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
音乐1、游戏名称:《天鹅》
适合年龄:中、大班
适合时段:如厕、盥洗、吃饭活动的衔接
游戏玩法:
播放音乐《天鹅》,教师〔或幼儿扮演天鹅公主〔或天鹅王子,用优美的天鹅飞的动作邀请一组小朋友,被邀请的小朋友就也变成天鹅踮起脚尖轻轻起飞,跳着优美的天鹅飞舞蹈依次如厕、盥洗、准备就餐等。
没有被邀请的幼儿不能动,要安静等待王子或公主前来邀请。
价值解读:
1.在一日舌动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幼儿往往都是在老师的语言指令下活动,很多老师感到声带疲劳,孩子也有听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所以我们在组织如厕盥洗等环节,配上优美的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幼儿学会优雅的活动。
2.游戏中规则的限定提高了幼儿的自我控制和表现能力。
3•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创造机会让幼儿即兴模仿。
2、游戏名称:《小熊来了》
适合班级:小班
适合时段:起床后
游戏玩法:
下午上班时间老师身穿冬季棉衣、口罩、帽子、手套,轻轻走进活动室扮演小熊,边唱边挠小朋友痒痒,帮助幼儿愉快起床。
价值解读:
1.有科学证明,糟糕的叫孩子起床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伤害,如破坏情绪控制,冲动易
怒、心境低落、反应力迟缓、注意力分散、攻击人或哭闹等。
起床环节如何运用音乐游戏帮助幼儿愉快苏醒,获得一下午的幸福呢?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的特点,随时令即兴创编了这则小游戏。
该游戏的歌词可以随教育契机任意变换内容,以达到唤醒幼儿或表扬幼儿睡得香的目的。
如"我是一只小小熊,我爬来又爬去!挠痒痒,挠痒痒快快起床呀!快快起床快快起床,当心小熊的大痒痒!我是一只小小熊,我最喜爱小苹果,我们亲一亲,我们抱一抱,大家都是好朋友。
”
2•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温馨感觉,不知不觉地、快乐地投身于活动之中,感受到游戏的愉悦。
3•亲密的身体接触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安全感,这样的亲一亲,抱一抱也是增强师幼感情的良好渠道。
4通过歌词的不断转换培养了幼儿的专注力、记忆力和倾听能力。
3、游戏名称:《螃蟹爬》
适合班级:小班、中班、大班
适合时段:起床后
游戏玩法:
起床时,音乐响起,老师轻声念儿歌,五指变成小螃蟹,边念儿歌边在小朋友胳膊、腿、身体上慢慢爬行,温馨唤醒小朋友,帮助幼儿愉快起床。
还可以请已经醒来的小朋友也用手指变成小螃蟹爬到没睡醒的宝贝身上在游戏中帮助孩子开心醒来
歌词:小螃蟹,爬呀爬,爬到高山上,看见小猴子。
小猴子,摘香蕉,我们一起吃香蕉,昂,昂,昂!小螃蟹爬呀爬,爬到田野里,遇到喜羊羊。
喜羊羊,快起床,当心这只灰太狼嗷,嗷,嗷!
价值解读:
1•歌词可以随教育契机任意变换内容以达到唤醒幼儿或表扬幼儿睡得香的目的。
2•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使幼儿体验到温馨的爱的感觉感受到游戏的愉悦感。
3•通过手指的爬行动作,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指灵活性,而且通过身体接触增强师幼、幼幼之间良好情感。
4通过趣味性歌词的不断转换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记忆力和倾听能力。
4、游戏名称:《双面胶》
适合班级:小班
适合时段:一日活动中的衔接等待环节
游戏玩法:
播放音乐《多来A梦》,教师介绍规则,每两人一组,听音乐自由游戏活动过程中两名幼儿的手不能分开。
价值解读:
1.在一日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往往有很长时间都在老师限定的条条框框中活动。
音乐游戏具有灵活性,虽然在我们的一日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它绝不是控制孩子的机器,孩子也不是我们用来表演的工具。
在《纲要》里,艺术活动领域里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
这个时间段,老师选了一个节奏明显,适合小班孩子的音乐,他们在音乐的国度里自由游戏,倾泻情感,实现对幼儿协调力、表现力、创造力及与人交流、沟通、合作等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音乐选材范围广,可以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自由选择。
3.让孩子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4.游戏中规则的限定提高了幼儿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5、游戏名称:《小老鼠上灯台》
适合班级:小中大班
适合时段:一日活动中的衔接等待环节
游戏玩法:
玩法一,适合小班:幼儿用自己的手玩上灯台和手指快反游戏一一两只手都竖起大拇指,一只手
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处于下面的大拇指抽出握住上面的大拇指,左右手两拍更换一次,交替
进行。
歌曲唱完,大家一起说"抓"的同时,下面的手去抓上面手的大拇指,上面手要迅速背到
身后。
玩法二,适合中大班:小朋友两两相对,四只手都竖起大拇指,游戏双方依次握住彼此的大拇指,处于下面的大拇指抽出握住上面的大拇指,两拍更换一次,交替进行。
歌曲唱完,大家一起说"抓啲同时,下面的手快速抽出去抓最上面手的大拇指,上面手要迅速背到自己的身后。
抓住了就亲一
下或击一下掌,没有抓住就说"你抓不着"!
价值解读:
1•这是一个锻炼幼儿"快速反应啲游戏游戏的过程因为潜入了不定结果的游戏规则,使得游戏
的过程更富有自主性。
2•这个游戏同时也属于身体接触游戏通过游戏,幼儿能充分体验到亲切交往的愉悦。
3•同时,因这首儿歌旋律简单,歌词有趣,不需要老师的过多组织,孩子们便可边玩边唱,百
玩不厌,非常适合一日生活各个衔接等待的时间段进行。
附:
小老鼠上灯台
1=C2/4佚名词曲
553|553|553|565|iii|i6i5|55532123|1-口
小老鼠,上灯台備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抓
6、游戏名称:《依比呀》
适合班级:中大班
适合时段:一日活动中的衔接等待环节
游戏玩法:边唱歌边做手指游戏。
动作设计一:伸出一只手,唱"依比"时五指伸直,唱"呀"时,拇指和食指伸直,其余三指蜷入手心。
边唱边快速反应变换手指,以能正确配上手指动作为胜。
动作设计二:唱"依比"时双手五指伸直,唱"呀"时,拇指和食指伸直,其余三指蜷入手心。
边唱边快速反应变换双手的手指动作,以能正确配上手指动作为胜。
动作设计三:唱"依比"时左手五指伸直,右手拇指和食指伸直,其余三指蜷入手心。
唱"呀"时,左手拇指和食指伸直,其余三指蜷入手心,右手五指伸直。
边唱边快速反应变换两只手的手指动作,以能正确配上手指动作为胜。
价值解读:
1•这是一个音乐手指游戏,动作设计一到设计三逐渐变难,不断挑战着孩子们手、眼、口、脑的协调能力。
通过反复游戏,可有效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反应能力、动作敏捷性^左右脑同时得到锻炼,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挑战成功的愉悦。
2•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只有"依比"和"呀"两个没有什么具体意义的词,在不断挑战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轻松记住旋律和歌词,改变了以往一句一句教唱的古板授课形式,深受中大班孩子的喜欢。
3•这个游戏操作方便,可在一日生活各个衔接等待的时间段随时组织,时间不限,场地不限,人数不限,速度不限,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附:
7、游戏名称:《扫一扫》
适合班级:小班
适合时段:早点后的清洁
游戏玩法:
教师请幼儿围圈坐好,根据早点后地面的清洁情况,自编歌曲,一边扫地一边和幼儿玩游戏。
当笤帚扫到哪位小朋友的脚前时,他要迅速地抬起脚。
价值解读:
1.幼儿抬脚是需要和老师扫地一起配合的,因为身体部位的加入,提高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迅速反应能力。
2.教师的即兴创编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3.节奏的快与慢,音的长与短,都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对游戏充满期待。
4.好玩的音乐游戏是基于幼儿兴趣的基础上,是随机的,可以创编的。
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创编游戏。
8、游戏名称:《小小邮递员》
适合年龄:大班
适合时段:等待环节、离园前巩固复习环节
游戏玩法:
甲:叮铃铃
乙:谁呀
甲:我是邮递员呀
乙:哪里来的信呀
甲:美国来的信呀!〔国家可以替换成不同的地区
乙:送给谁呀?
甲:送给xxx呀,〔念信6可以分成1和几?
乙:6可以分成1和5
甲的问题可以是任何复习、提问的内容。
价值解读:
1.好玩的音乐游戏是基于幼儿兴趣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的主题活动进行相关联的创编。
在每
个主题活动中,我们都可以根据主题的实施进行这样的创编游戏。
这个游戏是与大班上册主题《什么联系你我他》相关的一个内容。
进行开心果亲子体验俱乐
部的参观邮局活动之后,我们在了解邮递员送信的相关知识后设置了这个小游戏。
2.游戏中幼儿回答的城市可以随意更换成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名称,不但提高了幼儿
的反应能力,而且丰富了孩子的社会常识。
3.在游戏中将幼儿的学习内容一一提问,巩固和复习了学习内容,轻松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9、游戏名称:《披着斗篷的小
适合班级:中、大班
适合时段:教育活动中的复习环节或者一日活动中的衔接等待环节游戏玩法:
用"点兵点将"或指定的方法请一名小朋友做魔法师,准备一件诸如大斗篷、风衣或者一件随手可得的外套甚至手帕和纸巾作为魔法师的魔法布。
游戏开始,魔法师手持魔法布,边唱边表演,"有一个小小孩站在树林中,她披着一件奇妙的大斗篷,站在树林当中,披着奇妙的大斗篷。
站在树林当中,披着奇妙的大斗篷〔本句减慢,带有神秘感,所有小朋友把眼睛蒙上,魔法师快速伸出任意一个手指,用手帕盖起来。
你猜他是谁站在树林中?"〔当魔法师盖好手指以后,演唱这最后一句,速度加快,提高神秘感,请孩子猜出是哪个手指小小孩站在树林中。
为了便于检查,也为了全员参与,猜手指的环节采用无声方法,伸出自己认为的那个手指不许变,等待魔法师掀开手帕验证谁对谁错。
当然,对错都无所谓,甚至可以向猜对的小朋友真诚地说一声"棒棒NO.1”。
换人做魔法师,继续游戏。
价值解读:
《披着斗篷的小孩》是传统猜谜——"猜谁不见了"游戏中的一种。
它选用的是一首法国儿童歌曲。
歌曲中包含着一个谜语,那个身穿大斗篷,站在树林中的小小孩,其实就是孩子身边最熟悉的人、事、物。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改变以往传统游戏教学活动设计中先学会唱、在学玩游戏的呆板方法,不
强调要唱好唱准歌曲,只是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利用无意注意自然跟唱,在反复的游戏中,慢慢学会。
就如同我们几乎人人都会唱《丢手绢》、《找朋友》,同样我们几乎人人都没有专门学习过这些歌曲
一样。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自己一定要充满逗乐的情趣,正确与否已经不太重要了,逗得幼儿觉得好玩,愿意继续参与猜谜游戏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在不断自我验证的过程中,体验猜谜的乐趣和猜测成功的
喜悦,并享受相互逗乐的温情。
当然,在游戏中,除了猜手指,还可以用大斗篷、风衣将小朋友盖起来、将活动室里的任意一件孩子
熟悉的东西盖起来,请孩子来猜到底是谁被老师包裹起来,体验猜谜的乐趣。
假如猜不出来,可以漏
出被盖住的孩子或物体的一部分,作为提示,直到猜出为止。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提高或培养了孩
子的观察能力、推测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非常适合中大班的孩子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复习巩固所
学的事物、在一日活动中的衔接等待环节自由玩耍。
因为魔法布随处可见,要猜的东西随处可见,
所以百玩不厌,可谓是组织活动的百变游戏之精品。
姐,这是我整理的《披着斗篷的小孩》的材料,
您可以用上,感觉录得挺好!
10、游戏名称:《身体音阶歌》
适合班级:小班
适合时段:课前等待环节
游戏玩法: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编的节奏缓慢的,感悟:认识身体各部分。
通过肢体和空间,感受音符的高低变化。
提高幼儿音高的准确度。
11、游戏名称《传递游戏》
是分发学具时的音乐坊根据幼儿的圆桌座位,创编出节奏很强的〔视频播放感悟:幼儿在传递学具的过程中,增强了幼儿的音乐节奏感,通过变换不同的节奏,刺激幼儿的感官神经,让他们养成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的习惯。
总之,我们通过不断创编适合等待游环节的音乐游戏,让孩子在不同主题、风格的音乐坊中感
受音乐的魅力。
因为我们的不懈努力,等待环节幼儿欣赏了大量不同风格的音乐,其音乐的表现力、感受力、创造力都得到了提升,同时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