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10月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湖北省黄石港区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湖北省黄石港区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湖北省黄石港区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17·烟台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村庄的夜幕蓝得透明,镶嵌着一轮圆圆的皓月和几颗眨着眼睛的星星。

家家透出昏黄的灯火,①。

脚步声,说笑声,狗吠声,婴儿啼哭声,汇成温馨优美的村庄协奏曲,记忆中还有的,是村头的大槐树下,几位驼背的老人吧嗒着旱烟袋,坐成夕阳下一道(苍茫/苍凉)古老的黑剪影。

他们的身后是整齐却高矮不等的柴草堆,上面遮盖着破旧的蓑衣和苇笠……每当想起这些,脚口便涌动着幸福与感动,大自然和村庄恩赐我很多,我却把村庄帖心暖肺的关怀与眷恋带进了喧嚣的城市。

我坚信,在亘古不变的传统耕作方式面前,任何语言都苍白无力。

我的脑海里时常(涌现/闪现)这样一个画面:皮肤黝黑的农夫,佝偻着腰,正迎着朝阳辛勤耕作……朴实勤劳的乡亲们,在这熟悉的村庄里生存、生活几十年,留下生命神秘的遗传和互为亲人的缘份。

村庄是人生的坐标系,就像卷藏在记忆深处的一幅水墨长卷,②;就像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一次次被亲情和愿望反复翻阅和咀嚼。

心有千结,情有万缕。

唯独乡情人人理不清,代代剪不断。

宽厚和仁慈的土地,凝结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虽然/即使)被踩在脚下,可是依然坚韧博爱。

这就是土地的秉性和品格。

(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眷(juàn)缘份B . 佝(gōu)帖心暖肺C . 嚼(jué)镌刻D . 载(zǎi)亘古不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苍茫涌现虽然B . 苍茫闪现即使C . 苍凉闪现虽然D . 苍凉涌现即使(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①飘散出淡淡的酒香和菜香②季节一次次将其摊开和描摹B . ①飘散出淡淡的酒香和菜香②一次次被季节摊开和描摹C . ①淡淡的酒香和菜香飘散出②一次次被季节摊开和描摹D . ①淡淡的酒香和菜香飘散出②季节一次次将其摊开和描摹。

黄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黄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黄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扶余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创作与品牌经营一样,都像是长途赛跑,任何“抢跑”“抄近路”“犯规”“作弊”都将被证明是,“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古人此论极言面对创作之虔敬。

在这个人人皆可成为创作者与传播者的网络时代,文艺创作门槛逐渐降低,作品背后,是文艺创作“敬畏感”的消退。

一些创作者放弃的创作追求,放弃为读者观众负责的职业精神,()。

诚然,今天市场经济成为支配物质和文化生产的底层制度,文学艺术创作面临诸多名利的诱惑和裹挟;从接受者角度看,感官娱乐需求更加强烈,文化快餐消费习惯愈发普及。

这就意味着,文艺创作的“庸俗”“媚俗”现象是浮躁社会风气的共同产物。

尤其近几年,文化产业大量热钱流入,通过获取更高更快的盈利,作品本身艺术品质却往往蔑视了。

作为作品最终创造者,文艺创作者的主体责任是无法推卸的。

粗糙与精致、贫瘠与丰富、苍白与隽永、速朽与流传,这些标签都将贴在作品与作者身上。

或许能力有不同,但只有虔敬的创作精神才能让创作者最大程度上接近文艺精品,从而真正发挥文艺功能,吸引、感染、熏陶乃至启迪、培育艺术的观赏者。

凡是精品打造,都不是的,虔敬态度辅以琢磨功夫,方能百炼成钢。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杞人忧天参差不齐精益求精一挥而就B . 庸人白扰泥沙俱下精益求精一蹴而就C . 杞人忧天泥沙俱下字斟句酌一蹴而就D . 庸人白扰参差不齐字斟句酌一挥而就(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以眼前利益换取短平快的作品,炮制大量粗制滥造内容B . 以粗制滥造内容换取眼前利益,炮制大量短平快的作品C . 以短平快的作品换取眼前利益,炮制大量粗制滥造内容D . 炮制大量粗制滥造内容,以短平快的作品换取眼前利益(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通过获取更高更快的盈利,作品本身艺术品质却往往轻视了B . 通过实现取更高更快的盈利,作品本身艺术品质却往往忽视了C . 为实现更高更快的盈利,作品本身艺术品质却往往被篾视了D . 为获取更高更快的盈利,作品本身艺术品质却往往被忽视了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8高一下·六安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湖北省黄石市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湖北省黄石市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1.A(“就业率大幅降低”错误,原文为“失业的风险增大”;“造成职业院校招生困难”错误,原文为“进而可能更加削弱学校的招生吸引力”。

)2.B(A项“不应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的可选项”错误,线上职业教育存在不足,但并不是完全否定。

C项“就能改变人们关于职业、人才和成功的定义”错误,原文为“冲击着人们关于何为职业、何为人才、何为成功的固有理念”“整个社会正在逐渐重新定义‘人オ’‘成功’”。

D项“改变了社会价值观和评价标准”错误,原文为“在可预计的未来……社会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不断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3.D(志愿者的身份不易界定,来自于各行各业,不一定来自职业教育;社区工作人员也不一定来自职业教育。

)4.新型职业评价标准是在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有了新的需求后,催生的新职业产生的可观经济回报让整个社会重新定义职业、人才和成功的思维。

(符合下定义格式“新型职业评价标准是……思维(或理念,或标准)”2分,“在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有了新的需求后”1分,“催生的新职业产生的可观经济回报让整个社会重新定义职业、人才和成功”1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5.①首先总说新冠疫情对职业教育产生两个影响:对产业的影响,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②然后分说新冠疫情对产业的三个影响:学生就业,技术技能培育定位,劳资关系。

③最后分说新冠疫情对教学方式的影响:理性认识线上教育,动手实操无法被替代。

(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6.A(“意在表明自己未能了解实情的遗憾与失落”错误,写此例是为了说明武汉疫情的危险就在身旁,让文章在一种真实可信的背景中展开。

)7.C(“花朵是全文的线索,它有效地串联了全文的故事,成为全文感情连接的纽带”错误,花朵不是全文的线索,不能串联全文故事,也不构成全文感情连接的纽带。

全文的线索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8.①结构上承上启下。

由追忆史可法对母亲的眷恋转入现实,描写疫情背景下的母爱故事;同时开启下文,回想与母亲的各个相见之处。

黄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语文试卷

黄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语文试卷

黄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重启对郭美美事件的调查,这多少表示出了红十字会急欲摆脱信任危机、重塑公信力的姿态,说起来也是一个好事。

先不管其调查结果最终如何,能主动重启调查总比麻木不仁、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破罐子破摔”心态要强得多。

倘若以此调查为契机,红十字会能知耻而后勇,并改头换面彻底转型,倒不失为慈善业之幸。

A . 麻木不仁B . 破罐子破摔C . 契机D . 改头换面2. (2分) (2015高一上·镇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2014年3月9日,象征二战结束的经典照片“胜利之吻”的男主角在家乡病逝,享年86岁,一段传奇历史就此画上了句号。

B . 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工业产出和出口低于预期,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件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事件。

C . 考古部门在南京门西地区发现一处古建筑遗址,虽然目前出土文物有限,但根据方位和时代判断,很可能是疑似金陵凤凰台遗址。

D . 近日土耳其表示,在建设安伊高速铁路二期工程,将寻求中国的帮助,这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打入欧洲市场提供了一次机会。

3. (2分)“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

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A . 远交近攻顺手牵羊反客为主B . 围魏救赵以逸待劳偷梁换柱C . 打草惊蛇浑水摸鱼调虎离山D . 暗度陈仓金蝉脱壳欲擒故纵4.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地坛是明清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所在,。

,,。

她不张扬已有过的繁华,任凭人们从记忆中洗去那些于今看来似乎多余的影像。

①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热闹场景而今云散烟消②以至荒芜冷落如同野地,忍受着被人遗忘后的孤独和寂寥③过去每年夏至便是她的沸腾之期④曾经的圣地却成了“一座废弃的古园”⑤她以静物的身份聆听了死神的宣示,又以思想者的姿态进入了无余之涅粲⑥或许可以说,地坛也经历了一番生死的轮回,而且最终大彻大悟A . ③①④②⑥⑤B . ③①⑤⑥②④C . ⑤①③②④⑥D . ⑥③①④②⑤5. (2分) (2016高三上·祁阳模拟)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中学上学期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中学上学期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中学高三10月联考语文卷一、基础知识部分(本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弄堂(nòng)悄然(qiǎo)星宿(xiù)牝鸡司晨(pìn)B.侪辈(chái)歼灭(jiān)冯河(píng)饮鸩止渴(zhèn)C.倥偬(zǒng)舌苔(tái)巨擘(bò)强人所难(qiǎng)D.觊觎(jì)靓妆(liàng)皴裂(cūn)不容置喙(huì)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从新年伊始,中央一再号召各级党组织务真求实,让广大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营销传播的种种既有理论,往往被我们奉为清规戒律,轻易不敢撼动。

但是,曾经正确的未必永远正确,过去有效的未必长久适用。

C.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D.去年三月,美国悍然发动了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的伊拉克战争,老百姓形象而戏谑地称美国人是“高射炮打蚊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江西电视台在对“西单磕头王”进行播报之后,多家网站纷纷转播,引起了高度“围观”。

据称,该男子在路边磕头乞讨,一个小时磕头最多讨得4000多元。

B.18日,印度北部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

据最新消息,印度地震已造成印度和尼泊尔至少19人以上死亡。

中国西藏多个地区有震感。

C.1915年,张景盂兄弟在苏州祥符寺巷创办了五洲邮票社,这是私人邮票最早的中国商店。

在张氏兄弟的苦心经营下,这家私人邮票社也仅仅存活了半个世纪。

D.9月22日,山西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公开宣称,汾酒才是62年前共和国第一国宴的首款用酒。

此言一出,众所周知其矛头是直指贵州茅台的虚假宣传。

湖北省黄石三中 -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人教版

湖北省黄石三中 -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人教版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试卷分第I卷(基础测试)和第II卷(能力测试),总分150分,时间2.5小时。

第I卷(基础测试100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百舸.ɡě彳.亍chì分.外fèn 漫溯.sùB.鲰.生zōu戮没.méi 平仄.zé流涕.tìC.参乘.shènɡ目眩.xuàn 陛.下bì忤.视wǔD.狂吠.fèi 惨.象cǎn 菲.薄fěi 叱.骂c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惆伥意气斑斓保姆B.拜谒偏袒作楫解剖C.曹杂祷告窒息嬉笑D.栅栏瞌睡谄媚租赁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主权。

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香港防务。

A.随着行使转交接管B.伴着执使转交管理C.伴着行使移交接管D.随着执使移交管理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B.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C.他敲头的时候,我们拭目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D.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是狂笑,有时太息。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

B.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C.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黄石市2020版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卷

黄石市2020版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卷

黄石市2020版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作家观察人物,对外表行动固然要注意,但更重要的是了解人物的内心。

要像母亲一样,身临其境,将心比心,体贴入微。

B . 对于如何处理两性关系主题的书籍不少,但书名直白如《怎样征服美丽少女》《如何征服英俊少男》这样的可算是独一无二吧?C . 近几年,国家反腐的力度越来越大,隔三差五就听到落马贪官在狱中或庭上痛定思痛式的忏悔,试问:“这忏悔又警醒了谁?”D . 虽然我只是芸芸众生,但我仍固执地希望我的生命能开出光艳的花来,而不愿成为像蚂蚁一般的虫豸。

2.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

;。

;。

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②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③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④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⑤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⑥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加重老人病情伤情,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A . ⑤⑥①③④②B . ②⑤⑥①④③C . ②⑤⑥③①④D . ⑤②⑥①④③3. (2分) (2020高二上·大庆开学考) 很多古代诗句浸润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正确的一组是()①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②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③残腊即又尽,东风应见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④人体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A . 端午节上元节除夕夜寒食节B . 上元节除夕夜端午节寒食节C . 寒食节端午节除夕夜上元节D . 寒食节除夕夜上元节端午节4. (2分) (2020高三下·厦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黄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黄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黄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20·宁波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子曰:“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思亦不足畏也已。

”可苏轼竟罔(wǎng)顾这般生命现实,一相情愿地沉湎(m iǎn)于“故国神游”之中,对以周瑜为载体的功业世界倾慕不已。

B . 白马雪山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显得更加冷峻而威严,透明的空气让视线不受到任何遮挡。

当你喘(chuǎn)着粗气,头晕目炫地看清这满眼的碎石以及石缝间的积雪时才发现这里俨(yǎn)然是一座花园。

C . 昔日肮脏的煤矿在停产后已渐渐“变身”,因为与云冈石窟毗(pí)邻,这两张大同的名片还“珠联璧合”。

凤凰涅槃后的大同煤矿焕然一新,但街道仍保留着古老风貌,井下巷(xiàng)道蜿蜒曲折,黑魆魆的矿脉触手可及。

D . 东晋的大名士谢安曾这样评价顾恺之的人物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其笔法如春蚕吐丝,轻盈流畅,遒(qiú)劲爽利,称为“铁描”;造型布局六法俱全,运思精微,襟(jīn)灵莫测。

2.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唐时期,诗人另辟蹊径,有的诗作雄奇险怪,有的诗作通俗平易,都各具鲜明特色。

他们多姿多彩的创作,再一次让诗国的天空落英缤纷。

到了晚唐,风韵犹存。

诗人关注民生,抨击时政,感叹兴亡,讴歌爱情,为唐诗的落幕留下了色彩斑斓的一笔。

A . 另辟蹊径B . 落英缤纷C . 风韵D . 落幕3. (2分) (2015高一上·忻州期中)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给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带来巨大的挑战。

B . 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到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黄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黄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黄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下·临汾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春节档票房大战正地进行着,《流浪地球》不仅在国内连创票房新高,在国外也备受好评。

可以说,这部电影以其的想象和富有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

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参与者还需要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

一直以来,科幻类影片是好莱坞的专利,中国难以,而《流浪地球》弥补了此前中国原创科幻电影因欠缺科学逻辑而导致的硬度不足的最大短板。

受影片带动,刘慈欣的作品销量暴涨,一批中青年作家的科幻新作也在出版界“C位出道”……()我们有理由期待《三体》早日搬上银幕,刘慈欣这部鸿篇巨制大气磅礴,虽然现在想要拍出来以目前的能力恐怕力有未逮,但还是要抱有信心。

正如《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如果生在别的时代,自己可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的变化让现在的中国充满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的繁荣。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如火如荼不拘一格齐头并进惊天动地B . 如火如荼天马行空望其项背翻天覆地C . 热火朝天不拘一格望其项背惊天动地D . 热火朝天天马行空齐头并进翻天覆地(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不仅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还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B . 参与者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C . 参与者不仅需要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还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D . 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个春天,注定是科幻文学的好时光。

B . 科幻文学,在这个春天迎来了好时光。

C . 科幻,在这个春天迎来了好时光。

黄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卷

黄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卷

黄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一上·芮城月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僵死书藉不计其数望洋兴叹B . 斑澜拜谒兼收并蓄和言悦色C . 松弛峥嵘瑕不掩瑜计日程功D . 遒劲悲怆顾名思意省吃减用2. (2分) (2018高二上·湖州月考)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震撼修葺形容枯槁锃光瓦亮万籁俱寂B . 沉湎沧桑蛊惑人心晶莹剔透长嘘短叹C . 俯瞰萌孽头昏脑胀树影婆娑桀骜不驯D . 暮蔼喋血形影相吊姗姗来迟举案其眉3.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火星上水的发现,之所以引人关注,关键在于水和生命起源、地外文明等一系列世纪之谜休戚相关。

B . 宋词里有豪放派、婉约派之分,后学者应该不持偏见,兼收并蓄,才能真正把这份财富继承下来。

C . 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有人甚至认为是男士的“足球”、女士的“巧克力”,我嘴上虽然没有否定,心里却不以为意。

D . 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市步行街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4. (2分) (2016高一下·邵东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然而,就那么几秒钟,当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便突然冒了出来。

对于别的鲤鱼,这真是一个奇迹。

B . 根据那褐色的三角形的鳍和那摆来摆去的尾显示,他认出这是两条铲鼻鲨。

C . 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的看法是否定的。

D . 正是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也是在这里,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中掌握我们的命运。

5.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社会的发展总是深刻地影响着文学的走向。

黄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段考(10月)试卷

黄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段考(10月)试卷

黄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段考(10月)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1978年以后,陈奂生的帽子不胫而走,当时只觉得头上轻松,竟不曾想到冷。

B . 对于部分同学的要求,老师们认为尚属合理,无可非议。

C . 陈奂生望着街上不绝如缕的人流,想到,要是碰到一件大家不曾经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就神气了。

D . 我们只有身临其境地为百姓着想,才会赢得百姓对我们的信任,才会实现“做老百姓的公仆”的执政目标。

2. (2分) (2020高二上·吉林期末)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

B . 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C . 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贪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 . 该店青年服务员正努力保持和发扬了传统特色。

3. (2分)下列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A . 交通安全广告语: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B . 图书馆标语:阅读启迪智慧,知识改变人生。

C . 旅游景点:禁止乱写乱画,违者罚款。

D . 环保宣传语: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二、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33分)4.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衡传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湖北省黄石三中高一10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pdf

湖北省黄石三中高一10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pdf

黄石三中2013级高一起点考试 语文试卷 2013.10.5 一、基础(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huò) 挥斥方遒(qiú)惆怅(chàn) 百舸争流(ě) B.彳亍(chí chú) 哀怨彷徨(pán)寂寥(liáo) 忸怩不安(ní) C.青荇(xín) 冰屑悉索(xiè)火钵(bō) 凝重隽永(juàn) D.瓦菲(fēi) 浪遏飞舟(è)糯米(nuò) 矫健有力(jiǎo) 2.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廓激浊扬清磅礴五岭逶迤B.碣石含蓄隐诲太息清澈晶莹 C.中流击瓦菲意趣盎然D.通缉 风度翩翩邂逅苦闷诅丧 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适量 充分 干巴 枯槁B. 适度 充裕 干枯 枯竭C. 适当 充沛 干涸 枯黄D. 适宜 充足 干瘪 枯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 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 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 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A.①⑤④②③ B.①⑤③②④ C.②④①⑤③ D.③②④①⑤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长沙是毛泽东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1925年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分,填下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词。

B.《再别康桥》通过“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寻常的意象,向读者展示了康桥秀丽的风光。

C.《雨巷》通过象征的手法,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对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的追求。

D.《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中,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且多个诗节中首尾重复,使感情的表达凝重隽永、余韵深长。

湖北省黄石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黄石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黄石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李北方①有些科学的支持者不甘于坚守科学的边界,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认识,这种倾向被称作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的轻慢态度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在某些知识分子的身上变本加厉地延续下来,他们挥舞带有科学标签的大棒,一切与现代科学不相兼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如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都可能遭到攻击和打压,被冠以“不科学”或“伪科学”之名。

学者江晓原认为,称这些人为科学主义者是不准确的,把他们叫作“科学麦卡锡主义者”可能更恰当。

②科学是靠其研究方法而获得认证的,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中医,便可知中医理解人体和治疗疾病所使用的并不是科学方法。

经典中医的学习靠的不是在实验室里拿小白鼠做实验,而主要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和领悟;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不可实证的,如解剖学并不能证明经络和穴位的存在,但建立在这一理论之上的针灸却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在中西方广受欢迎;中医处置更多基于对特定病人病情的整体把握,治疗方式故而是难以复制的。

中医的精妙正是体现在对看似相同的病症的不同处置方法上,如1957年北京流行乙型脑炎,名医蒲辅周先生治好了167例,共使用98个不同的处方。

③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当中医面临这样的挑衅时,且让我们回到现代科学的定义,必须说,中医不是科学,它是非科学,而不是“不科学的”,更不是什么“伪科学”。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黄石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丽《诗经》鲍鹏山《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

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

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

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

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

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

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

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

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石三中2013级高一起点考试语文试卷2013.10.5一、基础(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漫溯.(shuò)挥斥方遒.(qiú)惆怅.(chànɡ) 百舸.争流(ɡě)B.彳亍..(chí chú) 哀怨彷.徨(pánɡ)寂寥.(liáo) 忸怩.不安(ní)C.青荇.(xínɡ) 冰屑.悉索(xiè)火钵.(bō) 凝重隽.永(juàn)D.瓦菲.(fēi) 浪遏.飞舟(è)糯.米(nuò) 矫.健有力(jiǎo)2.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寥廓激浊扬清磅礴五岭逶迤 B.碣石含蓄隐诲太息清澈晶莹C.荡漾中流击辑瓦菲意趣盎然 D.通缉风度翩翩邂逅苦闷诅丧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植物是能“说话”的。

有时像久病的老妇人,发出断续的喘息声。

而一旦获得的阳光,或者接受的水分,声音就会变得婉转悠扬。

当变天刮风,它们就会轻轻地呻吟,似乎正在忍受某种痛苦。

面对人类的侵扰,那些植物就会用尽最后的力气呐喊,或者通过的年轮、的树叶,以及时刻准备倒下的躯干,表达它们的抗议。

A. 适量充分干巴枯槁B. 适度充裕干枯枯竭C. 适当充沛干涸枯黄D. 适宜充足干瘪枯萎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 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 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 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5.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和谐是什么?②人无贵贱,人格平等。

③善者,善良、美好、亲善、友好之谓也。

④所以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

⑤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

A.①⑤④②③ B.①⑤③②④ C.②④①⑤③ D.③②④①⑤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长沙是毛泽东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1925年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分,填下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词。

B.《再别康桥》通过“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寻常的意象,向读者展示了康桥秀丽的风光。

C.《雨巷》通过象征的手法,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对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的追求。

D.《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中,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且多个诗节中首尾重复,使感情的表达凝重隽永、余韵深长。

二、诗歌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7、下列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一句运用倒装的语序,使人感觉音韵和谐,“莲花开落”只是比喻等待时间之长。

B.本诗的第一节短句、长句交错,既暗示过客之匆匆,又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

C.“向晚”与“紧掩”这些表示动态的词语倒装在后不仅加强了语言的变化,而且也更曲折地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

D.“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在相对独立的位置上互相呼应,委婉地写出了女子的哀怨心情,有助于全诗音韵的和谐。

8、下面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莲花”“柳絮”“窗扉”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具有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

B.第二节极力写少妇在春光时节的等待和期盼。

因为心上人的未归而使春天失去了应有的光彩。

C.“美丽的错误”这一看似矛盾的诗句,是全诗的诗眼,它既能引人深思,又保持了全篇的婉约之美。

D.诗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把女子外表的美丽和内心的凄清、寂寞、惊喜失落表现得十分鲜明。

(二)阅读毛泽东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甲】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乙】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9、下面各项准确概括了两词景物特色的一项是()(3分)A.乙词描写妖娆的雪景,甲词描写滂沱的雨景。

B.乙词描写寒冷的冬景,甲词描写浩淼的水景。

C.乙词描写壮丽的雪景,甲词描写壮阔的海景。

D.乙词描写冬日的静景,甲词描写夏日的动景10、甲乙两首词出于同一诗人笔下,虽然题材不同,但写法相近。

(4分)从表现的内容看,两词上阙都是,下阙都是,重在;从表达方式看,两词都运用了。

(每空1分)11、两首词都有警策之语,使全词的“题外之远致”洋溢纸上。

(2分)【甲】词的警策之语是;【乙】词的警策之语是。

(每空1分)1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甲词的主题蕴涵。

(3分)答:。

三、默写(每空1分,共8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雨巷》)(3)但我不能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4)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5)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6)学而不思则罔,。

(《公冶长》)(7)学而不厌,。

(《述而》)四.阅读下文,回答14-16题。

(9分)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诺。

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1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臣衰,窃.爱怜之②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③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④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A.两个“窃”字的意思相同,两个“子”字的意思也相同。

B.两个“窃”字的意思不同,两个“子”字的意思也不同。

C.两个“窃”字的意思相同,两个“子”字的意思不同。

D.两个“窃”字的意思不同,两个“子”字的意思相同。

15.对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窃爱怜之②父母之爱子③持其踵为之泣④祭祀必祝之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也不同。

D.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也相同。

16.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A.左师公请求太后,让其少子补黑衣之数,其目的是以此为话题,委婉劝谏太后。

B.左师触龙私下里认为赵太后爱燕后不如爱长安君。

C.左师触龙认为,为子女作长远打算才是真正地爱护自己的子女。

D.燕后远嫁,赵后思念她,每次祭祀时,赵后必为她祈祷,保佑她不被送回来。

左师认为这才是真正为子女作长远打算。

17.翻译下列文言句子(8 分)(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晋,何厌之有?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寻人启事金文吉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荫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之外,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

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了。

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

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

别忘了,我很漂亮。

”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的。

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高兴。

你永远找不到我。

女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

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

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

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

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C 市。

每天晚上抱着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眠,已经成了离家后女孩的一种习惯。

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终于在《C市日报》上找到了一篇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

“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

”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合同期总算结束了,女孩风尘仆仆赶回A市,她颤抖着按响了门铃,开门却是个陌生人。

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