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复习
1、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围绕⾃然环境、⼈⼯环境和社会环境三者所进⾏的设计和再设计。

2、环境设计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中国、欧洲和伊斯兰三⼤建筑体系。

3、框架⽊结构分为:
①抬梁式
抬梁式是在⽴柱上架梁,梁上⼜抬梁,也称叠梁式。

使⽤范围⼴,在宫殿、庙宇和寺院等⼤型建筑中普遍采⽤,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是我国⽊构架建筑的代表。

②穿⽃式
或称“串逗”式,特点是:沿着房屋的进深⽅向⽴⽴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设架空的抬梁,⽽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组组的构架,也就是⽤较⼩的柱与数根⽊拼合的穿,造成纵向整堵墙的构架。

4、榫卯结构的价值
历史悠久,被视为”国粹“;结实耐⽤,完全靠⽊材本⾝切合;便于运输,便于修葺;品质⾼。

5、屋顶形式
“官式”建筑屋顶等级从⾼到低依次为:
重檐庑殿——重檐歇⼭——单檐庑殿——单檐歇⼭——攒尖顶——悬⼭顶——硬⼭顶——卷棚顶
6、⼈类最早的居住环境分为两种:①利⽤天然岩洞②构巢⽽居
长江流域多⽔地区由巢居发展⽽来的是⼲阑式建筑。

⼲阑式建筑是河姆渡⽂化早期的主要建筑形式,现有材料表明河姆渡⽂化的⼲阑式建筑营建技术⼤致先后经历打桩式和挖坑埋柱式两个阶段,⼲阑式建筑遗存主要发现于河姆渡遗址和鯔(zi)⼭遗址。

黄河流域由⽳居发展⽽来的是⽊⾻泥墙房屋。

筑墙使⽤⼿腕粗的⽊柱作为⾻架,以它们为基础编造篱笆,然后在表⾯敷上⼏层厚厚的湿泥,再架上柴⽕将其烤⼲,以此打造出的墙⾯坚固美观,被称为”⽊⾻泥墙“。

7、我国最早⼀部有关设计类的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部科技⽂献是《周礼·考⼯记》
8、《考⼯记》对古代环境设计的影响:
①确⽴了设计的职能范围和价值取向。

②为设计之优劣规定了科学原则和标准。

③制订了关于营建城市、王宫、宗庙、⽔利⼯程等整体规划设计的原则。

④在实⽤之中体现审美原则。

9、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体现在哪些⽅⾯?
①⾸先,中国古代建筑巧妙⽽科学地运⽤框架式⽊结构。

②中国古建筑的美还体现在庭院式的组合布局。

③中国古建筑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

10、中国佛寺的建筑布局有⼀定的规律:(佛寺的平⾯布局形制)
平⾯⽅形,院落式的寺院布局,⼀般是座北⾯南,从⼭门(寺院正门)起沿⼀条南北向中轴线,由南向北每隔⼀定距离布置⼀座殿堂,周围⽤廊屋或楼阁把它围绕起来。

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的主要建筑依次为:⼭门(⼀般有三个,也称三门)、天王殿、⼤雄宝殿、法堂、再后是藏经楼。

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殿、观⾳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活区,包括僧房、⾹积厨、斋堂、茶堂、职事堂等。

西侧主要是云⽔堂,以容四海云游僧⼈⽽名,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

11、中西古典园林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西⽅古典园林
指导思想讲究⾃然美,体现“天⼈合⼀”
的传统⽂化体现⼈⼯美,体现征服⾃然的哲学思想
造园态度⾃然拟⼈化⼈化⾃然
审美观念注重“景”和“情”的融合,
追求意境美追求轴线对称、均衡布局、⼏何图案、韵律节奏的形式美
造园法则景观出乎意料之外,充满偶然
性图案构成精⼼设计,体现必然性
表现效果含蓄、虚幻,使⼈感到朦胧、
含混主从分明,重点突出,给⼈井然有序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12、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
筑⼭、理池、植物、建筑、动物、匾额楹联和刻⽯
13、古代园林的基本类型:
①按园林选址和开发分为:⼈⼯⼭⽔园林和天然⼭⽔园林
②按园林布置形式分为:⾃然式园林和规则式园林
③按园林⾪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风景名胜
④按地域分为:北⽅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
14、传统园林的分类:
①皇家园林②私家园林③寺庙园林和书院园林④纪念性园林
15、三⼭五园指的是:
三⼭:万寿⼭、⽟泉⼭、⾹⼭。

五园:万寿⼭中有清漪园(颐和园)、⽟泉⼭中有静明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有静宜园。

16、西⽅古代建筑的美学思想有:希腊式古典美学思想和基督教美学思想
17、两种美学思想的差异:
区别:①希腊⽂明向西⽅设计提供了⼀种以神圣形式为中⼼概念的美学思想;基督教⽂明则提供了⼀种以光、⾊为特征的美学思想。

②希腊式的美学价值强调形式优于光⾊;基督教式的美学价值则推崇光和⾊彩优于形式。

共同之处:都肯定神圣的秩序和美的根源存在于世界之上或世界之外。

在希腊,是形式的理式在世界之上,成为现实世界的本质;在基督教⽅⾯,则是上帝超然的绝对美在世界之外,以声⾳和光的形式使万物成为美,⼆者的相互渗透和彼此交错,共同构成西⽅设计在美学风格上的总体⾯貌。

18、最早出现的柱式;多⽴克柱式
19、古埃及分为四个时期: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晚期。

其中古王国时期是建造⾦字塔的⾼峰期,被称为⾦字塔时代。

20、玛斯塔巴是⾦字塔的雏形,昭塞尔⾦字塔是世界上第⼀座⾦字塔,吉萨⾦字塔群包括胡夫⾦字塔、哈弗拉⾦字塔、孟卡拉⾦字塔、斯芬克斯组成。

21、古代埃及建筑的特点?
①充分表现了纪念性内容
②开始⽤建筑空间序列渲染环境⽓氛
③规模、体量巨⼤
④建筑形式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状况
22、古希腊历史范围及各⾃特点
⼀、荷马时期:①特点:a⽒族社会开始解体;⽒族贵族开始成为特殊⼈物b“正室”成为住宅的基本形制c神庙的形制基本确定下来d主要建筑材料是⽊头和⽣⼟。

②建筑举例:⽶诺斯王宫
⼆、古风时期:①特点:a⼿⼯业和商业发达起来,新的城市产⽣,城市和它周围的农业地区形成了成邦国.b宗教定型:英雄——守护神崇拜从泛神崇拜中凸显,产⽣了⼀些有全希腊意义的圣地,c神庙采⽤⽯头建造,并且形成⼀定形制,d柱式也基本定型
三、古典时期:①特点:a是希腊⽂明极盛时期,还有⼀些商业、⼿⼯业发达的城邦,如雅典,民主制度达到很⾼的地步。

b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群完全成熟。

c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代表——雅典卫城。

d古希腊神庙艺术的最⾼代表——帕提农神庙
四、希腊化时期:①特点:a爆发了帕罗奔尼撒战争,以贵族专制政体的斯巴达为⾸的城邦集团,打败了以⾃由民主的雅典为⾸的城邦集团,b建筑类型增加,功能专化,艺术⼿段更丰富c为古罗马⽂化和建筑的发达准备了前提条件
23、古罗马维特鲁维总结的神庙的七种平⾯形制?
帕提农神庙的平⾯形制属于围柱式。

胜利神庙属于两⾯前柱式。

24、希腊的三种柱式?
25、古罗马建筑成就及特点?
①特点:a古罗马建筑规模之⼤,质量之⾼,数量之多,分布之⼴,类型之丰富,形制之成熟及艺术形式和⼿法之多样,旷古未有。

b 罗马⼈像伊达拉⾥亚⼈学习了拱券技术,主要建材是⽕⼭灰按⼀定⽐例混合制成的天然混凝⼟,⽯材、砖、⽊材,拱券类型包括筒形拱、交叉拱、⼗字拱、⼗字交叉拱、四分肋⾻拱等。

c 古罗马⼈为了解决柱式和拱券结构的⽭盾产⽣了券柱式的组合。

②成就:a古罗马本⼟柱式包括:罗马斯塔⼲、罗马多⽴克、混合柱式。

b建筑理论上的成就:维特鲁威的哥特式《建筑⼗书》。

c 建筑成就:万神庙、浴场(成就见第27点)
26、万神庙的意义?
万神庙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都很巨⼤,对以后个时代的建筑来说,万神庙始终是穹顶结构的集中式建筑,最完美的典范之⼀,也是⼴阔的室内空间辉煌处理的典范,神庙具有深刻的构思,并⽤建筑形象巧妙的表达出来,万神庙代表着当时的罗马建筑的设计和技术⽔平。

27、浴场成就?
①结构出⾊:繁杂多样的拱券体系构成⼀个有机整体
②功能完善:多种功能的房间联系紧凑,采光、供暖、排雾都处理的很好,并与结构相配
③内部空间简洁多变,开创了内部空间序列的艺术⼿法,并创造了流动空间。

④内部装饰华丽
⑤对18世纪后欧洲的⼤型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组织有很⼤影响。

28、巴西利卡名词解释?
既是中央为⼀长⽅形中堂,两侧有较低⼀点的侧间,在
中堂的后部,有⼀个拱门,那⾥设置⼀个⾼出于前⾯的
台座,作为祭坛。


29、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
①拜占庭:代表建筑:圣索菲亚⼤教堂②罗曼(罗马风)代表建筑:⽐萨教堂③哥特式:代表建筑:巴黎圣母院
30、罗曼建筑名词解释
公元⼗世纪左右,欧洲正式进⼊封建社会,这时的经济属于⾃然经济,社会秩序较稳定。

这时的建筑规模远不及古罗马建筑,设计施⼯也较粗糙,但建筑材料⼤多来⾃古罗马废墟,建筑艺术上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形式上⼜略有古罗马的风格,称罗马风建筑。

特点:罗曼建筑外观封闭,类似城堡,门窗均为半圆形拱券,艺术造型常常通过连列券廊表现,光影⽣动。

31、哥特式建筑名词解释
是建筑史上的⼀朵奇花,他的风格与古典建筑完全不同,为后来的建筑开辟⼀条新路,⽂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认为他与古典建筑背道⽽驰,所以称为哥特式(贬称)
32、哥特教堂的特点?
①结构特点:a使⽤尖券,拱⾼⼀致,拱侧推⼒减⼩,⽽且任何形状的平⾯都能覆盖,所有装饰细部都⽤尖券,艺术风格统⼀。

b使⽤飞扶壁,加⼤中厅⾼侧窗及外墙窗c 整个结构是框架体系,外墙不沉重,可完全开窗。

②空间特点:a 突出向前和向上飞升的动势 b ⽀柱常⽤束柱,垂直线条不断,像树⼀样向上⽣长,把⼈的灵魂导向天国。

c 窗户占满了外墙⽀柱间的空间
③装饰特点:a 彩⾊玻璃窗b 玫瑰花窗
33.意⼤利⽂艺复兴建筑代表作品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34.⽂艺复兴风格代表建筑
早期:①佛罗伦萨育婴院②巴齐礼拜堂。

作者:伯鲁乃列斯基。

(意⼤利早期⽂艺复兴建筑的奠基⼈)盛期:①坦⽐哀多礼拜堂,作者:勃拉曼特(被誉为⽂艺复兴⾸席建筑师)②法尔尼斯府邸③圣彼得⼤教堂。

晚期:①圆厅别墅②维琴察的巴西利卡
35.罗马耶稣会教堂被称为第⼀座巴洛克建筑。

36.巴洛克教堂装饰的特⾊?
第⼀,建筑的节奏是跳跃的、不规则的,柱⼦的组合形式是多样的。

第⼆,墙⾯构图突出垂直划分,形成多层叠柱式组合,基座、⼭花,檐部常常被强⾏断开,强调上下的串通联系,破坏了柱式常有的⽔平联系。

第三,追求强烈的体积与光影的对⽐关系,壁龛做的很深,墙⾯上的凹凸变化⼤,光影效果强烈。

第四,刻意制造新奇的形式,⼀反常规,⼭花被破坏,嵌⼊⽂章,匾额或其他雕饰,⼤⼭花中套有⼩⼭花,三⾓形⼭花中套着弧形⼭花,刻意制造建筑局部的不完整。

37.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致风格?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意⼤利巴洛克建筑⼤致同时⽽略晚,法国在⼗七世纪到⼗⼋世纪初的路易⼗三和路易⼗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推崇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形成了欧洲建筑发展的⼜⼀个主流。

代表建筑作品有枫丹⽩露宫、卢佛尔宫和丢勒⾥宫。

40.法国绝对君权最重要的纪念碑是凡尔赛宫。

41.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是法国18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四时代晚期,流⾏于路易⼗五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缛节艺术⽽兴起的。

它最初是指建筑的某些样式以及室内陈设和装饰的样式,由于受到了当时法国国王路易⼗五的⼤⼒推崇,也被称为“路易⼗五艺术风格”。

42.洛可可装饰的代表设计师是勃夫杭和麦松尼埃。

代表建筑作品是⼩特⾥阿农和巴黎苏俾⼠府邸的客厅(设计师:勃夫杭)
43.约翰.拉斯⾦?
19世纪最重要的设计作家和著名评论家,约翰拉斯⾦的名著《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对⼿⼯艺劳动表现出⾼度的赞赏和热情,极⼒的为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风格捧场,他提出⼈⼯制品必须反映⼈类的⾃⾝特征。

拉斯⾦及其思想的追随者们⼀个简明的理论根据是“中世纪的设计——哥特式”体现了⼀种⾮凡的成就和⼀种19世纪不可企及的简单美感,在他们看来,哥特式风格⽆论从视觉⾓度还是道德观念⾓度来看,是唯⼀合理的、适合设计⾰新的风格。

44.威廉.莫⾥斯?
作为英国⼯艺美术运动的领导⼈之⼀,是世界知名的璧纸花样和布料花纹的设计者,被称为
“装帧之⽗”。

他同时是⼀位⼩说家、诗⼈、商⼈,拥有⾃⼰的印刷⼚,还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领导之⼀。

他的代表作品是红屋。

45.新艺术运动的各国代表⼈物?
①⽐利时代表⼈物
a.亨利.凡德.威尔德:明确提出了功能第⼀的设计原则,奠定了现代设计理论的基础,在他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创⽴了魏玛⼯艺与实⽤美术学校,也就是包豪斯的前⾝。

b.维克多.霍塔,代表作:泰塞尔旅馆。

②法国代表⼈物
赫克托.吉马德:他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做的设计,地铁所有⼊⼝的栏杆灯柱和护栏都采⽤了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整个外形似贝壳。

③英国代表⼈物
麦⾦托什:19和20世纪之间英国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师和产品设计师,是格拉斯哥学派的代表⼈物之⼀,他是⼯艺美术时期与现代主义时期的⼀个重要的环节式的⼈物,在设计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和意义。

④西班⽛代表⼈物
⾼迪,代表作品是西班⽛巴塞罗那的⽶拉公寓。

46.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赖特是芝加哥建筑学派的第⼆代代表⼈物,以设计私⼈住宅⽽著名,他在美国中西部设计了许多⼩住宅和别墅,这些住宅⼤都属于中等阶级,坐落在郊外,⽤地宽阔,环境优美。

材料是传统的砖、⽊和⽯头,有出檐很⼤的坡屋顶,在这类建筑中赖特逐渐形成了⼀些特⾊的建筑处理⼿法,赖特在这个时期设计的住宅既有美国民间建筑的传统,⼜突破了封闭性,它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候和地⼴⼈稀的特点,赖特这⼀时期设计的住宅建筑被称为“草原住宅”。

虽然他们并不⼀定建筑在⼤草原上。

47.现代建筑的三⼤⽀柱:德国⼈格罗⽐乌斯,密斯.凡.德罗以及法国⼈勒.柯布西耶。

a.格罗⽐乌斯的美学观点是永恒的美,代表作品是包豪斯校舍和法古斯鞋楦⼚
b.密斯.凡.德罗设计观点是少就是多,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制作精致的细部,代表作品是巴塞罗那展览会德国馆。

c.勒柯布西耶出版的《建筑五要素》中提出了他的5个建筑学新观点,即底层架空、屋顶花园、⾃由平⾯、⾃由⽴⾯、横向长窗。

代表作品是萨伏伊别墅。

48.包豪斯的发展历程即三⼤时期?
①魏玛时期:格罗⽪乌斯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的崇⾼理想,聘任艺术家和⼿⼯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②德紹时期: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并进⾏课程改⾰,实⾏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体化的教学⽅法,这个时期是其⾼峰时
期,1928年格罗⽪乌斯辞去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迈耶继任,迈耶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到政治⽅⾯,使学校⾯临巨⼤的政治压⼒,最后迈耶不得不于1930年离任,由密斯.凡.德罗继任,但⾯对纳粹的压⼒,1932年10⽉被迫迁⾄柏林。

③柏林时期: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柏林的⼀座废弃的办公楼中,由于包豪斯精神为纳粹所不容,密斯终于⽆⼒回,1933年8⽉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柏林时期仅有六个⽉的时间。

49.⽡西⾥椅⼦?
布鲁耶设计出杰出的⼀系列家具,在世界上⾸创钢管家具,采⽤钢管和⽪⾰或纺织品结合,设计出⼤量功能良好,造型现代化的新家具来,包括椅⼦,桌⼦,茶⼏等,他也是第⼀个采⽤电镀镍来装饰⾦属表⾯的设计家,他第⼀把钢管椅⼦是1925年产⽣的,为了纪念他的⽼
师⽡西⾥.康定斯基的友谊,这个椅⼦就称为⽡西⾥椅⼦,那之后钢管家具成为现代家具的同义词,风⾏⼏⼗年之久。

50.装饰艺术风格的特点?
装饰艺术运动是新艺术运动的继续,在很⼤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

装饰艺术风格是20世纪初最后⼀次尝试,它采⽤⼿⼯艺和⼯业化的双重特点,采⽤设计上的折衷主义⽴场,设法把豪华的、奢侈的⼿⼯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业化特征合⽽为⼀,产⽣⼀种可以发展的新风格。

它的最终⽬标是通过艺术家们掌握⼿⼯艺,并使设计适应批量⽣产,从⽽结束艺术与⼯业之间的差别。

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特点是轮廓简单明朗,外表呈流线型或⼏何形,图案呈⼏何状或由具象形式演化⽽来,它趋于⼏何形但⼜不强调对称,趋于直线⼜不囿于直线。

51.⽇本20世纪60年代设计发展的特点?
①在政府的⼤⼒⽀持下,进⼊20世纪60年代,⽇本便开始在国际现代设计界崭露头⾓。

②60到70年代是从模仿⾛向创新的全⾯发展阶段。

③70到80年代设计成就及其教育体系已具有世界第⼀流⽔平,并表现出民族传统风格与⾼科技风格并存的特⾊,与欧美产⽣对峙的⿍⽴局⾯。

④总⽽⾔之,⽇本的现代设计是⼀条双轨平⾏道路。

传统和现代设计平⾏发展互相借鉴,⽇本⼈把不少优秀的民族艺术传统保存得⾮常好,并且和现代设计的内容融为⼀体。

52.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①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盛⾏于80年代,是⼀场反抗现代主义的⼴泛的⽂化艺术运动。

②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是重视形式并强调装饰,试图把良好的功能结构和希腊式,哥特式及巴洛克,洛可可等经典样式的细节结合起来,追求独特的设计个性,⾯向不同的⽂化群体与层⾯,从中吸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

③设计风格呈多元化的趋势常常⽣动活泼,同时⼜呈现出繁琐,杂乱⽆章,甚⾄⼤杂烩的拼凑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