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与培训大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个别中小学实施《标准(试用版)》,为此须进
4 行相关培训,并根据试用结果作进一步修改,以形成 2004年5-7月
《标准(送审稿)》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6、标准形成阶段
列表
主要工作
时间
1
召开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 议讨论《标准(送审稿)》及其实施方案
2004年8月
2
进的一 意步见与走看访法、调研中小学教师对《标准(送审稿)》2004年9-10月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5、试验修改阶段
列表
主要工作
1 根据标准研究调研报告确定修改方案
时间
2003年12月
2
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形成 《标准(试用 2004年1月-
版)》
2004年4月
3
组织编写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解读本” 并广泛征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实施案例”
2004年3-6月
2、项目启动阶段
列表
主要工作
时间
1
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提出研究与制定“中小 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初步设想
2002年4月
2
调研有关情况,并在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 任工作会议上进行讨论和论证
2002年下半年
3
撰写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研制项目的立项 报告
2003年1-2月
成立研制“标准”的总课题 组,下设项目“理论 4 组” “技能组”和“应用组”,并于3月16日 2003年3月16日
主要工作
时间
与南京市、合肥市、芜湖市三地的教育局领导、
1 教研员、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教育技术人员 2003年10-11月
50余人座谈
2
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座谈 对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进行访谈
3 与江西萍乡中学教师座谈
2003年10-11月 2003年11月
对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馆、巴蜀小
些培训机构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以及建立准入制 度和评价体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1、文献调研阶段 2、项目启动阶段 3、初稿研制阶段 4、意见征求阶段 5、试验修改阶段 6、标准形成阶段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1、文献调研阶段
(1)广泛调研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及有关文献:
入门阶段
开始阶段
合格教师
班主任
8种状态
学科带头人
特级教师
教育巡视员
特殊教育协调员
计划与设定期望
知识与理解
教学与管理
评价与评估
10个部分
学生成就
与学生家长和团体的交流
个人绩效管理与发展
管理与开发员工和其他成人
资源管理
领导策略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1、文献调研阶段
(3)借鉴美国制定标准过程的有关经验
1、文献调研阶段
(2)借鉴国外相关标准的体系框架
美国AECT发布的ECIT认证标准
本标准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制定的关于教育技术人员的认证标准
◆ 标准的初级认证标准包括:
设计标准、开发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标准和 评价标准;
◆ 标准的高级认证标准也包括:
设计标准、开发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标准和 评价标准(从五个方面提出比初级更高的要求)。
美国制定标准过程中值得我们吸取的经验:
① 坚持一个《标准》: 全国不分地区(不管是加利福尼亚还是阿拉
斯加)都采用同一个教育技术标准。
②开发两类实施案例 : 一类是围绕每一个学科设计的单科实施案
例,另一类是涉及若干个学科、面向研究 性学习的综合实施案例。
③注意三方面的结合 : 教育技术专家与学科专家相结合;教育技
又不忽视传统的媒体和技术; (3) 为了使《标准》能在全国范围普遍适用,对《标准》的表
述宜粗不宜细; (4) 对于适合三类不同人员(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
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既要有共性,又要有明显区 别,以体现不同的工作特点与需求; (5) 对《标准》的所有条目要尽可能建立具有某种可操作性的 概要绩效指标; (6) 对《标准》所有条目的表述既要尽可能具体,又不要出现 某种软件的名称或某家公司的产品名称。
美国学生的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结构是“6(4)10”: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不同工作特点; 有些标准条目有重复; 有些标准条目的可操作性不强; 前言和背景要精炼; ……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4、意见征求阶段
通过征求意见形成的修改标准指导思想: (1)《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既要借鉴国外先进经
验,又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国情; (2) 在突出教育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既要重视信息技术,
要求较具体,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1、文献调研阶段
(2)借鉴国外相关标准的体系框架(英国教师标准)
英国教师(涉及各种教师)标准的总体框架
网站给出了英国教师不同阶段与不同
身份的标准。该标准将教师的不同阶段与不同身份分为8种状态,对每一 个状态都从10个方面 (10个部分)提出应达到的要求: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1、文献调研阶段
(2)借鉴国外相关标准的体系框架
英国教师ICT培训标准
英国教师的ICT培训标准强调: ① 有效的教学和测评方法
包括ICT的重要性、应用方法等;
② 受训者关于ICT的知识、理解及能力
包括ICT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应用、社会、法制与道 德等。
从总体看,该标准的系统性、条理性不太强,但有些条目的
召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项目启动大会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3、初稿研制阶段
列表
主要工作
时间
项目“理论组”研究并形成标准的体系框架,讨论 1 并制定“术语与定义”、“意识与态度”和“社会 2003年4-8月
责任”部分的标准条目
2
“技能组”讨论并制定“知识与技能”部分的标准 2003年4-8月
一是提高教师的学历和学位水平; 二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在教师的专业技能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应用教育 技术的能力水平—— 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一、研究与制定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重要意义
3. 教师培训规范化的需要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一个厐大的市 场,由政府主持制定一套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 于规范所有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与培训行为(不管这
③ 工作效率与专业实践
运用信息技术来加强他们的工作实践,提高工作效率;
④ 支持、管理与运作
充分整合信息技术来建设高效率的工作系统;
⑤ 评价与评估
运用信息技术来规划和实施有效的全面的评估体系;
⑥ 社会、法制与道德问题
理解与技术相关的社会、法制和道德问题,并制定相关策略。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术标准的研究与实施案例的开发相结合; 教育技术标准的要求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 结合。
④狠抓四个环节 : 四个环节是“研制标准、开发案例、进行试点、
评估检验”;这四个环节密切相关、环环相扣。 前一环节为后一环节奠定基础、做好铺垫;后一 环节则是前一环节的巩固、深化与拓展,四者 缺一不可。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与培训大纲
何克抗
2006年1月
引言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 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 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 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 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下面我着重对 “制定标准的重要意义”、“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过程”、“标准 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以及“培训大纲的制定”等四方面的问 题作一概括的介绍。
美国学生的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框架是“6(4)10”:
“6”——6个能力素质维度;“4”——4个不同的学习阶段; “10”——10个概要 绩效指标。
6个能力素质维度是:
① 基本操作与概念; ② 社会道德与人文素质要求; ③ 能将技术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 ④ 能将技术作为协作交流的工具; ⑤ 能将技术作为研究探索的工具; ⑥ 能将技术作为解决问题与决策的工具;
框架设计(赵为华、尹俊华)
⑩ 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社会需求的专题调查(何克抗)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1、文献调研阶段
(2)借鉴国外相关标准的体系框架(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
通过借鉴国外众多标准的制定经验,我们发现美国教育技术标准有较严谨的体系框 架(理论基础较好),英国的教师标准则在具体的绩效指标描述上颇具特色(切合实际, 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彼此各有千秋,都有可供我们借鉴之处。例如: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1、文献调研阶段
(2)借鉴国外相关标准的体系框架
(美国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标准)
美国学校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标准也从六个维度提出了与技
术应用有关的要求:
① 领导能力与远见卓识
激发应用技术的愿望,并营造环境和文化;
② 教与学
确保课程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环境与信息技术整合;
一、研究与制定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重要意义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三、我国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四、关于培训大纲的制定(制定培训大纲的指导思想以及大纲与
标准的关系)
一、研究与制定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重要意义
1.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提高教师质量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使教师都 能像医生、律师那样,成为一种专业人员,这一点在我们国家才 刚刚被社会所认同,换句话说,在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比 较低。而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其途径主要有两条:
“6”——6个能力素质维度;“4”——4个不同的工作阶段;23 ——23个二级指 标;“N”——N个概要绩效指标。
6个能力素质维度是:
① 基本操作与概念; ② 能规划、设计学习环境并体验; ③ 与教学、学习、课程有关的能力; ④ 能运用技术促进评价; ⑤ 能运用技术促进绩效和专业实践; ⑥ 社会、道德、法律与人文要求;
4个不同阶段是:学前——小学2年级;小学3——5年级;初中6——8年级;
高中9——12年级。
10个概要绩效指标则按不同的年级段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围绕6个能力维度给
出了具体的行为指导。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1、文献调研阶段
(2)借鉴国外相关标准的体系框架(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美国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框架是“6(4)23N”:
① 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NETS·S) ② 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ETS·T) ③ 美国国家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标准(NETS·A) ④ AECT的ECIT认证标准 ⑤ 英国教师的ICT培训标准
⑥ 英国教师标准
⑦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与分析(王铟等 ) ⑧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研究(张建伟等 ) ⑨ 教育技术类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社会需求分析及专业课程
4个不同阶段是:一般性准备阶段;专业性准备阶段;教学实习阶段;职后执教一年。 23 ——23个二级指标
N个概要绩效指标则按不同的阶段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围绕6个能力维度给
出了具体的行为指导;而且不同阶段的概要绩效指标个数并不相同(一般性准备阶 段——17个;专业性准备阶段——24个;教学实习阶段——15个;职后执教一 年——21个)。
条目
3
“应用组”讨论并制定“应用与创新”部分的标准 2003年4-8月
条目
4
项目总课题组举行大会(在天津),讨论各组研究 成果,协调各小组之间的关系及研制进度
2003年9月
5
项目总课题组收集并整合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形成 标准初稿
2003年9-10月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4、意见征求阶段
列表
4 学、重庆市教育管理学校、马晏阳初级中学等单 2003年11-12月
位进行问卷调查并座谈
5 总结各地调研结果形成最终调研报告
2003年12月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4、意见征求阶段 从几十条意见中归纳出下述主要意见:
对标准的必要性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意义重大; 过于强调信息技术; 标准条目宜粗不宜细,要求过细容易脱离实际情况; 三个版本的差别不大,未能抓住三类人员(教学人员、
对标准前言、总纲、术语与定义、教学人员子标 2004年11月
3 准、管理人员子标准、技术人员子标准作进一步
加工
对标准进一步完善,并形成《标准(发布稿)》 ,
4 并为其实施作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培训、考试、认 2004年11-12月
证等三方面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三、我国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内容
如前所述,通过分析国外众多标准的制定经验,我们发现美国教育技 术标准有较严谨的体系结构,值得我们借鉴。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