中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和氢气,且二者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是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始终保持不变,不能判断为平衡状态,a错误;b.CO2与H2始终是1:3的关系,所以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不是平衡状态,b错误;c.CO2与H2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二者的转化率一定相等,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c错误;d.因为该体系中有液体参加,所以气体的质量在逐渐减少,则气体的密度减小,达到平衡时,保持不变,d正确;e.1molCO2生成的同时有3molH-H键断裂,符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状态,e正确,答案选de;(2)①因为生成甲醇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而反应Ⅱ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的,所以反应吸热,绝热容器的温度要低于恒温容器,即反应Ⅰ温度高于反应Ⅱ,温度升高,放热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K(I)<K(II);二者都是恒容条件,若是恒温容器,二者达到的平衡是等效平衡,甲醇的浓度相同,而反应Ⅰ温度高于反应Ⅱ,所以反应Ⅱ需要再降低温度,而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则甲醇的浓度增大,平衡时CH3OH的浓度c(I)<c(II)。

②对于反应Ⅰ,前10min内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少6mol-4.5mol=1.5mol,则甲醇的物质的量
增加0.5mol,所以前1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H3OH)=0.5mol
2L
10min
=0.025mol·L-1·min-1;
30min时是平衡状态,生成甲醇1mol,则消耗氢气3mol,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而改变温度后氢气的物质的量变为3.2mol,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T1<T2;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
1molCO2(g)和1molH2O(g),根据表中数据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
6.75
,此时Q c=
1
6.75
=K,所以平衡不移动。

III(1)碳酸钠溶液与SO2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SO2+CO32-=2HSO3-+CO2↑;
(2)电解装罝可将雾霾中的NO、SO2分别转化为NH4+和SO42-,则电解方程式为
5SO2+2NO+8H2O 电解
(NH4)2SO4+4H2SO4。

由电解方程式可知,物质A为硫酸,其化学式为H2SO4;
电解时,阳极上二氧化硫失电子生成硫酸根离子,阴极是NO得到电子转化为铵根,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O + 6H+ + 5e-= NH4+ +H2O。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盖斯定律的应用,平衡移动的应用。

29.(10分,每空1分)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18 200 d
(2)c 最少 1/5
(3)25 不能生长因为12h光照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小于12h黑暗中消耗的有机物【解析】(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b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所以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当光照强度为800 lx时,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吸收总量为18μmol/(m2.s)。

乙图细胞的生理状态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对应于甲图光照强度大于200lx(光补偿点)时。

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使净光合速率最大为好,所以控制光强为甲图中的d点最为理想。

(2)图丙中最适合小麦非绿色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c点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小时;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CO2的产生总量为8个单位,但是O2的吸收量为3个单位。

有氧呼吸每消耗1摩尔的葡萄糖,利用6摩尔的O2,产生6摩尔的CO2,所以若利用3个单位O2,则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0.5个单位;无氧呼吸每消耗1摩尔的葡萄糖产生2摩尔的CO2,所以若产生8-3=5单位的CO2,则消耗葡萄糖的量为2.5个单位。

因此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0.5÷2.5=1/5倍。

(3)若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则该小麦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光照下吸收CO2最多的温度,由表可知为25℃。

温度为35℃时,净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所以光照时间与黑暗时间相等时该植物能积累有机物小于0,不能生长。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30.(10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基因的表达
(2)神经递质摄取、利用和储存
(3)甲(下丘脑)
(4)自由扩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2分)增加
(5)a、b 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汗腺分泌减少)
【解析】
(1)从图中可看出,激素①主要是通过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来影响生物的性状。

(2)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通过相关神经调节胰岛细胞的活动;若结构乙表示胰岛B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可直接影响激素胰岛素的形成与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3)结构甲、乙、丙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下丘脑。

(4)若激素①是雄激素,其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物质a、b分别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若切除睾丸,则物质a、b含量都增加。

(5)若激素①是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产热的调节过程是a、b,同时人体皮肤减少散热的生理反应是皮肤血管收缩。

【考点定位】动物激素的调节
【名师点睛】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甲状腺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

31.(9分,每空2分)
(1)增强降低
(2)种内斗争下降(田鼠、鸟类与蝗虫种群对食物的)竞争加剧;蝗虫捕食者增加(3)150 (4)增大(5)速度和方向(6)偏高
【解析】(1)其他种群迁入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由生态系统的组分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故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2)由图甲可看出:蝗虫种群3-7月是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

由于田鼠和鸟类与蝗虫种群对食物的竞争加剧(食物减少)、蝗虫种群被天敌捕食的数量增加,故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减小。

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田鼠、鸟类与蝗虫种群对食物的竞争加剧;蝗虫捕食者鸟类增加。

(3)若鸟类从蝗虫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50%,则鸟类增加10kg,至少需要草5÷20%+5÷20%÷20%=150kg。

(4)若该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适当放牧能改变草的种内关系,竞争降低,增大草对光能的利用率。

(5)弃耕地群落中物种数目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6)该动物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故往往导致调查结果偏高,标记重捕法中被捕捉的动物实际更难再次被捕捉,说明重捕个体中被标识的个体数偏小,根据计算公式可知,会导致公式N种群内的个体总数偏大,从而导致调查密度升高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的功能。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点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能力。

(1)原因: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能力大小由生态系统的组分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但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自我调节能力限度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崩溃。

32.(10分,每空2分)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 AaBbCc
(2)aabbcc×AAbbcc 或aabbcc×aaBBcc 或aabbcc×aabbCC
(3)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解析】
(1)结合杂交实验1、2、3的实验结果,三个白花品系均为纯合子,若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它们的基因型均相同,则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红花。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推知,结合题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一条件,该牵牛花的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杂交实验3的结果总份数为8份,红花占1/8=(1/2)3, 说明该性状至少涉及3对等位基因。

F1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Cc.
(2)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杂交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杂交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的组合类型可能是aabbcc×AAbbcc 或aabbcc×aaBBcc 或aabbcc×aabbCC。

(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由于花色由花青素(一种小分子物质)存在情况决定,所以控制花色的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37.(除标明外,每空2分)
(1)纤维素(1分);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2)C x酶(1分);葡萄糖苷酶(1分);葡萄糖苷酶;
(3)刚果红;红;透明圈
【解析】(1)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纯化菌种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的接种。

(2)②中获得的酶是纤维素酶,该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 l酶、C x酶、葡萄糖苷酶,其中葡萄糖苷酶能够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

(3)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用含有刚果红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38.(除标明外,每空2分)
(1)基因工程基因重组
(2)胰蛋白酶
(3)超数排卵
(4)早期胚胎培养桑椹胚或囊胚
(5)小猪是否能够在实验条件下产生绿色荧光(3分)
【解析】(1)图中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形成过程运用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其中基因工程技术属于分子水平,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2)动物细胞培养前,先要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使组织中的细胞分散开来。

(3)用促性腺激素处理母畜,可使其超数排卵,获得大量的卵母细胞,这个方法叫做超数排卵法。

(4)G过程叫做早期胚胎培养;H是胚胎移植过程,一般选择处于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移植。

(5)在个体水平上检测该过程是否成功需要检测其性状,该克隆猪需要具备的特性即在实验条件下能够产生绿色荧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