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联达(柱墙的计算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GGJ2009计算设置之一
——“柱/墙柱”篇
一、量基本方法
柱/墙柱钢筋的计算主要是纵筋和箍筋的计算,并因所处楼层的不一样,计算也略有不同。
(一)、基础层
(1)柱/墙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插筋弯折
GGJ2009中,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可通过调整“抗震柱纵筋露出长度”来设置。
抗震柱纵筋露出长度基础插筋弯折长度
(2)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
(二)、中间层
(1)柱纵筋
中间层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2)柱箍筋
中间层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
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
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
顶层框柱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且不同位置的柱纵
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
(1)边角柱
边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
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角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顶层边角柱外侧钢筋节点
顶层边角柱内侧钢筋节点
(2)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二、软件计算设置
公共设置项
1.柱/墙柱在基础插筋锚固区内的箍筋数量
批注: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两肢箍,通常按2根进行计算;
影响范围:基础内箍筋的数量;
来源:04G101-3第45页。
2.梁(板)上柱/墙柱在插筋锚固区内的箍筋数量
批注:简单说就是从梁上起的柱。
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柱子传到下面它生根的梁上,然后梁再通过支撑它的柱子传至基础;一般是梯柱或构造柱。
一般是两肢箍,通常按2根进行计算;
影响范围:梁上柱/墙柱存在时,梁内箍筋的数量;
来源:03G101-1第39页;
来源: 00G101第25页(选择0时)
03G101-1第34页
7.柱/墙柱搭接部位箍筋加密
批注:提供是、否两种选择;
影响范围:柱/墙柱箍筋的数量;只用于柱纵筋采用绑扎搭接方式,对于
采用机械焊接搭接无影响;
8.柱/墙柱箍筋加密范围包含错开距离
批注:提供是、否两种选择;
通常,我们设计时不建议所有钢筋在同一截面断开;当接头率不为100%时,接头间的距离即为错开距离;如选择是,则该部分箍筋加密;如选择否,则该
部分箍筋不加密;
影响范围:箍筋的数量;
9.绑扎搭接范围内的箍筋间距min(5d,100)中,纵筋d的取值
批注:提供上下层最大直径和上下层最小直径两种选择;
影响范围:箍筋的数量;当纵筋采用绑扎搭接方式时,对加密区的长度
和箍筋数量有影响;当纵筋采用套筒连接方式时,无影响;
10.柱/墙柱螺旋箍筋是否连续通过
批注:提供是、否两种选择;选择“是”的时候,基础和顶层各增加一圈
半的水平端;选择“否”的时候,每层钢筋开始和结束时各增加一圈半的水平端;
影响范围:螺旋箍筋的长度;
11.层间变截面钢筋自动判断
批注:提供是、否两种选择;选择“是”,软件自动判断钢筋是连续通过
还是弯折;选择“否”,软件默认按钢筋在变截面连续通过处理,此项设置只
针对矩形柱/墙柱,需要用户手动去调整哪些钢筋进行弯折;如纵筋2B20需要
截断弯折,在其前面加*号,但需注意的是,需要在非全部纵筋中加,在全部纵筋中加无效;
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
12.柱/墙柱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
批注:当圆形箍筋长度超过搭接设置中设定的值时,需要进行搭接;搭接
长度,软件提供max(锚固长度,300)和300两种选择;
影响范围:箍筋的长度;
来源:03G101-1第40页;
柱
13.柱纵筋伸入基础锚固形式
批注:提供“全部伸入基底弯折”和“角筋伸入基底弯折”两种选择;
选择“全部伸入基底弯折”时,所有柱纵筋都按照“基础插筋节点”计算;选择“角筋伸入基底弯折”时,角筋按照“基础插筋节点”计算,其他柱纵筋
按“一个锚固长”计算;
该设置只对节点一、二、三、四、六有效,对节点五无效;无效的原因是
节点五规定对所有钢筋都加一个锚固长;
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
来源:06G101-6第67页;
14.柱基础插筋弯折长度
批注:默认“按规范计算”;
对于基础节点形式选择为节点一、节点二
当(基础底板厚-保护层)≥0.5*锚固长度时,弯折长度为max(12d,150) 当(基础底板厚-保护层)≥0.6*锚固长度时,弯折长度为max(10d,150) 当(基础底板厚-保护层)≥0.7*锚固长度时,弯折长度为max(8d,150)
当(基础底板厚-保护层)≥0.8*锚固长度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
对于基础节点形式选择为节点三、节点四
当(基础底板厚/2-保护层)≥0.5*锚固长度时,弯折长度为max(12d,150) 当(基础底板厚/2-保护层)≥0.6*锚固长度时,弯折长度为max(10d,150) 当(基础底板厚/2-保护层)≥0.7*锚固长度时,弯折长度为max(8d,150) 当(基础底板厚/2-保护层)≥0.8*锚固长度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 用户可以输出具体数值或数值*钢筋直径或数值*锚固长度;
影响范围:插筋的长度;该项不仅适用于基础的插筋,还适用于梁上柱的插筋;
来源:04G101-3第32页;
15.矩形柱基础锚固区只计算外侧箍筋
批注:提供是、否两种选择;选择是,基础内的箍筋按非复合箍计算;选择否,基础内的箍筋按柱内的箍筋计算;
影响范围:箍筋的长度;
来源:04G101-3第32页;
16.抗震柱纵筋露出长度
批注:默认“按规范计算”;
底层柱,露出长度=1/3*柱净高
非底层柱,露出长度=max(1/6*柱净高,柱长边尺寸,500)
用户可以输出具体数值或数值*钢筋直径或层净高/数值;
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
来源:03G101-1第36页;
17.纵筋搭接范围箍筋间距
批注:提供min(5*纵筋直径)和箍筋的加密间距两种选择;
影响范围:箍筋的数量;
来源:03G101-1第40页;
18.不变截面上柱多出的钢筋锚固
批注:适用于截面不变钢筋发生变化的情况;钢筋无法与下层钢筋连通,向下锚固时的锚固值;用户可以输入具体数值或数值*锚固长度或数值*纵筋直径;
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
来源:03G101-1第36页;
19.不变截面下柱多出的钢筋锚固
批注:适用于截面不变钢筋发生变化的情况;钢筋无法与上层钢筋连通,向上锚固时的锚固值;用户可以输入具体数值或数值*锚固长度或数值*纵筋直径;
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
来源:03G101-1第36页;
20.非抗震柱纵筋露出长度
批注:默认“按规范计算”;
绑扎,露出长度=0
焊接或机械连接,露出长度=500
用户可以输出具体数值或数值*钢筋直径;
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
来源:03G101-1第42页;
墙柱
21.暗柱/端柱基础插筋弯折长度
批注:与14.柱基础插筋弯折长度类似;
影响范围:插筋的长度;
22.抗震暗柱/端柱纵筋露出长度
批注:默认“按规范计算”;
露出长度=500;
用户可以输出具体数值或数值*钢筋直径或层净高/数值;
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
来源:03G101-1第70页;
23.暗柱/端柱垂直钢筋搭接长度
批注:提供“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和“按平法图集计算”两种选择;
如选择“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
搭接率≤25%时,搭接长度=1.2*锚固长度;
搭接率为50%时,搭接长度=1.4*锚固长度;
搭接率为100%时,搭接长度=1.6*锚固长度;
如选择“按平法图集计算”,搭接长度=1.2*锚固长度;
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
来源:03G101-1第48页;
24.暗柱/端柱纵筋搭接范围箍筋间距
批注:与17. 纵筋搭接范围箍筋间距;
影响范围:箍筋的数量;
25.暗柱/端柱顶部锚固计算起点
批注:提供“从梁底开始计算锚固”和“从板底开始计算锚固”两种选择;
对柱、梁、板有重合的部分有效;
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
26.暗柱/端柱封顶按框架柱计算
批注:提供是、否两种选择;
选择是,暗柱/端柱顶层节点按“墙柱纵筋节点锚固计算”;
选择否,暗柱/端柱顶层节点按“顶层边角柱外侧纵筋”、“顶层边角柱
内侧纵筋”、“顶层中柱”计算;
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
27.非抗震暗柱/端柱纵筋露出长度
批注:与非抗震柱纵筋露出长度类似;
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
非抗震暗柱/端柱纵筋露出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