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压断路器运行现状 刘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低压断路器运行现状刘访
摘要:在科技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供电规模的日趋扩大,电力系统对可靠性、智能化、自动化以及高效化的要求更严格,电气电力生产力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国
防科技、交通运输、工业、农业、科教、科研发展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而在
电力网络运作中,无论是发电、输电、配电,还是用电环节,低压断路器都是其
中最为重要的电子控削元件之一。

通过这篇文章,分析了我国断路器在市场应用
中的现状,最后对我国低压断路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低压断路器,发展概况,运行现状
1 引言
低压断路器(曾称自动开关)是一种不仅可以接通和分断正常负荷电流和过
负荷电流,还可以接通和分断短路电流的开关电器。

低压断路器在电路中除起控
制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如过负荷、短路、欠压和漏电保护等。

低压
断路器的分类方式很多,按使用类别分,有选择型(保护装置参数可调)和非选
择型(保护装置参数不可调),按灭弧介质分,有空气式和真空式(目前国产多
为空气式)。

低压断路器容量范围很大,最小为4A,而最大可达5000A。

低压断
路器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各级馈出线,各种机械设备的电源控制和用电终端
的控制和保护。

2 我国低压断路器的发展概况
世界上最早的断路器出现于1885年,它是一种刀开关和过电流脱扣器的组合。

1905年具有自由脱扣装置的空气断路器诞生。

1930年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弧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灭弧装置的发明,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机构。

50年代末,电子元件的兴起,又产生了电子脱扣器,到了今天,由于小型化电脑的普及,又
有智能型断路器的问世。

我国解放前几乎没有断路器的制造业,新中国成立后,电器工业有了很大的
发展,低压断路器经历了四代的发展过程。

2.1 万能式断路器(ABC)
80年代初、中期,我国相继从日本和德国引进AH和ME型万能式断路器。

DW45系列万能式断路器,具有国际90年代同类产品(ABB公司的F系列,施耐
德公司的M系列和日本三菱公司的AE系列)的水平。

它具有过载长延时、短路
短延时、瞬动的三段保护特性和单相接地故障保护以及保护特性的电流、动作时
间可调、显示、试验、热记忆、故障记忆、负载监控、自诊断、MCR(低倍数短
路合闸保护)通讯接口等智能化功能。

2.2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MCCB配电保护型)
50年代,我国首次研制投产的是仿苏(A3100)的DZ1系列产品(40年代中
期水平)。

60年代末期,针对DZ1体积过大、短路分断能力偏小等缺陷,对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形成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代产品DZ10系列。

80年代初
又开发了第二代的DZ20系列。

与此同时,上海华通开关厂、嘉兴电气控制设备厂,分别从美国西屋公司、日本寺崎电气公司引进具有80年代初水平技术,生
产了H系列和TO、TG、TL等系列。

进入90年代,又推出了CM1系列(常熟开
关厂)、TM30系列(天津低压电器公司)、TG系列的BD、BF型及JXM2型(嘉兴电控厂)、HSM1系列(杭州之江开关厂)、S系列(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杭州之江开关厂、上海华通开关厂等组成的OTT集团)等新型塑壳式断路器。

60~70年代,小规格电流的塑壳断路器有DZ5-10、DZ2-20、DZ5-25、
DZ5-50、DZ15-50、DZ15-63等,它们的短路分断能力分别为1~3kA(以上型号至今还未淘汰)。

2.3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MCCB电动机保护型)
对于小型鼠笼型异步电动机(功率在30kW及以下)保护的塑壳式断路器,
目前仍流通于市场的有60~70年代我国自行设计、开发的DZ5-20(短路分断能力380V1.5kA)、DZ15-40、DZ15-63(短路分断能力380V3kA)和80年代引进
国外技术制造的M611.3VE1(有多种附件),M611.3VE1的短路分断能力大抵在380V3kA左右。

1994~1995年,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与嘉兴电气控制设备厂共同开发了
DZ35系列电动机保护型塑壳式断路器(型号有DZ35-25和DZ35-63两种)。

DZ35-25的额定电流有1、1.6、2.5、4、6.3、10、16、20、25A;DZ35-63的
额定电流有:16、20、25、32、40、50、63A等。

短路分断能力:DZ35-25有380V3kA、35kA、50kA(后两种加装限流部件);DZ35-63为380V3kA;DZ35-25的体积为DZ5-20的43.13%,DZ35-63的体积为DZ15-63的50.7%。

DZ35
系列断路器带有模块式的辅助触点、分励脱扣器、欠电压脱扣器和断相保护等附件。

功率大于30~315kW电动机保护型断路器,CM1、TM30、HSM1、JXM2和S
型均有相应的产品供预选择,它们的短路分断能力分别有400V,15~65(80)kA,可适应于MCC(电动机控制中心)离电源较近回路的电动机保护。

2.4 家用或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
我国最初的家用或类似家用场所用保护器是仿苏(AⅡ-25)的DZ4-25
(二极)塑壳断路器,但性能不高,60年代中期国内开发了DZ5系列(二极),70年代开发了DZ15系列(单极、二极)、DZ12系列,70年代末引进德国技术
生产了S060系列,80年代初,引进日本技术生产了TH-5SB、TH-5DB(二极插入式)系列,80年代中后期,天津梅兰日兰公司的C45N和嘉兴电控厂引进德国
F&G公司的PX200C相继问世,使家用保护断路器上了一个新台阶,C45N、
PX200C的短路分断能力均达到4kA(50A及以上)和6kA(40A及以下)。

2.5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漏电保护器)
对于只报警而不断电的漏电继电器,目前有JD1型(电磁式)、JD3(电子式),在农村使用的LJM型、LTS型(均为电子式),漏电继电器额定电流有
100A、250A,最大达800A,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00mA、300mA、500mA等多种,除了单独作漏电时声、光报警之用外,也可与接触器、断路器组合成漏电继
路器。

电磁式和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漏电保护)装置的优缺点。

2.6 断路器的附件
无论是万能式(ACB)或塑料外壳式断路器(MCCB和一些MCB)现在都具
备各种内、外部附件(又称附属装置),增加了断路器的功能。

3 我国低压断路器发展的现状
我国开发的DW45系列630~2000A断路器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3.1短路分断能力达80kA
(1)采用多路关联触头系统,降低电动斥力,提高了电动稳定性。

(2)采用新型耐弧触头材料,分断性能良好,试后温升稳定。

(3)采用一档触头,即主触头,不仅减少了操作力,还加快了分断过程。

(4)采用各相相互隔离的触头小室,并用绝缘材料做触头支架,保证各相
电弧在绝缘小室中分断,分断后所产生的气体只能向上喷出,保证了下进线的可
靠分断。

(5)采用优良的复合灭弧室。

灭弧室壁用绝缘材料压制而成,中间除灭弧
栅片外,还设有灭焰栅,使电弧向上吹入灭弧后快速熄灭并去游离。

游离区(飞
弧区)限制在100mm以内,既可实现零飞弧,保证在电器成套中的使用安全可靠,又降低了成套装置的尺寸。

3.2 具有智能型脱扣器
DW45断路器的智能型脱扣器采用微机控制,由电流变换器、辅助电源变压器、联锁机构、控制线路及执行元件组成。

电流变换器为两个不同的变压器浇注
在同一个壳体内,一个为有铁心的速饱和互感器,其作用是向控制单元提供能量;另一个是空心线圈,其作用是输出测量信号值,以供显示及区别过流动作值之用。

联锁机构由一个按钮及相关的机构所组成。

按钮有两个位置,按钮按下,脱扣器
复位,而执行元件动作又导致按钮自动弹出。

控制线路包括辅助电源、信号及放大、稳压、模拟放大A/D转换、计算机显示(数码管)等部分。

执行元件采用一
个磁通变换器,可以保证在较低的动作功率下使断路器可靠动作。

由于设计完善,可以满足用户各种保护特性的需要。

目前,正在开发带通信接口的智能脱扣器,
以实现通信、遥调、遥控等功能。

4 低压断路器运行现状
目前,低压断路器运行存在的现状:一种是拆除失压保护;另一种是没有拆
除失压保护。

当电网出现失压后,由于低压断路器取消了失压脱扣功能,在线路故障跳闸、限电、检修等情况下,低压断路器将保持闭合。

如果电网恢复供电,一方面由于
操作过电压和冲击电压等原因,导致瞬间的电压质量劣化,将会对电气设备造成
严重威胁甚至损坏;另一方面由于所有线路的低压断路器都保持闭合,因此,所
有用户设备将同时启动,启动电流很大,容易引起线路瞬时过载,对电网安全运
行极为不利。

而没有拆除失压保护脱扣功能的低压断路器在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因
电网的瞬时电压波动、闪变、瞬时断电而引起的低压断路器跳闸,导致用户突然
断电。

二是运行单位在恢复供电时所需的手动合闸工作量大且速度慢。

再者现有
的低压断路器没有单相失压的保护功能。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我国低压断路器的发展概况,运行现状等方面的分析,可以设计
一种智能自动合闸控制装置,在线路停电时断路器自动分闸并闭锁。

这有利于电
网的安全运行,也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曾庆军,金升福,黄巧亮,等.关于万能式断路器智能控制器[J].电力自
动化设备,2004,(2).
[2]周志敏.低压断路器的发展与市场分析[J].电气开关,2002,(4)
[3]何瑞华.我国低压电器新世纪发展策略讨论[J].低压电器,2000,(11)
项目名称(低压断路器保护功能的改造研制),
项目编码:GDZC-03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