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的词性及词义变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要做出一定的改变来适应汉语体系。
1、音译
关键词:日语借词;词性;词义
音译过来的日语借词主要是在日本中以假名
形式存在的词汇。比如:“卡哇伊”来自于“か
一、导语
わいい”、“八嘎”来自于“ばか”。另外,也
中日两国间的交流历史悠久,不只是在经济、 有一些是日语音译外语,中国再从日语音译过来的
政治等方面,在语言方面也在互相影响。古代日本 词,例如:“萝莉”来自于“ロリータ”,而它
供了可能性。而上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
2、意译
日之间的词汇交流更加频繁。愈来愈多的日语借词
意译的日语借词是说翻译日语的词义用汉语
涌入中国,大大增加了汉语的词汇量。关于中日两 表示。例如:“傲娇”是翻译自“ツンデレ”的新词。
国间的词汇交流,特别是关于日语借词的研究近年 意为在特定的人际交往中,某人有着神气傲慢的一
三、日语借词的词性变化 日语词汇进入中国后,有些词语会发生一些 变化来适应中国的语法体系。那么日语借词在汉语 体系中的词性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1、动词变为形容词、名词 是动词的日语进入汉语后做形容词、名词使 用。例如:“萌”「萌える」、“燃”「燃える」。“萌” 在汉语中是“可爱”之意,用作形容词时可以说: 这孩子好萌、萌妹子,作为名词时则说:卖萌。“燃” 原本在汉语中不会单独一个音节的使用,而是经常 与其他汉字组合成词语使用,但是日语“燃える” 传入汉语后,“燃”便经常单独做形容词使用, 例如“这首歌曲很燃”“燃曲”等。 2、名词成为动词、形容词 “宅男”“宅女”则是从日语“お宅”衍变 出来的。“お宅”在日语中是对那些沉迷于次元 文化并对这种文化相当了解的人的总称,而在中国 则主要是指闷在家中,不喜欢外出的男女。日语中 的“お宅”是名词,但在汉语中除了像上面所说 的“宅男、宅女”做形容词,它还可以做动词,例如: 她就喜欢宅在家里。 四、词义的变化 某个词汇被其他语言体系借用后,不仅是词 性发生变化,在与异文化的碰撞中词义自然也会发 生变化。日语借词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社会文化 相融合,词义较之前有所扩大、缩小或者情感色彩 发生变化。 1、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是说某个单词的意义在新环境中 比之前的词义所涉及的范围更广。例如:“人间 蒸发”。日语的“人間蒸発”表示人消失,“人 間”指的是人。而在汉语的“人间蒸发”的人间 则是指的世间,这指代的范围远比日语中的“人间” 指代的范围更广。 例:在早产的儿子因为生命危险转到苏州市 儿童医院的时候,他的丈夫突然人间蒸发了 2。
文字上互相借鉴,出现了很多中日同形词,在词汇 借词进入汉语后的受容情况、词性变化以及词义变
上为近代两国文明的形成提供可能。而到了现在, 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中日之间词汇的交流更是频繁。
二、日语借词的借用类型
本文对近年来日语传入汉语的方式以及传入后发生
日语借词传来的类型主要有音译、意译、借
的一些变化进行了探讨,发现日语借词进入汉语后 形三种。
代新词是如何产生、发展和确立的。朱京伟则以《时 日语的汉字词汇可以直接被汉语借用。这是汉语中
务报》、《清议报》、《民报》等近代报刊为资料 日语外来词语其他国家外来词最大的不同。汉语中
考察其中的日语借词,并分析了这些日语借词的词 有很多这样直接借用的词语。例如:“即视感”
素构成特点。上述研究可以说大都是对近代中国借 意为一次都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总有一种在某个时
国人想要走一条学习西方的捷径,不断地有留学生、 型是英语 complex)。而最近即便有些词是用汉字
逃亡者到日本,将日本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思想 表示的,很多人却不读汉字的汉语读法,而是故意
带入中国,同时也带来了日本的和制汉语,这些来 模仿日语的发音,例如现在在网上年轻人之间都是
自日本的近代新词可以说给中国近代文明的形成提 称日本为“霓虹”,增加了一种幽默感。
日语借词是否应该归于外来词,并指出日语借词不 趣的切入点发出感慨或者进行询问。进入汉语中的
同于普遍意义上的外来词,而是一种特殊的外来词。 “吐槽”则更多的带有一种挑刺、找茬、抱怨的语感。
而沈国威、陈力卫、朱京伟则站在中日词汇交流的 “治愈”是中国固有词汇,原意为“某人患病经
角度,对两国近代新词的成立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 过治疗获得康复”,但现在治愈则更多的表示原本
究。沈国威的《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语新 抑郁的心情因为某首歌或者某种场景而得以安慰的
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从借词词汇体系形成的观 意思,此种意义正是借自于日语动漫“癒し”。
点,分成新词创制篇、言语接触篇、词汇交流篇以
3、借字形
及词源考证篇四个方面来论述在现代汉语中国词性及词义变化
文 _ 王群
读
学术探讨
天 下
INSIGHT
摘要:中日之间自古以来交流频繁,古代日本派遣 居民语言生活状况》《汉语新词新语年编》以及《汉
遣唐使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并将汉字引入日本。 语新词语 2009·2010·2011·2012》以及笔者在互
进入近代,两国在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同时更是在 联网调查的汉语新词为研究资料,来看其中的日语
入的日语借词的研究,而本文则立足于现在,尤其 间某个地点已经经历过的感觉。“萌”则是借用“萌
是 21 世纪后互联网交流上的日语借词,以《中国 え”中的汉字“萌”,省略假名形成的。相对于
在日语中此词表示的是对某个人物有着一种好感, 而在汉语中则单纯的是可爱的意思。另外,日语中 的“痴漢”也有进入汉语代替色狼之趋势,例如: 215 年 4 月 1 日新华网新闻标题“三桩中国公民在 日旅游“痴汉”案件再敲警钟 1”中,没有使用汉 语中的固有词汇“色狼”,而是直接使用日语的“痴 汉”一词。
从中国借用汉字,并利用汉字制造出假名文字,使 的原型是英语 lolita,“卡司”来自于日语“カー
得日本的音声文字得以表记。两国间的交流绝不是 スト”,原型是英语 cast。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是
一方向另一方单项的输入,而是在相互影响中不断 音译日语词缀的借词,例如:桑音译自~さん,酱
发展。近代以来,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当时 音译自~ちゃん,控是音译自~コンプレックス(原
来研究很是兴盛。高名凯·刘正琰(1958)的《现 面的同时还会含羞扭捏撒娇等。近年来生活中比较
代汉语外来词研究》对外来词的定义、特别是对日 常用得“吐槽”也是译自日语“ツッコミ”,“ツ
语借词的论述对现在日语借词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 ッコミ”在日语中意为在日本漫才(类似于中国相
影响。史有为(2013)在《汉语外来词》中探究了 声)的逗哏,主要是从对方动作或者语言上找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