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舒适护理模式对麻醉恢复室患者心理状态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4月第6卷第12期
护理与康复
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2061作者简介:刘普可(1990-),男,汉族,陕西旬阳人,主管护师,学士。

研究方向:外科护理,手术室护理。

*通讯作者:杨孝丽,E-mail :******************.
麻醉恢复室是保障手术麻醉患者术后安全、有效苏醒的重要场所,但由于许多患者手术后常因手术麻醉影响而出现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导致患者苏醒质量降低,因此在麻醉恢复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生理上的不适,提高其苏醒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麻醉恢复室的常规护理缺乏主动性、针对性,而且对心理干预和整体舒适感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整体干预效果有限[2]。

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是一种强调满足患者生理、安全、尊重、自我需要等方面需求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则是旨在为患者创造一个生理、心理及环境在最佳状态的护理模式,该两种护理对改善患者身心舒适度、促进恢复、提高苏醒质量均有确切效果,不过目前尚缺乏两者联
合应用的相关报道。

基于此,本研究为探索更佳的干预方式,探讨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舒适护理模式对麻醉恢复室患者心理状态及苏醒质量的影响,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麻醉恢复室收治的
86例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43例。

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5.62±8.54)岁;手术时间1.2~4.8h ,
平均(2.97±0.64)h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分级为Ⅰ级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舒适护理模式对麻醉
恢复室患者心理状态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刘普可,汪霄,杨莉,杨孝丽
*
(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舒适护理模式对麻醉恢复室患者心理状态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麻醉恢复室收治的86例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3例,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舒适护理)。

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苏醒质量及舒适度。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DS 、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

入室20、40min ,观察组的苏醒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的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舒适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可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马斯洛理论;舒适护理;麻醉恢复室;心理状态;苏醒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21)12-0180-03
Effec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Maslow theory combined with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on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recovery quality
of patients in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
LIU Puke,WANG Xiao,YANG Li,YANG Xiaoli *
(Ank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kang 72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Maslow theory combined with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on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recovery quality of patients in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Methods A total of 86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admitted in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 from June 2018to June 2020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3cases,routine nursing)and observation group (43cases,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Maslow theory +comfortable nursing).The psychological state,recovery quality and comfor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SDS and SA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After entering the room for 20and 40min,the recovery quality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scores of Kolcaba comfort sca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Maslow theory combined with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in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and it can improve the recovery quality and comfort of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Maslow theory;comfortable nursing;anesthesia recovery room;psychological state;recovery quality
180--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4月第6卷第12期
组别SDS 评分
SAS 评分
观察组57.24±5.4840.58±2.86*58.69±6.7841.62±3.18*对照组56.93±6.2146.43±3.52*
58.43±7.1447.59±4.26*
t 0.2458.4580.1737.364P
0.807
0.000
0.863
0.000
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n=43,x ⎺
±s ,分)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
P <0.05。

25例,Ⅱ级18例。

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
18~74岁,平均年龄(46.17±9.23)岁;手术时间1.1~5.2h ,平均(3.04±0.71)h ;ASA 分级为Ⅰ级27例,Ⅱ级16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麻醉后转入麻醉恢复室的患者;②年龄≥18岁;③具备正常的认知、理解能力,能有效配合。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②对本研究使用的麻醉药物过敏;③合并心脏疾病;④合并感染性疾病;⑤存在其他影响舒适度的疾病;⑥合并严重心理疾病;⑦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3方法
对照组在麻醉恢复室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护理人员在患者麻醉苏醒期实时监控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体征情况,对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时进行处理,同时予以保暖护理、导管护理等基础护理措施。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结合舒适护理模式干预。

①满足生理需求: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护理人员应立即向麻醉师、手术室交接人员详细了解手术情况,根据患者现有表现、症状进行干预,结合舒适护理理念提高其生理舒适程度。

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快速采取适当吸氧方式。

采取保温措施,调节麻醉恢复室温度,预防低体温事件;对于特殊患者进行特殊护理,例如对肺部感染患者应加强肺部观察,有痰液滞留情况及时给予吸痰处理;对于口干难耐患者应定时对其口唇进行湿润,待患者意识恢复后对其自感情况进行观察;对于疾病特殊、年龄大、有骨骼隆突情况的患者,应及时使用质地柔软的物体垫于隆突处;对于手术清醒后立即出现的疼痛反应者先进行开导,情绪激动者、疼痛有加重倾向者使用镇痛泵镇痛;患者意识恢复后护理人员检测其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正常后将其推入病房进行监护,转运时使用麻醉恢复室的被单、衣物等给患者盖好,避免转运过程中导致感冒、受凉。

②满足安全需求:手术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麻醉恢复期也容易发生坠床、引流管脱出等安全事故,护理人员满足患者安全需求,减轻甚至消除其不安感;护理时应严格落实三查七对,准确掌握拔管指征,恢复期间的护理操作应正确柔和,避免粗暴动作,同时重视与患者紧密相关的各个环节,在设备运行、卫生环境等方面进行细节检查,为患者创造温馨、安全的就医环境。

③满足爱与归属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是马斯洛理论护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舒适护理的优化体现,护理人员应注重患者心理诉求,加强情绪疏导,采用以人为本的舒适护理模式。

麻醉恢复室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文化、习惯、风俗等情况,对术后不方便说话的患者以表情、眼神、动作等多种途径予以安慰和支持,满足患者合理要求,同时对其困惑、需求进行耐心解答和处理,表示理解和同情,用积极的语言鼓励患者,带给其正能量。

④满足尊重需求:麻醉恢复室护理中还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注意
减少不必要的暴露,避免伤害患者的自尊,可能残留污迹的患者在拔管后及时对皮肤进行清洁,恢复期间帮助患者
整理好着装,保持其良好形象,同时对不同地域患者的行为举措、思想意识表示尊重与理解。

⑤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帮助患者在离开麻醉恢复室后有勇气挑战自我的方向,可通过与患者家属沟通,搭建社会信息互动交流平台,使之社会生活感知增加,以亲友探访陪伴等方式促进患者家庭生活参与增强,帮助其完成家庭与社会的双向回归。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

采用抑
郁自评量表(SDS )评价患者的抑郁情绪,该量表共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计分,>53分为存在抑郁,得分越高说明抑郁情绪越严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该量表共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计分,>50分为存在焦虑,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情绪越严重[3]。

(2)比较两组患者入恢复室即刻及入室20、40min 的苏醒质量评分。

根据四肢活动度、血压、呼吸程度、皮肤色和意识状态对苏醒程度进行评分。

完全苏醒,皮肤色为粉红色,计9分;有意识,呼吸深,计8分;处于苏醒状态计7分;部分处于半苏醒状态计6分;处于无反应状态,呼吸浅慢,计5分。

(3)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

采用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舒适度,该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环境及社会文化4个维度,共28个项目,采用1~4Likert Scale 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舒适度越高[4]。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
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用t 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SDS 、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 、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2两组患者入恢复室即刻及入室20、40min 的苏醒质量评分比较
入恢复室即刻,两组的苏醒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入室20、40min ,观察组的苏醒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181--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4月第6卷第12期
组别入恢复室即刻入室20min 入室40min
观察组 6.25±0.577.16±0.92*8.06±0.85*对照组 6.14±0.63 6.73±0.79*
7.47±0.98*
t 0.849 2.325 2.982P
0.398
0.023
0.004
表2
两组患者入恢复室即刻及入室20、40min 的苏醒质量
评分比较(n=43,x ⎺
±s ,分)注:与同组入恢复室即刻比较,*
P <0.05。

组别生理
心理精神
环境
社会文化
观察组18.43±1.5639.87±3.6525.37±2.2833.47±2.53对照组14.38±2.1331.72±5.9419.64±2.7927.61±3.89t 10.0597.66610.4288.281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比较(n=43,x ⎺
±s ,分)2.3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3)。

3讨论
麻醉恢复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场所,是为了改善患
者麻醉恢复效果、保障患者麻醉恢复期安全而设立的专用室,旨在对手术后患者进行专业管理、看护,及早发现并处理麻醉恢复期出现的各种情况,提高患者苏醒质量,促进恢复[5]。

研究发现,常规麻醉恢复护理内容存在片面的局限性,多以体征监护为重点,对患者心理和身体舒适度上的干预往往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导致患者苏醒质量欠佳[6]。

麻醉恢复室患者受到手术等因素影响,常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造成的应激反应会对患者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对麻醉后苏醒不利,而且麻醉与手术可引起疼痛、寒颤、口干等生理上的不适感,也会影响患者苏醒质量,因此加强麻醉恢复室患者心理、生理舒适度方面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7-8]。

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该护理以马斯洛理论为基础,马斯洛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主要由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五个等级构成,需求层次越低往往力量越大、潜力越大,个体对需求的追求也有所不同,在基于马斯洛理论下实施护理时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患者各种需求,指导临床实践,从而满足患者各层次的需求[9]。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需求层次和优势需求,对相互关系合理调整,明确优先解决的健康困惑,给予针对性指导,可使患者享受优质护理服务,使之各方面需求均得到重视,进而促进恢复。

舒适护理模式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个体差异为基础,强调整体化、个性化的一种创新型护理模式,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情怀,力求通过更好的护理使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10]。

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与舒适护理在某些方面具有
相同的作用,均能够满足患者生理、心理上的需求,提高其舒适度[11]。

本研究将两者联合应用于麻醉恢复室护理中,
并与常规护理的效果相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舒适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印证了上述结论。

该两种护理模式相结合往往能同时发挥两者优势,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患者身心实施完整、动态、连续、个体化的综合护理,使之处于最佳状态度过麻醉恢复期,有效弥补了常规护理对患者心理、生理舒适度重视程度不足等缺点,最大程度减少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SDS 、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入室20、40min ,观察组的苏醒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苏醒质量改善效果更佳。

可能原因为该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身心舒适度,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使机体保持在最佳状态下利于加速功能恢复,进而加快患者苏醒,优质的护理服务也能避免各种不良事件对患者苏醒产生的不利影响,最终提高苏醒质量。

而且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与舒适护理的应用,确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思想,护理不再是以往遵医嘱被动机械式护理,而是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这也是提高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效果、苏醒质量及舒适度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临床对麻醉恢复室患者实施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舒适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其心理状态改善,并可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政花,谭金梅.麻醉恢复室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24-26.
[2]王慧,杨文曲,韩冲芳,等.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病人躁动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11):1995-1997.
[3]杨芳,孙健瑞,郑元,等.放松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手术麻醉患者应激反应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6):1130-1133.
[4]王文静,陈鹏.手术室疼痛护理对非全麻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2):146-147.
[5]刘静,王晓东.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预防麻醉后恢复室护理差错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8):1405-1407.
[6]侯文馨,杜长虹,瓮杰慧.麻醉复苏室舒适护理在动脉瘤术后恢复期的安全性及舒适度评价[J].中国医刊,2019,54(1):95-97.
[7]邱凤,柯坚超,宗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麻醉复苏期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0):115-117.
[8]张磊磊,熊小伟.椎术后患者预见性护理在麻醉复苏室的应用效果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12):65-66.
[9]赵远.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多种护理模式在术后麻醉恢复室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2):1799-1800.
[10]马晓星.舒适护理对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安全性和舒适度的
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0):181-182.
[11]邓君玲.舒适护理在麻醉恢复室的应用现状[J].全科护理,2017,15
(24):2978-2979.
1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