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的现状与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的现状与建议
摘要:教育装备是教学过程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套好的教育装备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学差距。

目前农村与城市中小学之间,不论是教育装备采购经费的投入,还是教育装备的管理、使用,抑或是教育装备的重视程度,都有不小的差距,这是现实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现状;建议
目前,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应试教育的考核压力,教育装备的开发与应用还远没有引起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思想意识不强,行动力不够,教育装备更新应用缓慢。

下面笔者依据多年的农村学校教学经验,就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的现状与建议做简要的分析与讨论。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的现状
1.1装备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受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思想观念的束缚,各级各单位对教育装备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装备的配备数量不足,同时,教育装备的投入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具上,而对于前沿的,更符合教学实际的,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装备,经费倾斜偏少,导致教育装备的配备在质量上不高,甚至配备了一些过时或者被淘汰的教育装备,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学科要求,也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不断深入探索的渴望。

1.2装备过于偏重文化科目
现阶段中小学的教育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教育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还留有很深的痕迹,音、体、美常常无法获得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弱化,被边缘
化,学校配备的教育装备也多是文化课教学装备,比如实验仪器,数学教具等,有关音、体、美的教育装备相对于文化课,可以说少之又少。

1.3 装备管理不够科学
农村中小学由于地处偏远,生源不足,同样也伴随着师资不足,大部分学校都没有配备专门的器材管理员、实验员或者电教管理员,就算有,也可能是兼职的,并非全职,比如会让电脑老师兼任电教管理员,科学老师兼任实验员,各种教育装备的管理由学科相近的教师兼任,有些学校甚至会让没有经验的后勤人员管理教育装备。

这就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育装备疏于管理,难以维护,损坏、老化、丢失的现象严重。

1.4装备使用不够充分
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装备使用率低,甚至出现各种教具、仪器、装备闲置的情况,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1.4.1教师思想观念陈旧
仍有不少教师没有认识到合理运用教育装备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能正确把握合理运用教学装备与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认知上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题海战术,简单粗暴地将升学和做题挂钩,执着于通过课堂的讲授,板书的书写,笔记的记忆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培养人。

1.4.2操作技能、应用水平低
农村教师由于地处偏远地区,与城镇学校交流不便,参加培训机会少,年轻师资流入少,年龄结构老化等原因,不少教师在实验操作技能方面,现代化教育装备的使用方面,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有的教师虽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现代化教育装备使用经验,但是由于不经常使用,也会渐渐生疏,特别是缺少系统的培训,久而久之,对于教育装备的使用频率慢慢下降。

1.4.3教师使用装备的积极性不高
在课堂上合理运用实验仪器和教育装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比如,要想上
好一节实验课,需要细致的备教材、备学生,找到合适的教育装备,课前准备调试,课上讲解演示,课后整理清洗,一次可能需要准备几十套的实验仪器,很是
麻烦,特别是对于没有实验员的学校,极大地限制了教师应用教育装备的积极主
动性。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的改善建议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信息化不断加快,如果再停留在过往的思维里止步不前,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中显现的问题,转换思维,摒弃“一
块黑板一支笔”的简单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教育装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1提高教育职能部门对教育装备的重视与投入
教育装备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装备采购偏科,很大程度上是受政策的影响。

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改变固有观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多考察,多听取,多讨论,适时将教育装备各项工作纳入到
制度考核中来,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在教育装备经费投入方面,逐步建立起由
政府财政主导的,长效机制、保障制度[1]。

同时,教育装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性和可持续性也不容忽视,教育职能部门还应联合其他各部门加强监管,认真论证,制定教育装备的生产和采购标准、配备标准,管理制度,拟定教育装备管理
人员配备标准[2],并加强业务培训,延长教育装备的使用寿命。

教师也应多汇报,多宣传,多请示,反馈第一线的教学实际,让职能部门了解一线的真实需求,理
解教育装备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教育教学过程得以顺利实施的物质
保障。

2.2 提高教师对教育装备的重视,加快推进教育装备进课堂
随着教育模式的变革以及教师的不断摸索,近几年出现了一些优秀且实用的
教学手段, 如启发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三维目标教学法等。

这些方法为
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但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学生
核心素养有长足的发展,课堂变革有更大的突破,不引入教育装备作为辅助,是
行不通的。

比如合理运用实验仪器,让学生对操作,对现象有所体验,能加深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使用丰富多彩的电教设备,比如多媒体,实物投影,能
把书本里静止的,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让学生多种感官参
与其中,声情并茂,更加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离开这些富有体验感的教育装备,空谈教学,就犹如纸上谈兵。

所以教育工
作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挥教育装备在教学中的特殊功能,积极引入课堂,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

2.3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教育装备能否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功用,最终还是要靠第一线的教师。

因此,要求一线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业务水平。

一方面,动员教师,做好宣传,形成爱用设备,爱钻研,不怕麻烦的氛围。

另一方面,做好相关
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教师使用仪器装备的业务水平。

总之, 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好教育装备,对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学效果,有
着积极的作用,也是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

行政部门、社会、教师、学生,要提
高意识,形成合力,只有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伟,艾伦,胡又农教育装备决策更新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
备,2005. 11.
[2]张保生.中国教育装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现代教育装
备,2006.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