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治疗慢性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
杨念;徐华明;胡文文;苗玉芳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的作用,为研究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肝病分子的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为(A),模型组为(B),中药组合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为(C、D、E),阳性药组为(F).A组腹腔注射橄榄油,B、C、D、E、F各组腹腔注射CCL4和橄榄油的混合溶液,每周2次,连续11周.治疗时A 组、B组给予0 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C、D、E组给予不同浓度的中药组合物和0.5%CMC的混悬荆,F组给予甘利欣和0.5%CMC的混合液.治疗后采用赖氏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C、D、E组外周血中ALT、AST与B组相比其含量明显下降;C、D、E组肝脏病理变化与B组相比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中药组合物能降低小鼠慢性肝损伤外周血中ALT、AST的含量,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中药组合物对小鼠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7(015)023
【总页数】3页(P148-150)
【关键词】中药组合物;ALT;AST;病理学
【作者】杨念;徐华明;胡文文;苗玉芳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一科,郑州 450008;河南中医药大
学科技处,郑州 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一科,郑州 450008;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郑州 450046
【正文语种】中文
肝硬化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慢性肝损害的一类晚期肝纤维化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进一步发展到失代偿期会出现肝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甚至癌变,危及患者生命,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反复或长期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1],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成
为世界性的难题。
本研究通过小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溶液的方法,探讨中药组合物对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为其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1 实验材料 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 g,由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中药组合物购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一抗a-sma,内参:抗GAPDH 抗体购自Epitomics公司,RIPA裂解液购自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二抗(羊抗兔)及相应S-P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CA蛋白浓
度测定试剂盒购自中科瑞泰(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分组、模型建立及给药方法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合物低中高3个剂量组、阳性组各10只。
普食普水饲养1周后造模,如下表1所示进行造模。
造模结束各组开始灌胃治疗,按0.15 mL/10 g体重给药,用蒸馏水配制成0.5%
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5%的CMC作为中药组合物和甘利欣的混悬剂。
配制:C组:50 mg/mL,D组:100 mg/mL,E组:150 mg/mL,F组:甘利
欣67.5 mg/mL。
A组和B组灌胃0.5%的CMC。
各组按上述剂量灌胃1个月,
在末次给药结束24 h后杀鼠取材。
1.2.2 指标检测与方法摘眼球取血法采集小鼠血液,放在EP管中,在4℃冰箱里
静置2 h左右,3500 r离心20 min,取上清检测,进行ALT、AST酶含量的检测。
测定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
打开腹腔把肝脏标本取出,常规石蜡包埋,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实验结果用(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表差异有显著性。
2.1 中药组合物对小鼠外周血中ALT、AST含量的影响 B组外周血中ALT含量升高,与A组相比p<0.01;C组ALT含量下降,与B组相比p<0.05,D组、E 组、F组ALT含量下降,与B组相比p<0.01。
B组AST含量升高,与A组相比
p<0.01,C组AST含量下降,与B组相比p<0.05,D组、E组、F组AST含量下降,与B组相比p<0.01。
见表2。
2.2 中药组合物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通过HE染色,如下图1所示各组的病理变化,其中对照组(A)小鼠肝组织无病变,肝组织内肝细胞胞浆丰富、无明显脂肪变性及水变性,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排列整齐。
模型组(B)肝组织严重破坏,多个中央静脉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细胞点状坏死。
胆管周围胆汁淤积较严重,固缩的核较多,点状坏死多,嗜酸性形成。
假小叶形成,肝组织小叶内、小叶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小叶结构不清,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部分肝细胞水样变性,排列紊乱,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C、D、E)肝细胞脂肪出现轻微
变性,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并逐渐恢复整齐排列。
甘利欣组 (F)部分肝细胞水
变性,内有散在炎症细胞浸润。
肝病作为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若在早期阶段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可以防止其进一步病变为肝硬化、肝癌,还可以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出现,选择与人类慢性肝病相似的动物模型不仅是研究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临床评价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手段。
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的机理是直接损害肝细胞,破坏细胞的各种成分,造成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和坏死[2]。
AST、ALT主要分布在
肝脏的肝细胞内,肝细胞坏死,ALT、AST含量升高,并且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3]。
本实验选用HE染色检测肝脏的病理变化,发现当腹腔注
射CCL411周后,小鼠的肝脏出现脂肪变性和肝硬化,包括肝小叶界限不清,胞
质内还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窦变窄。
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疗效和巨大的开发潜能,应用其治疗肝硬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中药组合物成分简单,生化指标检测和病理学HE染色结果也充分证实了此结果,药效学很明显。
【相关文献】
[1]林文健,李婕,郭芬芬,等.大鼠肝硬化模型建立探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7,22(4):310-312.
[2]翟伟,刁广浩,李瑞生,等.不同浓度CCl4注射联合饮用乙醇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研究[J].实用
肝脏病杂志,2016,19(6):713-714.
[3]王颖,王帅,包永睿,等.复方木鸡颗粒对CCl4诱导大鼠肝硬化的防治作用[J].中成药.2017,
39(3):597-601.
[4]曹海芳,祖红梅,彭军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2017,44(9):1923-1924.
[5]刘有,张晓欢,白剑,等.肝纤维化模型中小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及软肝冲剂的治疗作用[J].实用药
物与临床,2016,19(7):814-818.
[6]王朝阳,刘光伟.鳖甲煎丸治疗早期肝硬化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7,32(13):1986-1989.
[7]马婷,田江,崔凤荣,等.扶正化瘀片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9):1927-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