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狗不理”包子因何得名,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名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狗不理”包子因何得名,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名气?
俗话说:“不吃狗不理包子,白来一趟天津。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最有名的小吃,吃过的人都忘不了那薄皮大馅、肥而不腻、满嘴流油的感觉。
既然这包子这么好吃,为什么狗却不愿意答理呢?
此“狗不理”非狗不答理。
据说,狗不理包子是因它的创始人得名。
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有户高姓人家,高家儿子高贵友生性好动,难管教。
其父还担心孩子不好养大,便给他起了个贱名“狗子”。
狗子14岁那年,只身一人到天津刘家蒸吃铺做学徒伙计,勤学好动的他很得师傅喜爱。
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狗子的厨艺进步很快。
满师后,狗子踏上了创业之路。
当时天津的包子铺很多,想要在众多包子铺中脱颖而出,必须有所改进。
于是狗子潜心钻研做包子的技术,终于创出了令整个饮食界都为之一震的特色面食。
光顾狗子店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由于本小利薄,狗子没有太多资金雇工人。
狗子一人身兼多职,既做包子,又卖包子。
店面门庭若市,狗子自己经常忙得不可开交。
后来,狗子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在柜台前摆上一大摞碗,来买包子的客人将包子钱放在碗里,狗子按钱分包子。
这样客人随拿随走,既省时又省事。
时间一长,老主顾中就流传“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的说法,时间一长,“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便传成了“狗不理”。
人们也就习惯地将狗子家的包子叫“狗不理”。
狗不理包子能够享誉中外,自然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它用面讲究,做工精良,就连馅如何配料都是有严格要求的。
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吃了袁世凯进献的“狗不理”包子,赞叹道:“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狗不理包子也因此更加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