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研究--以“11-20各数的认识”为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致讲解,所以在进行微课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把时间控制在 10分钟以内,避 免 过 长 影 响 教 学 效 果,其 次 只 解 决 一 个 问 题,目标要明确。
2互动性原则 教学是什么?它是指在规定的教学环境下,把教师教课 以及学生学习结合起来形成的双边互动。微课是一种教学 方式,它设计的 时 候 理 应 要 考 虑 教 师 教 和 学 生 学 的 两 个 方 面,双方通过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微课也可以这样定位,就是说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师 生们的相互沟通,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的一类课程。 3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望特别强烈,所以在刚开始导入课的时候就应该 出现一些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感兴趣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求知 欲,比如说在讲述三年级上册对分数的了解时,教师使用猴 子分桃子来进行课堂导入,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其进行积 极 主 动 的 学 习,这 样 也 就 使 课 堂 更 加 生 动 有 趣。 4整体性原则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课程类型,它需要把完整的知识进行 细化,分成一个个的知识点和环节,呈现给学生供其自主学 习,并且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过程还是结果都要加以重视。 5动态性原则 这一条是至关重 要 的,自 古 以 来 教 学 就 强 调 “因 材 施 教”,反对“一刀切”,在微课的设计中同样重要。例如,某个 班的学生相对来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设计的时候,可以 适当减少一些趣味性的事物。相反,如果该班课堂气氛不活 跃,可以适当地增加趣味性,来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更好的 教学效果。 结合微课程的特性以及应该遵循教学设计的规则,教师 在开展微课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个流程的教课知 识点运用,同时精妙地设计每一个教课流程。下面就将小学 阶段的数学课程“11—20各数的认识”作为案例[4]。
3教学内容 个 性 化。随 着 信 息 技 术 的 发 展,微 课 可 以 选择更加丰富的资源,例如,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 和卡通形象,这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但这种个性化应该是适度的,如果过于个性化, 可能会适得其反。
4教学设计全面性。虽然微课时间要控制在 5—10分 钟,但时间短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缩水,把这一个知识点或 一个环节当成一个整体再细化,仍然要包括课题导入,然后 一步步地引导、总结、反思等等,每一步都必不可少。
2019年 9月 第 38卷第 9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9.09.028
Sep.2019 Vol.38No.9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11—20各数的认识”为例
1时间短小。当下微课的学习时间一般控制在 5—10 分钟,这是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对于小学生而言, 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自控能力差,传统的 40分钟一堂课 不能发挥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微课更适合小学生的发展, 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
2教学目标 明 确。微 格 课 程 是 运 用 现 代 技 术 手 段,围 绕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用 5—8分钟的时间来 进行讲解,微课的内容具有针对性,易突出难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9008604
教学方面 的 高 级 设 计 师 戴 维 · 彭 罗 斯 (DavidPenrose) 于 2008年提出了“微格课程”的热点讨论,其核心思想是让 教师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更多的“专 注”的学习体验。在我国,胡铁生第一次提出了“微课”这一 理念。微课的应用有利于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改变教师的 传统教学方式,为以后微课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微课,更好地把它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 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本文运用新 课程标准理念来设计一堂微课,以“11—20各数的认识 2”为 例,阐述微课的含义、特点、设计原则。
南师大教授张一春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微课 的含义是以让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取得良 好的学习成果为目的,通过精心设计的现代化教课方式,运 用流媒体方式进行课堂呈现,针对某一个教课流程以及问题 进行短时间的教学[3]。
以上定义虽然叙述方式不同,但总体上对微课内涵形成 了较为一致的认识。总体来说,将视频作为承载体,规定时 间为 5—10分钟,对于一些课程知识实施出色的教学行为。 其具有几下几个特点:
一、微课的含义及特点
我国对于微课的含义有很多的观点,下面是一些关于它 的一些典型定义。胡铁生把微课这一门学科称之为 “微课 程”,还叫作“微课”。它是运用微小类型视频开展网络课程 学习的简称。它是运用微格视频进行教课,专门应对各个学 科知识以及教课流程进行教课时提供的教课资料[1]。
上师大黎加厚教授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书中提出 了自己的看法,他是这样对其进行定义的,微课是专门解决 一个知识点的小课程,在教课的 10分钟内,有自己确定的教 学目的,而且知识点比较少[2]。
二、微课的设计原则
1“微”原则 微课与 传 统 的 课 堂 教 学 相 比,最 突 出 的 就 是 在 这 个 “微”上,教学时 间 短,教 学 内 容 少,针 对 某 个 知 识 点 进 行 细
收稿日期:20181127 作者简介:孙子建(1995—),男,山东栖霞人,硕士研究生;田海青(1981—),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
孙子建,田海青
(喀什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摘 要:“互联网 +”促进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全新变革,微课作为新鲜事物受到了教育人士的重视。它的出现 为学校带来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更高效教学手段。从微课的定义、特点、设计原则 入手,重点基于五个方面结合小学课程“11—20各数的认识”详细介绍微课的设计流程,以期对使用微课进行教学 提供借鉴与参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致讲解,所以在进行微课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把时间控制在 10分钟以内,避 免 过 长 影 响 教 学 效 果,其 次 只 解 决 一 个 问 题,目标要明确。
2互动性原则 教学是什么?它是指在规定的教学环境下,把教师教课 以及学生学习结合起来形成的双边互动。微课是一种教学 方式,它设计的 时 候 理 应 要 考 虑 教 师 教 和 学 生 学 的 两 个 方 面,双方通过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微课也可以这样定位,就是说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师 生们的相互沟通,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的一类课程。 3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望特别强烈,所以在刚开始导入课的时候就应该 出现一些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感兴趣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求知 欲,比如说在讲述三年级上册对分数的了解时,教师使用猴 子分桃子来进行课堂导入,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其进行积 极 主 动 的 学 习,这 样 也 就 使 课 堂 更 加 生 动 有 趣。 4整体性原则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课程类型,它需要把完整的知识进行 细化,分成一个个的知识点和环节,呈现给学生供其自主学 习,并且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过程还是结果都要加以重视。 5动态性原则 这一条是至关重 要 的,自 古 以 来 教 学 就 强 调 “因 材 施 教”,反对“一刀切”,在微课的设计中同样重要。例如,某个 班的学生相对来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设计的时候,可以 适当减少一些趣味性的事物。相反,如果该班课堂气氛不活 跃,可以适当地增加趣味性,来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更好的 教学效果。 结合微课程的特性以及应该遵循教学设计的规则,教师 在开展微课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个流程的教课知 识点运用,同时精妙地设计每一个教课流程。下面就将小学 阶段的数学课程“11—20各数的认识”作为案例[4]。
3教学内容 个 性 化。随 着 信 息 技 术 的 发 展,微 课 可 以 选择更加丰富的资源,例如,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 和卡通形象,这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但这种个性化应该是适度的,如果过于个性化, 可能会适得其反。
4教学设计全面性。虽然微课时间要控制在 5—10分 钟,但时间短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缩水,把这一个知识点或 一个环节当成一个整体再细化,仍然要包括课题导入,然后 一步步地引导、总结、反思等等,每一步都必不可少。
2019年 9月 第 38卷第 9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9.09.028
Sep.2019 Vol.38No.9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11—20各数的认识”为例
1时间短小。当下微课的学习时间一般控制在 5—10 分钟,这是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对于小学生而言, 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自控能力差,传统的 40分钟一堂课 不能发挥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微课更适合小学生的发展, 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
2教学目标 明 确。微 格 课 程 是 运 用 现 代 技 术 手 段,围 绕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用 5—8分钟的时间来 进行讲解,微课的内容具有针对性,易突出难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9008604
教学方面 的 高 级 设 计 师 戴 维 · 彭 罗 斯 (DavidPenrose) 于 2008年提出了“微格课程”的热点讨论,其核心思想是让 教师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更多的“专 注”的学习体验。在我国,胡铁生第一次提出了“微课”这一 理念。微课的应用有利于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改变教师的 传统教学方式,为以后微课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微课,更好地把它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 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本文运用新 课程标准理念来设计一堂微课,以“11—20各数的认识 2”为 例,阐述微课的含义、特点、设计原则。
南师大教授张一春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微课 的含义是以让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取得良 好的学习成果为目的,通过精心设计的现代化教课方式,运 用流媒体方式进行课堂呈现,针对某一个教课流程以及问题 进行短时间的教学[3]。
以上定义虽然叙述方式不同,但总体上对微课内涵形成 了较为一致的认识。总体来说,将视频作为承载体,规定时 间为 5—10分钟,对于一些课程知识实施出色的教学行为。 其具有几下几个特点:
一、微课的含义及特点
我国对于微课的含义有很多的观点,下面是一些关于它 的一些典型定义。胡铁生把微课这一门学科称之为 “微课 程”,还叫作“微课”。它是运用微小类型视频开展网络课程 学习的简称。它是运用微格视频进行教课,专门应对各个学 科知识以及教课流程进行教课时提供的教课资料[1]。
上师大黎加厚教授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书中提出 了自己的看法,他是这样对其进行定义的,微课是专门解决 一个知识点的小课程,在教课的 10分钟内,有自己确定的教 学目的,而且知识点比较少[2]。
二、微课的设计原则
1“微”原则 微课与 传 统 的 课 堂 教 学 相 比,最 突 出 的 就 是 在 这 个 “微”上,教学时 间 短,教 学 内 容 少,针 对 某 个 知 识 点 进 行 细
收稿日期:20181127 作者简介:孙子建(1995—),男,山东栖霞人,硕士研究生;田海青(1981—),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
孙子建,田海青
(喀什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摘 要:“互联网 +”促进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全新变革,微课作为新鲜事物受到了教育人士的重视。它的出现 为学校带来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更高效教学手段。从微课的定义、特点、设计原则 入手,重点基于五个方面结合小学课程“11—20各数的认识”详细介绍微课的设计流程,以期对使用微课进行教学 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