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派诗词经典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间派诗词经典大全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花间派诗词经典大全
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花间派诗词经典诗文内容,由本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花间派诗词经典
温庭筠的….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又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菩萨蛮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菩萨蛮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更漏子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

红日淡,绿烟轻,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

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韦庄的….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菩萨蛮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菩萨蛮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菩萨蛮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二.花间派的诗,发几首
中国晚唐五代词派。

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10卷),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外,其余如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地的文人。

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

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

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

其余词人,多蹈温、韦余风,内容不外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

但鹿虔扆、欧阳炯、孙光宪也有一些较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花间词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

《花间集》有南宋绍兴、淳熙、开禧年间3种刻本。

今人李一氓《花间集校》,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


唐以后,文人写词的渐多,温庭筠是其中写词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作家。

温庭筠(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他出身于没落贵族的家庭,长期出入歌楼妓馆,“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本传》),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终身困顿,到晚年才任方城尉和国子监助教。

他的诗和李商隐齐名,但更多表现个人的沦落不偶,而较少伤时感事之作。

就是他的爱情诗,虽文采绚烂,而雕琢过甚,带有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实际是齐梁绮艳诗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温庭筠的诗虽不能和李商隐相比;由于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他在词创作的艺术成就上却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

温词现传六十多首,比之他的诗,这些词的题材更狭窄,绝大多数是描写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的。

如下面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相传唐宣宗爱听〈菩萨蛮〉词,温庭筠为宰相令狐掏代写了好多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他在词里把妇女的服饰写得如此华贵,容貌写得如此艳丽,体态写得如此娇弱,是为了适应那些唱词的宫妓的声口,也为了点缀当时没落王朝醉生梦死的生活。

它上承南朝宫体的诗风,下替花间词人开了道路。

从敦煌词里的十五首〈菩萨蛮〉看,题材相当广泛;可是在温庭筠以后,晚唐五代
词人填这个调子的不少,风格上就一脉相传,离不了红香翠软那一套,可想见他影响的深远。

温庭筠的部分描写闺情的词,如〈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又如〈更漏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表现妇女的离愁别恨相当动人。

由于温庭筠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对于那些不幸妇女的处境还有所同情,通过这些不幸妇女的描绘就流露了他在统治集团里被排挤的心情。

他在词的意境的创造上又有特殊成就,因此这些词在过去时代曾赢得某些不幸妇女和怀才不遇的文人的爱好。

温庭筠在创造词的意境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

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

如“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是一个色彩鲜明的小镜头,它不仅衬托出人物的如花美貌,也暗示她的命薄如花。

又如“斜晖脉脉水悠悠”的凄清景象,也暗示行人的悠悠不返,辜负了闺中人的脉脉多情。

此外如“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等,是同样的例子。

和上面的艺术特征相联系,他在表现上总是那么含蓄。

这比较适合于篇幅短小的词调,也耐人寻味;但往往不够明朗,甚至词不达意。

最后是字句的修饰和声律的谐协,加强了词的文采和
声情。

温庭筠在词艺术方面这些探索,有助于词的艺术特征的形成,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温词题材的偏于闺情,表现的伤于柔弱,词句的过于雕琢,也带给后来词人以消极的影响,所谓花间词派正是在这种影响下形成的。

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的词为《花间集》,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外,都是集中在西蜀的文人。

他们在词风上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为花间词人。

西蜀依恃山川的险固,受战祸较少,那些割据军阀和官僚地主就弦歌饮宴,昼夜不休。

欧阳炯《花间集序》说:杨柳大堤之句,乐府相传;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

莫不争高门下,三千玳瑁之簪;竞富尊前,数十珊瑚之树。

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

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

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

花间词人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和文艺风尚里产生的。

陆游《花间集跋》说:“斯时天下岌岌,士大夫乃流宕至此。

”是对他们的反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针见血的批评。

他们奉温庭筠为鼻祖,绝大多数作品都只能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和体态,题材比温词更狭窄,内容也更空虚。

在艺术上他们片面发展了温词雕琢字句的一面,而缺乏意境的创造。

花间词人这种作风在词的发展史上形成一股浊流,一。

三.花间派中最经典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温庭筠:
山月不知心底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花间别调)牛希济: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栾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欧阳炯:
春来阶砌,春雨如丝细。

春地满飘春杏蒂,春燕舞随风势。

春幡春细缕春缯,春闺一点春灯。

自是春心缭乱,非干春梦无凭。

张泌: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幽窗谩结相思梦,欲化西园蝶未成。

四.求几首温庭筠花间派的诗
温庭筠: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韦庄
〈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二首
一.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二.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
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五.花间派名诗
无语,李清照不是花间派的。

温庭筠的菩萨蛮应该是最有名的: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另外还有他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楼上写错了,不是白苹洲,应该是苹,也念ping。

他的另一首更漏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还有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四首是花间派中词誉最高,艺术性也最高的,也非常有名,尤其是两首菩萨蛮。

六.婉约派,花间派,著名诗词
李白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长相思(汴水流)
刘禹锡
忆江南(和乐天春词)
皇甫松
梦江南(兰烬落)
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更漏子(玉炉香)
梦江南(梳洗罢)
韦庄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思帝乡(春日游)
牛希济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鹿虔扆
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冯延巳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云)
谒金门(风乍起)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李璟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煜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捣练子令(深院静)
清平乐(别来春半)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乌夜啼(无方独上西楼)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钱惟演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林逋
长相思(吴山青)
范仲淹
苏幕遮(碧云天)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定风波(自春来)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倾杯(鹜落霜洲)
张先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竟)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踏莎行(小径红稀)宋祁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
欧阳修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踏莎行(候馆梅残)生查子(去年元夜时)南歌子(凤髻金泥带)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魏夫人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生查子(金鞭美少年)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幕)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王观
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苏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洞仙歌(冰肌玉骨)
永遇乐(明月如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李之仪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黄庭坚
清平乐(春归何处)
秦观
八六子(倚危亭)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
更多参见:《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词》
《无可奈何花落去:二晏词》《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词》
《长恨此身非我有:豪放词》《玉楼明月长相忆:婉约词》
《谁道人间秋已尽:人间词·人间词话》《梦里不知身是客:南唐词》
《忆昔花间初识面:花间词》《一片幽情冷处浓:纳兰词》
《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词》《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

七.婉约派,花间派,著名诗词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长相思(汴水流)刘禹锡忆江南(和乐天春词)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
枕)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更漏子(玉炉香)梦江南(梳洗罢)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思帝乡(春日游)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鹿虔扆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云)谒金门(风乍起)南乡子(细雨湿流光)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捣练子令(深院静)清平乐(别来春半)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乌夜啼(无方独上西楼)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林逋长相思(吴山青)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定风波(自春来)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倾杯(鹜落霜洲)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竟)青门引(乍暖还轻冷)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踏莎行(小径红稀)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踏莎行(候馆梅残)生查子(去年元夜时)南歌子(凤髻金泥带)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魏夫人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鹧鸪天(小令尊前
见玉箫)生查子(金鞭美少年)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幕)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洞仙歌(冰肌玉骨)永遇乐(明月如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更多参见:《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二晏词》《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词》《长恨此身非我有:豪放词》《玉楼明月长相忆:婉约词》《谁道人间秋已尽:人间词·人间词话》《梦里不知身是客:南唐词》《忆昔花间初识面:花间词》《一片幽情冷处浓:纳兰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词》《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

八.求花间派的代表诗和诗人
中国晚唐五代词派。

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10卷),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外,其余如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地的文人。

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

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

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

其余词人,多蹈温、韦余风,内容不外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

但鹿虔扆、欧阳炯、孙光宪也有一些较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花间词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

《花间集》有南宋绍兴、淳熙、开禧年间3种刻本。

今人李一氓《花间集校》,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

中唐以后,文人写词的渐多,温庭筠是其中写词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作家。

温庭筠(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他出身于没落贵族的家庭,长期出入歌楼妓馆,“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本传》),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终身困顿,到晚年才任方城尉和国子监助教。

他的诗和李商隐齐名,但更多表现个人的沦落不偶,而较少伤时感事之作。

就是他的爱情诗,虽文采绚烂,而雕琢过甚,带有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实际是齐梁绮艳诗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温庭筠的诗虽不能和李商隐相比;由于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他在词创作的艺术成就上却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

温词现传六十多首,比之他的诗,这些词的题材更狭窄,绝大多数是描写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的。

如下面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
双金鹧鸪。

相传唐宣宗爱听〈菩萨蛮〉词,温庭筠为宰相令狐掏代写了好多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他在词里把妇女的服饰写得如此华贵,容貌写得如此艳丽,体态写得如此娇弱,是为了适应那些唱词的宫妓的声口,也为了点缀当时没落王朝醉生梦死的生活。

它上承南朝宫体的诗风,下替花间词人开了道路。

从敦煌词里的十五首〈菩萨蛮〉看,题材相当广泛;可是在温庭筠以后,晚唐五代词人填这个调子的不少,风格上就一脉相传,离不了红香翠软那一套,可想见他影响的深远。

温庭筠的部分描写闺情的词,如〈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又如〈更漏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表现妇女的离愁别恨相当动人。

由于温庭筠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对于那些不幸妇女的处境还有所同情,通过这些不幸妇女的描绘就流露了他在统治集团里被排挤的心情。

他在词的意境的创造上又有特殊成就,因此这些词在过去时代曾赢得某些不幸妇女和怀才不遇的文人的爱好。

温庭筠在创造词的意境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

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

如“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是一个色彩鲜明的小镜头,它不仅衬托出人物的如花美貌,也暗示她的命薄如花。

又如“斜晖脉脉水
悠悠”的凄清景象,也暗示行人的悠悠不返,辜负了闺中人的脉脉多情。

此外如“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等,是同样的例子。

和上面的艺术特征相联系,他在表现上总是那么含蓄。

这比较适合于篇幅短小的词调,也耐人寻味;但往往不够明朗,甚至词不达意。

最后是字句的修饰和声律的谐协,加强了词的文采和声情。

温庭筠在词艺术方面这些探索,有助于词的艺术特征的形成,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温词题材的偏于闺情,表现的伤于柔弱,词句的过于雕琢,也带给后来词人以消极的影响,所谓花间词派正是在这种影响下形成的。

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的词为《花间集》,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外,都是集中在西蜀的文人。

他们在词风上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为花间词人。

西蜀依恃山川的险固,受战祸较少,那些割据军阀和官僚地主就弦歌饮宴,昼夜不休。

欧阳炯《花间集序》说:杨柳大堤之句,乐府相传;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

莫不争高门下,三千玳瑁之簪;竞富尊前,数十珊瑚之树。

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

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

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

花间词人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和文艺风尚里产生的。

陆游《花间集跋》说:“斯时天下岌岌,士大夫乃流宕至此。

”是对他们的反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针见血的批评。

他们奉温庭筠为鼻祖,绝大多数作品都只能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和体态,题材比温词更狭窄,内容也更空虚。

在艺术上他们片面发展了温词雕琢字句的一面,而缺乏意境的创造。

花间词人这种作风在词的发展史上形成一股浊流,一直影响到清代的常。

九.韦庄有那些典型的花间派诗词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