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船务圆满完成.万吨穿梭油船设计方案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远船务圆满完成15.2万吨穿梭油船设计工作
近日,由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自主设计、舟山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15.2万吨穿梭油船(见图)成功试航,标志着该船设计工作完全满足了船东要求。

对于中远船务设计团队来说,这不仅是完成了一个新船型的设计,更是一次降本与控险的完美演绎。

2013年1月18日,中远船务与挪威库娜森航运集团签订的15.2万吨穿梭油船建造合同正式生效。

当人们为中远船务首次承接这样的油船订单庆幸时,知道内情的人还是会捏一把汗——合同中空船重量“零裕量”的要求,对中远船务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风险和考验。

“由于签约时间比较急促,留给我们设计人员的时间非常短。

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既要完成基本设计,又要完成对设计的修改,再加上‘零裕量’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压力,那段时间连觉都睡不好,真的很辛苦。

”中远船务技术中心基本室主任、韩国专家河龙烈这样说。

设计:学习与沟通并行
据中远船务技术中心电装设计室主任、15.2万吨穿梭油船设计总管刘玉涛介绍,该船的设计有六大难点,其中许多船级符号是国内船舶所没有的。

虽然有过5.9万吨和10.5万吨穿梭油船设计建造经验,但其中很多难点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难以逾越的关卡。

针对这些难题,设计团队确定了工作的基本原则:认真梳理合同文件、技术规格书,发现难点和问题,并想办法处理解决;各专业间注意沟通协调,不等不靠,主动提示相关专业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积极帮助其他专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其快速设计提供基础;要求多方论证,论证范围尽可能扩大,对可能产生的附带问题详细剖析,防患于未然;计算时把可能造成影响的数据全部输入,不留空余,减少不确定因素。

在极短时间内,设计团队梳理出该船设计难点39项。

其中,总体设计难点10项,船体设计难点4项,舾装设计难点4项,内装设计难点2项,船舶管系设计难点6项,通风设计难点5项,轮机设计难点4项,电气设计难点4项。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各专业都遇到了具有挑战性的船级符号,受到了准备期不足、设备资料少、相关专业影响等问题。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工程组多措并举,与船东加强交流,向船级社专家学习,邀请专家培训,与设备厂家交流,组织设备厂家与船级社一起讨论、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2013年3月9日,挪威船级社(DNV)关于DP系统的培训以及交流会在舟山中远船务举行。

在交流过程中,参加培训的人员发现了15.2万吨穿梭油船设计前期忽视的诸多问题。

“对于规格书中从未接触过的船级符号(如DYNPOS-AUTR),务必先与船级社进行沟通,让船级社给出意见或建议,否则可能带来不可预料的困难以及成本的增加。

”参加培训的技术人员得出这样的结论。

2013年3月15~17日,DNV专家关于NAUT-AW的培训在舟山中远船务举行。

通过参加培训及与DNV专家交流,技术人员对NAUT-AW的疑问得到了解答,也获得了关于NAUT-AW的新知识。

这使技术人员认识到,多与船级社进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更好
地理解规范、应用规范,这样在图纸送审时才不会出现因存在大量问题而被退审的情况,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由于退审而进行大量修改所浪费的时间。

执行:降本与控险齐抓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将降本增效的理念贯穿工程始终,点点滴滴地践行着降本增效的理念。

设计团队认为,梳理问题、防范风险、提高设计质量就是最大的降本。

合同生效前,各专业针对规格书、新规范、新标准中对于设计及建造有特殊要求或不能理解的部分进行整理、汇总,并跟踪解决。

如此一来,既能避免设计时出现错误,又可对处理这些特殊要求的经验进行积累,从而对后续工程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设备订货协议谈判是降本增效的关键阶段,也与后续设计是否顺畅直接相关。

由于设备间的接口非常多,在设备谈判时,设计团队就将已谈设备接口、各设备厂商之间的差别以及对其他设备的要求等汇总并及时发给相关人员进行核查,为后续其他相关设备谈判提供接口依据,使得设备不至于漏订和多订;在设备协议下发前,组织人员对设备订货协议进行评审,一方面为经营和物资部门采购设备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避免出现错误以及相关设备不匹配的问题。

设计团队还非常关注设备供货商的动态,以免出现设备供货不及时的问题。

在了解到主机货应商——STX大连经营困难后,2013年5月7日,技术中心协同物管中心有关人员到STX 大连实地考察,发现STX船厂、STX主机厂都处于停产状态。

正是基于这种“知己知彼”的做法,避免了15.2万吨穿梭油船出现主机供货方面的问题。

对于15.2万吨穿梭油船来说,最大的风险还是空船重量“零裕量”问题。

那段时间,设计团队想了很多办法,了解在建穿梭油船的实船数据,最终,巧妙利用“增加PLUS船级符号会增加结构重量”原则,将船舶结构吃水从17.5M提高到17.55M,吃水增加50毫M,相当于给船企留有550吨空船余量。

通过诸如此类的设计优化,设计团队化解了空船重量“零裕量”带来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