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PPT资料(正式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氨基酸溶液:0. 点样:用毛细管依次将Lys(赖) 、 Gly(甘) 、 Pro(脯)、Val (缬)、 Leu (亮)和混合样品分别点在这6个位置上,点样点干后再点一次。 由于分配系数(Kd)不同,结果它们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4、展层:将点好样的滤纸(点样面朝外)卷成筒状,用透明胶纸粘接或用线缝好,纸的两边不能接触。
Lys Gly Pro Val Leu 混合样品 准备滤纸: 戴上手套,取层析滤纸(长22 cm、宽14 cm)一张,在纸的一端距边缘3cm处用铅笔画一条直线,在此直线上每间隔2cm作 一记号,为点样位置(即原点),如图。 Lys Gly Pro Val Leu 混合样品 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可用比移值(Rf)来表示。 点样:用毛细管依次将Lys(赖) 、 Gly(甘) 、 Pro(脯)、Val (缬)、 Leu (亮)和混合样品分别点在这6个位置上,点样点干后再点一次。 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 然后在密闭容器中层析溶剂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这样混合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展层剂的组成、层析纸质量等不变),某种物质的Rf 值是常数,因此可作为定性依据。 5、显色: 用喷雾器均匀喷上%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然后用电吹风吹干即可显出各层析斑点。 5% (m/V)的赖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溶液及它们的混合液 (各组分的浓度均为%)。 (1) 氨基酸溶液:0. (3) 显色剂:% (m/V)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 注意事项:手不能直接接触滤纸; 然后在密闭容器中层析溶剂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这样混合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 (2) 展层剂:正丁醇∶冰醋酸∶水=4∶1∶3 (V/V)。 由于氨基酸无色,可利用茚三酮反应使氨基酸层析斑点显色,从而作定性分析。 准备滤纸: 戴上手套,取层析滤纸(长22 cm、宽14 cm)一张,在纸的一端距边缘3cm处用铅笔画一条直线,在此直线上每间隔2cm作 一记号,为点样位置(即原点),如图。 将滤纸直立于层析缸中(注意:点样的一端在下,展层剂的液面需低于点样线1cm ,滤纸勿与缸壁接触),盖好层析缸盖,进行展层。
5、显色: 用喷雾器均匀喷上%水合茚三酮正 丁醇溶液,然后用电吹风吹干即可显出各层析 斑点。
溶剂前沿
Y X
卷成筒状的滤纸
氨基酸显色后的图谱
四、计算:
用直尺测量并计算出各种氨基酸的Rf值。
Rf 原原点点到到层溶析剂点前中沿心的离 的距距离 YX
样品aa 赖氨酸 甘氨酸 脯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标准aaRf 混合aaRf
Lys Gly Pro Val Leu 混合样品 5% (m/V)的赖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溶液及它们的混合液 (各组分的浓度均为%)。 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可用比移值(Rf)来表示。 将样品点在距滤纸一端约2~3cm的某一处,该点称为原点; 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可用比移值(Rf)来表示。 Lys Gly Pro Val Leu 混合样品 Lys Gly Pro Val Leu 混合样品 将滤纸直立于层析缸中(注意:点样的一端在下,展层剂的液面需低于点样线1cm ,滤纸勿与缸壁接触),盖好层析缸盖,进行展层。 四、计算:
试剂和器材:
1. 试剂:
(1) 氨基酸溶液:0.5% (m/V)的赖氨酸、脯氨酸、缬氨 酸、苯丙氨酸、亮氨酸溶液及它们的混合液 (各组分的浓 度均为%)。
(2) 展层剂:正丁醇∶冰醋酸∶水=4∶1∶3 (V/V)。 (3) 显色剂:% (m/V)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
2. 器材:
层析缸;层析滤纸(新华一号);毛细管;喷雾器;电 吹风;直尺;铅笔;针线或透明胶带 ;一次性手套 。
用直尺测量并计算出各种氨基酸的Rf值。 点样:用毛细管依次将Lys(赖) 、 Gly(甘) 、 Pro(脯)、Val (缬)、 Leu (亮)和混合样品分别点在这6个位置上,点样点干后再点一次。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展层剂的组成、层析纸质量等不变),某种物质的Rf 值是常数,因此可作为定性依据。 注意事项:手不能直接接触滤纸;
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
将样品点在距滤纸一端约2~3cm的某一处, 该点称为原点;然后在密闭容器中层析溶剂 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这样混合氨基 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由于分配系数(Kd) 不同,结果它们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可用 比移值(Rf)来表示。 所谓Rf,是指在纸层析中,从原点至氨基酸 停留点(又称为层析点)中心的距离(X)与 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Y)的比值。如图
Rf 原原点点到到层溶析剂点前中沿心的离 的距距离 YX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展层剂的组成、 层析纸质量等不变),某种物质的Rf 值是常 数,因此可作为定性依据。
由于氨基酸无色,可利用茚三酮反应使 氨基酸层析斑点显色,从而作定性分析。本 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三、操作
1. 在层析缸中装入展层剂,其高度约~2cm。
2. 准备滤纸: 戴上手套,取层析滤纸(长22 cm、 宽14 cm)一张,在纸的一端距边缘3cm处用铅笔画 一条直线,在此直线上每间隔2cm作一记号,为点 样位置(即原点),如图。注意事项:手不能直接 接触滤纸;直线与底边平行。
3. 点样:用毛细管依次将Lys(赖) 、 Gly(甘) 、 Pro(脯)、Val (缬)、 Leu (亮)和混合样品分别点在这 6个位置上,点样点干后再点一次。注意Val Leu 混合样品
纸层析点样标准图
4、展层:将点好样的滤纸(点样面朝外)卷成筒 状,用透明胶纸粘接或用线缝好,纸的两边不 能接触。将滤纸直立于层析缸中(注意:点样 的一端在下,展层剂的液面需低于点样线1cm , 滤纸勿与缸壁接触),盖好层析缸盖,进行展 层。待溶剂上升15~20 cm时,取出滤纸,用铅 笔描出溶剂前沿界线,电吹风吹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