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滨逊漂流记》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

笛福生于伦敦一个油烛
商家庭,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
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

笛福直到晚年才开始创作小说。

写《鲁滨逊漂流记》时,他已 59 岁了。

此后,他又创作了《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摩尔·弗兰德斯》等小说,这些小说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用。

创作背景:
笛福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

1702 年,他发表《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并被判处枷示三次。

出狱后,从事编辑报刊,还写了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小册子,因言论关系又曾三次被捕。

1719 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

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1704 年4 月,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 900 多公里的胡安一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叫马萨捷尔的小岛上。

4 年零 4 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

那时,赛尔柯克已忘记了人的语言,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

笛福受这件事的启发,构思了鲁滨逊的故事。

但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笛福从自己对时代的观感和感受出发,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和18 世纪
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形象。

内容简介:
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他瞒着
父亲出海,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洲做生意。

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
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

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桩在帐篷周围围上栅栏,在帐
篷后挖洞居住。

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淡水,度过了最初遇到的
困难。

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

他捕捉
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

他还制作陶器等等,保证了自己的生活需要。

还在荒岛的另一端建了一
个“乡间别墅”和一个养殖场。

虽然这样,鲁滨逊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

他砍倒一棵
大树,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做成了一只独木舟,但船实在太重,无法拖下海去,只好前功尽弃,重
新另造一只小的船。

鲁滨逊在岛上独自生活了 15 年后,一天,他发现岛边海岸上有一个脚印。

不久,他又发现了人骨和生过火的痕迹,原来外岛的一群野人曾在这里举行过人肉宴。

鲁滨逊惊愕万分。

此后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留心周围的事物。

直到第 24 年,岛上又来了一群野人,带着准
备杀死并吃掉的俘虏。

鲁滨逊发现后,救出了其中的一个。

因为那一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把被救
的俘虏取名为“星期五”。

此后,“星期五”成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接着,鲁滨逊带着
“星期五”救出了一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

不久有条英国船在岛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乱,把船长等三人抛弃在岛上,鲁滨逊与“星期五” 帮助船长制服了那帮叛乱水手,夺回了船只。

他把那帮水手留在岛上,自己带着“星期五”和船长等离开荒岛回到英国。

此时鲁滨逊已离家 35 年(在岛上
住了 28 年)。

他在英国结了婚,生了三个孩子。

妻子死后,鲁滨逊又一次出海经商,路经他住过的荒岛,这时留在岛上的水手和西班牙人都已安家繁衍生息。

鲁滨逊又送去一些新的移民,将岛
上的土地分给他们,并留给他们各种日用必需品,满意地离开了小岛。

【注意事项】
人物介绍
鲁滨逊
17 世纪中叶,鲁滨逊·克鲁索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本可以按照父亲的安排,依靠殷实的家产过一种平静而优裕的生活。

然而。

一心想外出闯荡的鲁滨逊却当上了充满惊
险和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大海上。

后来遭遇船难而流落荒岛,英国流亡贵族
鲁滨逊在极度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运用水手时代训练而来的地理方位标示、天象人文观测、日移与
潮汐变化登计法等与奥妙的自然搏斗,同日,记录下自己的荒岛生涯,并随时等待时机逃离绝境。


滨逊在自治的日历星期五这一天,救下了食人族男孩星期五,星期五是被食人族作为祭祀的祭品带
到荒岛上来的,无法再回到他的部族。

随着两个人的朝夕相处,鲁滨逊面对一个与自己不同种族、宗
教及文化的人,慢慢改变了自己,两人发展成亦父亦友的情谊。

这份文明世界所缺少的友谊成为鲁滨
逊后来经历 20 多年荒岛生活的精神支柱。

星期五
星期五是一个野人,有一次在沙滩上差点被另一个部落的野人吃掉,但鲁滨逊最后救了他,正好当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就给他命名为“星期五”。

也由于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他才得以存活
下去,并回到了家乡。

星期五是一个朴素、忠诚的朋友和智慧的勇者,他知恩图报,忠诚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他和鲁滨逊合作着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岛上度过了许多年,星期五的到来让鲁滨逊圆了
归家梦,自己则做了鲁滨逊的助手。

星期五要求上进,很快就融入了文明人的生活,是个乐观,可
爱的人。

一、名著阅读
1.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连环画,完成各题。

(1)这一组连环画展现了鲁滨逊初到荒岛时,面对的种种困难以及应对的办法。

请你结合画面和小说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

(2)18世纪欧洲杰出的思想家卢梭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一读《鲁滨
逊漂流记》。

你认为卢梭为什么要这样建议呢?
【答案】(1)①到船上把有用的东西找来度日②安置住所,储藏东西,预防危险(或:没有
住所)③防止自己忘记时间④用陷阱成功捕到了山羊。

(2)小说中的主人公鲁滨逊敢于冒险,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能以大无畏的气概积极应对,显
示了一个硬汉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他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值得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
孩子学习。

(能答出鲁滨逊的主要精神特质即可。


【解析】
(1)首先要仔细观看连环画,可从周围环境、人物穿着、人物行为等推断连环画中的人物名字。

进而推断所描绘的故事情节的内容。

同时要回忆《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把握其人物形象
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如①空,鲁滨逊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
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所。

②空,安置住所,储藏东西,预防危险。

③空,为了不忘记时间,鲁滨逊在一个大柱子上用小刀刻下“我于 1659
年 9 月 30 日在此上岸”。

他把柱子做成一个十字架,立在他第一次上岸的地方。

④空,为了节省火药鲁滨逊开始用捕机捕羊,没有成功;又用陷阱来试试,结果捕到 4 只羊。

(2)18 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一读的
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

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
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小说可读性很强,如小说赞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鲁滨逊身上所表现的
勤劳、智慧、勇敢、顽强和坚韧的美好品德。

小说也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
阶级的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

在世界文学中塑造了
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形象。

运用了具体而真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用了第一人称和回忆录的形式,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采用了流浪汉小说结构形式,以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

把细节描写作为主要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包括语言的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等。

多为人物自白,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2.《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

3.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小说中描写是全书的精华。

在岛上生活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

【答案】
2.笛福
3.星期五荒岛求生 28
【解析】
2.《鲁滨逊漂流记》英国作家,新闻记者。

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

3.本题考查对名著《鲁宾逊漂流记》相关知识的了解能力,主要考查书中的人物和情节。

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了许多年,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

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

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

小说中描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是全书的精华。

一直到第 28 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

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4.名著阅读。

下面四段话是四本名著的结尾,属于《鲁滨逊漂流记》结尾的是()
A.然而,就算是再啰嗦一回吧!建造一个人工岛,一座能在海上航行的岛屿,是否超过了人类智慧的极限?人既不能呼风也不能驱浪,就想斗胆地凌驾于造物主之上,是否应该加以禁止呢?
B.据我所知,银锭和武器至今仍在原来弗林特埋藏的地方。

我当然宁愿让那些东西永远留在那里。

就是用牛来拖,用绳来拉,都不能把我带回那个该死的岛上去。

C.总的来说,大家都很幸福,他们和过去一样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但是,他们并没有忘记那个岛,他们一无所有地落在那里生活了四年,什么也不缺,现在那里只是一堆被太平洋波涛冲击着的花岗石。

D.除了这些事情外,后来还发生了不少惊险的遭遇。

三百来个加勒比土著曾入侵海岛,破坏了他们的种植园。

他们曾两次与这些野人作战,起先被野人打败了,死了三个人。

后来,刮起了风暴,摧毁了土著的独木舟;其余的野人不是饿死就是被消灭了,这样才重新收复了种植园,继续在岛上过日子。

【答案】D
【解析】A.出自法国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机器岛》。

B.出自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创作的一部冒险小说《金银岛》。

C.出自法国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神秘岛》。

5.阅读下面连环画回答问题。

(1)连环画讲述的是①情节,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了28 年,在本情节前,他还解救了②和③。

(2)根据前后的连环画的内容,请你为第5 幅画补写一句话。

【答案】(1)①解救船长②星期五③星期五的父亲(西班牙人)(2)鲁滨逊先生,谢谢您救了我们,您是这里的主人,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愿意听从您的指挥。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

通过观察连环画中的故事情节,我们可以确定它出自《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解救船长”一情节,鲁滨逊两次救人一次是救星期五,第二次是一个葡萄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星期五的父亲走后,岛上发生了另一件事。

一条在附近海面经过的英国商船起了内哄。

船上的暴徒劫持了船长和大副,驾了一只小艇,朝鲁滨逊的小岛开来。

他们准备把船长和大副扔到荒岛上,然后把商船开走。

鲁滨逊和星期五一同打死和打散了暴徒,营救了船长和大副,帮他们夺回了商船。

(2)结合语境和名著内容,空格处应该补充的内容是“感谢鲁滨逊的相救,愿意听从指挥”。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 18 世纪著名小说家笛福,小说主人公是鲁滨逊,他在荒岛上生活28 年,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在荒岛上他因(事件),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

【答案】星期五智救落难船长
【解析】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

鲁滨逊在岛上独自生活了 15 年后,一天,他发现岛边海岸上有一个脚印。

不久,他又发现了人骨和生过火的痕迹,原来外岛的一群野人曾在这里举行过人肉宴。

鲁滨逊惊愕万分。

此后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留心周围的事物。

直到第 24 年,岛上又来了一群野人,带着准备杀死并吃掉的俘虏。

鲁滨逊发现后,救出了其中的一个。

因为那一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把被救的俘虏取名为“星期五”。

此后,
“星期五”成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接着,鲁滨逊带着“星期五”救出了一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

不久有条英国船在岛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乱,把船长等三人抛弃在岛上,鲁滨逊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那帮叛乱水手,夺回了船只。

他把那帮水手留在岛上,自己带着“星期五”和船长等离开荒岛回到英国。

此时鲁滨逊已离家 35 年(在岛上住了 28 年)。

7.《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敢于①,勇于追求②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答案】冒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

作者笛福曾这样点评鲁滨逊:形象为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勇于追求自由生活,不畏艰险,按照现代文明的模式,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

据此理解作答。

8.《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①。

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所乘的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他只身飘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想方设法克服了种种困难,比如用简陋的工具搭建房子,②,尝试用烟叶治好了疟疾,……鲁滨逊凭着智慧和努力,在小岛上生活了 28 年。

【答案】①笛福②答案示例:自己伐树造船
【解析】
要求学生掌握《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文学常识和小说中与主人公相关的故事情节。

《鲁滨逊
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

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
(R o b i n s o n C r u s 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想方设法克服了种种困难,比如用简陋的工具搭建房子,自己伐树造船,尝试用烟叶治好了疟疾……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
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 28 年2 个月零 19 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据此填空即可。

9.英国名著R o b i n s o n C r u s oe,音译“鲁滨逊·克鲁索”,1902年开明书店译为《绝岛漂流记》,其后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均译为《鲁滨逊漂流记》(或为“鲁滨孙”),
2013 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译为《鲁滨逊历险记》,你更认可哪一种翻译?请结合名著内容,
对你认可的译名予以说明(也可以进行质疑或表述自己的意见)。

【答案】答案示例一:译成《鲁滨逊漂流记》更合适。

因为鲁滨逊不甘于过安稳平庸的生活,
一生都在四处闯荡,“漂泊不定,命运多舛”。

他热衷于冒险,三番五次出海闯天下,多次遭遇
海难,被海盗俘虏过,多次遭受野人和野兽的袭击,流落荒岛近 28 年。

“漂流”有“漂泊、流浪”的意思,更符合其四处闯荡的生活经历。

答案示例二:译成《鲁滨逊历险记》更合适。

因为鲁滨逊勇于挑战,一生多次遭遇险境,不管是
遇到海难,被海盗俘虏,还是遭受野人和野兽的袭击,他从不放弃希望,用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使
自己一次又一次从险境中挣脱。

“历险”更符合原著的内容。

答案示例三:音译成《鲁滨逊•克鲁索》更合适。

小说主要是写鲁滨逊荒岛 28 年的求生经历,
并非海上漂流,用“漂流”不合适;虽然书中鲁滨逊经历了几次险境,但荒岛部分多写鲁滨逊谋求离开孤独的境地和怎样利用现有条件使生活更舒适,用“历险”也不完全合适;《哈姆雷特》《堂
吉诃德》《包法利夫人》《欧也妮•葛朗台》《安娜•卡列尼娜》《嘉莉妹妹》等名著均以人名为书名,也并没有掩盖经典的光芒,忠于原著音译更合适。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以考促读。

做这
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

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
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
的名字。

此题考查的是与《鲁滨逊漂流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此题答案比较开放,根据小说的情节,分析所使用的书名的合理性即可。

如译成《鲁滨逊历险记》更合适。

从小说内容上看,鲁滨逊只是
因为航海失事而流落到荒岛上,根本没有什么漫无目标或精心计划的大海航行,因此所谓漂流,不能很好地反映小说的情节。

从该书的英文名字看,也没有漂流的字眼,更没有漂流的意思,有的
只是关于鲁滨逊作为海员的历险和生活经历,而且是不同凡响的、离奇的历险。

当然也可答译成
《鲁滨逊历险记》更合适。

言之有理即可。

10.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
(1)如果用诗歌《礁石》描述小说人物,你认为适合描述阿廖沙(《童年》)还是(《鲁滨逊漂
流记》)?请结合其经历说明理由。

《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涑,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舍着微笑,看着海洋……
【答案】(1)示例一:阿廖沙三岁丧父,跟随母亲到专横的外祖父家里,经常遭受暴戾的外祖
父毒打,甚至被打至昏迷生病;舅舅因舅妈难产去世而发疯,在厨房炉坑将他摔至昏死;出天花、肩膀脱臼、双腿冻伤躺了三个月,历经磨难……(答出任意两个磨难即可)但是阿廖沙总能发
现周围人的善良,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身边的人;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
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或:正如礁石一样,历经磨难依旧勇敢坚强地活着)。

示例二:鲁滨
逊第一次出海就遇到大风暴;第二、三次出海又遇到海盗;第四次出海船触礁沉没,他漂流到环境恶劣的荒岛上,面临衣食住行和生病的重重困难……(答出任意两个磨难即可)但是他面对困境
顽强拼搏:制作日历、搭盖住处、驯养山羊,播种粮食,甚至拯野人星期五;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积极向上、乐观自信(或者:正如礁石一样,依旧勇敢坚强地活着)。

(2)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欲往西方取经;悟空听闻来到花果山,两人打在一起真假难辨,胜负难分,于是一路打至南海菩
萨处,打到天宫,打见唐僧,打见冥府,众神均不能辨认(于是真假悟空从天上打到地下,众神
均不能辨认);直到如来佛祖处,真相方大白,悟空将六耳猕猴一棒打死。

虽然真与假的较量严酷又艰难,但是真相终会大白(神通广大的悟空面对假冒者也束手无策,可见“假”的危
害有多严重。

【解析】(1)《礁石》这首诗是写礁石,着重在写礁石的坚强、坚忍不拔的精神。

《童年》
中的阿廖沙和《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都具有礁石的坚强、坚忍不拔的精神。

所以任意选择
一部作品中的人物,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突出表现经历的磨难即可。

如:鲁滨逊第一次出海就遇
到大风暴;第二、三次出海又遇到海盗;第四次出海船触礁沉没,他漂流到环境恶劣的荒岛上,面
临衣食住行和生病的重重困难……但是他面对困境顽强拼搏:搭盖住处、驯养山羊,播种粮食,甚
至拯救了野人星期五……但他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自信,最终战胜了磨难,返回了自己的家园。

(2)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
行归纳整理。

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

本题可依据小说“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概括作答。

至于感悟可从“假”的危害角度来写。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
理即可。

1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题目一:下面是《鲁滨逊漂流记》连环画中的三幅图,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三幅图的排
序是① 。

图A 中抖落的谷种长出了幼苗,鲁滨逊受到启发,因此在岛上种植麦子和稻子,他用收获的粮食做成了② (食物)。

在全书中,这样富有生存智慧的情节还有③ 。

除了生存,在荒岛生活的28 年中,鲁滨逊还面临着孤独的困境,他的解决办法是④。

A B C
【答案】题目一:①B C A ②面包③做独木舟(晒葡萄干、养羊等)④教化星期五(教鹦鹉学说话、养宠物等)题目二:①B ②D ③A ④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

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1)本题作答要根据小说的具体情节来排序。

小说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

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

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 28 年。

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并用种植出来的粮食制作面包。

他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

《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
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

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

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

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

一直到第 28 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

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