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一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质量检测一(第一、二单元)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演练(20分,每小题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氽.着(tǔn)讥诮.(qiào)
酒馔.(zuàn) 战战兢.兢(jīnɡ)
B.迤.逦(yǐ) 谗.言(chán)
怂.恿(cǒnɡ) 安然无恙.(yànɡ)
C.憎.恶(zènɡ) 庇.祐(bì)
睨.视(nì) 力能扛.鼎(kánɡ)
D.茶峒.(dònɡ) 央浼.(měi)
喧阗.(tián) 怏.怏不乐(yànɡ)
解析:A项,“馔”应读“zhuàn”;B项,“怂”应读“sǒnɡ”;C项,“憎”应读“zēnɡ”,“扛”应读“ɡānɡ”。
答案:D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________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________,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
(2)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________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__________。
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A.而是点染星汉如梦如幻
B.总是浸染星云如诗如画
C.却是绘染星光诗意盎然
D.只是渲染星斗诗意朦胧
解析:“而是”一般与“不是”对应;“总是”,无例外地;“却是”,表示转折;“只是”,仅仅是。
根据语境,第一空,应用“只是”。
“点染”,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浸染”,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绘染”,绘画染色;“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第二空,从语意和搭配上看,“渲染”更恰当。
“星汉”,指银河;“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星光”,星的光辉;“星斗”,星的总称。
由“满天”“斜月晶莹”可推知第三空,应是“星斗”。
“如梦如幻”,强调梦幻;“如诗如画”,强调美;“诗意盎然”,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十足的美感。
第四空,结合前面“薄雾似轻纱漫卷”,应用“诗意朦胧”,它强调朦胧的美感。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硅谷”周边人文气息浓厚,消费者文化水平高,高校众多,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都将环境的开发放在首要位置。
B.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契诃夫的伟大功绩在于重建并改造了传统小说的“戏剧性”结构。
C.随着社会意识的进步、法制的健全,脑死亡法、安乐死法等法令法规的出台将由不可能变为不是不可能。
D.对于南京市“电脑摇号”的“小升初”政策,社会各界众说纷纭,不少有识之士建议实行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所处学区确定学校。
解析:A项,不合逻辑,应该是由于高校众多,消费者文化水平高,使得周边人文气息浓厚;B 项,语序不当,应调换“重建”与“改造”的位置;D项,缺少宾语,可在“学校”后加上“的政策”。
答案:C
4.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场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④①②③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
解析:整体感知这4个句子,找出表述对象,不难确定②应为首句,可排除A、C两项;比较③④两句,由“会”“也会”可知③应在④后,排除B项;最终可确定答案为D项。
答案:D
二、阅读鉴赏(42分)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18分,每小题6分)
且说曹操逃出城外,飞奔谯郡。
路经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擒见县令。
操言:“我是客商,覆姓皇甫。
”县令熟视曹操,沉吟半晌,乃曰:“吾前在洛阳求官时,曾认得汝是曹操,如何隐讳!且把来监下,明日解去京师请赏。
”把关军士赐以酒食而去。
至夜分,县令唤亲随人暗地取出曹操,直至后院中审究;问曰:“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操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
何必多问!”县令屏退左右,谓操曰:“汝休小觑我。
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
”操曰:“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
国除害耳。
今事不成,乃天意也!”县令曰:“孟德此行,将欲何往?”操曰:“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
”县令闻言,乃亲释其缚,扶之上坐,再拜曰:“公真天下忠义之士也!”曹操亦拜,问县令姓名。
县令曰:“吾姓陈,名宫,字公台。
老母妻子,皆在东郡。
今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
”操甚喜。
是夜陈宫收拾盘费,与曹操更衣易服,各背剑一口,乘马投故乡来。
行了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
操以鞭指林深处谓宫曰:“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就往问家中消息,觅一宿,如何?”宫曰:“最好。
”二人至庄前下马,入见伯奢。
奢曰:“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
汝如何得至此?”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
”伯奢拜陈宫曰:“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
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
”说罢,即起身入内。
良久乃出,谓陈宫曰:“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
”言讫,匆匆上驴而去。
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
(1)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间:________
(2)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向:________
(3)吾将归乡里,发矫.诏矫:________
答案:间:机会。
向:接近。
矫:假传(命令)。
6.县令陈宫为什么会弃官从曹操而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方面董卓弄权不得人心,“汝休小觑我。
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
”由此可以看出,陈宫对董卓也不满。
二是曹操的一席话让陈宫感到他的英雄志气,他认为,曹操身处窘境,仍然身系国家安危,是忠义之士,是他心目中的“明主”。
7.选文突出表现了曹操哪方面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被陈宫俘后的一席话,表现了曹操英雄的一面,壮志未酬,视死如归;识大义的一面,表现了他是忠义之士,身处窘境,仍然身系国家安危。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24分,每小题6分)
杨志卖刀
施耐庵
杨志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
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
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
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心中烦恼了一回,在客店里又住几日,盘缠都使尽了。
杨
志寻思道:“却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
”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
走到马行街内,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一个人问。
将立到晌午时分,转来到天汉州桥热闹处去卖。
杨志立未久,只见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
杨志看时,只见都乱撺,口里说道:“快躲了,大虫来也。
”杨志道:“好作怪!这等一片锦城池,却那得大虫来?”当下立住脚看时,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大汉,吃得半醉,一步一攧撞将来。
杨志看那人时,形貌生得粗丑。
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
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
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卖几钱?”杨志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
”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百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
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杨志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
”牛二道:“怎地唤做宝刀?”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
”牛二道:“你敢剁铜钱么?”杨志道:“你便将来,剁与你看。
”牛二便去州桥下香椒铺里,讨了二十文当三钱,一垛儿将来,放在州桥阑干上,叫杨志道:“汉子,你若剁得开时,我还你三千贯。
”那时看的人虽然不敢近前,向远远地围住了望。
杨志道:“这个直得甚么。
”把衣袖卷起,拿刀在手,看的较准,只一刀,把铜钱剁做两半。
众人都喝彩。
牛二道:“喝甚么鸟彩!你且说第二件是甚么?”杨志道:“吹毛过得。
就把几根头发望刀口上只一吹,齐齐都断。
”牛二道:“我不信。
”自把头上拔下一把头发,递与杨志:“你且吹我看。
”杨志左手接过头发,照着刀口上尽气力一吹,那头发都做两段,纷纷飘下地来。
众人喝彩,看的人越多了。
牛二又问:“第三件是甚么?”杨志道:“杀人刀上没血。
”牛二道:“怎地杀人刀上没血?”杨志道:“把人一刀砍了,并无血痕,只是个快。
”牛二道:“我不信!你把刀来剁一个人我看。
”杨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你不信时,取一只狗来,杀与你看。
”牛二道:“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
”杨志道:“你不买便罢,只管缠人做甚么!”牛二道:“你将来我看。
”杨志道:“你只顾没了当!洒家又不是你撩拨的。
”牛二道:“你敢杀我?”杨志道:“和你往日无冤,昔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没来由杀你做甚么?”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鳖鸟买你这口刀。
”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
”牛二道:“我没钱。
”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
”杨志道:“俺不与你。
”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
”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
牛二爬将起来,钻入杨志怀里。
杨志叫道:“街坊邻舍都是证见。
杨志无盘缠,自卖这口刀。
这个泼皮强夺洒家的刀,又把俺打。
”街坊人都怕这牛二,谁敢向前来劝。
牛二喝道:“你说我打你,便打杀直甚么!”口里说,一面挥起右手,一拳打来。
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颡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
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节选自《水浒》第十二回,有删改) 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牛二逼杨志两试宝刀后再逼杨志杀人试刀,并扬言要“打杀”杨志,对杨志步步紧逼。
B.杨志为了谋取一官半职,以便博个封妻荫子,于是就想把祖传的宝刀卖掉筹钱送人情。
C.小说通过对身怀高强本领的杨志沦落到卖刀为生的地步的叙述,揭示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D.杨志因为牛二让他二试宝刀之后又不买刀,觉得牛二在欺骗他,于是一时兴起就杀了牛二。
E.从众人对牛二的惧怕这一角度来说,杨志杀死牛二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解析:B项,杨志卖刀是因为生计所迫;D项,杨志杀死牛二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之下,并非是因为觉得受了欺骗。
答案:BD
9.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写牛二出场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通过杨志看到“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听到有人口里喊道“快躲了,大虫来也”,为牛二出场做了铺垫,然后又通过杨志的观察刻画了牛二的形貌肖像。
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10.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杨志和牛二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杨志:为人耿直、做事精细、暴躁、性烈如火。
牛二:蛮横霸道、耍赖、无理滥缠、得寸进尺。
11.选文在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极为精彩传神,请结合文本举例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通过肖像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如“黑凛凛一大汉”“形貌生得粗丑”。
②通过对话描写展示人物个性,如“喝甚么鸟彩”“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你好男子,剁我一刀”等语言表现了牛二活脱脱的市井无赖形象,“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你不信时,取一只狗来,杀与你看”“街坊邻舍都是证见……”等语言表现出杨志落魄卖刀一再退让的心理状况。
③动作描写渲染场面,如“躲”“乱撺”。
④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如“抢到杨志面前”“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
三、创新语用(28分)
12.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
(8分)
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
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
因为贵刊今年第1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一位”常用于他人,表尊重,一般不能用于自己。
(2)“先生”是尊称,一般用于他人。
(3)与关联词“除了”相对应的词是“还”。
(4)本段文字的前半部分是对杂志的肯定,后半部分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应该用表转折关系的“不过”。
(5)“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但是与“不仅”搭配的关联词不是“况且”。
答案:①“一位”改为“一个”;②“先生”改为“医生”或其他职业性称谓;③“也”改为“还”;④“因为”改为“不过”;⑤“况且”改为“而且”。
13.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
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10分)
网络语言发展前景调查表
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
(不超过30个字),
(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不超过30个字)。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表格。
表格左栏是网络语言的发展前景分类,右栏是对应的百分比。
根据给出的句子中“极少数人”、“小部分人”可知,是按照比例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说明。
根据1.7%这个比例,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网络语言很有发展前景(或者进入日常生活,或者进入汉语词典,或者代替传统语言)
答案:(1)大部分(或“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2)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是比较宽容的(或“接受”“认可”),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
14.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照要求续写。
要求:①点明主题;②语意连贯;③不少于50个字(含
标点符号)。
(10分)
磨盘围绕着磨心不停地转动着,一圈,又一圈……
终于有一天,磨盘忍耐不住了,冲着磨心大发脾气:“我受够了!我这么大个儿,凭什么要以你为中心,一天到晚围着你团团转?别在这里碍事,没有你,我会做得更好!”
磨心无法再待下去了,只好走开。
磨盘心想,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
它铆足劲地转,但转不了几圈,就一骨碌滚到地上去了。
这时候,磨心平静地对磨盘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根据磨盘与磨心的对话及矛盾,我们能把握其主题——纪律和自由的关系。
续写的内容要体现这一主题,语意与上文连贯。
答案:(1)你别生气,听我解释。
虽然我是中心,你围着我转,但并不代表我比你重要。
其实,这是我们各自的职责所在,我们只有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共同完成我们的工作。
(2)磨盘老兄,你听我说,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自由,但自由这东西不是绝对的。
追求自由固然是好事,但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
希望你能知道,我不是你追求自由的障碍,而是与你同甘共苦的好兄弟。
四、写作(60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
钱先生学问做得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
”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请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首先要清楚“心要在焉”的含义。
“心”指“心思,思想”,“要”指“必须、应该”,“在”指“聚焦在、定位在、集中在”,“焉”指“这里”,“心要在焉”即“心思应该集中在某处”。
联系现实生活,可以想到:读书人,应该做到心无旁骛,达到与书中人物交感融汇的读书境界;为官者,应该做到在其位,尽其责,敬其业,爱其民;研究者,应该做到专心致志,孜孜以求,皓首穷经,废寝忘食;创业者,应该做到认准一个目标,不畏艰难困苦,一直向前走,等等。
其次,可以联想到“心要在焉”的反面,即“心不在焉”,分析“心不在焉”的原因。
(内因是缺乏人生目标,缺乏信仰,责任感丧失,欲望太多等。
外因是浮躁、喧嚣的社会风气,追名逐利大行其道的世风,商业社会的多种诱惑等)指出“心不在焉”的弊端(个人:德不立,业不精,事难成。
集体和国家:走向衰败),把“心要在焉”与“心不在焉”进行对比,论述更加深刻。
[参考例文]
心要在焉
心在,则无所不能。
——题记心在何处?
阿基米德说,我的心在数学那儿,于是有了“让我画完这个圆”的千古绝唱。
钱钟书说,我的心在文学,于是有了目不窥园,名满天下。
“扫把姐”说,我的心全在那一把扫把上,于是那把扫把像有了灵性,与她共舞出无限曼妙风情。
心要在,在所爱之处。
“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
”文天祥的浩荡正气,仍激励着中华儿女。
令我怦然心动的,是他至死不渝的报国之心。
他将一颗心安放在日渐式微的国家上,一切行动便都有了落脚点。
一切战役,一切悲愤的诗,便都有了共同的根源,那便是对祖国的深沉的爱。
心系国事,便有了那份勇气,以匹夫之力,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林觉民何尝不爱妻子?只是对国家的大爱使他抛却儿女私情,投身于挽救危亡的事业。
心在所爱之处,即便雷霆轰击,亦不动摇丝毫。
心在所爱之处,便有了那种力量,能够承受众人的冷眼,即使荆棘遍地,也踽踽前行。
还记得那个潦倒的老人,“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当屡试不第的蒲松龄开始各处搜集奇闻逸事时,人人都以为他疯了,但在看过《聊斋志异》后,却不得不感叹那是一部“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旷世奇书。
正是有着那份信念,一心扑在文学上,他才能不理会众人的非议,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前行。
纵使险阻无数,他都坦然视之。
有些人将心放错了位置,便只能品尝失败的苦涩。
唐玄宗爱着杨贵妃,沉迷于“温泉水滑洗凝脂”,换来的却只是“此日六军同驻马”,马嵬兵变,大唐风光不再。
现在的一些人爱着名利,向往高官厚爵,换来的却只是贪婪的双眼与累弯了的腰杆,却再也找不回“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
可见,选择所爱,也应慎重。
心在何处?
有些人不知心在何处,便只能“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有些人找错了所爱,便只能如无头苍蝇,乱飞乱撞。
而有些人,找对了心的位置,方不惧艰险,矢志不渝。
找回自己的心吧,找到你所爱的地方,将它安放。
别再羡慕别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只要心在,你也能做到。
心在,则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