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过关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过关练习试题D卷附
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研究表明,高纤维食物对于预防心脏病、直肠癌和糖尿病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食品包袋上没有把纤维素的含量和其他营养成分一起列出。
因此,国家应该规定在食品包装袋上明确列出纤维素的含量,这对于保护民众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将最有力地削弱上述结论?( )
A.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并不注意包装袋上关于营养成分的说明
B.不但高纤维食品,而且低脂肪食品对于预防心脏病、直肠癌和糖尿病也有重要作用
C.多食用高纤维食品并不能保证不患心脏病、直肠癌和糖尿病
D.高纤维食品,一般蛋白质的含量不够丰富
2、某中学在资助贫困生的公示中,将拟资助学生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等信息予以公布。
该校的做法()。
A.符合校务公开的办事原则
B.体现了学校自主管理权利
C.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D.违背公平待生的教育理念
3、某初中校向学生收取练习本费用,未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该校做法()。
A.不合法,义务教育学校不能收费
B.不合法,学校必须公开收费项目
C.合法,学校有自主管理权
D.合法,学校是按规定收费
4、鹏鹏12岁,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拘留,班主任唐老师因有感触,在微博中描述了此事,并采用了鹏鹏的真实姓名。
唐老师的做法()。
A.合法,微博是唐老师的个人空间,有发表的自由
B.合法,唐老师的做法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教育的作用
C.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卢梭
D.夸美纽斯
6、王明同学成绩不好,跟夏老师关系很紧张。
一天,王明悄悄在黑板写了“夏某某是个大笨蛋!”夏老师查出后暴跳如雷,多次勒令王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同自己做深刻检讨,夏老师的行为()。
A.正确,有利于抑制其他同学的类似行为
B.正确,应该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威信
C.不正确,不应该对此类学生如此宽容
D.不正确,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7、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文化
8、1974年,考古学家发掘出一艘南宋时期的“福船”,发掘地点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港口。
这一发掘地所在的城市是( )。
A.广州
B.福州
C.泉州
D.汕头
9、考试结束后,又要调整座位了。
赵老师排座位的原则是:考分高的学生坐在教室的中间区域,考分低的学生坐在边角位置。
赵老师的做法是()。
A. 符合公平竞争的要求
B. 违背平等待生的理念
C. 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
D. 违背分班教学的要求
10、中学生王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李某当场没收。
王某课后向李某承认错误并要求归还其手机,被李某以王某违反校规为由拒绝。
李某的做法()。
A.正确,学校规章应该人人遵守
B.正确,教师有惩成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D.不正确,应上交学校销毁
11、在生物实验课上,韩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实验过程一:从____ 号烧瓶倒入____号烧瓶……”“显微镜的取镜和放置:右手紧握____左手托住____……”这说明韩老师()。
A.教学理念偏失
B.教学态度不端
C.教学评价不当
D.教育行为失当
12、按测验的目的分类可分为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和()。
A.形成性测验
B.个别测验
C.人格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
13、( )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科学发展观
14、有位学生将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
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A.廉洁奉公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15、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诗圣”“诗鬼”的唐代诗人是()。
A.杜甫李白贾岛
B.李白杜甫李贺
C.李白杜甫白居易
D.杜甫李白李商隐
1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回小说中常出现“话说”、“看官”等字眼,可明显看到话本的痕迹与影响
B.“论”,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议论方式,以析透彻为宗旨的文体。
一般而言,人物论、史论等较庄重的内容大多采用这一文体,如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
C.疏也称奏疏、奏章,是臣下向君王进言的文书。
一般采用分条陈述的方式,贾谊的
《论积贮疏》是疏中的名篇
D.唐宋传奇是魏晋笔记小说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情节曲折奇特,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17、某中学上课时,高年级学生李某到教室外喊赵某,说有事出去一趟,班主任张某默许了,赵某走出教室后被李某殴打,导致左眼失明。
对赵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账责任的主体是()。
A.李某
B.张某
D.学校
D.李某和学校
18、某初级中学向学生推销学习用品谋取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下列处理此事的方式不正确的是()。
A.给予通报批评
B.没收违法所得
C.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D.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罚
19、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科书()制度。
A.认定
B.审定
C.选定
D.国定
20、贞德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被后人赞项为“圣女”,她曾率领法国军队对抗外国入侵,并多次打败侵略者,事迹发生的时期是()。
A.普法战争时期
B.英法百年战争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D.欧洲三十年战争时期
21、某老师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资料,要求学生必须购买。
该老师的做法()。
A.反映教学需要
B.体现敬业精神
C.违背教育规律
D.违背师德规范
22、“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23、笔迹检验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文字符号的书写动作习惯特点、文字布局习惯特点、书面语言习惯特点,来认定书写人的一项物证检验专门技术方法。
上面一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A.笔迹检验的内容很广泛
B.笔迹检验的研究方向
C.笔迹检验的操作方法
D.笔迹检验是一项物证检验专门技术方法
24、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A.氨氧化物
B.二氧化氨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25、下列名医中,与"刮骨疗伤”这一故事有关的是()。
A.张仲景
B.李时珍
C.华佗
D.扁鹊
26、校运动会上,胡某等几位同学随裁判老师进入铅球区丈量结果。
在他们尚未撤离投掷区时,参赛同学赵某投出的铅球砸中了胡某,致其肩部受伤。
对胡某所受伤害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A.学校
B.裁判老师
C.赵某的监护人
D.赵某的监护人和裁判老师
27、以下句子中,没有动词的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B.且庸人尚羞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晋侯饮赵盾酒
28、关于计算机“防火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在网络服务器所在的机房中建立的一堵用于防火的墙
B.它用于限制外界对某特定范围内网络的登录与访问
C.它不限制其保护范围内主机对外界的访问与登录
D.它可以通过在域名服务器中设置参数实现
29、下列选项中,与“中国-香港”的逻辑关系相同是()。
A.北京-承德
B.宁夏-银川
C.新疆-西藏
D.太原-山西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的嘟”--“的嘟”--声,这声音犹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
紧接着,像有谁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齐”,所有的学生都向左边看去。
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师喊出话来,坐在靠窗边的同学已经站起来,叭在窗台上向外张望,其他的同学更是着急,他们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长,平时上课就坐不住的索性冲出座位,涌到窗前。
他们你扒我,我推他,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原来是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由南向北从窗前驶过……教室里恢复平静后,请看以上2位教师的做法:
A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写下来。
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
B老师面对以上情境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
而学生却余兴未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B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问题:A、B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
2、师范大学毕业后,孙斌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了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工作前几年,为了适应教学工作,他向其他同事学习,教学水平逐渐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
这时,他认为教学工作并不神秘,自己的经验、知识与能力已经足以应付,没有必要继续深入钻研教学。
一天,几位学生的家长找到孙老师,希望他能在课后帮助孩子朴习。
孙老师认为这事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就答应了,补习结束时,家长们为了感谢孙老师,给了他一笔可观的补课费,孙老师推辞不过只好接受。
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孙老师补课,其他班级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也来找他。
为了保证补习效果,孙老师常常将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联系起来,还专门编印了系列学习资科,仅收取成本费和辛苦费,随着参与辅导学生规模的扩大,孙老师家里的空间已不足以容纳,于是,他在小区里专门租了地方方便学生参与辅导。
为了节省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具的费用,孙老师还要求学生统一从自己这里购买。
家长们对孙老师的辅导非常满意,还给他送了锦旗。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孙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请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为题,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A
2、C
3、B
4、【参考答案】C
5、C
6、D
7、A【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8、C
9、B
10、C
11、A
12、A
13、C
14、B
15、B
16、D
17、D
18、D
19、B
20、B
21、D
22、C
23、D
24、C
25、C
26、C
27、B
28、B
29、B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我个人认为,我更同意A教师的做法。
其中A教师的教学思路正是现代教学观下所倡导的新课程、新课改的相关理念的实践,而B教师则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代表了。
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A老师突破预定计划而“创造性地教学”,凸现了课程的多元创新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兴趣、情感,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
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捕捉了这一偶发事件,把它转变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指导他们学会了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而B老师的教学是一种“插秧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记刻的课堂秩序,即极端的课堂纪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所谓的老师权威。
B老师“以知识、学科为本位”,把学生当做“学科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成长中的完整的人”。
他力图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求、情感,不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活动。
2、孙老师的很多行为都是不正确的,违背了以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孙老师的行为违背了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要求老师应当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不敷衍塞责。
但是孙老师却认为自己的能力足以应付教学,没有必要深入钻研,这是不正确的,孙老师应该虚心学习,认真备课,做好教师工作。
(2)孙老师的行为违背了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而孙老师却通过开辅导班、向学生收取费用、售卖学习资料、将上课与辅导班相联系等方式,获取私利,这违背了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孙老师的行为违背了终身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而孙老师认为,自己没有必要钻研教学,这是一种自我满足和不思进
取,违背了终身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写作提示]
小学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小学教师培养有特定的方式和要求。
在专业化视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必须正确处理好按需培养与提高质量、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综合培养与有所侧重、全面发展与学有所长、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不断提高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