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产苍术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合集下载

苍术的功效与作用

苍术的功效与作用

苍术的功效与作用性温;味辛苦;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燥湿,解郁,辟秽。

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禁忌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

苍术产于江苏茅山一带的质量最好,名茅术、茅苍术。

苍术为菊科苍术属植物,春、秋两季挖取根茎,除去茎叶、细根、泥土,晒干,撞去须根,得中药材苍术。

苍术有健脾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震亨]曰:苍术治湿,上中下皆可用……故苍术为足阳明经药,气味辛烈,强胃强脾,发谷之气。

”苍术的药材故事许学士,是人们对宋代医道高明的大医学家许叔微的尊称。

相传青年时代的叔微异常勤奋,每天攻读至深夜才上床入睡。

许学士有一个睡前饮酒的习惯,大概是取民谚“睡前一口酒,能活九十九”以用酒养生之意吧!几年后,他时时感到胃中漉漉作响,胁下疼痛,饮食减少,每过十天半月还会呕吐出一些又苦又酸的胃液来。

每到夏天,他的左半身不会出汗,只有右半身出汗。

这到底是种什么怪病?许叔微陷入深思并四处求治。

谁知遍求名医却总不见效,他心中十分苦恼。

于是,许学士摒弃了“医不自治”的信条,开始自己解救自己。

他对自己的病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自己的病主要是由“湿阻胃”引起的。

于是,他按照自己“用药在精”的一贯学术思想,选用苍术一味为主药,用苍术粉1斤,大枣15枚,生麻油半两调合制成小丸,坚持每天服用50粒。

以后又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服用100-200粒。

服药数月后,他的怪病逐渐减轻,直至获得痊愈。

为什么一味苍术有如此效力,对于许叔微的怪病有这样奇特的治疗效果呢?原来,许叔微素嗜饮酒,伤及了脾胃,脾虚不运则水湿不化,脾与胃互为表里而致“湿阻胃”,从而出现了胃中漉漉有声和夏天左半边身躯无汗而右半边有汗及呕吐胃液等内湿症状。

脾属土,土爱暖而喜芳香。

苍术气味芳香,性辛、温而味苦,归脾胃二经。

药证相合,气味相投。

苍术为芳香之品,善能醒脾化湿,湿邪属阴之气,得温则化。

2023年下半年浙江省公考行测真题测试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下半年浙江省公考行测真题测试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下半年浙江省公考行测真题测试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60题)1.有研究人员声称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控制糖尿病人血糖浓度的方法,这种新疗法的关键就是咖啡因。

他们对患有糖尿病的小鼠进行了试验,当小鼠摄入咖啡因的时候,对于血糖浓度的控制能力比没有摄入咖啡因的小鼠好。

研究人员据此认为,以往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糖尿病人血糖浓度的方法在未来也可以被摄入咖啡因替代。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上述研究成果被发表在全球顶尖的医学期刊上B.每天注射胰岛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比较麻烦C.研究证明咖啡因可以降低直肠癌和黑色素瘤的发病风险D.小鼠和人类体内的肾细胞吸收咖啡因会促进胰岛素的产生2.司法物理鉴定是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方法,即通过检验确定物质的颜色、硬度、结构、比重、熔点、沸点、浓度、导电导热系数等物理属性,或显现肉眼看不见的痕迹特征,对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品进行鉴认、识别的一种技术手段。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仅使用了司法物理鉴定手段的是:()A.选用试剂对被害人胃内容物进行分离、提纯,明确其中毒类型B.通过技术手段复原受害人被删除的手机信息,排查案件嫌疑人C.使用天平称量案件中伪造文件的重量,并采用试剂染色法检验纸浆的种类D.利用不同波长光对受害者衣物进行照射,通过观察颜色、透射率来辨别色料种类3.生活中俗称“暖宝宝”的一次性取暖片主要由铁粉、活性炭、蛭石、水、盐等材料构成,下列关于其发热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的作用是减少铁粉和空气的接触面积B.盐和水的作用是加快铁粉氧化C.发热原理是铁的氧化吸热过程D.蛭石的作用是散热4.两相比较,白话文在通俗易懂的同时,往往在韵律上缺少节奏感,篇幅冗长,而文言文能用________传达出深层或多层意思,其凝练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是白话文________的。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贡术,菊科植物,传说因其为皇宫贡品而得名。

网上资料称其为白术别称。

实有不妥之处,贡术生长于湖北房县,生长面积小。

独将其作为朝廷贡品,应有其不同于白术之处。

如今贡术多作为苍术的替代品流行于市,功效与苍术不相上下。

故作此研究,探索贡术与苍术的差异。

苍术与贡术同属于苍术属。

作为中药,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近来研究表明,苍术属多种药用植物具有抗菌、免疫调节活性,抗肿瘤作用及抗骨质疏松作用等方面的药理活性,在新药研究开发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但是苍术的生活能力较贡术低,产量也大不如贡术,通过研究探索苍术与贡术的生理生化方面的差异,尤其是根茎中有效成分的差异,对于苍术属作物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实验通过对贡术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主要有效成分苍术素等含量的检测,光合作用曲线的制作。

对比其生理生化方面的差异。

同时,通过对根尖细胞以及花药的制片观察,从遗传学方面对比两种药材可否相互替代。

叶绿素是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其素含量是反映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的重要指标,丙酮、乙醇和水的体积比4.5:4.5:1溶液浸提法。

通过检测,苍术的叶绿素含量较贡术低,同时从光合作用曲线也可以看出,贡术在光合作用强度上高于苍术。

光合作用强度指的是植物在光照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同化二氧化碳的量,常用单位为毫克二氧化碳/平方分米/小时(请自己转换为通用代号,下同,答者注)。

实际光合作用强度是植物在光照下实际同化二氧化碳的量,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也进行呼吸作用,会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因此所测得的一般为表面光合作用或净光合作用,就是实际光合作用所同化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去因呼吸作用而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

中药鉴定学试题

中药鉴定学试题

中药鉴定学试题中药鉴定学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a.鉴别中药的品种和质量b.挖掘祖国药学遗产c.中成药的鉴别d.找寻和不断扩大新药源e.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2、益母草,在东北呈坤草,又叫楞子棵;江苏某些地区称天芝麻或田芝麻,青海叫千层塔。

这种使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属于()a.同物新种b.同名异物c.古代典籍,记载粗略d.一药多源,不易夹杂e.历史沿革,品种变迁3、我国未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就是()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c.《神农本草经》d.《崭新修成本草》e.《本草经四书》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a.《神农本草经》b.《证类本草》c.《本草纲目》d.《新修本草》e.《本草蒙筌》5、《图经本草》的作者是()a.苏敬b.苏颂c.苏轼d.苏恭e.苏辙6、我国现存最早的且最完备的本草就是()a.《证类本草》b.《神农本草经》c.《崭新修成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衍义》7、本草书中,最著名的收载药用植物的专著是()a.《救荒本草》b.《植物名实图考》c.《图经本草》d.《神农本草经》e.《本草纲目》8、中药拉丁名称的通常共同组成原则就是()a.属名+种名(种加词)b.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c.药用部位名(第一格)+药名(第二格)d.属于名+种名+亚种名+更名人e.药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第一格)9、rhizomacoptidis的共同组成就是()a.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b.属名(名词第一格)+形容词(第二格)c.属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于名(名词第二格)e.以上都不是1/6410、semenarmeniacaeamarum的组成是()a.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于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二格)b.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于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c.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于名(名词第二格)+种名(名词第二格)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e.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二格)11、“四大怀药”包括()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e.怀牛膝、玄参、天花粉、菊花12、下列除哪一项外,各科药用植物均在一百种以上()a.石竹科、天南星科、禾本科b.伞形科、百合科、豆科c.毛莨科、大戟科、蔷薇科d.萝摩科、唇形科、茜草科e.玄参科、兰科、菊科13、以下哪味药材长储藏有效成分可以自然水解,丧失其药效()a.紫萁贯众b.绵马贯众c.狗脊铁角d.荚果蕨铁角e.峨嵋蕨铁角14、经验证明含水分过少药材易干裂,水分含量过多易霉变,通常认为安全水分含量为()a.12~14%b.4~6%c.8~11%d.2~3%e.6~7%15、下列除哪项外,产地加工时均需经过发汗处理()a.厚朴b.杜仲c.玄参d.白芷e.续断16、药材产地加工通常采用的“低温干燥”温度就是()a.70℃b.75℃以下c.60℃以下d.80℃以下e.90℃以下17、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正常变化()a.尔康经“生津止渴”内表面呈圆形青色棕色b.天麻蒸透后断面呈圆形角质状c.山药熏硫后表面变白d.胆矾风化变白e.苍术久置后断面“起霜”18、一般叶类药材采收时期通常是()a.秋季至次年早春植株已经开始生长时期b.花掉将对外开放或正花开的时期c.花掉凋零时期d.果实成熟期e.种子成熟期19、中药染有下列哪种害虫后,短期内即发霉变质,且可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或传播多种疾病()a.药谷盗b.米象c.螨d.谷蛾e.谷螟20、原植(颤抖)物的鉴别的目的就是()a.确定其中药的名称b.确定其药用部位c.确定其中药拉丁名d.确定其生物种的学名e.确定其中医处方用名2/64二、多项选择题1、中药鉴定学研究的范围包括()a.研究中药材原植(颤抖)物的种类、产地和原产区域b.研究中药材质量好坏的分析鉴别方法c.研究植物科属与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d.本草学研究e.中药的资源和研发2、中药来源除了大部分是植物外还包括()a.动物及其加工品b.用天然药物为原料的半制备药物c.矿物及其加工品d.生化制品e.中药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和有效单体3、劣药是指()a.有效成分的含量与国家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b.以非药品冒充药品c.超过有效期的d.所不含成分的名称与国家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不合乎的e.以他种药品伪装成此种药品的4、找寻新药源的途径通常存有()a.从古代本草中找寻b.根据亲缘关系相近,一般含有相近似成分的规律寻找新药c.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d.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新药源e.调查整理和推广民间用药或老药新用5、唐代的本草著作有()a.《本草拾遗》b.《食疗本草》c.《海药本草》d.《新修本草》e.《证类本草》6、绘有药图的本草著作有()a.《图经本草》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拾遗》e.《本草纲目》7、研究明清两代的药物时,通常应当重点查询的本草著作存有()a.《本草纲目》b.《本草纲目补阙》c.《证类本草》d.《本草衍义》e.《崭新修成本草》8、在进行中药材拉丁名的命名时,下列情况处理正确的有()a.一属中只有一个品种作药用,一般采用属名作药名命名b.同属中存有几个品种分别做为相同药材采用的,则以属于种名作药名命名c.一属于中存有几个种作同一药材采用时,使用属于名作药名命名d.不同属的植(动)物作同一药材使用时,以各属名作药名命名e.以上均不是9、不含小檗碱的药源植物主要原产于()a.毛莨科黄连属和唐松草属b.芸香科黄柏属c.小檗科小檗属于和十大功劳属于d.小檗科淫羊藿属e.防己科千金藤属10、所含氰苷类成分的中药主要存有于()a.蓼科b.毛莨科c.石竹科d.蔷薇科e.十字花科三、名词解释1、中药鉴定学2、中药饮片3、来源鉴定4、性状鉴定5、显微鉴定6、理化鉴定7、膨胀度检查8、显微化学反应9、呈色反应10、微量升华11、pcr12、rapd13、hpce四、简答题1、详述中药鉴别研习的任务。

苍术中苍术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苍术中苍术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01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苍术中苍术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学院: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 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苍术为菊科苍术属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和明目的功效[1],主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和夜盲等症状[2]。

苍术主要含有挥发油,含量约5%~9%,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苍术醇(Atractylol)、β-桉叶醇(β-Eduesmol)、茅术醇(Hinesol)、苍术酮(Atractylone)、苍术素(Atractylodin)等[3]。

苍术素作为苍术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促进胃排空、抗炎、抗肿瘤、降血糖、利尿等药理活性。

然而,目前国内外却较少有文献单独研究苍术素这一单体。

目的:苍术素具有抗炎、抗肿瘤、促进胃排空及抗病原微生物等药理作用。

但关于苍术素的单独研究相对较少,本实验探索苍术中苍术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为更好的发挥苍术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意义:通过在知网等权威数据库里能找到的关于苍术素的提取和测定的文献很少,说明目前学界对苍术素的提取和测定研究很少。

苍术素中含有半萜、倍半萜、烯炔、甾醇和多糖等物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化前景。

当前的研究热点多集中在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两方面,本文重点在与苍术素的提取和测定,填补了研究空白,为苍术素日后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 苍术的研究现状1.1 苍术的质量标准苍术主要分为北苍术、关苍术和茅苍术,北苍术主产于河北、山西等地,关苍术主产于东北三省,茅苍术主产于江苏句容、镇江等地。

上海市宝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高中生命科学学科等级考质量监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海市宝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高中生命科学学科等级考质量监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宝山区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高中生命科学学科等级考质量监测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试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

3.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班级、学校和准考证号。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实验中,低倍镜视野下观测到保卫细胞位于视野右下角,欲在高倍镜视野下进一步清晰观察该细胞,需要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A .转动转换器B .转动细准焦螺旋C .调节光圈D .移动玻片2.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研究物质的组成。

以下各组物质中,均能用15N 标记的是A .脂肪和脱氧核糖核酸B .核糖核酸和氨基酸C .葡萄糖和氨基酸D .脱氧核糖核酸和淀粉3.cAMP 是由ATP 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环化而成的,是细胞内的一种信号分子,其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

其中X 表示的物质是A .腺嘌呤B .磷酸C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 .腺嘌呤核糖核苷4.小张查阅资料得知,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55℃。

表1是他为此进行的验证实验,但因各组结果相同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下列改进措施中可行的是试管 实验温度 3%淀粉溶液1%α—淀粉酶溶液1min 后碘液(棕黄色)检测1 50℃ 2mL 1mL 溶液呈棕黄色2 55℃ 2mL 1mL 溶液呈棕黄色 360℃2mL1mL溶液呈棕黄色A .5min 后进行碘液检测B .将淀粉溶液体积改为4mLC .将碘液改为班氏试剂D .将α—淀粉酶溶液浓度改为2%5.双特异性抗体(BsAb )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有力的工具,其含有2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能在靶细胞和效应细胞之间架起桥梁,作用原理如图2,据图分析BsAb 的功能是A .杀死肿瘤细胞B .分泌淋巴因子C .激活体液免疫D .激活细胞免疫表1:T 细胞受体 淋巴 因子 双特异 性抗体肿瘤抗原肿瘤细胞细胞裂解图2X图16.经诱变、筛选得到基因A 与基因B 突变的酵母菌突变体A 和B ,它们的蛋白质分泌过程异常,如图3所示。

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通信作者] *高文远,Tel/Fax:(022)87401895,E-mail:pharmgao@1934年,White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植物细胞的体外培养。

1939年,White和Gautheret首次用实验方法建立了植物组织和器官的人工无菌培养技术。

1940—1976年,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进行培养基的筛选和培养方法的探索,使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发展成一门精细的实验科学,在选材消毒、接种培养、诱导筛选、继代保存、分离鉴定等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套标准的操作程序。

1956年,第一个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天然产物的专利诞生了。

到目前为止,通过药用植物细胞培养研究过的药用植物超过400种,从培养细胞中分离到的次级代谢产品在600种以上,其中60多种药用植物代谢物含量超过或等于原植物的含量。

药用植物细胞培养研究的大部分内容是通过高产组织或细胞系的筛选与培养条件的优化等,以期降低成本及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或者通过对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来达到相同的目的[1]。

同时,许多科学家向药用植物工业化培养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 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条件的优化1.1 药用植物悬浮细胞培养中物理因素的优化对于药用植物悬浮细胞培养来说,环境中的许多物理因素对细胞的生长、目标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具有很大的影响。

如温度、光照、pH、电场、磁场、电磁辐射、机械力以及超声波等在药用植物悬浮细胞培养过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中,通常培养温度控制在20~28 ℃,最适温度为(25±2)℃[2],但不同植物的最适温度不同,且植物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所需的温度很多时候并不一致,因此选择合理的培养温度并进行相应的调控对于细胞生长以及产物合成十分关键。

Hoopen等[3]曾对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细胞的培养过程,Takeda等[4]对草莓细胞的培养过程分别进行温度的阶段性调控,结果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物的产率。

苍术药用研究进展

苍术药用研究进展
科技 论 坛
・ 1 0 1 ・
苍 术药 用 研 江 哈 尔滨 1 5 0 0 4 0 ) 摘 要: 本文对苍术 的性状 、 化 学成分 、 药理作 用以及炮制历史沿革及 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苍 术;性状;化学成分; 药理 作用; 炮制方法 苍术为菊科植物北或茅苍术的干燥根茎。春 、 秋二季采挖, 除去泥 3 _ 5 降血糖作用。 苍术苷对小鼠、 大鼠、 兔、 犬均有降血路阼 用萁降 血 沙, 晒干 , 撞去须根。味甘、 苦胜温归 脾、 肾、 肝经。 具有燥湿健脾、 祛风散 糖作用与苍术苷对体内巴斯德效应 a s t e r e f e d t ) 的抑制有关庀 与腺嘌呤 寒、 明目 的功效。主要用于 脘腹胀满、 泄泻 、 食欲不振 、 水肿、 脚气 痿痹、 风 核苷酸在同一腺粒体受点上起竞争f 生抑制作用, 从而抑制细胞内氧化磷 酸怍用, 干扰自 移过; 陧。 苍 有燥湿 、 健 锄 效 , 在渝宁j l 的 寒感冒、 雀 目夜盲等症。 1 苍术的种类、 分布、 及特征鉴别 各中药组方中苍术较为常见。 我国苍术属植物隶属 A t r a c t y l o d e s 属, 苍术总计有 4 种和 1 变种, 除 3 . 6抗菌抗病毒作用。苍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结核菌 、 枯 鄂西苍术 A . c a r l i n o i d e s 外, 全部供药用。其中南苍术主产于江苏、 浙江、 安 叶杆菌和绿脓杆菌具有显著灭菌作用。 Mi n B S等在对抑制 H I V 一 1病毒 徽、 湖北、 河南 、 江西, 以产于江苏茅山—带质量为最佳遂 又称“ 茅苍术” 。 活性作用的研究中发现 苍术对 H I V一 1重组蛋白酶有轻度抑制作用。 北苍术主产于山西、 内蒙古、 河北 、 辽宁、 吉林 、 黑龙江 各地所产多集散于 I n a g a k i N等认为身碴 术中果聚糖酸对 白色酵母感染的小鼠有明显预防 天津放 又称‘ 肆苍术” 。集散于南京者称“ 京苍术” 集散于汉 口者’ 称“ 汉苍 作用’ 可以延长小鼠存活时间。 术” 。 东苍术亦称‘ 沭” , 分布于黑龙江、 吉林 、 辽宁、 内蒙古 、 河北。 朝鲜 3 . 7抗缺氧作用。苍术丙酮提取物 1 3 一桉叶醇能显著提高氰化钾中 苍术主要分布于辽宁地区。 其中以北苍术与南苍术药用最为广泛, 二者性 毒小鼠的存活时间, 降低其死亡率具有一定的抗缺氧能力。 状特征如下 : 3 . 8扰 常作用。 苍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与降低心肌细胞的 1 . 1北苍术。 呈疙瘩状或结节状圆柱形, 长4 - 9 c m, 直径 1 _ 4 c m 。 表面 自律性、 延长不应期、 保护心肌细胞膜 E N a + , K + - A T P酶的活 有关。关 黑棕色 , 除去外皮者黄棕色。 质较疏松 , 断面散有黄棕色油室。 香气较淡, 苍术乙醇提取物对于氯化钡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 乌头碱引起的窒陛心 味辛、 苦。 律失常以及哇巴因导致的豚鼠 律失常均有—定保护作用。 1 . 2茅苍术。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 略弯曲, 偶有分枝 , 长 3 . 9对神经系统的作用。B一 桉叶油醇和苍术醇是苍术镇痛作用的主 3 - l O c m, 直径 l - 2 c m。 表面灰棕色 , 有皱纹、 横曲纹及残留须根, 顶端具茎 要成分。前者具有降低骨骼肌乙酞胆碱受体敏感性的作用; 同时, 对唬拍 痕或残留茎基。质坚实 , 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 , 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 胆碱引起的烟碱受体持续的除极有相乘作用。苍术醇通过抗胆碱及拮抗 油室, 暴露稍久 , 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气香特异, 味微甘、 辛、 苦。 C a 而作用于平滑肌 , 由于其作用有阿托品敏感及六甲胺抗药的表现 , 提 2苍术的化学成分 示是毒覃碱受体介人与神经有关的反应 , 且与苍术健胃作用相关。 茅苍术根茎含挥发油约 5 %- - 9 %, 油的主要成分为苍术醇 , 苍术醇为 4苍术的炮 制沿革 1 3 一 桉叶醇和茅苍术醇的混合物 , 二者的含量 比约 另含苍术醇、 苍术 现代炮制历史沿革 素, 苍术素醇 、 乙酰苍术素醇、 3 1 3 一乙酰氧基苍术酮 、 1 , 3 , 4 , 5 , 6 , 7 ~ 六氢 一 2 ' 苍术炮制方法沿至近代 , 大多为继承前 ^ 、 的炮制方法, 现今主要的炮 5 ’ 5 一三甲基 一 2 H 一 2 , 4 O t 一 亚乙烯基萘 、 d一愈. 仓 0 木烯 、布黎烯、 1 3 一马榄 制方法有炒焦 、 麦炒、 米泔水制。全国各地的胞制规范除了个别地区保留 烯、 8一愈创木烯 、 律草烯、 石竹烯、 芹子烯、 榄香烯、 绿叶烯 。1 , 9 一马兜铃 了土炒苍术 、 清炒苍术以外 , 基本上均采用麦炒苍术及米泔水制苍术两种 二烯 、 榄香醇、 3 B一醋酸基苍术醇 、 苍术炔 、 苍术螺醇 、 白术 内脂 甲、 乙、 炮制品。《 中药炮制经验集成) ) 贝 0 根据地区沿用其炮制方法不同载有“ 炒 1 3 一谷甾醇 、 胡萝 卜 苷和香草酸, 还有菊糖 、 维生素 A样物质 、 维生素 B 黄” 、 “ 土炒” 、 “ 盐炒” 、 “ 炒焦” 和“ 炒苍术炭”等炮制方法。1 9 9 5年版《 中国 以及多种无机元素等。茅苍术中微量元素有钡、 钴、 铜、 锂、 锰、 镍、 磷、 铅、 药典》 只收载麸炒苍术 , 而土炒 、 炒焦这两种方法 , 很多地区现仍在使用。 锑、 锡、 钛、 钒、 锌、 铪、 铝、 铁、 镁、 钙、 钵、 镓、 铌、 钪等。北苍术根茎含挥发油 2 0 0 0年版和 2 0 0 5年版《 中国药典》 只载有净制切制之法“ 润透 , 切厚片, 1 5 %, 主要含有 B 一 桉叶 醇、 苍术呋喃烃 另外还含有芹子烯 、 榄香烯、 苍 干燥” 和“ 麸炒”法。1 9 8 8年版《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又较 2 0 0 0年版《 中 术酮和茅术醇等。 国药典》 多载有“ 米泔水”制法。 对其炮制 目的《 中药炮制经验集成》 有“ 泔 3 苍术的药理作用 制、 土制 、 麸制去 油、 减缓其燥性; 炒焦、 能温脾祛湿, 止泻”之论述。从炮 3 .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苍术的丙酮提取物, B一 桉叶醇和茅苍术醇 制作用看 , 生品辛温苦燥 , 麸炒后缓和燥性使其气变芳香 , 增加健脾燥湿 对豚鼠摘出回肠的 、 C a * 及氨 甲酰胆碱收缩呈现明显的对抗作用, 这是 作用, 炒焦和土炒后辛燥之l 生大减, 用于固肠止泻。 可见 , 炮制方法由繁到 苍术产生健 胃作用的—部分。 朴氏通过实验得知 苍术的正丁醇萃取物 简, 由多种炮制方法共存到逐渐趋向统一的发展衍变过程, 是在中医临床 优胜劣汰 , 衍变发展的必 右 果。但由于苍术不同的炮制 对醋酸型、 酒精型 、 幽门结扎型及消炎痛型 胃溃疡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用药的宴践 中, 而对利血平型和应激型胃溃疡的形成则无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 品用途各异, 导致市售药材炮制品种比较混乱 , 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 质 增多胃内 P G E 2含量, 促进 D N A、 R N A及蛋白质的合成和改善溃疡病 量 差异较大 。 灶 血循 环有 关。 参 考文献 3 2 利尿 作用 。苍术 主要 有效 成分 1 3 一桉 叶醇有 强大 的抑制 【 1 】 国家药典委员龛 中国药典, I 部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 ± 0 0 1 n N K + _ A T P酶活性作用。 通过降低输送能量增 强细胞内 N a + - K 交换而 园付 舜谟, 方洪钜, 刘国声等. 苍术属药用植物的研究口 l 植物分类学报, 利尿, f 旦 女 渺勤 口 浓度, 则抑制率不增加。 1 9 8 1 , 1 9 ( 2 ) 1 9 6 . 3 3抗炎抗肿瘤作用。东苍术中提取分离出的苍术烯内酯甲具有抗 『 3 1 中药 大辞 典 l 上 海 上 海人民 出版杀 1 9 7 7 : 1 0 6 6 炎及抗肿瘤作用。 苍术烯内酯甲抑制肉芽组织生成对 鸡胚胎肉芽组织生 『 4 l 徐国均等. 中国药材学【 丁 l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 土1 9 9 6 5 . 7 1 . 成 2 5 g , 片剂量可抑制 1 5 . 4 %, 对照组同等剂量的盐酸黄连素可抑制 【 5 】 金玉兰等. 关苍术极} 生 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l 延边 医学院学.  ̄ L1 9 9 2 ; 6 9 %;口服苍术烯内酯 甲 3 0 0 mg / k g可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血管通透性 a ) : 3 7 . 增加∞ 为 3 3 _ 7 ; 角叉菜胶引起大白鼠 足跖肿胀 的 试验中, 口 服苍术烯 [ 6 1 赵爱梅 苍术的药理作用研究【 光明中医, 2 0 0 9 2 1 8 1 — 1 8 2 . 内酯 甲4 0 0 m g / k g可使其消肿。 ��

中药鉴定学习题(含答案)

中药鉴定学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第六章习题一、单选题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E)A.《中国药典》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C.《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D.企业的标准E.《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2.中药鉴定学的主要任务是(D )A.研究中药的采收季节和品质 B.研究中药的栽培 C.研究生中药的采集加工 D.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E.研究中药的运输贮藏3.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B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4.《新修本草》成书于(C)A.汉代 B.隋代 C.唐代D.宋代 E.明代6.《新修本草》著者是(E)A.陶弘景B.李时珍等 C.陈藏器等D.赵学敏等 E.苏敬等7.《神农本草经》将收载的药物分为(C)A.草本、木本两类 B.有毒、无毒两类 C.上、中、下三品D.动物、植物两类E.生熟两类10.《本草纲目》的作者(C)A.苏敬 B.陶弘景 C.李时珍 D.张仲景 E.赵学敏11.“同名异物”是中药材中常见的现象,以下中药中有“同名异物”现象的是(B)A.五加皮 B.贯众 C.西洋参 D.大枣 E.红花12.“四大怀药”中没有(C )A.牛膝 B.菊花 C.元胡 D.地黄 E.山药13.“浙八味"中没有的(A)A.玄参 B.党参 C.麦冬 D.白术 E.白芍14.树皮类中药的采收应该(D )A.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B,秋冬两季各采一次C.春季和秋季各采一次D.春末夏初采收E.果实成熟时采一次15.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在干燥前常(C )A.切片 B.干燥 C.蒸、煮、烫D.发汗E.熏硫16.《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用“干燥”表示(B)A.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B.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C.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D.需短时间干燥的E.需及时干燥的17.《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到所取重量的( A )A.千分之一B.万分之一C.百分之一D.十分之一E.十万分之一18.《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的“鉴别"项是指(D)A.鉴定中药质量优劣的方法B.测定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C.测定中药用水溶性或醇溶性物质的含量D.鉴定中药真实性的方法E.对中药的纯度测定的方法19.《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检查”项是指(B)A.测定生药真实性的方法 B.对生药的安全、有效、均一与纯度进行测定的方法C.测定生药主成分的含量 D.检查有无杂质 E.检查生药各项指标是否药典规定20.烘干法测定水分适合于(B)A.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生药 B.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C.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D.适合于各种药材 E.适合于果实类生药21.烘干法测定水分的干燥温度是(E)A.95~100℃ B.60℃ C.110~120℃D.105 ~110℃ E.100~105℃22.中药取样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用量的(B)A.2倍 B.3倍 C.4倍D.5倍E.6倍23.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取样原则(C)A.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B.100至1000件,按5%取样C.超过1000件的,按1%取样 D.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E.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24.甲苯法测定中药中水分适用于(C)A.少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B.不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C.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D.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 E.任何中药25.减压干燥法测定中药中水分适用于(D)A.少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B.不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C.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D.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 E.任何中药26.测定总灰分温度是(E )A.60℃ B.95~100℃ C.100~105℃D.105~110℃ E.500~600℃多选题1.中药鉴定常用的方法有(ABCDE )A.来源鉴定 B.理化鉴定 C.显微鉴定 D.性状鉴定 E.生物检定2.中药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有(ABCDE)A.切片 B.蒸、煮、烫 C.拣、洗D.发汗 E.干燥3.中药在贮藏时,易出现的变质现象有( ABCE )A.变色 B.霉变 C.风化 D.破碎 E.泛油4、国家药品标准包括(AB )A、《中国药典》B、部颁标准C、局颁标准D、企业标准E、地方标准5.中药中对有害物质的检查包括( ACD )A.有机农药 B.有机杂质 C.重金属 D.黄曲霉毒素 E.水分、灰分6.《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测定中药水分的方法有(ABCD )A,烘干法 B.减压干燥法 C.甲苯法 D.气相色谱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7.烘干法测定中药中水分适用于(AB)A.少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B.不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C.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D.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 E.任何中药8.药材的总灰分是指( BD )A.生药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 B.生理灰分和外来杂质 C.酸不溶灰分D.生药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 E.不能溶于10%盐酸的灰分第七章根及根茎类中药单选题1.“蚯蚓头”是形容哪一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B )A.川芎 B.防风 C.党参D.前胡 E.羌活2.以下哪种药材药用部分不是根(B )A.怀牛膝B.北豆根C.川牛膝 D.银柴胡 E.山豆根3.除哪项外均为板蓝根的性状特征(B )A.根头部略膨大,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B.质坚实,不易折断C.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D.木质部黄色 E.断面皮部黄白色4.以下哪一种药材不是来源于豆科(E )A.苦参B.黄芪 C. 山豆根 D.葛根 E.地榆5.北沙参与人参的来源为(B )A.同科同属同种B.不同科不同属不同种 C.同科同属不同种D.同科不同属同种E.同科同属同种,不同产地6.木香的主产地是( E )A.广西 B.山西 C.四川 D.西藏E.云南7.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断面有一圈环纹,它是(C )A.外皮层 B.内皮层 C.形成层D.木质部E.石细胞环带8.单子叶植物根及根茎断面有一圈环纹,它是( B )A.形成层 B.内皮层 C.外皮层D.木质部 E.纤维群9.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的药材(B )A.何首乌B.人参 C.桔梗 D.附子 E.牛膝10.甘草的气味为(D )A.气微,味苦 B.气香,味淡C.气微,味淡D.气微,味甜而特殊 E.气香,味极甜11.“粉甘草"为(C )A.粉性足的甘草B.质量好的甘草C.刮去栓皮的甘草D.粉末状的甘草 E.断面平坦的甘草12.巴戟天的加工方法是(C )A.烘干 B.晒干C.晒至六、七成于,轻轻捶扁晒干D.晒至半干,堆放发汗后再晒干 E.阴干13.产地加工需去皮晒干的药材是(D )A.远志 D.白芷 C.茜草 D.桔梗E.党参14.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A )A.狮子盘头 D.芦头 C.蚯蚓头D.珍珠盘E.云头15.“疙瘩丁”是形容哪种药材的性状特点(E )A.川木香B.白术 C.党参D.白及E.白芷16.当归的气味为(B )A.有香气,味苦B.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 C.有香气,味酸D.气微,味苦 E.气微,味辣17.丹参表面为(C )A.红色B.黄褐色 C.棕红色或暗棕红色 D.黄棕色E.浅黄色18.玄参根横断面特征为(A )A.黑色有光泽 B.黄色角质性C.黑色粉性D.棕色粉性 E.棕色角质性19.以下哪一种药材不是来源于伞形科(D )A.前胡 B.当归C.独活D.白芍E.白芷20.人参的主产地是CA、华北B、西南C、东北D、西北E、东南21.不能作柴胡药用的是BA。

苍术

苍术

苍术苍术苍术(学名:Atractylodes lancea)为菊科苍术属的植物。

多年生直立草本,分布在朝鲜、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湖南、吉林、河南、山西、浙江、黑龙江、四川、甘肃、湖北、江西、安徽、陕西、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生长于海拔50米至1,900米的地区,多生在灌丛、林下、野生山坡草地或岩缝隙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中文学名:苍术拉丁学名:Rhizoma Atractylodis别称:赤术、青术、仙术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目:菊目Asterales科:菊科Asteraceae属:苍术属Atractylodes种:苍术A. lancea分布区域:江苏、浙江、江西、山东、安徽、湖北、四川目录[隐藏]基本信息药材性状采收加工形态描述生态环境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应用用法用量植物特性1.茅苍术(南苍术)2.北苍术生长特性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2. 繁殖方法采收加工资源分布药理研究化学成分史籍记载食疗方法参考文献苍术的传说基本信息药材性状采收加工形态描述生态环境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应用用法用量植物特性1.茅苍术(南苍术).北苍术生长特性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2. 繁殖方法采收加工资源分布药理研究化学成分史籍记载食疗方法参考文献苍术的传说基本信息苍术标本类别:化湿药拼音:CANG ZHU 药用部位:根茎药材性状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0cm,直径1~2cm。

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须根,顶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

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

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采收加工秋二季采挖。

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编辑本段]形态描述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肥大呈结节状。

茎高30~50厘米,不分枝或上部稍分枝。

叶革质,无柄,倒卵形或长卵形,长4~7厘米,宽1.5~2.5厘米,不裂或3~5羽状浅裂,顶端短尖,基部楔形至圆形,边缘有不连续的刺状牙齿,上部叶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

药用植物苍术分类与繁殖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苍术分类与繁殖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苍术分类与繁殖的研究进展作者:段院生王沫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第10期摘要:药用植物苍术(Atractylodes)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东亚,在中国的许多地区栽培,收获其根状茎干燥后作药用。

苍术的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根茎繁殖。

分类依据的形态特征主要是叶、花的不同,但其形态差别有限。

报道的所有苍术属植物的染色体数均为2n=24,除罗田亚种外均包含2对随体染色体,且随体很小;在染色体类型(中部着丝粒、亚中部着丝粒、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及数目上有差异。

在罗田苍术的染色体上检测到1对染色体带有5S rDNA位点,另外2对染色体带有 45S rDNA位点,其中1对为随体染色体,故1对染色体上的45S rDNA位点没有表达而形成随体。

在核型对称性方面,罗田苍术为原始的2A型,而其他苍术与白术的均为2B型。

罗田苍术在染色体上的分化为其亚种的分类地位提供了细胞学证据。

DNA序列及分子标记揭示了不同苍术类型间一定的遗传变异,为其分类及演化提供了分子证据。

罗田苍术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2n=24)正常配对形成12个二价体,后期I均等分离,在两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没有落后染色体及形成微核,最后产生较高比例的可育花粉,为其较高结实率及种子的高成活率提供了细胞学解释。

其正常的减数分裂也保证了进行有性与无性繁殖苍术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关键词:苍术(Atractylodes);植物分类;细胞学;繁殖;减数分裂中图分类号:S567.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309-05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0.0021 苍术的分类及形态特征苍术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材,因其根皮苍黑,故名苍术。

《神农本草经》将苍术列为上品,原名“术”。

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提到,“术”有白(即白术)赤(即苍术)之分,故又名赤术。

苍术化学成分和药理的研究进展_邓爱平、詹志来

苍术化学成分和药理的研究进展_邓爱平、詹志来

[收稿日期] 2016-06-16 [基金项目]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 20603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81130070) ;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项目 [通信作者] * 詹志 来,助 理 研 究 员,研究 方 向 为 中 药 标 准 化研究、中 药 资 源 鉴 定 与 评 价,Tel: ( 010 ) 64014411-2847,E-mail: zzlzhongyi @ 163. com [作者简介] 邓爱平,硕士研究生,E-mall: 1197304904@ qq. com
烯 炔 类 化 合 物 除 同 时 具 有 不 饱 和 三 键 和 双 键 ,有 时 还 含有醇、酮、酸、酯 或 苯、呋 喃 等 官 能 团,使 三 键 和 双 键 变 得相对稳定,因而能用常规 的 植 化 技 术 进 行 提 取、分 离 和 检测鉴定[19]。Junichi Kitajima 等[8,10] 首 次 从 苍 术 的 水 溶 性成分中得到 2 种 烯 炔 衍 生 苷 ( 60 ,61 ) ,并 根 据 其 质 谱 图和核 磁 共 振 波 谱 图 分 析 确 定 了 其 骨 架 结 构,见 图 5 , 表 5。 1. 3 三萜和甾体类化合物
(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ao-di Herbs Breeding Base,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ses the results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Atractylodes Radix. The chemistry components isolated from Atractylodes Radix are mainly sesquiterpenoids,enediynes,triterpenoids,aromatic glycosides,and etc. Pharmacolog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Atractylodes Radix has inhibition of gastric acid secretion,promoting gastrointestinal movement and gastric emptying,hpyerglycemic,antibacterial,anti-inflammatory,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 and nervous system activity,etc. This article hopefully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tractylodes Radix. [Key words] Atractylodes lancea; chemical compositions; biological activities; advances

苍术、白术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苍术、白术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苍术、白术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张楠李洋祖艾牙提贺国宴姚珍珍徐壮刘畅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29期摘要:术包括苍术和白术,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苍术、白术中药进行了大量药理研究,发现苍术、白术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关键词:中药;苍术;白术;免疫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9-0090-02苍术、白术均来源于菊科苍术属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在论述其功用时,只言术,无苍、白之分。

陶弘景最早指出术有白术、赤术两种。

后人在应用时加以区分,白术苦而质润,补多于散,长于补脾益气,止汗、固表、安胎;苍术性辛烈,燥散有余,而补养之力不足,长于运脾燥湿,祛风发汗之作用强于白术。

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苍术、白术均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出了综述。

一、白术及其复方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一)对免疫器官的促进作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发育、成熟及机体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场所,其生长发育情况直接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其指数的大小可清楚地反映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所以常采用测定小鼠免疫脏器指数来评价免疫力的强弱。

曹礼静[1]等通过环磷酰胺人工建立小鼠免疫低下模型,选用黄芪、当归、白术、甘草、大枣、苦参、金银花、鱼腥草等组成中药复方给小鼠灌胃,研究发现所选中药复方提取液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指数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提高免疫功能的机制可能与其对被脾脏细胞和组织的修复作用有关。

(二)对固有免疫的促进作用多项研究表明,白术多糖对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汲广全[2]发现白术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TLR4表达,促进TNF-α、IFN-γ和NO的分泌。

柴日弈等[3]通过对卵清蛋白苗添加白术多糖,使得小鼠血清中抗卵清蛋白特异性抗体及抗体亚类水平显著升高。

焦艳等[4]发现白术多糖能提高小鼠Kupffer细胞对中性红A540的吞噬作用及胞内酸性磷酸酶活性。

制苍术的功效与作用

制苍术的功效与作用

制苍术的功效与作用制苍术(Curcuma zedoaria)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

它在传统中医和民间草药中被广泛应用,并被证实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苍术的功效与作用。

一、制苍术的基本介绍1、植物学特征:制苍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姜科,植株高60-150厘米。

根茎肥大,黄色,富含挥发油和淀粉,具有辛辣的味道。

2、分布地区:制苍术原产亚洲热带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印度等地。

3、药用部位:制苍术主要采用地下茎根茸。

二、制苍术的药物成分制苍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香豆醇、芳樟醇、芳樟醛、拟青樟脑等。

其中,挥发油是制苍术的主要成分,占总分馏物的70%以上。

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是芳樟醇,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三、制苍术的功效与作用1、消炎作用:制苍术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制苍术中的挥发油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病史炎症症状,并对感染引起的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抗菌作用:制苍术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实验研究发现,制苍术中的挥发油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对某些耐药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3、抗氧化作用:制苍术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保护细胞膜、DNA和蛋白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4、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制苍术中的芳樟醇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和蛋白质合成有关。

5、促进消化作用:制苍术可以刺激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运动,有助于消化食物和促进胃肠道蠕动,对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6、抗衰老作用:制苍术中的挥发油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可以促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延缓机体衰老进程。

7、保护肝脏作用:制苍术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预防和减轻肝脏损伤,并促进肝细胞再生。

8、抗过敏作用:制苍术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免疫反应,减轻过敏反应,对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过敏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赤峰地区北苍术病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赤峰地区北苍术病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Vol.40No.3Mar.2024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第40卷第3期2024年3月北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为菊科(Aster⁃ales)苍术属(Atractylodes )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苍术素、β-桉叶醇和苍术酮等化学成分,燥湿利水、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功效[1],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等省[2]。

北仓术是赤峰地区主要推广的五大中药材之一,从2020年开始引种[3],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北苍术病害发生也日益严重。

从2003年开始,苍术病害的鉴定防治相关研究报道层出不穷,综合前人研究结果,苍术根部病害主要有白绢病[4,5]、恶苗病、枯萎病[6]、根腐病[7]、菌核病[8,9]等,地上部分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炭疽病、叶斑病[10,11]和枝枯病[12]等。

对于这些常见病害的防治,已报道市场中使用的99种农药中,化学合成类占67.68%,生物类和矿物类农药占比分别为23.23%、9.09%。

虽然绝大部分为低毒类农药,相对安全,但生产用药的70%未在中药材中进行登记,超范围用药较为严重[13]。

因此,中药材农药残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于2020—2023年对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喀喇沁旗牛营子、红山区大三家村、克旗鑫地、赤峰学院农场等5个地区种植的北苍术病害进行了调查,通过分离培养病原菌,利用形态学方法和发病特点进行了鉴定。

并针对这些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查明赤峰地区苍术主要病害,通过防治降低苍术农药残留,提高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1材料与方法1.1病害调查及病样采集2020年8月—2023年7月对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喀喇沁旗牛营子、红山区大三家村等各主要北苍术种植区病害进行调查,在田间观察病害特征进行初步鉴定,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苍术病害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离、鉴定。

关苍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

关苍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

关苍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摘要] 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作为药材使用,具有抗菌、抗炎、祛风寒的作用。

关苍术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东北地区的道地药材,也是朝鲜民族的传统药材。

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关苍术具有抗炎、抗溃疡、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降血糖及利尿作用。

因此,本文拟对关苍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关苍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作为药材使用,具有抗菌、抗炎、祛风寒的作用。

关苍术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东北地区的道地药材,也是朝鲜民族的传统药材。

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关苍术具有抗炎、抗溃疡、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降血糖及利尿作用。

因此,本文拟对关苍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抗炎作用陈晓光等[1]研究表明,关苍术醋酸乙酯提取物对二甲苯、巴豆油、角叉菜胶等所导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足肿胀等多种炎症模型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减少炎症部位的前列腺素 E2(PGE2)含量等有关。

关苍术的抗炎免疫作用也可能与其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抑制前列腺素(PGs)的合成与释放,对炎症介质有直接对抗作用,从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

另外,关苍术还可增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从而抑制氧自由基引起的细胞和组织的炎症损伤。

2、抗胃溃疡作用朴世浩等[2]研究了关苍术正丁醇萃取物对多种类型胃溃疡的抑制作用。

将关苍术正丁醇萃取物按照一定方法 ig醋酸型、幽门结扎型、酒精型、消炎痛型、应激型、利血平型等胃溃疡模型小鼠,发现其对醋酸型、幽门结扎型、酒精型及消炎痛型胃溃疡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应激型和利血平型胃溃疡的形成则无抑制作用。

关苍术正丁醇萃取物能够增加胃内的PGE2含量,降低胃液的游离酸度、总酸度,改善溃疡病灶血循环和促进 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推测其作用机制包括:通过促进PGE2的合成以增强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通过促进DNA、RNA 与蛋白质合成来缓解酒精型胃溃疡;通过减少胃酸的分泌来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环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对消炎痛型溃疡的抑制作用。

中药鉴定学试题库

中药鉴定学试题库

中药鉴定学习题集1 总 论A 型题1.001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A.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 B.发掘祖国药学遗产 C.中成药的鉴定 D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E.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1.002 “本草学”的主要含义是指A.研究草药的学科B.古代的药学 C.古代收载草药的书籍 D.古今研究中药的学科E.中药学1.003 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1.004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本草原始》D.《本草经集注》E.《证类本草》1.005 最早提出火试和对光照视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著作是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D.唐慎微的《证类本草》E.陈嘉谟的《本草蒙筌》1.006 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蒙筌》1.007 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A.《本草纲目拾遗》B.《植物名实图考》C.《图经本草》D.神农本草经》E.《新修本草》1.008 《图经本草》的作者是A.苏敬 B.苏颂 C.苏轼 D.苏恭 E.苏辙1.009 我国现存最早的且最完整的本草是A.《证类本草》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衍义》1.010 记载药物最多、科学性最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本草著作是A.《证类本草》 B.《植物名实图考》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神农本草经》1.011 古代侧重于药材性状鉴别的专著是A.《植物名实图考》B.《本草蒙筌》C.《本草衍义》D.《本草原始》E.《图经本草》1.012 本草书中,最著名的收载药用植物的专著是A.《救荒本草》B.《植物名实图考》C.《图经本草》D.《神农本草经》E.《本草纲目》1.016 “四大南药”是指A.肉桂、益智、砂仁、槟榔 B.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 C.肉桂、益智、砂仁、蛤蚧D.莪术、槟榔、砂仁、巴戟天E.白豆蔻、益智、砂仁、蛤蚧1.017 “四大怀药”包括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E.怀牛膝、玄参、天花粉、菊花1.021 下列除哪项外,产地加工时均需经过发汗处理A.厚朴B.杜仲C.玄参D.白芷E.续断1.024 一般叶类药材采收时期通常是A.秋季至次年早春植株开始生长时期B.花将开放或正盛开的时期C.花开放至凋谢时期D.果实成熟期E.种子成熟期1.028 有一植物的根皮、茎、叶、果实等部位分别都是常用中药,此植物是A.菘蓝B.枸杞C.肉桂D.桑E.益母草1.029 燃烧时有松香气的是A.雄黄B.艾片C.琥珀D.血竭E.沉香1.030 取粉末少量撒入炽热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灰化后呈白色或灰色残渣者为A.沉香B.降香C.乳香D.安息香E.麝香1.031 火烧时产生紫红色烟雾的是A.血竭B.海金砂C.青黛D.艾片E.琥珀1.032 入水后,水被染成黄色的是:A.竹黄B.苏木C.乳香D.血竭E.番红花1.033 非异型维管束所形成的性状特征是A.车轮纹B.同心环纹C.星点D.云绵花纹E.罗盘纹B型题[1。

苍术酮的分子式

苍术酮的分子式

苍术酮的分子式以苍术酮的分子式为标题,本文将围绕苍术酮的定义、性质、用途以及相关研究展开讨论,旨在深入了解这一化合物。

一、苍术酮的定义苍术酮,化学式C15H20O2,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化合物。

它是由苍术根茎中提取得到的一种二萜类化合物,属于萜烯酮类。

苍术酮是一种白色至浅黄色的结晶固体,在常温下呈现出特有的香气。

二、苍术酮的性质苍术酮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化性质。

它的熔点约为120-122摄氏度,沸点约为305摄氏度。

苍术酮在室温下几乎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和氯仿。

此外,苍术酮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被光、热和氧化剂分解。

三、苍术酮的用途1. 药用:苍术酮是苍术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研究表明,苍术酮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炎、风湿病等。

此外,苍术酮还具有镇痛、抗血小板凝聚等药理效应。

2. 食品添加剂:苍术酮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具有增香、增味、杀菌等功能。

在调味品、饮料和糕点等食品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3. 化妆品:苍术酮还可用于化妆品的制造。

其具有抗氧化、舒缓皮肤、提亮肤色等功效,因此常被添加到护肤品、面膜等产品中。

四、相关研究1.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苍术酮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这一发现为苍术酮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抗炎作用:苍术酮可通过调节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研究发现,苍术酮对于关节炎、肺炎等炎症性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3. 抗氧化作用:苍术酮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

因此,苍术酮在抗衰老、护肤等方面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总结:苍术酮作为一种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不仅在药物领域具有潜在的疗效,还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的制造。

相关研究表明,苍术酮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苍术酮的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拓展,为人类健康和美容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苍术酮分子式(一)

苍术酮分子式(一)

苍术酮分子式(一)苍术酮分子式苍术酮(Curcumenone)是一种天然产物,属于萜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5H20O2。

以下是关于苍术酮分子式的相关信息。

苍术酮的结构•苍术酮的官能团组成:它由一个酮基(-C=O)和一个环戊烷骨架构成。

•分子式:C15H20O2•分子量: g/mol苍术酮的性质•外观:苍术酮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

•熔点:苍术酮的熔点约为68-70°C。

•溶解性:苍术酮可溶于乙醇、二甲基亚砜和酯类溶剂。

苍术酮的用途苍术酮作为一种活性物质,在药物和医学领域具有多种用途,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抗炎作用苍术酮具有抗炎作用,在中药和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研究还表明,苍术酮可通过抑制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发挥其抗炎作用。

抗氧化作用苍术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

自由基是导致氧化损伤和许多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苍术酮作为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抗肿瘤作用苍术酮还被研究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这种抗肿瘤作用使得苍术酮成为了许多抗癌药物研发的重要候选物质。

其他应用苍术酮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等多种药理活性。

此外,它还被用作一些化妆品的添加剂,具有美白、消炎和抗衰老等功效。

以上是关于苍术酮分子式的相关信息。

苍术酮作为一种多功能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在药物和化妆品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 物 研 究BU LL ET IN O F BOT A NI CAL RESEARCH第17卷 第1期1997年 1月Vol.17 No.1Jan., 1997东北产苍术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王 臣1 邢秀芳2 王宗霞 1 刘鸣远1(1.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哈尔滨150080) (2.黑龙江省中药研究所,哈尔滨150040)摘 要 报导了中国东北产三种苍术属植物的核型资料,核型公式分别为:北苍术A tr 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 K(2n)=24=12m+6sm+6st(4SAT),关苍术 A.j ap onica Koidz. K(2n)=24=14m+10sm(4SAT),朝鲜苍术 A.koreana(Nakai)Kitam. K(2n)=24=10m+14sm(4SAT),三者核型对称性均为2B型;关苍术和朝鲜苍术染色体数与前人报导不同;结合形态学和化学资料对属内分类和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苍术属;染色体;核型STUDIES ON THE CYTOLOGY OF ATRACTYLODES DC.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Wang Chen1 Xing Xou-fan2 Wang Zong-x ia 1 Liu Ming-yuan1(1.Biology Depar tment of Harbin N ormal U niversity,Harbin150080)(2.Chinese Drugs Resear ch Institude of HL G Province.Harbin150040)Abstract We deals w ith karyoty pe data of three species of A tracty lodes DC.fromthe North-east of China,their Karyotype formulae are as follow:A tracty lodes chi-nensis(DC.)Koidz.K(2n)=24=12m+6sm+6st(4SAT),Atractylodes jap onicaKoidz.K(2n)=24=14m+10sm(4SAT),A tr actylodes kor eana(Nakai)Kitam.K(2n)=24=10m+14sm(4SAT).T he sym metry of the Karyotype of three species is2B separately.T he somatic chromosome numbers of A.jap onica and A.koreana aredifferent from prev ious reports;Meanw hile infrageneric tax onomic treatment and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w ith morpholog-ical data.蔡火石生物科学发展基金部分资助80植 物 研 究 17卷Key words Atr actylodes DC.;Karyoty pe;Chromosome苍术属A tr actylodes DC.是菊科的一个小属,世界7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地区。

中国是本属的主要分布区,长期以来,属下分种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1 6 。

石铸 6 指出我国有5种本属植物,并把朝鲜苍术提升为种,把北苍术A.chinensis并在苍术ncea内。

另外在中医药方面,亦有将北苍术和关苍术根茎一同收购入药的传统做法,通常也是因分类不清造成。

可见,搞清苍术属的分种界限在分类上和医药上都是必要的。

本研究通过对东北产三种苍术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从细胞学方面提供一些分类依据,并对属内分类及演化进行探讨。

1.材料与方法实验用种子采自野外。

北苍术采于黑龙江省碾子山;关苍术采于黑龙江省密山县裴德镇;朝鲜苍术采于辽宁省千山。

种子在20 22 下避光萌发,胚根长约1cm时以饱和对二氯代苯于0 4 下预处理6 7h,卡诺氏固定液固定2h以上,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压片,液氮冷冻揭片,干燥后中性树胶封片,OLYM PUS B H-2显微镜系统观察拍照。

腊叶标本及染色体制片标本均存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

核型分析分别选取5个良好的分裂相照片,用精度为0.05mm的游标卡尺对染色体进行测量,分别计算相对长度,排序后,序号对应的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平均取值列表1中,着丝点命名按Levan等(1964)规则,核型对称性按Stebbins(1971)标准。

2.结果与讨论2.1染色体数 三种植物分别统计30个良好的中期分裂相,情况如下:北苍术89%的细胞为24条染色体,其余细胞为22条;关苍术87.5%的细胞为24条染色体,其余为22条,偶见20条者;朝鲜苍术24条染色体细胞占96.9%,余为22条。

据此可认定,这三种苍术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应为24条,少数体细胞存在着20和22条的非整倍体变异。

苍术染色体数目最早由Suzua分别于1949年和1950年报导了分布于日本的三个种,即Atractylis lancea,A tr actylis ly rata和Atractylis ovata;它们的染色数均为2n=24 14 ,后经石铸考证 5 ,此三者皆为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即是说它的染色体数为24条。

李俊英(1985、1987、1988) 8 10 报导朝鲜苍术A.koreana染色体数22条,关苍术A.j ap onica为20条。

葛传吉(1987、1989) 11、12 ,报导白术A.macrocep hala染色体为24条;北苍术A. chinensis为24条,并有22条和20条非整倍性变异体细胞。

本文的结果是关苍术、朝鲜苍术和北苍术均为24条,且三者都有非整倍变异细胞而与李俊英的报导有较大差异,如何解释呢?李俊英的材料分别采自辽宁千山(朝鲜苍术)和辽宁恒仁(关苍术),前者与本文相同,后者不同。

难道这两个种存在着细胞地理上的差异?可是资料和本文显示,分布更广的属内种间尚无染色体数目的差异,所以种内的这种细胞地理学上的差异是难以成立的。

再看李俊英提供的染色体图像,染色体分散不好,有重叠,形态结构不清晰。

另外,葛传吉和本文都指出了非整倍性变异现象。

因此笔者认为李俊英关于两种苍术染色体数的报导应予以修正,即朝鲜苍术和关苍术的染色体数均为24条。

表1三种苍术属植物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和类型Table 1 The relative legth ratio of the chromosome arm and the types of three genus ofAtractylodes811期 王臣等: 东北产苍术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续表1植物种染色体序 号相对长度(%)(长臂+短臂=全长)臂比(长/短)着丝点位 置核型对称性Species N o Relativ e length(%)L ong ar m+Short arm=total leng th(arm L ong/ar m Short)K aryotpy e朝鲜苍术A.kor eana 17.54+4.60=12.14 1.64m27.42+4.26=11.68 1.74sm37.32+4.00=11.32 1.83sm47.24+2.48=9.72 2.92sm(SAT)*5 5.44+2.70=8.14 2.01sm(SAT)*6 4.62+3.00=7.62 1.64m7 3.78+3.32=7.10 1.12m8 4.56+2.38=6.94 1.92sm9 3.64+3.10=6.74 1.17m10 4.46+2.08=6.54 2.14sm11 3.40+2.80=6.20 1.21m12 4.26+1.80=6.06 2.66sm2B*随体染色体随体长度不计。

2.2核型的细胞分类学意义 三种植物的核型资料见表 ,模式照片、核型图见图版 ,核型模式图见图1,核型公式分别为:关苍术K(2n)=24=14m+10sm(4SAT),北苍术K (2n)=24=12m+6sm+6st(4SAT),朝鲜苍术K(2n)=24=10m+14sm(4SAT)。

另外,三种植物染色体的随体很小,在收缩较强的染色体上不明显,文中模式照片上的随体位置是通过五个分裂相相互印证而确定的。

从核型资料看,三种植物的核型有很多相似之处,如相同的核型对称性(2B)、都有2对随体染色体,其中一对随体均着生在第4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最长、最短染色体之比相近,但是这三种的核型在染色体组成上差异比较显著。

关苍术核型主要由中部着丝点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中部着丝点染色体达58%左右。

虽然朝鲜苍术核型也是由中部着丝点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但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数目明显下降,仅占42%,相应地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数目增加。

与前二者相比,北苍术核型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所占比例为50%,但出现了近端着丝点染色体,约占25%。

因此通过核型组成比较可以看出北苍术核型不对称性明显高于朝鲜苍术和关苍术。

马起凤根据苍术素的有无将苍术属划分为有叶柄组和无叶柄组,有叶柄组含苍术素,包括关苍术、白术和鄂西苍术,无叶柄组不含苍术素,包括苍术、北苍术和朝鲜苍术。

葛传吉 11、12 和本文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无叶柄组种类的核型不对称性高于有叶柄组种类,即前者要比后者进化,Eames认为有叶柄是原始的,这与核型的结论是吻合的。

因此,核型资料支82植 物 研 究 17卷图1 三种苍术核型模式图:A.关苍术A.j ap onica K oidz.;B.北苍术A.chinensis;C.朝鲜苍术A.K or e a na.持马起凤关于属下划分的分类学处理。

参 考 文 献1.苏联科学院.苏联植物志,1962,27:88-892.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中国高等植物图签,1945,4:600-6023.王燕生、张人骏、李国光等.白术成分的研究(第一报).陕西新医药,1980,9(2):47-514.马起凤、孟宪纾、周汉荣.中国苍术属化学成分与分类学的研究.沈阳药学院学报,1982,3:54-615.石铸.关于苍术植物的学名问题.植物分类学报,1981,19(3):318-3226.林容、石铸.中国植物志.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78(1):23-297.李懋学、陈瑞阳.关于植物核型分析的标准化问题.武汉植物学研究,1985,3(4):297-3028.李俊英等.朝鲜苍术染色体核型分析.沈阳农学院学报,1985,16(2):70-729.李俊英等.关苍术染色体核型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7,18(4):75-7710.李俊英.东北苍术属主要三种核型研究.中国植物学会五十五周年年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1988年8月11.葛传吉等.白术染色体核型分析.云南植物研究,1987,9(1):116-11812.葛传吉.北苍术的细胞学研究.广西植物,1989,9(2):105-10913.刘鸣远等.根类药材植物生物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10831期 王臣等: 东北产苍术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84植 物 研 究 17卷14.C.D.Darlington and A.P.Wylie CHROM OSOM E ATLAS of Flow ering Plants PRINT ED IN GREAT BRIT AIN inTimes Foman typ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ABERDEEN1955图 版 说 明图版 :1-6标尺=0.01mm;1,5关苍术的核型模式照片和核型图;2,4北苍术的核型模式照片和核型图;3,6朝鲜苍术的核型模式照片和核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