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2021版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2020-2021版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3题;共46分)
1. (2分) (2018高一下·海安期末)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 中子数为 20的氯原子:
B . 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 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式:
D . 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H3
2. (2分) (2018高一上·深圳期中)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诗句中体现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 . “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 . 碳酸钡常用来做胃镜中的“钡餐”
D .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单质
3. (2分) (2018高一上·遵化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 . 核素37Cl的中子数是20
B . 16O和18O互为同位素
C . Na+的结构示意图:
D . 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4=2H+ + SO42-
4. (2分) (2019高三上·吕梁期末)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60g SiO2分子中含有Si-O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4NA
B . 常温下,16.8g铁粉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9NA
C . 叠氮化铵(NH4N3)发生爆炸反应:NH4N3=2N2↑+2H2↑,则每收集标况下89.6L气体,爆炸时转移电子数为4NA
D .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H2CO3、HCO3-、CO32-的粒子总数为0.1NA
5. (2分) (2018高一上·济南开学考) 下列关于1mol·L-1的Na2SO4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 溶液中含有1molNa2SO4
B . 1mol Na2SO4溶于1L水中制得
C . 1L溶液中含有1 mol Na2SO4
D . Na+的浓度是1mol·L-1
6. (2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 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 次氯酸的电子式
C . 乙酸的最简式:CH2O
D .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
7. (2分) (2017高一下·洛阳期末)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78 g Na2O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4NA
B . 标准状况下,1.12LHF中所含的分子总数为0.05 NA
C . 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 NA
D . 0.1 mol • L-1 FeCl3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0.3 NA
8. (2分) (2017高一上·惠来期末) 固体单质A和气体单质B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气体C,
同温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且反应后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两种单质的摩尔质量比为1:4
B . 生成物C中A的质量分数为75%
C . 生成物C中A,B的原子个数比为3:1
D .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比为1:4
9. (2分) (2019高一上·大庆期末) 有以下物质①Na2SO4溶液②熔融的CaCl2 ③CuSO4·5H2O固体④KOH 固体⑤石墨⑥蔗糖。

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不能导电的有③④⑥
B . 属于电解质有①②③④
C .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①⑤⑥
D . 属于混合物的有①②③⑥
10. (2分) (2018高三上·蚌埠期中) “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这里的“朱”指的是朱砂,古代常用的一种红色颜料,也是古人“炼丹”的原料,有毒,它的主要成分是()
A . HgS
B . Cu2O
C . Fe2O3
D . Cu
11.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月考) 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
A . 150 mL 1 mol·L-1的NaCl
B . 75 mL 1 mol·L-1的NH4Cl
C . 150 mL 3 mol·L-1的KCl
D . 75 mL 2 mol·L-1的CaCl2
12. (2分) (2016高一下·天水月考) 一种比黄金还要贵重百倍的 O2气体,不久前在我国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制备成功,1mol这种 O2气体所含有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A . 36 mol
B . 20 mol
C . 16 mol
D . 20 NA
13. (2分)下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NaCl=Na++Cl﹣
A
均属于电离方程式
NH3•H2O⇌NH4++OH﹣
Ba2++SO42﹣=BaSO4↓
B
均可表示一类反应
HCO3﹣+OH﹣=CO32﹣+H2O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均属于SO2的同一性质
C
SO2使碱性酚酞溶液褪色
Cl2+2NaOH=NaClO+H2O+NaCl;
D
Cl2和S在反应中即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3S+6NaOH=2Na2S+Na2SO3+3H2O
A . A
B . B
C . C
D . D
14. (2分) (2016高一上·天水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
A . 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B .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 .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15. (2分) (2017高二上·吉林期末) 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Ⅰ碱性锌锰电池图Ⅱ铅﹣硫酸蓄电池图Ⅲ电解精炼铜图Ⅳ银锌纽扣电池
A . 图Ⅰ所示电池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
B . 图II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
C . 图III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u2+浓度始终不变
D . 图IV所示电池中,Ag2O是氧化剂,电池工作过程中还原为Ag
16. (2分) (2019高二上·中山期中)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个数为4 NA
B . 足量Na与1mol O2反应生成Na2O2时,钠失去2NA个电子
C . 标况下,22.4LNO2气体中含 NA个NO2分子
D . 1L0.1mol/L的蔗糖溶液中含有NA个分子
17. (2分) (2016高一上·武城期中) 在0.5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mol Na+ ,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B . 该溶液中含有58.5g NaCl
C . 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5.85g NaCl
D . 量取100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
18. (2分)下列实验过程中对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9. (2分) (2016高二下·邵东月考) 下列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③胶体的电泳
④十水合碳酸钠的风化
⑤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导电
⑥给装有氯化铵的试管加热,管口又有白色晶体产生
⑦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A . 只有②③⑥
B . 只有①③⑦
C . 只有③⑦
D . 只有③⑤⑦
20. (2分) (2018高一上·包头期中) 在标准状况下,将aL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下列叙述中符合题意的有①

③上述溶液中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④上述溶液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0.5c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1. (2分) (2018高一上·南阳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两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 .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氮气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C . 1L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要小
D .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一定相等
22. (2分) (2016高三上·上高开学考) 已知20℃时,饱和NaCl溶液的密度为ρg/cm3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温度低于20℃时,饱和NaCl溶液的浓度小于c mol/L
B . 此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C . 20℃时,密度小于ρg/cm3的Na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 . 20℃时,饱和NaCl溶液的溶解度
23. (2分) (2016高三下·信阳月考) 下列关于阿佛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0.1NA的NO在一密闭容器中与足量氧气完全反应,得到0.1molNO2
B .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6.4gSO2可被氧气氧化得到SO3的分子数为0.1NA
C . 常温下18g铝放入足量浓硫酸中转移电子数2NA
D . 1L0.1mol/L FeCl3溶液完全水解得到的Fe(OH)3胶体微粒数小于0.1NA
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
24. (4分) (2019高一上·拉萨期末)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铝________。

(2)碳酸氢铵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2题;共8分)
25. (4分)(2015·恩施模拟) 正丁醚常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反应和主要实验装置如下:
2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2)2O+H2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74117.20.8109微溶
正丁醚130142.00.7704几乎不溶
合成反应:
①将6mL浓硫酸和37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
②加热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分离提纯.
③待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人盛有70mL水的分液谝斗中,振摇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
④粗产物依次用40mL水、20mL NaOH溶液和40mL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3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1g.
请回答:
(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________.
(2)加热A前,需先从(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3)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________,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填“上”或“下”)口分离出.
(4)步骤③巾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________.
(5)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________(填选项字母)左右的馏分.
a.100℃b.117℃c.135℃d.142℃
(6)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7)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________.
26. (4分) (2018高三下·双流月考) Na2O2可用作制氧剂、漂白剂。

(1)已知:2CrO42ˉ+2H+ Cr2O72ˉ+H2O。

在碱性溶液中,Na2O2可以把Cr2(SO4)3中的Cr元素氧化成+6价,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少量Na2O2。

查阅资料得知,将钠加热至熔化,通入一定量的除去CO2的空气,维持温度在453-473K之间,钠即被氧化为Na2O;进而增加空气流量并迅速提高温度至573-673K,即可制得Na2O2。

①若采用上述仪器装置制备Na2O2,从左到右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接口字母,各装置只能用一次)________;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_。

②装置A中生成Na2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③若实验时准确称取 2.3 gNa进行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溶于1L水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50 mL 0.5 mol/LNH4Al(SO4)2溶液充分反应,请写出加入NH4Al(SO4)2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小组同学继续对反应后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a.取一定量反应后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反应,有气体生成;
b.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转入真空密闭容器中,放电后充分反应,气体体积减少了3 / 5(不考虑O3的生成)。

①反应后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②为进一步确定反应后固体的组成,需对b中剩余气体继续进行猜想与设计,请完成下表。

四、推断题 (共1题;共3分)
27. (3分) (2017高一上·南昌期中) 已知A和B两支试管的溶液中共含有K+、Ag+、Mg2+、Cl﹣、OH﹣、NO3﹣六种离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
(1)试管A的溶液中所含上述离子共有________种.
(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为________(填“A”或“B”).
(3)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加入的药
品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则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若试管A和试管B中共有四种物质按等物质的量溶解于试管中,再将A和B中的溶液混合过滤,所得滤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3题;共4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 24-1、
24-2、
三、实验题 (共2题;共8分)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6-1、
26-2、
26-3、
四、推断题 (共1题;共3分) 27-1、
27-2、
27-3、
27-4、
2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