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和平日主题班队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和平日主题班队会
每年9月21日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和平日”。

为让全校学生了解和平与幸福家园建设和国家兴盛的关联,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爱国主义情感,东风小学各班于9月23日上午,开展了一节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班队会。

在此次班队会上,各班围绕主题,由学生自行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活动,如:同学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世界和平日”的来历。

围绕“当前世界和平吗?”这一话题,举例说明世界哪些地区还有战火的硝烟在弥漫。

一些班级围绕“战争与和平”展开讨论。

同学们谈到,在战争中许多鲜活的生命凋零;人民家园被毁,流离失所;国家陷入动乱,建设成果遭受严重破坏;化学武器的使用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等,从而佐证和平对国家的发展建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

还有的班级利用电子白板展示战争地区孩子生活状况的图片,看到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安全和健康无法得到保障,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现在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强大祖国做出贡献,不让近代百年屈辱再次重演。

还有的班级同学收集了以“和平”为主题的诗歌,和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表达孩子们珍惜和平、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景。

通过此次主题班队会的开展,同学们对“和平”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为继续深化此次活动,下一步,同学们还将动手办一期主题手抄报,以行动祝福全世界的孩子拥有和
平、幸福的生活。

认知:
1.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情感:
1.对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残杀无辜的罪行感到愤怒,同情在战火中受煎熬的小朋友。

2.向往和平美好的生活,愿意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

行为:
1.主动关心国内外形势。

2.为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

本课属课程标准六年级部分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育学生要热爱和平,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

在饱受战争创伤之后,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认识到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近些年来,各国也开始重视对下一代进行热爱和平的教育。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更应该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热爱和平的教育。

今天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和平时代,
没有经过战争的硝烟,也体会不到和平对人类的宝贵,因此有必要通过
这课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的环境,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热爱和平的情感。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知道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

战争分为正义与非正义,我们反对非正义战争,但同时又支持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安全被迫进行的自卫性质的正义战争,歌颂为正义而战的人们。

我国目前也强调加强军队建设、巩固国防。

学生对此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本课以两幅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照片导入新课。

教师应充分利用照片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通过让学生观察照片,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非正义战争的痛恨之情和对战乱中人们的同情之心,从一开始,就为本课的讲解创造一种情感氛围。

本课应给学生讲清三点。

1.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都是爱好和平的,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课文通过一个普通中国女孩的一封信,说明这一观点。

教师在讲解这一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第一,
中国的这个女学生并没有受到战争的侵害,她为什么感到忧虑?以此体会这个少女对人类和平事业的关注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并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新中国少年儿童应有的态度。

第二,为什么一个普通中国女孩的信会赢得那么多国家元首的赞扬和重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是希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2.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

课文以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为例,说明战争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关于抗日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残杀中国人民的事例,学生从电影、电视、书籍、展览中看到不少,并不陌生。

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说一些,也可以列举二次大战中和近些年发生的两伊战争、海
湾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中给人们带来灾难等事实,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

从而激发学生对战争的厌恶与仇恨之情;感受今日和平环境的可贵。

3.为了争取和平,许多人为之奋斗了一生,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新中国的少年也要为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十三我们爱和平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情感:
1.对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残杀无辜的罪行感到愤怒,同情在战火中受煎熬的小朋友。

2.向往和平美好的生活,愿意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

行为:
1.主动关心国内外形势。

2.为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知道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

1.课文录音。

2.录像带(南京大屠杀片段人
3.投影胶片(讨论题、战后景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你们知道当前世界上哪里还有战争吗?
2.投影(战后景况)。

提问:你们看到这战后的景况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我们看到战后到处是一片废墟,尸横遍地。

无辜
的儿童成了孤儿,在那里啼哭。

我们感到这情景十分悲惨,为他们难过。

我国河南省有一个13岁的小女孩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她渴望和平,憎恶战争,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二、学习课文;分析明理
1.听录音,看课文。

2.提问:
(1)小女孩为什么给许多国家元首写信?
(2)小女孩的信为什么赢得那么多国家元首的赞扬和重视?
小结:小女孩给这些国家元首写信是为了促动他们用自己的权力制止战争、扑灭战火。

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强烈愿望。

她的愿望受到了许多国家元首的赞扬和重视,说明世界人民和我们一样希望和平,反对战争。

和平是人类的共同心愿。

板书:世界人民期望和平
3.了解战争对中国的创伤。

(1)过渡语: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创伤,中国人民饱受太多的战争之苦。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是大家都知道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日军又进一步侵占了我国的华北,同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开始了
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2)放录像(南京大屠杀片段人
提问:看了这段录像,大家有什么感想?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
小结:看到我们的同胞,被集体射杀、火焚、活埋,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我们心如刀绞,愤慨万分。

但是,在战争中惨遭不幸的又何止南京一座城市!
4.提问:你看过哪些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日战争的电影或书籍?说说侵略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的事例。

小结:同学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日战争的情况了解得还比较清楚。

侵略战争使成千上万的人丧失了生命,流离失所,使无数的孩子成了孤儿,在死亡线上挣扎。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灾难。

5.介绍白求恩、宋庆龄的事迹。

(1)过渡语:许多善良的人们为了争取和平,制止战争,奋斗了一生,有的还献出了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